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文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大连 116622)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各行各业掀起了一股创新热潮。 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响应政策号召和面对就业压力的双重因素影响下,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让在校大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创意,在学校提供资金扶持、技术咨询的情况下,踊跃加入创新创业队伍中,将创意和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解决个人就业问题的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也是不断探索、尝试的过程,期间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挫折、障碍。在这一背景下,探究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的可行性策略,成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高校作为可以批量化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创新驱动发展下承担着更加艰巨的任务。 利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契机,在扎实做好大学生专业技能培育工作的基础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到各行各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专业的指导和配套的帮助,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一方面是顺利解决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甚至还能在校园里带动并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另一方面,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 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等,都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华丽蜕变[1]。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导,依托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以学校提供的各项帮助为基础,让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个人能力,将创新想法和创业计划落到实处。从这一方面来看,创新创业教育符合高校深化改革的要求,并且在彰显改革成果、推进改革创新等方面,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相继出台了若干优惠措施,例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规定,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从毕业当前起,可享受3年税收减免政策[2]。 此外,各个地方也相继出台了若干优惠政策,例如成都市对毕业5年内、成功创业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大学生,一次性发放30 000 元的奖励。一方面是较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各种政策支持,使得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鼓励创新、争相创新的良好氛围。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8.5%,2020年突破了60%,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社会创新创业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此外,“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小微企业用户超过5 000 万户,其中高校大学生创业者的占比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良好的社会环境、配套的政策支持,以及大学生自身创业意愿的增强,都为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机遇。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已经比较丰富,并且形成了几种典型模式。 例如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创新教育“三合一”模式,实现了教学模式从教师传授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以及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模式,第一课堂主要负责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教授,第二课堂侧重组织开展创业竞赛、创业讲座,从而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3]。 随着经验的积累与丰富,在经过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有了明显提升。
目前来看,高校虽然开设了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强,例如课时设置不合理、没有标准的教材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等。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空有创业热情,但是知识储备不足,在创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随着热情消退,创业半途而废的情况并不少见。
现阶段的情况是,创业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而高校既能够胜任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又可以提供创业咨询与指导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有限,存在明显的供需失衡情况。 一些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理论有余,但是本身没有创业的经历,对于学生创业道路上遇到的各类问题,难以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技术指导。师资力量薄弱也成为高校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面临的一大难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校,存在对评价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 有的学校采用理论考试的方式,难以反映出其真正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有的学校只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结课报告,或者自拟一份创业项目书,而没有考察是否具有可行性。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认识不够深入,也不利于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效。
目前,高校提供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多数情况下还是以校内实训为主,偶尔也有一些学校利用“校企合作”这一契机,接收企业的一些项目,由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训练。 但是创新项目少与创业学生多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学生还是面临实训机会不足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的又一因素。
高校应正确看待创新创业教育,将其提升至与各个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建立健全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指导。对于不同年级,应科学设计教育内容,例如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应设立能够激发创新创业兴趣、燃起创新创业激情的引导型课程;在中年级的学生中应该设立能够教授其创新创业理论、 相关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实用型课程;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应该设立能够满足其创新创业需求、 解答其创新创业疑惑的实践型课程。除了常规的授课外,尝试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开办主题讲座,现场传授自己的创业心得,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够提供一定的启发[4]。 在互动环节,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使他们对创新创业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应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支能够胜任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和指导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全权负责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根据学校制定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为创业指导教师提供专项培训。培训形式包括集中讨论学习,以及到创业园区观摩交流等,对创业的相关政策、需要办理的手续和证件等做到全面了解,为创新创业教学工作开展奠定基础。除了在职教师外,还应采取兼职授课的方式,从企业或相关的组织结构,邀请一些具有创业经历的人士,定期到学校授课。尤其是要发挥“校友”这一群体的作用,对于从本校毕业的、 创业成功的校友,学校方面主动联系,邀请其利用空闲时间回母校为学弟学妹传授创业经验[5]。这样就弥补了学校创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个人真实的创业经历,对有志于创业的高校学生也会更有帮助。
创新创业教育和其他专业课程一样,必须要引入考核评价机制,一方面是能够直观地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知识是否得到了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师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因此,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与特点,加快构建一套更加完整、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 首先,必须充分考虑评价主体的多样性。 建立起包含学校、社会、政府等多元的评价主体,其中社会主体不仅包括媒体、企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更应该把家庭评价考虑进来。 其次,要将评价结果利用起来,发挥其正面导向功能。 结合考核成绩,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总结其哪方面还存在不足,然后找准努力的方向,补齐短板。 例如,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人际交流”“团队合作”等评价指标上得分较低。那么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就应侧重于培养该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意识。
在开展理论教学帮助学生对创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学校方面还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 高校要主动加强与各方的联系,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满足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需求。 一种是在校园内部建立创业孵化园区,除了学校出资外,也要号召社会上成功的创业者把资金送进校园。 园区内提供创新创业必备的硬件设施,同时由学校对接企业,从创新型企业引进一些创新创业项目,在创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 此外,建立校园创业资金,为有意愿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提供资金援助,扶持他们度过事业起步阶段的艰难时期,依托校园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通线上创业咨询,对于创业道路上遇到的各类难题,由教师提出建议,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渡过难关[6]。 高校之间,或者高校与企业之间,联合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除了根据评分进行颁奖外,还可以由企业选择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助力。
高校承担着培养、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办好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对社会、对国家,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纵向对比来看,近年来依托国家政策扶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但是面对用人需求的多样化和创业形势的复杂化,现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高校以健全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加强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搭建创新创业联动平台,让有志于创业的高校学生既能够储备相关知识,又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