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递进式产教融合促“双创”的教育实践探索

2022-03-24 15:45黄宾任莉李霄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教双创融合

黄宾,任莉,李霄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创业也已是青年一代实现人生梦想的重要选择。 社会发展的需要倒逼高校改革教育方式,重视创新和创业教育。 因此,以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双创”教育正被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双创”教育,一方面可以强化专业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双创”教育毕竟有别于常见的专业教育,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其教育实践模式有自身特点,运用不当,会使“双创”教育或退化为专业教育,或无益于素质提升,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

1 “双创”教育实践现状

目前,各个高校普遍重视“双创”教育工作,很多高校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创新或创业学院,具体负责“双创”教育工作[1]。 大多数高校的创新或创业学院只负责“双创”教育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具体的“双创”教育任务由专业学院的专业教师承担[2]。

通过调研发现,本科高校一般更重视创新教育,尤其重视结合具体专业教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工作,而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则相对较低。多数情况下,本科高校的创新教育被根植于专业理论课程、实验实习、毕业论文与设计、学生竞赛中,通过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来提升学生的专业创新思维能力[3]。与此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则更注重创业教育。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业研究实践深入,创业氛围浓厚,创业成效明显。多数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社会合作方面的优势,引企入校,建立创业园或创业街区,鼓励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合作创业,提倡创业项目的在校孵化,引导创业资源有序入驻[4]。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力度普遍强于本科院校。

2 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双创”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已有时日,也产生了一定成效,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2.1 简单的课程化导致的空洞性理论教育

自从提出“双创”以来,各个高校积极响应,很多高校也已付诸实际行动,但从实际效果的角度看,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可能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只是简单开设专门的创新类或创业类课程,通过理论讲授来完成“双创”教育任务。诚然,“双创”教育是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用简单的课程来替代实践能力锻炼和培养,则会引致“双创”教育的空洞性理论问题[5],与“双创”教育的开展初衷不符,这样的“双创”教育的实践效果其实并不显著。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双创”教育实施的意义理解不够,简单地认为开设课程后就实现了“双创”教育目的;或是“双创”教育实现手段不足,没有通过实践开展创新教育和创业实践的能力和资源,只能用课程的形式来填补手段和方法的不足。

2.2 为“双创”而“双创”产生的创新低端化和创业同质化问题

另外,一些高校的“双创”教育并未采取简单的理论课程的教学形式,而是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 比如,鼓励学生开展创新训练和创业尝试,并相应配备教师给予指导。这种形式虽然相较上一种形式更为合理,至少不是以简单的理论教学的方式来实现“双创”教育,但并没有完全理解“双创”教育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目的和初衷,只是为了“双创”而“双创”,其结果就是创新低端化和创业同质化[6]。 具体而言,创新没有专业支撑,缺乏必要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来源,为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所产生的创新成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则更为明显,为了达到一定的创业数量要求,部分高校未考虑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无经验、无资金、无资源、无帮扶的情况下进行创业实践,只能是低层次的同质化创业,效果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与前一种形式相似,还是为了完成“双创”教育任务而进行“双创”教育工作,只不过形式上较前一种形式更为合理,至少学生是通过实践在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意识。

2.3 “双创”割裂带来的创新向创业的转化不足

“双创”教育是顺序承接的过程,是逐渐适应和选择的过程。要全面普及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在专业教育中,还是在整体素质上,都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当创新发展到达一定阶段和层次时,有必要也有能力的学生才可能进入创业发展的阶段,因此“双创”教育不应该被割裂开来,尤其要避免没有创新过程经历的创业实践,这样的创业实践注定只能是低层次的同质化创业,既对社会无价值创造,也很容易走向失败。 绝大部分高校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分离,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有创新教育而无创业教育,因此创新向创业的转化不足;二是有创业教育而无创新教育,因此创业层次普遍不高[7]。

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重视创新,认为这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尝试,但忽视创业,认为创业只是部分学生的关注点,而且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创业,没必要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工作;而另外一些高校则缺乏必要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培养能力,尤其是商科类的高职院校,因此只能鼓励学生直接进行创业。

3 双向递进式产教融合促“双创”的教育实践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双向递进式产教融合促“双创”的教育实践,主要目的是解决“双创”教育理论化、形式化和割裂化的问题。

