姚康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222)
馆校协同育人,是指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育人模式。馆校合作指博物馆与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相互配合而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与学校共同编入一个科学的系统协同网络,利用教育活动空间的扩大,课程资源的丰富,以及教育内涵的不断充盈,以期更优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1]。近些年随着博物馆建设的蓬勃发展,博物馆的教育价值开始引起大众的关注。当前馆校合作依然以偶然性的馆内参观和随意性的作品展览为主,馆校之间并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是由于缺乏一种完整科学的合作模式。本文旨在探索一种可供参考的馆校协同育人模式。
2018年,随着《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颁布,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念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同时从素质(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知识(跨学科知识)、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提出的培养要求中都涉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广西人才市场的外语人才招聘信息来看,招聘启事中都明确提出“语言流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有相关行业实践经验者优先”等要求,这反映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高校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对我区外语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广西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涉及如何培养的问题。本文拟从资源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广西外国语学院与南宁博物馆的协同育人实践,探索出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模式,为广西各行业各领域的开放开发和涉外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同时也为我区高校开展“馆校协同育人”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8年,随着《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颁布,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基于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理论研究,王巍巍等人[2]、王俊菊等人[3]和张绍杰[4]提出,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来确定各自的英语人才培养类型和定位,同时要开展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实践,多渠道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其中,王巍巍、仲伟合[2]建议“校内外师资相结合,加大校外导师指导实践训练的比例,积极引进专家教师或企业名师来校讲学,并与国内外企业建立联合导师制等机制,鼓励学生‘走出去’。”同时,“英语类专业要加大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是要注重毕业论文、实践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就如何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多位学者[5-10]均指出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在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韦敏[11]指出了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包括“外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成效不佳”“缺乏专业的应用型外语教职人员,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外语教学考评注重理论,实践教学匮乏”,并提到了校企合作的建议。管静等人[12]和刘筱筠等人[13]提出了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具体方案,形成了理论成果,包括广西高校学者梁羽[14]和彭晓娟[15]也开展了以本校外语人才培养为例的实证研究。李永生[16]则讨论了我国开展产教融合的实际困难,提出了从推进校企利益融合、制度融合、文化融合、技术融合、资源融合、人员融合六个方面推进产教融合的建议。本文就尝试从资源融合的视角分析广西外国语学院开展馆校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无论是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还是馆校协同育人模式,都是符合国家教育发展要求的,也都是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者们对于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且颇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为广西外国语学院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经验借鉴。
在馆校协同育人方面,已经有不少高校走在前列。例如,辽宁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先后与省内外多所地方博物馆联合,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教学,通过资源整合,以学科共建为契机,以项目研究为核心,构建了馆校联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完备的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17]。北京联合大学与首都博物馆长期以来在实践课程教学、学生专业实习与实践、实验中心建设、学术与科研、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探索出了馆校合作的机制与模式[18]。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基于博物馆的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探讨了应用型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应以馆校双向互动为依托,开展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以社会实践调研项目为抓手,培养学生应用型科研能力[19]。这些高校开展的馆校协同育人实践,为广西外国语学院在这一方面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馆校资源融合,即实现博物馆和校方资源的融合,其前提是馆校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2018年,广西外国语学院与南宁博物馆签订了《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协议书》,双方拟在人才培养和交流、大学生实习实践、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人员培训、思想教育、技术研发和科研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助推作用。
基于双方的发展需求与共有资源,广西外国语学院在双方资源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了馆校协同育人的有益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分析。
