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双霞
道光二十七年(1847)四月,曾国藩在送别居京师八载,论诗有针芥之合的湘籍诗人彭旭南归之际,留下诗句“自仆宗涪公,时流颇忻向”[1],自诩为晚清山谷诗风气的引领者,引发了学界关于其与清代宗黄风尚形成的热烈讨论①,但目前尚无专门探究曾国藩与晚清湖湘宗黄风尚形成的论著。无论是在京时期,还是南归之后,曾国藩与湘籍士子的交往都颇为密切,诗文理论也得到了湘籍人士的极大推崇②,本文拟从地域研究的视角探讨曾国藩的诗文主张与实践。
曾国藩日记有其笃嗜山谷,手不释卷的记载,此外,曾国藩诗文、家书中也大力推崇山谷诗。在《圣哲画像记》一文中,他自言最爱李、杜、苏、黄:
庄子有言:“大惑者,终生不解;大愚者,终生不灵。”余于十九家中,又笃守夫四人者焉。唐之李、杜,宋之苏、黄,好之者十而七八,非之者亦且二三。余惧蹈庄子不解不灵之讥,则取足于是终身焉已耳。[1]
此外,又有《酬九弟四首》诗曰:“杜韩不作苏黄逝,今我说诗将附谁?”[1]《至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曰:“余于诗亦有功夫,恨当世无韩昌黎苏、黄一辈人可与发吾狂言者。”[2]曾国藩将黄庭坚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在清代接受度高,影响面广的诗人并举,视为需笃嗜终生的诗人。其子曾纪泽在《祭文正公文》中称其“诗宗李杜,亦涉苏黄”[3];与曾国藩交情甚笃的刘蓉也说:“称执事之能者,曰文祖韩愈也;诗法黄庭坚也。”[4]
山谷诗因其生涩、奇崛的特点在清前中期未成大流。曾国藩欣赏山谷诗的倔强之气,认为山谷的律诗专以单行之气运于偶句之中,能得杜诗真谛。曾国藩论诗重声调,提倡人籁与天籁相凑泊,欣赏“人巧极而天工错”[5]的诗境,故而他对山谷诗之“生涩”颇有微词。在《大潜山房诗题语》中,曾国藩明确表达了对山谷诗的主张:
山谷学杜公七律,专以单行之气运于偶句之中;东坡学太白,则以长古之气运于律句之中。樊川七律,亦有一种单行票姚之气。余尝谓小杜、苏、黄,皆豪士而有侠客之风者。省三所为七律,亦往往以单行之气,差于牧之为近,盖得之天事者多。若能就斯途而益辟之,参以山谷之倔强,而去其生涩,虽不足以悦时目,然固诗中不可不历之境也。[1]
在这里,他劝刘省三学山谷应“参其倔强,去其生涩”,又肯定刘省三七律的单行之气。可见,他对山谷诗艺的长短优劣有着清醒的认知,这是一种经过理性思考后的慎重选择,并非盲从。曾国藩不仅诗学山谷,书法亦与山谷近,孙衣言尝云:“文正曾公喜书山谷诗,此书杜老五言一章亦为价侯作,而其笔法仍近山谷,亦平生刚毅正直之气发于胸襟者,自相似耳。五百年后,当与杜诗黄笔并贵天壤。”[6]孙衣言从性情和胸襟的层面对曾国藩推崇山谷的内在动因进行剖析,认为这是二人内心都饱含刚毅正直之气的缘故。
曾国藩推崇黄庭坚诗风,也可从与其同时或稍后的诗论家论述中略窥。同光年间,施山《姜露庵杂记》云:“黄山谷诗历宋元明,褒讥不一,至国朝,王新城、姚惜抱又极为推重,然二公实未尝学黄,人亦未肯即信。今曾涤生相国学韩而嗜黄,风尚一变,大江南北黄诗价重,部直十斤。”[7]金松岑《答苏戡先生书》也说道:“著诗至嘉道间,渔洋、归愚、仓山三大支,皆至极弊。文弊而返于质,曾文正以回天之手,未试诸功业,而先以诗教振一朝之坠绪,毅然宗师昌黎、山谷,天下响风。”[8]可见,施山和金松岑都明确指出曾国藩对晚清宗黄风尚形成的巨大影响。陈衍也曾论及:
