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2022-03-23 14:20:34
济宁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线下教学模式

孔 莉

(济宁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山东 曲阜 273155)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高等教育也积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采用雨课堂、超星、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各种线上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开展线上教学,结合线下教学,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效果,充分发挥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新改造校内课程”[1]1-6。结合课程特点,教师可借鉴线上优质课程,打造适合自身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授课模式,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优质MOOC再利用的目的。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应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但是文学理论课程线下传统教学中,比较重视理论的讲述,实践教学投入不够,线上授课受限于空间和时间。教师对学生的线上学习监督不足,学习效果不理想。文学理论课程比较抽象枯燥,要想让抽象的概念活泼起来,生动起来,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无法充分讲解清楚,需要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借助线上资源,如音乐、影视片、图像等。改革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形式、设计理念,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课程管理、教学设计、课程考核和教学实践等环节中,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通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学习模式之间的壁垒,实现教学形式的改革和创新。目前,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文学理论课程教师应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时改变过去单一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遵循师范专业认证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精益求精”[2]135的办学理念,增强师范类学生探究式学习与自主合作的意识,以培养能力与知识并重的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师范人才为己任。今后要从实践教学面临的具体困境入手,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突破简单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机械模式,建立基于实践、面向中学、切合课改、立足地方、适应时代、借助媒体、追求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机制及路径。

一、文学理论课程线上、线下教学存在的问题

早在2013年,国内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开始研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运用信息化手段,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模式。这一讲话精神非常清晰地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是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是当下高等教育中最具有前沿性的教学模式之一。许多高校教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了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依托高度发达的信息,将新型的线上课程和传统的线下课程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的综合优势,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是今后高校教学发展与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式,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文学理论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也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了一套比较清晰的适合课程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线自学+翻转课堂”与“学生在线自学+班级研讨+教师辅导”两种主要方式。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知识内容浅显的部分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自主学习,教师线下指导有难度的部分,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发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可。但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只停留在教学形式的探索上,未能真正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潜力发挥出来。线上教学只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简单挪移,把传统课堂的内容机械地转移线上,没有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改变。

(一)文学理论课程线上教学流于形式

文学理论课程线上教学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但是文学理论课程线上教学中存在简单机械套用、流于形式等问题。教师布置学生线上预习,但大部分学生没有预习,直奔课堂听课。学生在线学习缺乏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不能保证学生线上预习的自觉性。为了加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在课堂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在线上教学时设计小组讨论、提问、课堂小测试等环节,检查学生线上预习效果,学生线上学习内容理解了,就接着讲新的教学内容,如果多数学生线上预习效果不理想,内容没有掌握,老师要调整教学内容。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让线上的预习变成了走过场。教师担任的教学任务比较繁多,学生多,尤其是大班上课,没办法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检验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自觉性差的学生会越来越被动。网上学习的时间一般随机性比较大,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及时与学生线上答疑互动和线上批阅作业,使线上教学流于形式。

(二)线上平台混乱,线上线下衔接不密切

线上线下混合授课模式相比传统线下授课模式有不少优势,但是在这一优势的背后也隐藏着线上平台混乱,线上线下衔接不密切等诸多问题。线上教学在监督和管理方面缺乏有效机制,学生可以在宿舍、图书馆或者其他任何地方随时进行学习,在脱离了老师的严格管理后,学生的学习完全取决于自身是否具备高度的自律性与自觉性。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势必会影响线上线下学习的衔接。老师缺乏在这方面的有效考核方法、监督方法,学生上线到底在不在听课,不好监督。线上教学平台往往因为学生缺勤几次而直接对其判定不合格,增加了学生成绩不合格率。

(三)线下有些教学内容不符合实际教育需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落后

由于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往往重视理论的讲解,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有的同学没有把精力放在实际学习上,还有不少同学认为理论课是重中之重,实践课是可有可无的。文学理论课程有些内容陈旧不符合实际教育需要,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文学作品阅读量少、文学知识掌握不足、理论基础构建不完善等问题,很难理解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大量概念和理论知识,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是结合案例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学习也只能依托教材和教师的讲授,很多原理和概念还没有搞清楚就跳到下一个原理和概念去了。如果离开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学难度大。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采用单一教学手段,没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文学理论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库建设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劣决定了文学理论教学质量,充分搜集、汇总和整合线上丰富教学资源,开拓创新线下传统教学资源,将“文艺理论”课程打造成线上线下混合的“金课堂”[3]4。