根据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出的人才应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广西外国语学院基于南宁博物馆的文献资源,在2016 级-2021 级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一门具有地方特色的翻译实践课程《地方文化翻译实践》,共16 学时,1 学分。每学期共上8 周课,课时分配如下:南宁博物馆简介(2 学时),古代南宁陈列展馆(4 学时),近现代南宁陈列展馆(4学时),兵变馆(2学时),红陶馆(2学时),民歌馆(2 学时)。因为古代南宁陈列展馆和近现代南宁陈列展馆是常设展,展示内容较为丰富,尤其是古代南宁陈列展馆展出的南宁历史文物,翻译难度较大,因此课时较多。而兵变馆、红陶馆和民歌馆是主题馆,内容比较聚焦,因而课时较少。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会先讲解相关展馆涉及的历史事件或者文化现象,然后让学生做主题相关的翻译实践,最后总结实践涉及的翻译方法或技巧。这门课程因为特色明显,没有适用教材,授课内容都是授课教师根据主题进行收集的,大部分来自博物馆,有的来自网上资源。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南宁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还能掌握相关主题的文化翻译技能,比如文物的翻译、南宁特色美食的翻译、陶器的翻译等。
广西外国语学院依托南宁博物馆的场地资源,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里的活动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依托某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活动表现计入平时成绩。例如:《地方文化翻译实践》课程就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南宁博物馆口译模拟实践”。活动背景设定为,博物馆解说人员带领外宾参观南宁博物馆。实践以小组形式开展,每组3-4 人,其中解说1 人,外宾1 人,译员1-2 人。要求每组成员提前对实践活动进行准备,包括提前踩点、搜集文本材料、编辑对话内容、准备服装和道具等。
第二类:独立的课外实践活动,有学分无学时。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了7 个学期的英语能力实践活动,即学生每学期都需要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一门实践项目才能获得学分,其中有一项活动叫作“南宁博物馆翻译实践(中译英)”。在教师带领下,学生先参观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帮助下掌握文本翻译需要的信息,最后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南宁博物馆的相关简介材料进行翻译实践,并做翻译总结。
第三类:博物馆实践活动,无学分。由于博物馆担负着文化宣传的功能,会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活动,需要学生参与或担任志愿者。如“走近东盟——2018 新年音乐会”“诵读红色经典——聆听‘劳动者’的声音”朗诵会等活动。其次,博物馆有时会接待外国游客,但博物馆尚未储备充足的英文讲解员,因此需要为外国游客配备翻译,这就需要外语专业的学生担任翻译志愿者。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体验模拟或真实的翻译活动,还能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方位地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广西外国语学院依托博物馆的文博资源,积极开展以博物馆为对象的相关研究。例如,在2018 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中,就有学生以南宁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申报题目为“南宁博物馆外宣翻译研究”,并获批国家级的“大创”项目立项。项目开展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到南宁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对博物馆的解说词进行了英译实践,并基于实践成果撰写了2 篇研究论文,分别为“南宁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研究”“南宁博物馆文化负载词英译分析”。经过这些研究的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对其后续撰写毕业论文和未来就业都有很大帮助。
广西外国语学院依托博物馆的人力资源,积极邀请博物馆的专家进校园,为学生开展地方性、本土化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宣传。例如,南宁博物馆馆长张晓剑博士曾受邀到校开展题为“历史长河中的南宁”的讲座,其以南宁博物馆的古代南宁和近现代南宁展厅陈列为线索,从旧石器时代叙述到近现代,为学生讲述了许多重要的南宁历史研究发现,还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与南宁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讲座内容充满知识性、人文性和趣味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从上文得知,广西外国语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了一门基于博物馆的课程,但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馆方人员的参与度还不够高。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到课程资源的建设,主要由校方完成,馆方主要负责提供课程需要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这就导致了课程的深度不够。因此,在下一步的课程建设中,可以考虑邀请馆方人员以校外专家的身份进入课堂,与专业教师一同授课,深入参与到课程的建设中。
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无论是校方基于课程的实践活动,还是馆方组织的文化活动,馆方主要负责提供场地给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其次是安排讲解员提供相关展馆的解说,但没有深入参与实践活动的指导。考虑到馆方也有其常规的事务,且涉及专业(如翻译)的指导确有实际难度,因此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全程参与。因此,在下一步的建设中,如果校方希望课程实践活动更富有成效,可以考虑对实践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事先与馆方沟通实践活动内容,集中1-2 天安排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实践,由馆方指定人员进行指导。
在“大创”项目立项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博物馆开展研究,收集资料。在此过程中,馆方提供了博物馆解说词的文字资料,非常难得。但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大量文字理解上的问题,尤其是对文化内涵较深的词把握不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查阅资料。如果馆方能以项目成员的身份加入科研团队中,这样的问题解决起来就会更加高效。因此,双方在科研方面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除了馆长曾应邀到校开设讲座外,馆方并没有持续性地开展校园的文化宣传工作。因此,校方应考虑定期邀请馆方的相关专家到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素养。
综上可知,广西外国语学院与南宁博物馆在馆校协同育人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积极的实践探索,依托博物馆的文献资源、场地资源、文博资源、人力资源,开展课程建设、课外实践活动、项目研究和文化宣传,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这些素质和能力都是应用型外语人才所需要的。但馆校双方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加强,人力资源的潜力还有待挖掘,这将直接影响到广西外国语学院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