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丽 王立欣
德育,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贯穿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工程。
新时代,如何不断突破创新,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力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近日,《教育家》杂志举办系列线上圆桌论坛,特邀一线中小学校长,围绕“新时代学校德育的突破创新”分享了思考与实践。
家校社协同育人,学校的角色是“领舞者”
◎《教育家》: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青少年德育工作网络,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郭芳(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青少年德育工作网络,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以下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
明确和发挥学校在德育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尽管学校、家庭、社会有着各自的育人边界,在德育中互有分工,但学校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必须担当起育人使命,扮演好“领舞者”的角色,通过良好的课程建设和协调组织,形成三者“共频共振”的效应,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目标。
找到學校特色育人路径,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我们确定了以立德树人为方针,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教育为中心,以“五育并举”为策略,以综合实践劳动教育为突破,以劳动课程构建为抓手,以劳动育人为宗旨的办学目标。学校探索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新模式,打造了以“课程思政”为主体、“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为双翼的思政课堂,成为新乡市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改革试点单位、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校。
做好学校自身的德育工作是形成德育合力的基础。一是做好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各教研组活动与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挖掘各学科思政育人元素。二是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熏染。三是广泛开展校园德育活动,除做好传统的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等工作外,将德育与体育、美育、劳育结合,举办了艺术节、科技劳动节等活动。
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是德育开展的重要保障。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奠基的作用。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我们努力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学校推出了家庭教育校本课程教材,组织教师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聘请校外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校领导还带队进行家访,学校荣获了河南省卓越家长学校、新乡市家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益补充。要让学生养成亲社会的良好品质,需要引领他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投身实践。学校不断丰富德育载体,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建立了劳动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基地”,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和校外劳动集体体验课程。我们充分挖掘周边乡土教育资源,促进了德育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虚拟网络与现实育人的融合是德育工作的新任务。网络德育,是德育工作的新趋势、新命题。做好德育工作,除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还要彰显现实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的育人合力。我们引导学生在网络时代海量信息、不良信息、虚假信息中,学会选择、理解、质疑、评估,提升媒介素养,恪守网络道德,传播网络正能量。
曹立星(山东省滨州市渤海中学小学部校长):《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这是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举措。
我校秉承“创造适合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发展理念,打造“适合学生成长的德育”一体化教育框架,以德育课程建设为生长点,以学生实践体验活动为抓手,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德育生态体系。目前,学校所有德育课程实现了主题化、常态化、生活化,德育理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学校正在成为学生品格塑造的家园。
引领家庭教育,让家庭成为儿童优秀品质养成的坚实后盾。家庭是青少年最早也是最主要的教育场所,是青少年思想行为教育的主阵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好的学校教育,一定是家校合作、携手同行的。为此,我校围绕学生的习惯教育、品格教育为各年级家长订制了家庭教育课程,定期召开青少年好习惯养成系列家长培训会、家长开放日,家校协同落实好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
创新学校教育,构建1+7+X德育课程体系,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营养保障。我校确立了“三维五目标”幸福德育理念,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的提升。学校德育“1+7+X”幸福课程体系中,“1”是习惯培养课程;“7”是我校的生命安全、习惯养成、公民素养、传统文化、学会感恩、身心健康、责任担当“七大”主题德育课程;“X”为学校挖掘社会和家长资源打造的德育实践基地。
融入社会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引领学生积极融入社会的教育活动。一方面请进来,让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打开认识社会的窗口;另一方面走出去,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社会、体验社会,为将来步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全面覆盖、横向渗透,更要内外衔接。我们把学校德育体系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有机结合,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教育,努力造就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塑造青少年优秀品格,为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他们的一生幸福奠基。
拓宽德育渠道,赋予学校德育新模式
◎《教育家》:如何依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设置德育课程,将学校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林西亭(山东省邹城市钢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德育课程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如何依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设置德育课程?我们遵循“1+X”的基本原则,立足“实、细、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细节与学生生活学习的点滴入手开展德育。学校“1+X”的基本原则中,“1”是习惯养成;“X”是细节,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
学校力图让学生通过六年小学生活养成良好习惯,懂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遵循的基本规则、秩序等。比如: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拿,大同学不能欺负弱小同学,要有“懂规则、知敬畏、守底线”的意识。学校把“行有规”作为校训之一,依托“童蒙养正”,围绕“好习惯受益终身”的教育理念,构建了“立规成范”课程体系,为每一个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
围绕“童蒙养正”,学校培养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养成好习惯:在课前准备好学具,课上认真地跟老师学习,发言时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课上认真倾听、用心思考,见到师长老师大声问好,上下楼梯轻声慢步,放学时安静有序……在老师的引导与培育中,小朋友们从初入校园的青涩懵懂,逐渐成为一名名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的合格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融入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在学校德育工作的“X”方面,我们特别注重了以下教育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学写字、踏实学做人;开展多样的师生“阅读、悦读、越读”活动;加强学生的队列队形训练;通过升旗仪式开展学生教育;结合传统节日进行品德教育;夯实课堂,凸显课堂的德育主阵地作用。学校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养正”教育,将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其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依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规范德育目标。德育目标要贴合学生发展实际,简单来讲就是让学生学习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课程中的渗透,德育课程更需要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作用,扭转德育重理论灌输、经验教导的倾向。
