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与教学实施探讨
——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

2022-03-23 09:13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徒物业管理导师

吴 静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0 引 言

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战略地位。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的产教融合一直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主线。现代学徒制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早在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作出具体要求,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明确“现代学徒制”工作推进的4点核心内涵: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当前,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推行如火如荼,2015—2018年,已有3批共734个单位被批准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2019年山东更提出要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计划到2022年,全省职业院校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培育10万名左右“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物业管理专业是非常典型的现代服务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客户。客户具有多样性、个别性、主观性等特征,需要在服务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和反馈过程中根据对象的不同特征和情况做出不同应对。因此,学生需要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接受经验丰富的师傅的指导。所以物业管理专业适宜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来培养人才。

当前,不少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也已尝试现代学徒制模式。专业教师应对现代学徒制核心内涵中的师资团队建设与教学组织进行探讨,以期摸索出能充分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方法,使“现代学徒”的培养达到预期目标。

正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五个关系,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适应治水兴水新要求。

1 物管专业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校企社融合

师资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学徒制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现代学徒制的特征之一是“校企联合双元育人、学徒双重身份”。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现代学徒的培养任务,都须由校企“双导师”共同承担,这是现代学徒的共性要求。

物业管理提供的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的服务产品。由于服务对象来源、角度、对服务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物管专业教学还须加入服务对象,以及代表物业管理活动不同参与者立场的社会团体成员的视角。因此,物业管理现代学徒的师资,应来自校、企、社多方,教学团队应实现校企社的融合。

1.1 企业导师帮助现代学徒构建和提高岗位工作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应用性高技能职业人才。学生培养过程,应实现产和教的高度统一、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因此,基于岗位的实践技能非常重要,现代学徒需要向来自于合作企业的导师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学校导师,实际上是学校中跨专业、跨学科、甚至跨职能的教师整合而成的学校导师团队。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物业管理员(师)职业能力等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就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设定了物业管理员、助理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师和高级物业管理师4个等级。物业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无工作年限要求,毕业即可申报物业管理员职业能力评价。因此,物业管理员就是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对标岗位。物业管理员经过5~10年的工作历练,成长上升的岗位序列依次为管理处或部门主管、部门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因此,企业导师,应该从合作企业的物业管理员、管家、客户服务人员等岗位,物业管理主管、大管家、管家系统负责人等岗位,以及项目经理岗位选拔出来。具体条件是品行端正、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良好,在一线工作5年以上,岗位技术精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言语清晰、善于沟通,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具备从事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企业导师是带领学生融入企业岗位的关键,他们了解企业岗位需要怎样的员工;通过与现代学徒长期、近距离的接触,他们也了解所带现代学徒的资质和秉性,可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现代学徒进行训练。

而且,大学是一个人从未成年到成年、是三观形成、稳固的重要时期。每一代大学生,对工作、生活的态度,都有着鲜明的代际特征,只有长期研究他们、和他们在一起的人,才能对他们有真切的了解,因此,团学、心理教师的参与必不可少。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应满足学生对当下岗位的适应需求,更应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和需求。因此学生还需要创新创业教师的指导。

学徒培养的不同阶段,从低到高,由不同层级岗位的企业导师介入。每个学徒,既有一对一的岗位师傅,又有一对多的专职培训师,岗位师傅负责对学徒的岗位认知、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学徒成长跟踪等方面提供指导,同时负责学徒的企业认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职业规划、职业通用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所以,所谓“企业导师”,实际是企业导师团队,他们带领现代学徒既学习岗位工作技能,又培养和锻炼其“工匠精神”。

1.2 学校导师传授现代学徒系统规范的理论知识

在物业管理行业、企业中,多数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行业转型而来,大多常年仅从事某一具体工作,对整个专业难有宏观、全面的理解,对事物的判断往往依赖于自己过去工作的经验和服务企业的特点。经验主义和企业视角是处理具体问题所需要的,但就整个行业的教育来看,经验主义和企业视角前瞻性和全局性不够,且难免偏颇和狭隘。

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一个行业如果没有理论做支撑,很难传承、也很难向前发展。例如,针对“什么是物业管理”这个最基本问题,《物业管理条例》第二条给出了定义。但在非住宅业态的实际操作中,根据物业服务企业不同的商业模式,呈现给用户的,是完全不同的业务类型,完全突破了《物业管理条例》所下定义。如果不对现象进行总结提炼,学习就如“盲人摸象”,不得要领。在非住宅业态中,“物业管理”最恰当的定义可被归纳为“支持一个组织核心业务的所有管理和服务”。只有对现象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后进行教授,学生方能有全局性的认知。

