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创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为例

2022-03-24 16:32王刚王成唐伯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产学研学院融合

王刚,王成,唐伯平

(1.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2.南通市海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苏南通 226100)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在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指导下,地方高校依托地方特色,办出优势,为地方培养高质量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方面,高校应首先理清产学研内涵,即产学研不只是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三方机构,还是指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功能的协同与集成化[1]。由上级政府牵头,高校主动与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对接联动,以推动多方功能的协同,从而达到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产学研深度融合。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以湿地学院为例,介绍了其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人才机制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

1 产学研融合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性

1.1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地方高校人才机制培养中,紧扣地方区域特色,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利于构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之间的“桥梁”[2]。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体制下较为封闭的校园式学习模式,以地方产业、企业技术、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使学生将知识理论转化到实际项目中[3]。依托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的不同教育资源,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有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和更多的实践方式,从而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缓解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1.2 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与高校、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社会实践(教学实践)基地、科研平台、师资队伍等因素[4]。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机制有利于把这些显性或隐性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资源优势力量,把创新人才的培养置于教育、社会、经济的大系统中统筹考虑。地方高校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教师、学生同时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进行实践、科学研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不仅能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同时也使教师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及时掌握科研第一手资料,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探索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3 资源与技术结合,提高科研成果变现率

产学研融合对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来说,意味着从“封闭”转向“开放”,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打破常规的创新教育模式,促进高校、企业求新求变,多方融合,创造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实现共赢[5]。一方面,根据企业实际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企业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企业能够从高校获取最新的技术资源,促进了企业发展。地方高校结合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生产难题主动定位科研方向,快速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并投入到市场当中,能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6]。

2 产学研融合培养人才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产学研融合机制改革仍需加强

产学研融合是国家科教兴国的重大举措,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高校机制改革仍需加强。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缺乏个性和活力,办学模式封闭且与市场隔离,难以实现与市场的对接[7]。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客观上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未能实现人才培养、重点技术领域持续稳定联合研究,双方存在着制度协同的障碍。

2.2 产学研目标与价值诉求不一致

高校与企业在目标和价值方面的诉求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参与合作更注重追求市场价值,较少愿意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上投入过多资源,如企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技术不成熟、不分享,会影响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导致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不高。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更多是以培养人才和转化科研成果为目标,以学生培养、项目、经费、论文、获奖为目的,较少考虑科研成果在市场中的应用价值,难以得到企业的充分支持。

2.3 仍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往往注重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实践。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传授理论知识,更多关注本专业内容,缺乏专业间的沟通与交流,未将各行业内容融会贯通,使学生远离社会实际,实践能力不强,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很难适应现代社会需求[8]。

2.4 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目前在产学研融合方面,缺乏完善的产学研合作相关的政策法规,导致在资金投入、合作方式等细节方面管理不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不完善,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企业缺乏政策支持,没有主动加大对产学研人才培养资源的注入,导致资金缺乏。与此同时,产学研平台载体欠缺,科技金融体系不完善,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质量不高,平台集聚科技成果和人才的能力不强[7]。

3 盐城师范学院在产学研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创新与探索

2019年,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现有的黄海湿地专业队伍,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湿地保护的需要。湿地产业学院在政府、高校、保护区等单位共同论证后应运而生,其办学定位是为江苏“后申遗时代”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服务湿地保护、地方社会发展。产业学院与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江苏同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合作单位联合,以“人才共培、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互利共赢”为原则,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1 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的创新实践

3.1.1 组织管理架构

湿地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政府、学校、共建单位共同设立理事会,制定学院的建设发展规划,进行重大事项决策。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学院的教学活动、学术活动和产业活动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对相关事项进行审评并做出决定。产业学院下设平台和基地两个职能模块,平台包括管理平台和学科专业平台,负责校内教学与日常运行;基地包括专业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承担学生的实践实训工作。

3.1.2 教育教学管理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建立“需求导向”的动态调整机制。为了更好地服务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开设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学、生物技术等专业。构建“平台+基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合作单位之间签署协议、共享师资队伍等方式,构建“平台+基地”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切实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融合在一起。采取引企驻校、引校入企、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构建能力的培养。

3.1.3 人才培养管理

在管理运行上,成立“分工合作、协同创新”的日常管理运营团队。学院管理平台主要负责师资队伍、教务教学、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平台运行等工作。基地承担实践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和评价,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工作。办学运行中吸收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产业人员进入实践教学队伍,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加强沟通协调,吸收合作单位管理经验丰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学院的教学、科研、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派遣相关专业教师到合作单位进行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

