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探析

2022-03-24 17:59夏青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9期
关键词:工科应用型院校

夏青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325)

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也在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潜力,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培养更多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型技术人才。在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工科教育需要培养更多新型技术人才,支持我国各项技术的创新发展。新工科是在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提出的全新教育战略目标,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技术型工科专业人才,实现我国技术产业的持续创新发展。本文将对新工科以及应用型高校的基本含义进行分析,探索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 新工科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生的影响

我国普通高校工科专业的招生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其数量远高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但实际上部分高等教育内容与工程教育脱节严重,所采用的培养方法不能够满足高质量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部分企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都对工科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存在不满。尤其是随着当下科技产业以及经济产业的高速发展,对高等工科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坚持新工科教育理念,对传统工科教育进行改造升级,培养更多高质量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满足当下工业产业、技术产业的人才需求。

一些新经济领域已经出现了较大的人才供给缺口,例如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等领域,这也暴露了我国工程教育与新兴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1]。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用全新的理念和标准构建完善的工程教育制度,建设发展型新工科,建设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提高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合作积极性较低

高校人才培养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校企之间的合作质量也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在目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往往是学校单方面寻求企业合作,企业长时间处于消极被动状态[3],甚至不愿意与学校展开合作,这也就导致应用型高校无法与行业优质企业展开合作。虽然国家也在不断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缓解这种现象,但是想要真正促进企业主动与学校展开合作,实现校企双主体的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出更多符合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人才。

2.2 过于追求快速转型

应用型本科以及新工科都是近两年在国家发展背景中提出到全新教育概念,但是部分高校采用了不符合学生发展现状的教育手段,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培养质量,并且部分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产业化理论教学,缺乏明确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发挥自身特色,投入新工科建设,探索符合本校发展特色的新工科教育理念与教学结构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避免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不符合教育原则的教育理念,杜绝“高呼口号,而不切合实际”的教育发展机制,使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符合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促进新工科建设能够不断砥砺前行。

2.3 缺乏多样化发展

我国高校与各大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加强了合作与共建,高等院校招生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这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高等工科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部分高校没有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学规律,只是一味追求高层次、综合化的学科类目,这也就导致部分高校的办学原则、教学目的、教学定位过于趋同化,学校并没有根据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本校特色打造特色专业,而是一直青睐于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院校专业毫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所以在新工科模式下,高等教育资源也将实现科学分配,促进应用型本科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保障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进一步促进应用型本科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注于特色院校建设。

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保障制度的完善策略

3.1 根据国家统一标准,严格规范人才培养质量

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造升级,重新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需求以及人才培养定位,根据国家提出的相关标准优化质量衡量标准体系,加强知识、技能、素养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完善,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产业、经济等发展需求一致,使本科院校成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潜在资源。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落实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根据本科院校地方特色、办学特色以及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特色,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一是在专业层面上要整体衡量人才培养的相关质量,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化率,提高人才培养的实际效率与成果;二是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全面衡量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各个课程模块展开高质量标准衡量,依据知识水平、课程纲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符合目前科技产业以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4]。在此过程中随着新工科产业的发展以及各项教育政策的实施,还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标准及过程,使其更加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标准。

3.2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组织合作监督反馈制度

在新工科背景下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对接与融合,打造共享、共建的高质量教育共同体,展开积极的企业合作研究,鼓励企业参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使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学更加符合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发展需求,引领产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建立更加专业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机制。高校人才培养的组织结构是保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关键,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应根据原本的教学组织、策略、计划、目标为基础,结合实际的院校发展需求、经济科技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组织机构[5]。其中包括学校与监督部门、企业、研究院等各方的合作,明确各个部门的实际职责和功能,全面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效率。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将新工科建设作为院校发展的核心项目,采用推进式的工作方式,仔细领会新工科教育的相关需求以及精神,做好教学设计,也可邀请优秀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校企合作的研讨与交流当中,能够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建立良好的企业合作关系。此外,还可将优秀企业技术人才引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构建“双师型”人才培养体制,切实保障新工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质量。

3.3 采用多元化一体评价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对比

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逐渐发展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已经从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估逐渐转换为了五位一体的评估阶段,通过形成性评价发现了专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实际质量。在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工程教育认证等国际评估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分析传统专业在转型升级、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就业质量的提升情况,并以其实际评价数据为导向,持续优化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管理过程中应重视评价监控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对关键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设立监控点,在监控点设置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人才培养中的关键教学活动进行监控评估。例如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的主干课程、毕业设计就可以根据其监控评估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针对性展开辅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对影响人才培养的各项主体活动展开监控评估、例如工程基础能力训练、基础课程、实践活动,通过对该主体活动的监控评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优化教学活动。第三,对同类教学活动的开展现状与本校教育活动进行对比[6]。采用客观公正的监控评价方式与同类型教学活动进行对比可以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化改革提供方向与实践策略。

3.4 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平台,实现各类信息分类反馈处理

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在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根据学校、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各种信息,并对信息数据展开科学分类处理,使其能够及时反馈到学校的相关部门和人才需求单位,保障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有效联系,发挥好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所以,采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构建高质量信息互通平台,能够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一体化评价、交流、沟通、管理平台。

比如应用型高校可以建设网络数据搜集平台,将本校信息、行业发展信息、企业用人需求发布于平台之上,平台、社会、行业、学校可以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与应用,全面分析学校学科专业现状以及行业发展优势,及时做好工程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创新,注重与各产业之间的有效对接,实现特色专业发展,能够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更加完善的教学反馈体系。

4 结语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机遇,应用型高校应抓住目前的机遇,加强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探索与分析,通过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标准,设立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以及各领域展开密切合作,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培养策略,将新工科教育全方面融入目前的高校专业教学当中,使应用型本科发挥出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培养出更多优质的科技产业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科技产业以及行业发展。

猜你喜欢
工科应用型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