如何将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下几点非常重要:一是将德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学生进行“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渗透;二是将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成为全面育人的沃土;三是将德育渗透于具体的活动中,通过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提高品德修养;四是将德育渗透于家庭教育中,调动家长参与协助学校开展德育活动,挖掘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沙志娟(北京市房山区城关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格局,在“春有芽 熙无限”办学理念指引下,整体规划德育课程,推进德育课程目标落地。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教师的集体备课环节中,每个单元的德育目标都是重要研讨的内容,要确保从备课源头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环节。其中,既包括课程本身的德育内容,也包括学生的习惯培养。同时,课堂上学科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课堂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老师的板书、教态、引导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凸显全学科育人。小学是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时期,关系到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校结合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每个学科的思想内涵,在每个学科都增加了与核心价值观对接的内容。如:结合劳动教育课,研发了“小鬼当家”校本课程,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融入了意志品质教育、团队合作教育等。
用好德育课程主阵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在学科育人中的引领作用,让学生的行为习惯映射课堂教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感受新时代的新变化。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落实到行动中,提升素养。开设“红色党史故事”微课程,以红色故事教育影响学生。
“心语护航1235”塑心课程。学校形成了“心语护航1235”工作思路:成立一个校级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专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指导团队,持续推进市区校三级咨询体系建设,落实“五个一”活动(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一次生命教育主题班会,一次心理问题摸底排查,一次心理辅导谈话,一次家庭教育指导)。多维度的专题教育活动,塑造了学生们的阳光心态,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新时代德育工作创新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要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同时要拓宽德育渠道,创新德育形式,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优化德育环境,学校德育落地有实效
◎《教育家》:学校德育的开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支持,如何优化德育环境,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王淑英(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现实中“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象普遍存在,每个家庭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也千差万别,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人们对学生品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对品德内化过程的监管不到位等,一些學生的品德素质出现了“知行脱节”“表里不一”的状况,学校德育效果打了折扣。如何优化德育环境,提升德育实效?
追根溯源,分析不良行为的根源。“问题即结果”,学生在校表现出的问题,也许有深层次的家庭原因。如我的一位学生,在班上总是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后来我了解到,这位学生是外婆带大的,由于外婆的溺爱增长了她的戾气。类似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或因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因父母离异或家长有不良习惯,导致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要让德育工作取得实效,需要深层次了解学生问题的根源,做到“对症下药”。
围魏救赵,夯实德育教育的基础。问题出现在孩子身上,但产生问题的根源在家庭,由于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不高,自我疗愈的能力没有很好形成,所以只有解决好家庭教育问题,德育方能有实效。学校号召教师“走访每一个孩子家庭”“了解每一个孩子”,同时开展丰富的家长学校活动,促进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校德育真正落地。
融合背景,丰富德育教育内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要经历“感知—体验—明理—导行”的心路历程,学校要将德育与学生生活有机融合。如结合抗疫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及志愿者活动,在建党百年庆典活动中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片,在校园读书节开展“开放我的小书屋”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学生喜闻乐见。
夏琴(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副校长):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是长沙市天心区政府与长沙市明德中学共同打造的一所优质公办初中。学校秉承百年明德“坚苦真诚”之校训,笃信“磨血育人”之教风,树立“明德树人”的办学思想,确定了“德”为学校文化关键词。学校提出“树明明德之人”的德育目标,构建了“七大”德育课程——
“源头活水”课程。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源头活水,意即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发,引导教师在不断的学与思中积淀智慧、提升能力,为学校的德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麦田播种”课程。在学校课表里,有三块独属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麦田”:德育微课10分钟,每天一节;主题朝会25分钟,在周一清晨;团队活动45分钟,在周五放学前。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了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
“悦动校园”课程。学生在学校不只是学文化,老师的智慧也不能局限在课堂上。三月文明节,四月科技读书节,九月体育节……这是学校德育的特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学生认识自我、锐意进取。
“研学三色”课程。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出“研学三色”课程:“绿色”引导学生亲近、热爱、敬畏自然;“红色”让大家在探访中铭记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蓝色”则是走出国门,浓化爱国情怀。
“花开并蒂”课程。到过学校的来宾都会对学校学生弯腰敬礼的举动印象深刻,这得益于学校自编的一套课间操:先行“谢师礼”“给予礼”“礼让礼”,再做操,做操结束再行一遍礼。日复一日,“行礼”成了学生的日常。
“静水流深”课程。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中心,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重点,学校注重行为训练,倡导学生“举止文明行为美,仪表端庄形象佳”,以德育常规“三轻轻”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藤树共生”课程。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达成家校之间行动一致、信念一致,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精彩舞台。我们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教”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慣,并引领社会正确认识教育。
学校“树明明德之人”德育课程体系,从师资队伍建设、活动阵地、校园文化、研学体验、艺体特色、习惯养成、家校合作七个方面,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确保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