诗极盛于唐而力破余地于两宋。眉山、剑南之诗,皆开天、元和之诗之变化也。自明人事摹仿而不求变化,以鸿沟画唐宋,东坡且无过问者,涪翁无论矣。坡诗盛行于南宋、金元,至有清,几于户诵。山谷则江西宗派外,千百年寂寂无颂声。湘乡出,而诗字皆宗涪翁。[9]
山谷诗处于“千百年寂寂无颂声”的状态,而曾国藩力图加以改变。早在康熙时期,王渔洋就曾提倡山谷诗;乾隆时期,翁方纲在江西学政任上,也在寓宅主持寿山谷的活动,此后他也多次为黄庭坚庆生,并刻印山谷诗注本;钱载、程恩泽、祈寯藻等人也陆续提倡山谷诗,这都为山谷诗在清代的流行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总体而言,黄庭坚在清代的地位不及“几于户诵”的苏轼,未能成为诗坛主流,也是符合实情的,这一点从翁方纲为东坡寿和山谷寿的规模和频率也可见分晓③。聂铣敏《蓉峰诗话》中就有嘉道时期湖湘寿苏东坡和寿山谷情况的直接对比:
腊月十八,为苏东坡庆诞辰者,商丘宋牧仲外,又有毕秋帆前辈。六月十二,为黄山谷庆诞辰者,寥寥无闻。[10]
苏轼的备受推崇和黄庭坚的孤寂无闻形成鲜明对比。此外,由云龙、钱基博、钱仲联等都曾论及曾国藩对诗坛山谷诗风气的引领作用。由云龙《定庵诗话》云:“祁文端、曾文正出,而显然主张宋诗。其门生属吏遍天下,承流向化,莫不瓣香双井,希踪二陈。”[11]钱基博也云:
晚清名臣能诗者,前推湘乡曾国藩,后称张之洞。国藩诗学韩愈、黄庭坚,一变乾嘉以来风气,于近时诗学,有开新之功。之洞诗取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宋意唐格,其章法声调,犹袭乾嘉诸老矩步,于近时诗学,有存旧之思。国藩识巨而才大,寓纵横诙诡于规矩之中,含指挥方略于句律之内,大段以气骨胜,少琢炼之功。[12]
钱基博不仅指出曾国藩倡导宋诗,诗学韩、黄,一变乾嘉诗风,还指出曾国藩于诗识才兼备、纵横而不逾矩、有气骨少琢磨的特点。钱仲联《梦苕庵论曾诗》有曰“自姚姬传喜为山谷诗,而曾求阙祖其说,遂开清末西江一派”[13],认为曾国藩上承桐城诗学而推崇山谷诗,推动了清末宋诗风的张扬,对晚清诗坛山谷诗风的盛行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从上可见,曾国藩提倡山谷诗并引领了当时诗坛风气,当为不争之事实。那么,湖湘大地又是如何接受曾国藩诗学的宗黄倾向呢?
直至晚清,山谷诗才在湖湘得以真正流行,这得益于曾国藩的大力提倡。他提倡山谷诗,影响最大的除了京城诗坛外,莫过于湖湘。这直接影响了清代湖湘诗学风尚的转变。张翰仪就注意到了这一影响,曰:“盖乾嘉以来,湘中诗人,皆以学杜甫为面目,文正独以山谷倡,骚坛风气,即渐由唐入宋矣。”[14]陈衍也曰:“湘乡诗文字,皆私淑江西,洞庭以南言声韵之学者,稍改故步。”[15]两人都关注到曾国藩推崇山谷诗对于湖湘诗学风尚转变的意义。
曾国藩掀起的山谷诗热潮,得到了湖湘士子的积极响应和效仿。彭旭,字暄坞,新化人,道光举人,著有《珂溪山房诗钞》十八卷。他自道光十八年(1838)入都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出都,居京师八载,与曾国藩友善,常以诗文相砥砺。彭旭对曾国藩极为推崇,其《用昌黎寄崔二十六元韵呈曾涤生讲学》很能代表当时湖湘士子仰慕曾国藩的心态:
北溟鲲为鹏,变化惊神奇。积风厚图南,缤翻百鸟随……昨者读君诗,妍语山霞摛。萏菼吐朝华,和璧无纤疵。笔力足扛鼎,振起文章衰……公怀古人谊,可树末世观。何当请长缨,万里驰旌麾。[16]
