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艳
【摘 要】使用统编版教材时如果仅仅关注编者所编选的课文,就没有真正发挥统编版教材的教学价值。教师应找准统编版教材与课外阅读之间的链接,促进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不断生长,彰显课外阅读的育人价值。本文提出要找准彼此的关联,自然扩展阅读范畴;把握认知规律,渗透适切阅读方法;注重阅读交流,分享感受,提升认知;强化活动汇报,不断升华认知体验。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 整本书 扩展范畴 认知体验
统编版教材编写时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课程建设,教材构建了从“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然后到“整本书阅读”的三位一体的课外阅读体系。因此,使用统编版教材时如果仅仅关注编者所编选的课文,就没有真正发挥统编版教材的教学价值。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曾经说过:“统编版教材专治不读书。”要发挥统编版教材价值,就需要教师找准统编版教材与课外阅读之间的链接,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不断生长,彰显课外阅读的育人价值。
一、找准彼此关联,自然扩展阅读范畴
虽然课外阅读的重心在课外,但其根源部分却在课内,就像是一只风筝,即使飞得再高、再远,顶端都应该扎根于课堂之中。因此,从课内到课外拓展和延伸,教师不能机械、粗暴地布置任务,否则学生就会将课外阅读看成是生硬的任务,而应该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课文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由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找准彼此之间的联系点,将课外阅读演变成学生内在情感的需要。
比如统编版教材《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就不能将关注点完全局限在这一篇课文之中,而需要放眼于整本书。为此,课堂教学的总结环节,教师相机出示茅盾评价《呼兰河传》的一句话: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首凄婉的歌谣。很多学生立刻就提出了疑问和困惑:我们从《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明明感受到的是萧红童年的快乐、自由、无忧无虑,为什么茅盾先生却将这本书说成是“凄婉的歌谣”呢?学生就此形成的认知冲突,就已经为从一篇文章向整本书的过渡引发了情感的期待。此时,教师并没有急于向学生推荐整本书,而是直接出示了关于萧红的生平资料:萧红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她的祖母和父亲因为重男轻女,对萧红并不关心,只有她的祖父照顾她。因此,萧红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中的快乐和自由,是她整个童年生活唯一的快乐与自由。带着这样的认知再次回到课文中,此时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体悟已经不再是之前纯粹的快乐了,而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悲伤。教学至此,学生对于这本书的阅读已经产生了较浓的兴趣,他们很想走出园子,走进萧红的童年生活。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紧扣节选文本与整本书之间的联系,激活了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为后续的深入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把握认知规律,渗透适切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必须做一个完全不理不问的“甩手掌柜”,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给予学生适切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获得整体认知,积极推动学生深入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的推荐书目《中国寓言故事》教学为例,教师切不可直接要求学生阅读故事,要从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入手,给予学生相应的方法指导。一般来说,一篇寓言故事的内容相对简单,情节并不复杂,通过简单的故事揭示出深刻的哲理。因此,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方法指导。一要让学生学会快速地阅读并了解故事内容。寓言故事的重点在于理解其蕴含的哲理,但必须以具体的内容为基础,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快速地梳理和把握文本的内容,更好地关注文本内容,为感知和深化故事中的文本内容奠定基础。二要让学生学会从文本故事中提炼出哲理。《中国寓言故事》与《伊索寓言》不同,并没有将故事所蕴含的哲理直接揭示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提炼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课文为训练载体,让学生尝试运用联系、批注等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停留在内容层面上,而是在深入研读文本的过程中,丰富内在的认知体验,从而学会从故事中感知道理的方法。当然,不同的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对于相同的故事所认识到的道理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三要让学生能积极将故事中的哲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比如《揠苗助长》所揭示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循最基本的规律,否则只能好心办坏事,欲速则不达。仅仅提炼和理解这个故事还不够,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联系生活的意识: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揠苗助长”的人,自己是否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从而运用故事所揭示的真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三、注重阅读交流,分享感受提升认知
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异化成个人的事情,而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价值,整合运用班级中其他学生的资源。不同的学生在阅读相同的内容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认知感受,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解读立场。因此,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就显得尤为关键。
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例,作者以取经为主要线索,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完全不同的形象特点,此书深受小学生的欢迎。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两个交流分享的主题。第一个主题:对比影视剧作品和原著,你觉得哪些情节与原著不同?你觉得哪一个版本更精彩?设置这一交流主题,主要考虑到《西游记》的影视剧实在太多、太经典。引导学生进行两个版本的对比,不仅可以尊重学生原有的阅读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第二个主题:对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特点进行交流分享。经典小说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其人物形象的多元性、立体性,教师积极鼓励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分别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解读人物特点,尤其是关注人物在不同的事件、环境和场景下所展现出来的两面性。就唐僧这一人物来说,有的学生钦佩唐僧一心向佛的精神毅力和坚贞不屈的意志品格,有的学生则对唐僧的迂腐深恶痛绝;比如猪八戒,有的学生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是取经路上的一条“蛀虫”,但也不能弱化他擅长调节气氛、胆大心细的特点。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于这种多维化的体验,他们常常不能靠一己之力体会到位,这就需要借助交流,将不同的学生碰撞出的智慧进行集体分享,将别人的体验与自己的感受进行交融,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四、强化活动汇报,不断升华认知体验
课外阅读的实践不仅需要激发学生兴趣、渗透方法,更需要搭建多维的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将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
具体的汇报形式应该根据阅读书目的不同特点来制定。比如组织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书中介绍的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昆虫,尝试给这种昆虫做一张“昆虫卡片”,可以在卡片上绘制图片,可以摘取文本中的语言进行介绍,也可以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制作者了解、复习与巩固书本中的内容信息,同时也能历练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制作的这些昆虫卡片汇编成册,形成班级中的阅读交流成果。比如《列那狐的故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喜欢讲故事的特点,在班级中开展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将书本中相关的情节,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并说说自己的认知感受,从而将故事情节的呈现与感受进行集体化的感知与交流,收到了较好的交流汇报效果。
阅读是学生主体性的体验过程,但教师不能打着所谓的自主阅读的幌子,将阅读完全视作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更好地关注文本的重点,搭建不同的方式,为学生的深入阅读和交流开辟渠道、创设平台,更好地提升阅读的整体性效果,为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国荣.指向言语体验的阅读教学[J].小学语文教师,2019(11).
[2]李素琴.小学古典名著教学中阅读策略的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