3.1 实践的背景

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是基于以下一些实践经历和思考:一是较早时的学生创业实践。我们观察和研究一些学生创业经历后发现,很多在校或毕业后创业的学生,都是在校期间开展过相关创新问题研究的,比如因为参与企业经营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对相关领域研究深入后萌生的创业实践,再比如因为竞赛需要而围绕某一行业或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迸发出创业火花,这些问题让我们觉得创新培养和创业培养间存在关联。 二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创业困惑。自从创业浪潮掀起后,很多学生也开始或者希望创业,但总体上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些人空有热情但不知道如何入手,一些人盲目进入创业行列但多以失败告终。 与此相对应的创业教育也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对理论,缺乏有效实践手段配合,因此对创业教育的意义不大。没有创新基础的创业要么早早夭折,要么举步维艰。三是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开展产教融合时,我们也觉察到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关注专业教学、师资锻炼和科研服务固然重要,但对学生创新和创业的直接关注显然还不够,尤其在企业和产业天然具有“双创”特质情况下,如何重构产教融合,使之具备促进“双创”的直接作用,甚是关键。基于以上一些考虑,我们开始思考从产教融合的角度,以创新引导创业、创业激发创新为目标,从以经验、能力、意识、意愿、资源等考量维度,开展尝试性研究和实践工作。

3.2 实践的原则

为更好开展此项工作,我们先期制定一些原则,并以此为囿设计并实施方案。这些原则包括:始终围绕学生“双创”经验、能力、意识、意愿、资源等培养目标,递进式地开展校企合作,将产教融合逐渐引向深入。在此过程中,兼顾学生、学校和企业关切,使各方能够齐心协力,真正投入。 对学生而言,项目要在其能力允许范围内,实践性要强于理论性,但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支撑,否则将会与专业教学脱节。 成果不仅惠及企业,还要和学生评奖评优密切相关的竞赛、论文等相联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对学校而言,既要把以促“双创”为主要目的的产教融合形式与其他目的的产教融合形式系统性结合,又要尽力体现“双创”特征以避免形式同质,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学校间考核竞争所需要考虑的成果性要求。对企业而言,既要考虑其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需要借助外脑解决并得到更多外界关注的现实,又要考虑通过针对学生“双创” 的校企合作来实现储备人才挖掘和社会认同提升的需要。

3.3 实践的思路

按照实施原则,我们制订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开展工作,实施的主要过程是:首先,初筛企业,调研、沟通并最终确定企业,调研需求;其次,确定创新项目,通过组建交叉团队、搭建融合平台、构建合作体系这三项举措,设置多维观测目标、需求牵引目标、成果导向目标这三类目标,先实现学生创新素养提升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结合创新创业双向考量和产教融合深度递进两个原则,将创新引向创业,最终实现“双创”相互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目标。

4 进一步思考

首先,项目设计的想法和思路是正确的。在既不离开教学又不依附教学的情况下开展“双创”,必然需要从产教融合入手。而从产教融合入手,又必须和专业教学、科研服务等目的的产教融合相区别。如果侧重教学指导、实践实习,则和专业教学的产教融合无异;如果盯住企业需求搞教师研发,则又会变成一般意义上的横向科研,无益于学生培养,尤其无益于学生“双创”能力培养;如果只是找个企业并找些素材,学生调研报告,那又会异化为第三课堂。 我们的想法和思路是,发现并固化一些适合学生创新和创业培养的企业,找出那些适合学生的创新问题,通过培育,以学生、企业和学校都易于接受的成果形式,锻炼和提高综合创新素养。通过创新深化自然导向创业实践,创业实践再引致创新问题,从而形成创新和创业的良性互促,并将产教融合引向深入。 在此过程中,通过在创新和创业的经验、能力、意识、意愿、资源等维度上设置观测目标,进一步研究创新和创业要素之间的关系。

其次,虽然在创新方面的效果比较明显,各类成果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但创业成效不是很明显,一方面是由于创新和创业之间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创新在前创业在后,效果显现尚需时日;但另一方面也表明,相对创新,创业可能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创新和创业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哪些要素在影响和决定彼此间的关系变化,如何提高创新到创业的转化率,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思考。最为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最终是怎样投射到学生培养问题上的,只有理解清楚这些问题,才能进行有效培养。

最后,研究和实践工作还需要长期持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未来应该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双创”、教学、产教融合之间的系统性关系。相信这项工作不仅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关键的是,这是立足于全面完善学生培养基础上的,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思想。

猜你喜欢
产教双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