彭旭以鲲鹏喻曾国藩,“百鸟随”反映了曾国藩在当时诗坛的地位。“笔力足扛鼎,振起文章衰”是指曾国藩倡导韩愈和黄庭坚,以诗教振一朝坠绪。又其《古意三章赠曾涤生国藩庶子》(其一)云:“柏生崇冈岭,亭亭若车盖。朝云结层阴,百草托芳蔼。上有凤凰巢,音响协天籁。贞柯拒风霜,不随桃李败。桃李岂不妍,松柏托根天。”[16]以松柏喻曾国藩,突出了其铮铮傲骨和英雄气概。曾国藩于道光后期在京城倡导山谷诗,彭旭也是积极响应者,以黄庭坚的精心锤炼之语,倔强阔大之意,洗涤软媚浮靡之音。他在《论诗》中说“文章万古振颓唐,潮海雄才斗莫量。却笑蚍蜉徒撼树,依人学语忘雌黄”[16],表达了自己改变诗坛颓势的愿望。从实际情况来看,他也得到了诗坛的认可。傅桐《题珂溪山房诗集后并送别》曰:“志浩惜力薄,百忧丛遥夜。代兴立诗国,千里亦同舍。浇酒唤苏黄,古魂集腕下。落笔英飙生,文采中原霸。献赋滞金台,纸贵洛阳价。”[16]傅桐的诗再次佐证了彭旭以苏黄之笔删繁去伪,振兴诗坛的事实。彭旭追随曾国藩宗法黄庭坚的行为,也得到了曾国藩本人的嘉许。同治七年(1868),彭旭自跋其诗集曰:
居京师八载,诗积日多,颇为今湘乡相国及士大夫所称。十数年来,仆仆为风尘下吏,年已老大,笔力亦退。旧时相与唱和咏歌之士,皆为国家驱除大乱,勋业赫奕,名满海内。雕虫小技,何足道哉,曷足道哉![16]
可见,他在京城的诗作得到了曾国藩的称赏。后来彭旭南归之时,曾国藩也在《题彭旭诗集后即送其南归》中对其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协助推动山谷诗风的传播,扩大山谷诗在南方的影响:
大雅沦正音,筝琶实繁响。杜韩去千年,摇落吾安放?涪叟差可人,风骚通肸蚃。造意追无垠,琢辞辨倔强。伸文揉作缩,直气摧为枉。自仆宗涪公,时流颇忻向。女复扬其波,拓兹疆宇广。大道辟榛芜,中路生罔两。孱夫阻半途,老大迷归往。要当志千里,未宜局寻丈。古人已茫茫,来者非吾党。并世求人难,勉旃各慨慷。[1]
曾国藩对当时诗坛现状表示不满,希望通过倡导遣词奇崛瘦硬的山谷诗来振兴诗坛。他自言“自仆宗涪公,时流颇忻向”“汝复扬其波,拓兹疆宇广”,将在湖南扩大山谷诗风的重任交给即将南归的彭旭,可见他振兴诗坛的决心,亦表达了其对彭旭的信任。晚清时期,像彭旭这样推崇曾国藩,并受其影响的湖湘士子不胜枚举。也正因如此,在曾国藩力倡山谷诗后,数百年间宗法山谷者甚少的湖湘诗学风尚发生转变,推崇山谷诗成为一时风气。
与曾国藩同时或稍后的湖湘文士也有记载晚清湖湘诗学风尚的捩转。岳阳余云焕为同治、光绪间人,著有《白雨湖庄诗稿》。其诗歌工于对仗,笔力遒劲,近于宋派。其《杂感》诗及自注有曰:
编校涪皤泪满笺,春风琴拗伯牙弦。西江诗老开新派,祖述还应望后贤。[17](自注:吾邑诗向无宗西江派者,自黄拙公始云云,于以见曾文正所倡披于一时也。)
涪皤乃宋黄庭坚之号,余云焕记载了其编校山谷诗,并希望后代能赓续其志。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自注中明确表明:在曾国藩力倡山谷诗之前,岳阳几乎无人宗法江西诗派,如此便不难理解诗中为何以伯牙弦相比拟。湘籍士子黎吉云(1795—1854)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累官至江南道观察御史。他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因病离京,与曾国藩在京有长达十年的友谊,“十年聚京辇,并头相呴濡”[1]。“呴濡”二字表明曾、黎二人诗文观念之契合。郭嵩焘在为黎吉云诗集作序时就表明,黎吉云曾受到曾国藩倡导山谷诗风的影响:
