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红(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山东省青岛市)
目前,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并不理解文章本身的美感,无法形成语文的能力,感受语文的魅力。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有高度自觉的意识,能基于语文能力的分类来整合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名家课例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
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一是过分重视人文,轻视知识与能力;二是过分重视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轻视文本的体悟;三是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轻视教师的主导;四是过分强调解读的深度,忽视教学的适度。这些都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笔者认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侧重以下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这是阅读教学的前提;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形式,尤其是探究文本形式如何表现文本内容的,从中提取规律性的概念与规则,从而让学生获得语文技能。
教师研究教材、了解学情是前提。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教师首先要研究文本、解读文本。有人说,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课堂教学的高度,笔者深以为然。当然,教师的解读要适度,不把自己对教材的所有理解一股脑倒给学生。其次要研究学情,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基于学生的阅读基础,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哪些是教师不需要教,学生就能理解的,哪些是需要教师指导方法后,学生才能领会的,哪些是学生目前能力达不到的。
1.依据文体特点
不同的体裁具有不同的表达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重点、不同的表达目的,记叙类文本以记叙人、事为主,以达到感人的目的;说明类文本以说明事物、事理为主,以达到认识的目的;议论类文本以评析现象、事理、史实为主,以达到明理的目的。所以,不同文体的阅读有不同的解读规律,文体知识是解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础和工具。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适当的文体知识,再借助文体知识去解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一般的记叙类文本需明确记叙的六要素,特殊的记叙类文本如散文理解的关键在于透过“散”的“形”(材料)抓出“聚”的“神”(情感);小说的理解重在把握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明确小说主旨;说明类文本重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议论类文本重在把握论点等。
以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的《睡美人》为例。《睡美人》是一篇微型小说,钱老师紧紧抓住微型小说的特点进行指导。教学循着情节和人物展开。在理清情节部分,钱老师用首段的“失踪”与末段的“鼓掌”两个词细细品味,让微型小说“新颖奇特的构思、相对完整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尾”特点充分、准确无误地展现了出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用两个问题“主要人物是谁?你们根据什么来判断的?”“请同学们手里拿支笔,把文中描写B角的句子画下来。看B角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然后归纳一下”,突破人物形象特点。整堂课的教学都扣住了微型小说的特点,都意在教会学生此类文体的写法。
还比如在教学《故乡》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我”地点转换梳理出基本情节“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人物形象的分析可重在通过“人物话语方式”即语言走进人物的精神与心灵世界,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以闰土的话语方式分析为例,少年闰土说话滔滔不绝,无拘无束。再看中年闰土说话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可引导学生分析,话语方式的变化可看出人物怎样的性格变化?学生能较容易看出:闰土已由活泼开朗、机智勇敢变得迟钝麻木、畏缩懦弱了。再深究,闰土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闰土作为农民形象的典型意义,所在社会状况的日益破败。
2.依据学生基础
学情是我们进行文本教学的基础,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把住学生的脉,并没有在学生未知的领域做多少探究,而只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纠缠不休,甚至人为制造混乱。笔者在平日教学中,尝试使用预习单了解学情,在每节新课前收集学生的问题,筛选出问得较多的问题或虽问得不多但思维含量很高的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重点探究。教学以学生问题为起点,文本理解更是以学生能力为起点。这样,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就是学生困惑而最想了解的,在这基础上的教学,学生才能收获最多。
比如《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在预习单上写下了一些困惑,有三个问题比较集中:一是白杨树既是极普通的,又是不平凡的,这样表达是否矛盾。二是作者第二段写高原景色的目的是什么。三是作者在最后为什么又提到楠木。我把学生的三个问题作为问题链,课堂上引导学生一起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文章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物”与“志”存在的联系,教师适时补充背景,使学生了解到在当时形势下,西北抗日军民所展现的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学生了解到白杨树所在的高原是如此雄壮与伟大,如此不平凡的环境才能孕育出这样参天耸立的白杨,等等。因为都是学生想了解的知识,所以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兴味盎然,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去探究、去朗读、去感受,学生们读出了激情与豪气,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探究、朗读中得以提升。
文本形式包括语言文字风格、材料组织、谋篇布局、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及角度、结构方式及方法等。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形式,从文本形式的角度把握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之处。
1.从章法布局的角度来探究
当我们理解好文本内容,读懂文本蕴含的情感内涵后,接下来就要扣住内容还原文本的形成,根据文辞的表达探寻情意得以彰显的路径,即追溯情感产生的源头,了解文章是怎样一步步呈现的,在梳理文本中经历文本形成的过程,从而得其章法布局之妙。
以散文《紫藤萝瀑布》为例,先引导学生找出体现作者思路的语句来梳理内容。如“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梳理出文章以“紫藤萝花”为线索,按照“赏花”“忆花”“悟花”的思路行文。再圈点勾画议论抒情的语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结合上文所述,理解这是作者的悟花以及对生命的感悟,乃画龙点睛之句,从而得出作者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永恒的主旨。