(一)线上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

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多渠道、方便快捷获取知识。现在学生获取知识不再是知识的稀缺,而是网上信息太多,怎么筛选知识。中外一些知名高校相继推出精品文学理论课的在线教育课程,这些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大学MOOC、精品课、网易公开课、爱课程、超星公开课等五大平台,主要有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宪教授的文学概论精品课、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老师的文学概论精品课等。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研发现,对于线上这些优质教学资源,学生利用率不高。因此,将这些线上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挑选推荐给学生,转化为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地方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不足得以弥补,可以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也积极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比如MOOC这一大型网络课程,“名校”+“名师”+“名课”线上课程模式为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提供了优秀的资源,学生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突破时间的限制,聆听名校大师的讲课,和名校学生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精心打造的精品课程MOOC《语言艺术的魅力——文学理论专题》,通过专题的形式阐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讲解了诗歌语言、散文语言。该课程通过深入探讨文学性质与特征,增强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兴趣,使学生从文学的具体现象到整体有一个完整感知。

(二)创新开拓线下教学资源

线下教学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主阵地,文学理论课程传统教学的线下资源是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强调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点,易产生排斥、隔膜和厌烦情绪,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热情调动不起来。放下“经典”情结,打开思路,拓展古今中外的教学资源,打通文学理论与大众文化、视觉文化等的壁垒,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例如讲到文学思潮时,解析文学作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式晚熟现实主义作品,呈现了现实主义躯体、浪漫主义心灵、现代主义隐秘心理三元交融特点,现实主义构成其有意识的显在意义层面或躯体,浪漫主义充当其半自觉或半意识的半显半隐层面的内心情怀,现代主义(主要是象征主义)成为其无意识的隐在意义层面。

通过教师精讲文学理论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发现的问题,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文学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强、思辨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文学写作能力、评论能力与鉴赏能力以及对热门文学现象的阐释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厚植家国情怀,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可以说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可行的一个窗口。根据课程设置特点,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渗透到教学各环节,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

三、构建文学理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就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多了线上教学平台的参与,线上教学平台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性,开拓了课堂教学的广阔区域,使学生能够主动到更多的地方去学习,自主学习,使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更多便利性,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线上教学平台种类杂多、混乱,线上线下衔接不密切,线下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需要不吻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落后等问题,构建文学理论课程线上线下密切衔接、课程思政特色突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一)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建设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中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上,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中充分发挥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采用案例教学法,激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授课材料,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教学法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法,鼓励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进而解决各种困难,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提供学生自由讨论的机会,学生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拓展了知识面,提高应答率。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如东北二人转的流行,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讨论梨花体、凡客体、淘宝体等网络文学热点是不是诗歌,引起了学生对于久违了的诗歌的关注。课下鼓励学生去参加读书会、拿起手机拍摄身边的生活趣事,进行剪辑、编辑上传到“学习通”作为课上的课前演讲内容。

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教师采取分小组、各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运用雨课堂、超星等线上教学平台向学生发布明确的学习任务与要求。例如,观看与本节课相关的名师讲课视频,影视视频完成课前预习阶段的学习,各学习小组对线上预习内容进行整理,发布在雨课堂、学习通等的讨论区,要求各学习小组之间就课前预习成果进行互相评分,制定评分原则,用以巩固与检验预习的效果。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思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对于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跟上学习进度。对于课后拓展延伸的内容,也可采取小组合作洽谈的方式开展。每节课课前预留10分钟左右,由指定的小组对拓展延伸内容进行汇报,各小组成员集思广益,既锻炼了学生理论归纳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上台讲解的能力。讲台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舞台,也是学生锻炼自己的平台。教师根据学生课前拓展延伸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保证线下教学内容和线上教学无缝衔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

(二)改革教学内容,德育思想融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

文学理论课程教材内容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补充热点问题,加大德育内容的讲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在阐述理论时,引进优秀的爱国题材的作品,深挖中华民族敢于探索、坚强不屈、甘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文学理论课使用的“马工程”教材,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民族认同、文化自信等。在授课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意识,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对标具体的育人成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落实德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梳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德育元素,总共挖掘了德育映射与融入点30多个,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德育体系。这30多个德育映射与融入点,归纳为德育内容的五个方面。