往在京师,樾乔(黎吉云)侍御语予曰:顷曾侍郎表彰《山谷内外集》,有羽翼诗教之功。[18]
此序可以印证两点:一是曾国藩在京师表彰山谷诗属实;其次,黎吉云对曾国藩表彰山谷诗的态度是推崇的。事实上,黎吉云在与曾国藩交往的过程中诗学风尚也确实发生了转变,张翰仪《湘雅摭残》称其“初主眉山,晚宗山谷”[14]。湖南石门人阎镇珩,同治初诸生,著有《北岳山房诗文集》。他“幸生文正乡里,而为性农馆甥”[19],称曾国藩是古诗人中“不穷而工”[20]者。亦推崇曾国藩的“阴阳刚柔说”,尝言“夫文之有刚柔,譬二气之有阴阳”[19]。他的诗学宗法山谷,吸收山谷瘦硬跌宕之长,力避生涩之短,与曾国藩相类。钱基博称其诗能“盘硬而不入于生涩,疏宕而不落于浅俗”[19]。湖南宁乡人隆观易(1838—1878)著有《罘罳草堂诗集》四卷,有光绪五年(1879)长沙刻本。他十三岁以诗自荐于湘乡曾国藩,后数次与曾游,论诗也推崇黄庭坚。陈宝箴《罘罳草堂诗集》序有曰:
读所撰著文字,根底郁茂,其经世之志略见于斯矣。既而取阅其《罘罳草堂诗卷》,则逢源杜与韩,语言之妙类大苏,而似归宿于吾乡山谷老人。……其诗淡简以温,志深而味稳,充充乎若不可穷。往尝论今之为诗者,大抵气矜而辞费,否则病为貌袭焉。而窃喜子瞻称山谷御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之言,谓为得其诗之真……读无誉诗,其庶几遇之。[21]
可见,整个晚清湖湘诗坛,不管是黎吉云这样的仕宦之人,还是刘雪峰这样足迹不出里闬的乡邑高士,都受到曾国藩推崇山谷诗风的影响。黄遵宪《赠曾重伯编修》“诗笔韩黄万丈光,湘乡相国故堂堂”[22],高度概括了曾国藩诗文对黄庭坚和韩愈的接受。而曾国藩对山谷诗风的推崇,使得山谷诗在晚清湖湘,也得以和杜诗、苏诗一样家喻户晓。湖湘诗坛在曾国藩提倡山谷诗风的影响下由唐入宋,顺势崛起,走向繁盛。
湖湘地处内陆,唐代尚是南蛮之地。宋元明时期,经济和文化虽有发展,但依旧比较落后,文学成就整体上偏低。清代才迎来湖湘经济和文化,特别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就诗学而言,清代前期较沉寂,内容单调。乾嘉以后才逐渐兴盛,而曾国藩倡导的宗黄诗风,无疑大为丰富了晚清湖湘地域诗学内涵,改善了此时此地的诗学生态。
清代前期湖湘诗家以宗唐为主,取法李白、杜甫、王维和韦应物等人,对杜甫尤为推崇。“楚南四家”王敔、陈桃文、车无咎、王元复诗歌都宗唐。前期成就最突出的诗人陈鹏年,五岁便学作唐诗,以杜甫为宗法对象。王孝咏《沧州近诗曹序》谓:
我师长沙公,诗未尝规规焉摹拟杜氏,而默与之会。由其性情笃厚正直,学术阔大缜密,政事岂弟精勤,故见之于词,时而沉雄悲壮,时而容与流连,时而藻耀高翔,时而希声疏越,变态非一,莫不原本忠孝。”[23]
这里指出陈鹏年诗以“忠孝”为职志,宗法杜甫。袁枚《随园诗话补遗》云“(湘南)为余言:沧州诗宗少陵,诵其《石峡看月》云:‘薄暮村难辨,依微古渡旁。空江恋网罟,落日下牛羊。水落滩声缓,山高树影凉。开篷看月色,夜久渐为霜。’他如:‘夜雨邻灯舟似市,经年旅泊水为家’‘竹榻耳随天籁寂,纸窗云共佛香飘’皆佳”[24],直指陈鹏年诗宗杜甫,并以具体诗句加以证明。长沙人陈宏范,诗歌曾受众多名家嘉许,程恩泽曰“明诗扫地钟谭出,谁挽颓风说建安。却爱闭门陈正字,清如郊岛创如韩”[25],认可他对竟陵习气的洗涤。祁寯藻云:“其今体诗戛戛独造,寄托遥深,非沉酣少陵集,无此意境、笔力。惜全集不传,仅存残稿。”