2.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探究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是通过怎样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把握文章内容,来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名师郑桂华所上《安塞腰鼓》一课就体现了这一点。课上,郑老师从学生对安塞腰鼓的感觉入手,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接下来,教师又引导学生研究:课文中有哪些句子传递这种感觉更为强烈,让学生圈画。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是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学生反思的结果是发现了排比、比喻的修辞,再涉及动词、形容词的运用等。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就是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艺术地表达出来的,是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把握语言内容,而不只是纯粹认知文本的语言内容。因此,这种思路能够保证教学始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写作是信息的输出,是运用语言材料表达思想的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主要有以下两点做法。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从阅读中可以习得关于文章的一些规则与方法,比如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语言表达等。在平日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因没有好的写作教材而大费周折,其实现行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都比较经典,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写作资源,可以给写作提供范本。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所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除了理解感悟文意、领会体验文情以外,更要十分注重领悟文中的写作精华,学习其中好的表现手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并运用于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从文章中学习构思谋篇。章熊先生曾说过,我们要把阅读当作揣摩如何谋篇的手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阅读文本中学习谋篇布局,学习如何构思。相对当前中学生在作文构思上平淡落俗的毛病,教材中的选文在选材构思方面有诸多可取之处。我们可整合同类文章的构思方法,从而给学生有益的指导。比如托物言志类作文的写作,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我们人教版教材中有较多托物言志类文章,如《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等,这些托物言志类文章意蕴深刻,含蓄隽永。我们对比分析这几篇文章,就可以总结出此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一是找准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的共同点,二是细致描写所托之物的特点,三是在两者共同点之处进行联结,从而揭示其精神内涵。这样,我们就把总结的写作方法上升到“概念”和“规则”,并用“概念”和“规则”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学生的受益还是很大的。
再如可从《背影》《藤野先生》中学习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的方法;从《驿路梨花》中学习插叙、线索的应用;从《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学习以小见大、先叙后议的写作手法;从《藤野先生》《春酒》中学习叙事线索、情感线索两条线索的并行应用等。
从文章中学习语言表达。如果思维是写作的核心,语言则是附丽它的土壤。针对学生作文中语言空洞苍白的状况,我们还可以借鉴教材中精彩的语言表达,通过整合描写方法,让学生进行揣摩、仿写,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借鉴能力,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人物描写为例,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描写片段,如《列夫·托尔斯泰》中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背影》中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台阶》中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孤独之旅》中对杜小康的心理描写,《我的叔叔于勒》的语言、神态描写等,我们可以把它们整合在一起,提炼出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描写要扣住人物外在特点,描写更要表现人物内在精神等,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对人物描写的把握能力,增强他们作品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章熊先生曾说:“我们现在的教学,往往每次一个新课题,来去匆匆,难以在学生头脑里留下印象和体验。机械地周而复始,总是在同一平面做惯性运动,这正是目前写作教学的最大弱点。”张志公先生也曾说过:“与其让学生每两周写一篇作文,倒不如让他们少写几篇,反复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大凡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在修改上下过功夫。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说过:“文章不厌百回改。”大文豪鲁迅先生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些话都表明了修改的重要性。如何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作文修改成功的快感,也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要及时评价,学生作文完成之后,他们是渴望了解别人对自己作品评价的,教师及时对作文进行反馈,才能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作文评改中也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评语。一些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可能作文中亮点不多,在评改的过程中可以多找出一些靓词、佳句,写评语先肯定亮点,然后再指出问题,学生更容易接受与修改。对一些作文修改成功及评语写得好的同学及时肯定,评选“作文批改能手”“作文修改能手”等,多展示学生优秀的例文,使学生有成就感,乐于参与作文修改。
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做法。要修改出一篇好作文,首先要明确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一篇好的记叙文,要能以情感人。一篇好的议论文,要能以理服人。就记叙文而言,学生在作文中一般出现的问题是语言枯燥乏味,缺乏感染力。怎样才能写出一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记叙文呢?有恰当的细节描写是方法之一。教师可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打造一至两个细节,以增强文章感染力。可进行如下方法:选用典型细节,真实细致描绘;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扩展句子补充细节;多种角度集中描写等。学生修改完毕后,教师可选择典型的二至三篇在课堂上试读,看修改是否成功,看能否引起其他同学的情感共鸣。例如,笔者在一堂《让细节震撼人心》的作文升格课上,抓住学生作文的中心事件,与学生一起抠细节。大家一起总结了四条妙计,放大镜式观察——细致入微;慢镜头分解——延长里程;多角度渲染——五官并用;多种类修辞——展开联想等。学生据此进行作文修改,较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