第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讲解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时,结合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纪录片《大国重器》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与报国情怀,勉励同学们以振兴民族、繁荣国家为己任。联系当今实际,关注人民的生活,感受到国家的繁荣昌盛,通过影片《长津湖》体会当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唤起学生报效祖国的热情。

第二,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弘扬真善美。在讲解“文学的价值”时,以《我不是药神》《鼠疫》等为例,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弘扬文学的真、善、美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引导学生做一个真诚、善良、正直的人。通过电影《最美逆行》,感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十四亿人民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展现了人间大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

第三,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高尚品格。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加上社会风气浮躁,学生面对的诱惑较多,心理问题频发。因此,要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培养学生乐观进取的精神。通过对曹雪芹、鲁迅、路遥等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讲解,引导学生以乐观豁达的态度,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应对人生的种种挫折。

第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当代女大学生物质至上的功利型爱情观盛行,爱情观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诗经》中对纯真情感的大胆追求,坚贞不渝的爱情观有利于当代女大学生树立健康、质朴的爱情观。通过《诗》教审美思想在高校美育建设中的普及,促进当代女大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优雅、唯美的恋爱观。

第五,弘扬儒家美育思想,树立高雅的审美观。文学理论课程应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诗》教审美思想的回归,用高雅的审美情趣来弥补大学生人性发展中的不足,引领学生树立高雅的审美观。

总之,思政元素融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德育思想融入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主要从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要素进行动态性探索,坚信只有实现过程性、当下性和互动性的统一,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培养目的。德育融入文学理论教学中,借助于新媒介、新技术,可以事半功倍地创造德育教育的新形式、新样态。德育教育中抽象的理论,看不清的情景,深刻感人的细节,运用多媒体音视频技术,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寓教于乐,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随着文学理论课程德育教学的深入实施,为课程思政、培养专业育人体系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改革课程讲授方法和形式

文学理论课程理论性较强,比较枯燥,学生开始学习时有较大难度,而且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授时摸索出了多种讲授方法:第一,辩论法。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通过文学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文学经典可不可以改编,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等问题展开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轮明月照姑苏”,搞天文学的觉得不准确,改为“一轮明月照姑苏等地”,诗歌的意蕴没了,文学变为非文学了。第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观看影视作品、研讨文学文本等,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得以激发。在讲授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时,采取介绍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多视角、多学科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思考,理解与掌握抽象的理论概念。第三,情景再现法。在教学中设计情境再现环节,“在直接的对话中,你能领略到思考的乐趣、口语的魅力和一种‘现场氛围’”[4]46。如讲到文学风格时,设计一个情境再现,“一个小伙子遇到一个卖彩票的漂亮小姑娘”,设想一下琼瑶、柯南道尔、古龙会怎么写,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了解不同作家具有不同风格的过程中,对学生引导启发、积极点拨。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打破原先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翻转课堂。通过课前10分钟的演讲形式,打破常规、点燃学生求知创新激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二,线上线下混合授课。课前线上研修慕课和线下自学教材、课堂线下实体教学与线上效果检测、课后线下延伸阅读与线上资源预习,充分利用智慧教室、雨课堂等优势,有计划地播放与课程相关的优秀爱国题材方面影视片。第三,创建诗歌、小说、戏剧影视交流群,以班级、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沟通。鼓励学生观看有趣、健康的影视论坛、经典电影、戏曲等,对经典影视能从不同角度进行鉴赏。第四,在考核机制上,文学理论课程侧重过程性评价和非标准化考核。例如,学生发表论文、主持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创新训练项目、参与相关的学科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都纳入考核范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

(四)重视课程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视课程反思环节,对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反思”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教师不断反思的精神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学生经常自我反思,成为能够自我修正的人。在线教学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反思教育,学生掌握课程反思的途径。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意识。以职业道德、职业伦理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职业素养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等方面教育,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锤炼心志,培养优秀品格。

总之,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共享,强烈冲击文学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面对“网生代”[5]64学生群体,线上线下混合授课,是一种有效适用于文学理论课程的授课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同时,文学理论课程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模式,才刚刚开始,存在应用该教学模式时简单机械套用、流于形式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优化线上与线下丰富的教学资源,深度融合线上知名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与线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实践,强化教学主体之间、教学对象之间、教学内容之间的深度有效互动,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线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COZMINE线下集合店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22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 05:16:46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38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2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创业家(2015年3期)2015-02-27 07:52:49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
中国修辞(2015年0期)2015-02-01 0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