[26]贺熙龄也有诗云:“落落鲁连义,悃悃杜陵老。高文动寥廓,浩气悬晴昊。旷代得斯人,湖湘郁奇藻。文章积忠义,挥洒秉天造。当日钟谭辈,气象日衰槁。”[26]祁寯藻和程恩泽指出陈宏范诗歌成就源于宗法杜甫或直接以杜甫比之。“陶园诗老”张九钺宗盛唐,诗学李、杜,王士禛称其“排宋入唐,追踪老杜,即本朝三家亦避席,何况余子”[26]。他十三岁便作《登采石谪仙楼放歌》,被人称“太白再世”,长洲吴云序其诗“因遍访诸耆旧及志乘所载,知先生年十三登采石谪仙楼放歌,人呼为青莲后身”[27]。与陈鹏年、张九钺并有诗名的武陵朱景英亦瓣香杜甫,他作《酬友人三首(其一)》云:“杜陵一布衣,赋献三大礼。许身稷禼间,爰自词章始。词章未可废,所贵有根柢。虚车饰轮辕,袨服竞纨绮。立言苟无物,铺陈等糠粃。载道昌黎文,勿枉赋明水。谁欤瓣香承,此道委荆杞。”[28]朱景英欣赏杜诗的忠义精神,认为杜诗和韩文均能言之有物。安化人陶必铨,清代名臣陶澍父,著有《萸江诗存》。陶必铨对杜甫尤为推崇,有《批点杜少陵集》,惜现已亡佚。法式善评萸江诗曰:“先生宗屈大夫而师少陵,尝手注两集,数易其稿,朱墨灿然。其诗澄泓演绎,有以得乎性情之正。”[29]
清代前期湖湘以杜甫为宗,与前期动乱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节义之士以诗为史来反映现实,感怀故国,寄托悲情。这部分作品多凄戾悲凉之音,深得风人之旨。善化人黄仲宣曾作“宗法少陵,时多傺侘之音,无戾风雅之旨”[26]。廖元度也有诗曰:“兵兴数载隔崎岖,两地相思枉寄书。乱后田庐今有几,膝前儿女近何如?时危最苦悲乡井,亲老多惭侍起居。尽室畏途哀杜甫,飘零白骨尚怜余。”[26]艰难的时局,他们更能体会杜甫的感受,便学杜甫以沉郁顿挫之笔写怨悱忧思之情。正因如此,此期湖湘诗人留下许多步杜诗韵,以诗为史的长篇叙事诗。此外,杜甫的人格魅力也是湖湘诗人宗法杜甫的原因。湘潭人张九镒《读杜集》云:“诗史昭垂万古新,飘零蜀楚剧悲辛。三朝痛洒忧时泪,一饭难忘恋阙身。白首江湖淹客况,黄尘战伐阻归辰。平生稷契空期许,何限哀歌泣鬼神”[26],表达了对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欣赏。时代多艰也让人们更关注和珍惜自然之妙境,王维、韦应物的妙造自然和幽深淡逸诗风也较受推崇。如陶澍评宁乡易清照诗曰:“其诗之佳处,妙造自然,入王、韦之室,非郊、岛、姚合诸人所能拟。”[14]芷江唐可久的诗如“稻花香扑前村酒,松影凉生过客衣”(《夏日山行》)、“钟敲白云断,樵荷夕阳归”(《晚过景星》)、“千峰穿月白,一斧破山青”(《山樵》)等皆幽洁淡逸,直逼王韦。
清代中期湖湘诗坛主要推崇韩愈和苏轼。欧阳辂从李商隐入手学杜诗,后又变为韩愈、苏轼一路,以臻自成一家之境。陶澍《磵东诗钞序》曰:“先生博学多通,其于书一过目,终身不忘。为诗炼骨入声,融神于气。初从义山,以窥老杜,奡而为昌黎,滉而为东坡。晚乃自出一队,天马行空,神龙见首,既雄且杰。而跌宕昭彰,如风水相涣,自然而成,不能辨其为杜、为李、为韩苏矣。”[30]《清史列传》云:“早年出入于义山、少陵、昌黎、东坡,晚乃跌宕昭彰,自出一队。”[31]通过转益多师,最终达到自写胸中之天的境界。宁乡陶章沩为陶汝鼎五世孙,著有《嘉树堂诗钞》,“高者入大苏之室,次亦具体剑南。一时耆宿如法梧门、邓子立诸人皆推重之,而乐与为友”[32]。邓显鹤《季寿诗钞序》云:
初学选体,清冷明婳,宗法陶谢;继信高密李氏所订《唐贤主客图》说,绳趋矩步,确守张贾格律。
