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艳,李宝怡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广州 510515)
“双轨合一”是我国目前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培养临床能力的同时注重发展科研能力。2014年以前,我国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通常为脱产式课程学习6 至12 个月,科研实验及撰写论文时间为1年至1年半。但在这种模式培养下,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毕业生的临床技能操作、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应变能力等临床能力存在明显不足。为了培养出具备较强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医学研究生,以缓解我国医疗人才紧缺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专业学位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为途径,形成了以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双轨合一”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又称为“5+3”模式。然而,“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的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在校学习、科研的时间大大缩短。以学位论文评阅成绩作为临床专硕科研能力评价标准,多所医科大学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改革后临床专硕科研能力全面下滑[1,2]。临床科研能力是持续提高我国医疗水平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平衡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规培轮转工作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如何摆正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是并轨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将影响我国临床医学事业的长期发展。
专业型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可从临床基础知识和理论、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体格检查、病史采集和病例书写、诊断和鉴别诊断、辅助检查的应用、常见病基本诊治能力、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体现。罗海燕等人调查发现,某医科院校大多数研究生认为自身临床能力有一定提高或有很大提高[2]。何莹菲等人的调查显示,某医科院校附属医院超过一半学生认为自己临床综合能力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的70%以上;专业型硕士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高于同年整体通过率;专业型硕士规培结业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同期社会规培学员平均成绩;从出科考核、毕业考核成绩等方面分析,也得出了他们在临床能力方面得到提升的结论[3]。
2015年以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在三年内完成为期33 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要完成科研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论文撰写、答辩等工作。很多高校在三年间只安排专业型硕士为期一个月的学位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英语、医学统计及SPSS 应用、医学信息检索、临床科研设计与科研写作等课程。“双轨合一”改革后,国家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要求是掌握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具备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与传统培养模式为期6-12个月的课程学习相比,1 个月的课程学习将导致课程质量受到影响,课程内容大大缩减,缺乏实用性课程教学,不能为之后的临床科研提供很好的指导。因科研理论知识不扎实,学生在今后的选题、设计、开题、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困难大、问题多。某高校调查研究显示,“双轨合一”改革前后专业型硕士毕业生论文评阅成绩有统计学差异,改革后的毕业论文综合评阅成绩降低,主要体现在选题、基础理论、创新性和写作能力等方面[1]。
科研思维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注重培养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是“双轨合一”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导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然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期间主要在全院轮转,与导师接触的机会与时间较少,导师也因此难以督促与指导学生。同时,部分专业型导师长期忙于临床工作,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科研能力相对薄弱,或身兼数职,临床、教学、科研等日常工作繁杂,对学生科研指导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此外,在临床轮转过程中,部分轮转科室科研教学意识薄弱,对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知识及临床技能教育欠缺,学生的科研素质也无法得到提升。
“双轨合一”改革后,许多高校降低了专业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可以为临床研究论文和结合文献综述的病例分析报告,无见刊硬性要求。学位论文新要求导致一些专业型研究生认为,国家培养目标仅为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及临床实践,从而放松了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的自我要求,最终体现为设计课题、撰写论文的能力差,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学校应明确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目标为拥有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强化临床科研意识,争取科研训练机会,主动提升科研能力。在临床轮转之余,利用好碎片时间在网络平台学习科研培训课程,晚间或周末积极参与教学研讨会、案例分析、知名专家科研讲座、各类学术会议、科研培训活动,以开阔视野、汲取灵感,提升科研能力。学生应有意识地提高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善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和总结,探索有价值的临床现象和规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参与实验室实验,在学习基本实验操作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维,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研究生导师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在学生科研课题开展过程中给予一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专业型研究生导师在临床工作之外应有一定的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开展课题的平台与空间,合理设定学术目标,引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导师指引学生结合自身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完成科研计划,科研期间学生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导师根据学生的科研情况进行指导。也可鼓励学生参与导师主持的各级科研项目或自行申报项目,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撰写课题申请书,对设盲、随机化分组、医学伦理问题及数据分析统计等各个环节均有一定了解[4]。此外,导师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加强组内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比如每周开展一次课题进展研讨会或文献汇报分享会,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
学校应完善文献检索、循证医学、统计学分析、论文写作方法等基础课程设置,真正帮助专业型研究生提升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等基本的科研能力,构建完整的科研知识体系。同时,学校应提高学科前沿讲座、科研沙龙等的数量及质量,定期组织课题进展汇报会。利用网络平台引进国内外较好的科研培训网络课程;利用微信、QQ 平台,建立科研答疑通道,邀请有一定科研经验的教师、博士给予学生跟进指导;定期组织英文文献汇报比赛,提高专业型研究生医学英文文献阅读及汇报能力。此外,教研处可定期组织以科室或小组为单位的科研交流会,学生间相互借鉴、相互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部分高校采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主导师为临床导师,负责研究生的轮科、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副导师为科研导师,与主导师一起指导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科研导师通常为医学研究所的专职科研人员,具有丰富的基础医学科研工作经验,能规范地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操作。研究生利用临床工作之余的时间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科研效率,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医药卫生事业是我国重大民生问题,医学人才是构建健康中国和发展我国卫生事业的核心要素和关键资源。近年来,我国医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需求相比,医师总量依然不足,医学人才队伍仍然存在结构不均衡、质量不高、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调查显示,有近50%的医学毕业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5]。
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医疗卫生机构趋于饱和,医学人才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而中小城市医疗事业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三甲医院对医护人员的科研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更倾向于聘请博士、博士后等更有科研竞争力的人才,专业型研究生的竞争压力比较大。中小城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偏远地区对医学类人才的需求量大,人才缺口大。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真正培养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卫生工作需要的医疗实用性人才和医学高级专家,从2015年起我国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需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用人单位所有新招聘的本科及以上的人员均需参加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这就意味着非“规培”基地的用人单位需要将新招聘的未取得规培证的人员送至规培基地培训两至三年,并且在培训期间需支付“规培”人员的基本工资。因此,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已有规培证的应聘者。而“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使专业型研究生毕业通过考核后即可获得毕业证、学位证、规培证和执业医师资格证。在中小城市医院或基层医院就业比需要参加“规培”的本科毕业生或已完成“规培”的本科生更有优势。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陆续出台一系列稳定就业的举措,包括增加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类岗位数量、提高空缺岗位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的比例,或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空缺岗位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以促进医学毕业生就业,为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有生力量。面对就业难、就业不理想等问题,一些专业型硕士毕业生选择考博继续深造,以期未来有更好的就业选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