3.2 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上的创新改革

3.2.1 围绕“中心”制定湿地保护专业人才融合培养双方案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湿地保护产业人才培养理念。围绕“学生中心”,紧扣“五具有”人才培养规格(有道德品质与家国情怀、有科学与人文素养、有专业实践能力、有创新创业精神、有国际视野),采取“逆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方法,创新构建校内校外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五模块”湿地保护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基地实训课程、本土化特色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支撑湿地保护专业人才能力养成,将“政产学研用”融合培养落到实处。

3.2.2 抓住“核心”构建湿地保护人才培养“五双”教学体系

以“双案”(校内培养方案、校外人才培养方案)为根本,强化“政产学研用”融合;以“双基”(校内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实训基地)为载体,强化理实一体;以“双师”(校内导师、企事业单位导师)为保障,强化综合素质培养;以“双身份”(学生身份、员工身份)为引领,强化职业素养培养;以“双考核”(企业能力考核、学校学业考核)为抓手,确保培养质量,构建湿地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五双”教学体系。

3.3 在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上的创新改革

3.3.1 注重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形成湿地保护特色

根据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海岸带生物资源利用等行业、产业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合作双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设立若干“课程群”,开发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海岸带自然保护区管理》《滩涂野生动植物野外识别》《湿地濒危动物保护学》等20 门本土课程,由行业、企业教师在行业或野外现场授课。根据学科发展最新进展和企业的生产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时代性和应用性。

3.3.2 开发自主课程资源,打造特色一流课程

校企教师共同编写了实践课程的教案、课件,编制了教学案例库、试卷库、试题库、毕业论文选题库。学院目前与企业联合编写出版了8 部教材,每门实验实训课程均有自编教材。教师授课过程中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互联网+课堂”“人工智能+教学”等智慧教学,20 余门课程借助大学MOOC、智慧树和学银在线等线上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制定《湿地学院课程建设规划》,聚焦“两性一度”,设立专项经费用于一流课程打造,2 门课程被遴选为江苏省一流课程,并被省教育厅推荐国家一流课程遴选。

3.3.3 集聚多方资源,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以“课程-导师-平台-资金”为核心,在课程体系中设置《创业基础》《创新思维训练》等必修课程,设立创新创业学分,融合推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遴选10 名企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与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在校内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与合作企业联合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每年出资50 万元用于资助创业项目孵化。

3.4 湿地学院教学队伍建设上的改革创新

3.4.1 构建师资管理“三互”模式,打造复合型教师团队

着力构建以“双创人才”“科技副总”为代表的双师型、应用型、产业型的师资队伍。与共建单位协商,共同制定了有利于合作双方人才流动、共享互用的长效机制——《湿地学院校企教师互聘制度》,实行学校与共建企事业单位间的师资互聘、教学互评、管理互兼的“三互”模式,推动高校与企事业单位间的教师流动,共建了一支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了符合产学研融合特点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和企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的评价体系,保障学校教师和企业职工兼职,互认工作量、成果,并依法依规获得相应薪酬。

3.4.2 设立一线实践特殊岗位,聘用企业专家授课

着力构建教师职称晋升多元体系,不拘一格用人才。学院制定了《湿地学院企业教师岗位管理办法》和《湿地学院产业教授评聘办法》,在产业学院内部设立若干企业教师专岗和产业教授岗,聘请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通过“产业人才专聘”“特殊技能人才特聘”“杰出人才直聘”“在岗人才竞聘”“青年拔尖人才高聘”等“五位一体”的师资聘用体系,做到聘用渠道精准,全方位促进各类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学院按照不多于16 名学生配备一名企业教师的原则配备企业师资,目前产业学院有“双师型”教师33 名,占比为38%,有6 名校级产业教授。

3.4.3 成立教师发展工作坊,校企教师共同备课

校企教师联合承担湿地学院的教学任务,为了促进校企教师的协同发展,目前,校企合作建立了“湿地学院教师发展工作坊”,承担产业学院内部师资交流、培训等业务,共同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互取长补短,将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载体,推动高校与企事业单位间的教师互动。教学过程互相评价,考核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和企业职工兼职对方管理岗位,共同负责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产学研学院融合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初等教育学院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