季寿天才横溢,屈为赀郎,肮脏抑塞,不可一世之气一泄于诗,宜其与坡公相近。顾坡公晚年服陶,季寿早岁学陶,后乃肆力于苏。[33]
季寿论诗或宗法陶谢,或接受高密韩孟、张贾诗法,或肆力于东坡。法式善评季寿诗“昌黎没千年,谁复追高踪。子乃一枝笔,奥抉幽微穷。身从衡山来,手剔岣嵝峰。新诗挺奇骨,削出青芙蓉”[34],指出了陶季寿对韩愈的追步行为。新化孙起栋著有《辽西草》《湘南集》,诗歌“倔强生硬,如见抑塞磊落之概”[35]。其《辽西草》自序曰:
古今风雅之总持,浣花玉局,斗杓并垂……今观浣花之诗,史曰忠爱,以视玉局之忧危君国,每饭不忘为何如?[36]
将苏轼与杜甫并列为古今总持风雅者,可见杜、苏二人在其心中的地位。湘潭张家榘有《蓉裳诗钞》八卷,欧阳磵东评曰:“蓉裳诗绵密清雅,真气洋溢,饶于风趣,而不堕市侩诡随之习,富于包孕而不效鄙儒砌叠之能。所谓风人之旨,雅人之致,盖瓣香眉公而得其神者”[29],指出张家榘学习苏轼并能得其神韵。邓显鹤对古道渐失的诗坛不满,希望通过诗学复古来扫陈言、祛庸俗,对韩愈尤为推崇。他评程恩泽之诗曰“先生健笔百川障,蛮中再睹昌黎伯”[37],明确表示要追步程恩泽,借学韩愈以诗传古道,曰“作歌亦拟附韩门”[37]。
自乾隆后半期始,随着全国宋诗风影响的逐渐扩大,清代宗韩、苏者渐众。蒋寅认为:“嘉道诗学以反思袁枚性灵诗学的流弊为逻辑起点。”[38]嘉道诗学在对袁枚性灵说进行批判反思时,也丰富了“性情”概念,推动其传播。苏轼诗所内蕴的从容旷达与洒脱不羁也与嘉道诗学重“性情”的旨归一致,故能深契人心。在毕沅、翁方纲等人的影响下,寿苏雅集盛行,成为一时风气。韩愈诗歌自明初以来备受冷落,明末清初,钱谦益以杜、韩为骨,推崇韩诗,提升了韩愈在清代诗坛的地位。邓显鹤、欧阳辂、陶季寿等湖湘诗人在寓居粤西期间通过与李秉礼父子的交往,受到高密诗学的影响,将韩孟瘦硬诗风带回湖湘,也是韩诗风尚盛行的重要原因。常宁人段巘生《过岂石兄弟话》“携屐东皋手自搔,谈诗谁足拟韩豪。为拈顽石头陀句,顿觉孤峰气象高”[26],明确表示对韩诗豪迈之气的推崇。当时和昌黎诗者也不乏其人,邓显鹤尝言“昌黎《合江亭》韵,吾楚先辈次和者不一而足,几成陋习”[26]。虽然对和韩诗现象颇有微词,但也由此可见韩诗在当时已成风气,推崇者实众。“未遽当韩毫,亦聊敌郊硬”[37],在对韩愈诗歌的推崇中,孟郊诗也因其瘦硬而推崇者渐众。
要言之,曾国藩推崇黄庭坚诗歌,改变了湖湘前代或宗杜或崇苏或尚韩的传统,形成了宗黄风尚,黄庭坚与杜甫、苏轼、韩愈一起成为诗学典范,大力拓展了湖湘诗学路径。
曾国藩倡导山谷诗有力地推动了晚清湖湘诗坛的崛起与繁荣。湖湘诗坛在清代前中期颇为沉寂,在整个诗坛也处于边缘地位。曾燠尝云:
楚南屈宋后,作者颇难更。我疑唐宋间,有才佚名姓。胜国李茶陵,蛮天破荒敻。有明一代乐,实以一夔定。越今四百载,先后孰辉映。奇才不世出,灵秀待钟孕。文运属休明,乾隆逮嘉庆。乃于一邑中,郁起若昆邓。[39]
他指出湖湘在乾嘉之前发展尤为沉寂,乾隆晚期至嘉庆年间方才开始崭露头角。顺康雍时期主要原因为战火频仍、诗禁甚严,以及受竟陵习气的影响。陶澍尝云:“胜国末年,楚南当兵燹之冲。一时文章之士率以节义自持,埋没不彰者多矣。”[30]湖湘诗人作诗谨严慎重,不屑于标榜。唐仲冕有曰:“吾郡之诗自密庵、些庵诸老后,禁甚严。试帖令行,始稍稍出焉。其父兄以为缘情之作,不列义方,其子弟不能咏事,视同轮扁,而存者鲜矣。”[40]百余年间,稿多散佚,吉光片羽,所存无几。清前期湖湘诗家既批评明末竟陵派,又偏护不已,时有模拟。《黔阳县志》记载:“自明中叶启,俗学浸淫,以襞积剽窃为能事,又矫入于凄清幽冷,有识者目为文妖、诗魔。”[26]虽知其弊,但仍有不少湖湘诗人对竟陵派明矫暗宗。湘潭人王岱既称自己“生竟陵之后,心伤其敝,而欲力救之”[41],又为其辩护,其《程于周诗序》有曰:
当王、李盛行,牛鬼蛇神遍世界,赖公安、竟陵以性情真至救之,古人精神面目尘封土压者,振落濯涤之。虽不屑一切之处,清刻近薄,亦由不善学者流弊。要之非云间、娄江一二时艺人所能到,一二冗砌语所能过究。攻竟陵者,学竟陵者也。[41]
王岱认为竟陵派以真性情救前后七子复古流弊,具有重要的诗学史意义,而其凄清浅薄的毛病乃末流之辈造成,维护之情溢于言表。清代前期湖湘尚竟陵者为数不少,纵使贤能之辈也未免于其影响。譬如宁乡黄遇隆,以孔子自比,自视甚高,五言、七言古体诗及乐府诗“幽艳有奇趣,然亦不离竟陵习气”[28]。黔阳人向文焕,述作能窥古人堂奥,但诗亦“稍阑入竟陵窠臼”[26]。总体而言,清前期湖湘诗歌创作凋零,受竟陵习气影响较深,诗歌风骨欠缺,整体趋于沉寂。
清中期湖湘诗坛开始逐渐打破前期沉寂局面,但仍存在显著问题:诗歌软媚浮靡有余,而骨力气格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诗歌的发展,这与整个诗坛风气息息相关。乾嘉时期,格调、性灵、肌理等各大诗歌流派轮番登场,海内宗盟风气盛行。曾燠《新化五才子诗》云:
“如何近世英,有赋无比兴。古意不必存,自矜辟门径。抑有侈赅博,训诂学孔郑。抑有夸风流,俳谐似优孟。”[39]
对当时的诗坛现状进行了批评,性灵派末流空虚猥琐,浙派末流堆砌涂泽,且门户之风盛行。大众以诗歌炫耀才学、夸耀风流。堆砌涂泽,言之无物,古意尽失。风气之下,湖湘未能泥而不滓,诗坛流弊日益凸显。目睹诗坛萎靡不振现状的邓显鹤就曾心生感慨,忧虑万分,“空山偃仰万虑息,古道寂寥初愿违。身将归隐文焉用,动而得谤名亦随”[37]。邓显鹤所谓的“古道”即诗歌的风雅正旨。曾燠《读欧阳磵东诗集题其后》云“湘灵昔鼓瑟,三叹有馀悲。近代不复闻,应为知音稀”[39],指出湖湘源远流长的风雅比兴传统如今不复存在。
为改变“大雅沦正音,筝琶实繁响”[1]的诗坛现状,欧阳辂、邓显鹤、魏源、何绍基等湖湘有识之士陆续倡导宋诗,在一定程度清扫了软媚诗风,对湖湘诗歌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但直到曾国藩诗嗜黄庭坚,大力提倡,湖湘诗人积极响应,诗坛才真正实现“由唐入宋”的转变,才从根本上扭转了之前软媚浮靡有余,而骨力气格不足的现状。《四库提要》云:“西昆伤于雕琢,一变而为元祐之朴雅。元祐伤于平易,一变而为江西之生新。”[42]黄庭坚所开创的“生新”的艺术境界,代表了宋诗区别于唐诗的最根本特征。与苏轼、陆游为代表的平易朴雅的软宋诗不同,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的瘦硬生涩是典型的硬宋诗④,是能真正代表宋诗精神的典范。其七言律诗,以单行之气运于偶句之中,让律诗书写雄秀劲峭。黄庭坚诗歌具有崇尚雅正、奇崛瘦硬、生涩坳峭、工练切实的硬宋诗特点,湖湘诗人接受了曾国藩宗法山谷取其瘦硬而去其生涩的理论,得山谷之长而补其不足,有力洗涤了清代前中期浮靡软媚、空廓无物的诗坛流弊,对晚清湖湘形成骨力遒劲、刚健有力的诗风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前中期湖湘剿袭之弊较为严重,道光后期始,湖湘诗人渴望创新、超越古人的意愿愈发凸显。邓显鹤《宾谷中丞重次前韵见赠叠韵奉答》云“咳唾羞雷同,喑哑避剿说”[37],又在《诗成》一诗中道“诗成自视有馀欢,好句吟来字字安。但恐古人先我得,不愁并世赏音难”[37],表现出不愿与古人雷同,力求创新的强烈愿望。黄庭坚诗歌所开创的宋诗生新面貌,蕴含极强的艺术创新魅力,十分契合湖湘诗人渴望创新的需求,促进了湖湘诗学艺术的创新,推动了诗学和创作的繁荣。
清代诗坛唐宋诗之争聚讼纷纭,王渔洋、钱载、姚鼐、程恩泽、祁寯藻等人的推崇,提升了黄庭坚诗歌在清代的接受度。曾国藩的倡导,又进一步推动了黄庭坚在清代的影响力。正如蒋寅所言:“黄庭坚的经典化过程,其实也就是宋诗本身的面目日益清晰,日益为人们所赏爱,以宋诗的艺术特征为核心的审美价值系统逐渐确立的过程。”[43]
清代宗宋思潮形成有两个重要阶段:一为道咸宋诗运动;二为同光体。钱基博云:“道光而后,何绍基、祁寯藻、魏源、曾国藩之徒出,益盛倡宋诗。而国藩地望最显,其诗自昌黎、山谷入杜,实衍桐城姚鼐一脉。”[12]陈衍《石遗室诗话》云“道咸以来,何子贞、祈春圃、魏默深、曾涤生、欧阳磵东、郑子尹、莫子偲诸老,始喜言宋诗。何、郑、莫皆出程春海侍郎门下”[15],可见湖湘诗人是道咸宋诗运动的主力。在曾国藩之前,邓显鹤、何绍基都喜好黄庭坚诗,邓显鹤自称“于诗独宗尚江西”[33],但邓显鹤以文献考订著名,厌薄仕进,诗坛号召力和影响力有限。何绍基也在程恩泽的影响下对黄庭坚表示推崇,可其诗学内核仍为性灵一派⑤。直到曾国藩的力倡,湖湘诗学宗黄风尚才得以形成。
曾国藩倡导黄庭坚诗还是同光体在晚清蔚为大观的重要环节,钱基博曰“桐城自海峰以诗学开宗,错综震荡,其原出李太白。惜抱承之,参以黄涪翁之生崭,开阖动宕,尚风力而杜妍靡,遂开曾湘乡以来诗派,而所谓同光体者之自出也”[44],他将同光体溯源至曾国藩主持诗教,倡导黄庭坚诗风,又将曾国藩宗山谷追溯到桐城诗学⑥。晚清湖湘在曾国藩的影响下形成山谷诗风,湖湘也因此成为同光体宋诗派的主力之一。在陈衍《近代诗钞》辑录的371位道咸以后诗人中,湖南籍诗人就有37人,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福建(94人)、江苏(54人)和浙江(43人),由此可见湖湘诗在诗坛地位的上升。
注释:
① 近年的研究,有谢海林《曾国藩与道光后期诗坛的宗黄诗风》,《文学遗产》2017年第4期;孙之梅《程恩泽、祁寯藻澄怀园三次比邻与晚清黄诗“预热”》,《文学遗产》2013年第1期。
② 参见吕双伟《曾国藩与晚清湖湘骈文批评的崛起》,《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③ 详见魏泉《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第三章“翁方纲发起的‘为东坡寿’与嘉道以降的宗宋诗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70页。
④ 蒋寅先生认为,江西派之前平易朴雅的宋诗可称为软宋诗,更能体现宋诗瘦硬生涩之风的江西派可称为硬宋诗。详见蒋寅《清代诗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32页。
⑤ 详见向双霞《何绍基对性灵诗学的承与变》,《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3期。
⑥ 曾国藩倡导黄庭坚的渊源有两说:一为钱基博为代表的桐城诗学的影响;一为陈衍为代表的钱载、程恩泽、祁寯藻、何绍基等道咸宋诗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