高校教师虽常被诟病为“实践能力不足”,但普遍拥有较好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系统的课程专业知识,并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擅长归纳总结。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学校教师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业现象进行提炼和创造,总结上升为理论后再进行传授,以构建学生正确、全面和宏观的行业认知。

“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实施,是按照企业对标岗位的实际业务资料,事先向学生演示说明岗位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熟悉各对标岗位的职责和操作,了解各岗位、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角色互换,并模拟参与服务经营活动。全程以学生为主,导师关注,适时提问并分析点拨,引导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及对主要业务操作的反思,将理论有效转化于实际情景,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另外,物业管理专业本身界限比较模糊,一项工作内容,涉及到管理、心理、经济、建筑、法律、机电、环境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因此,需要学校具有以上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完成对“现代学徒”的指导。

因此,实现E-Navigation的前瞻性目标在于高速、无缝的网络,带宽应能达到最低标准1 Mbit/s以上,且保证价格低廉、接入率可靠。

物业管理专业理想的合作企业,需要具有职业教育意识和能力,能匹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即企业品牌声誉好,规模与发展速度能持续提供充足的标准化学徒岗位,商业模式具有创新性,能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并对职业教育有专门的投入,具备培训现代学徒的软硬件条件的物业管理企业。

1.3 社会团体导师培养学生同理心,构建其换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企业两个团队,都是站在供给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物业管理。物业服务有着准公共性服务特征。在服务过程中,用户和非用户公众到底需要什么,服务的设计和提供者,还须站在用户的立场和多元的社会组织角度,才能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因此,社会组织,如社区居委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社会工作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成员构成的社会团体导师,对学生来说,亦不可或缺。

根据2.1节中的叙述,渣锁斗阀开关时间的大小取决于支管内液压油流速值,因而可以得出结论,影响支管内液压油流速的因素即为影响渣锁斗阀开关时间大小的因素。根据式(4)~式(13)可知,这些因素包括ρ,ν,L1,L2。由于在环境最低温与液压系统操作温度之间的ρ变化可忽略不计,因而影响阀门开关时间的因素只有ν,L1,L2。

知识是哲学认识论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其经典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论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3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人们相信的。”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实践联系在一起的。职业教育领域普遍认为“知识可以来源于课堂,但能力只能形成于过程。”

综上,物业管理的任何一个典型工作过程,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大多是跨学科且综合性的,因此,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无论是一门课程还是一次实习,要实现高质量完成,都需要学校多专业教师、企业多岗位师傅、以及具有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用户及社会公众导师进行协作。“一课多师”正是教育部“教学能力大赛”的参赛要求,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实现校企社的融合。

2 物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的产学研融合

社会团体导师融合多种社会组织的成员,在人才培养中应加入用户和公众角度,扩大学习者视野,让学生真正了解业主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和物业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充分理解物业服务的深刻内涵,提升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沟通协调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好地成为物业管理服务者。

在数值算例计算中,本文考虑动态碳价的情况,假设每个周期的碳价格如图3所示。对g∈{10,15},r∈{5,8},t∈{7,14}(7 d,14 d)8种组合情况,分别代表不同规模大小的问题,对周期性碳约束、累计碳约束模型设计了算例并求解,求解结果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传统高职的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来完成知识构建、通过实训实习来解决工作能力培养、通过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解决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其过程分成3段:先依照教科书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教学;在理论教学课程完成后,部分课程开展一二周的模拟性实践教学,在全部学校教学完成后,通过4~8个月的实习,把学生分散于企业提供的岗位,进行实践实习。在毕业前一二个月,再次集中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这样的培养过程,课程、实训和研究脱节,学生很难将课堂上所学的学科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转化应用为专业实践技能,入职后无法展现较高的工作能力。综合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创新能力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被安排在实习后临毕业前几周,那时,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在实习和就业上,从选题、研究、写作、到完成,无论是心态、时间、精力和环境,都很难保证完成质量,无法达到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多数的高职院校,学制都设置为“2.5+0.5”或“2+1”,即至少要求学生2年在校,因而,学生多数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形成,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实现校内教学内容与校外企业岗位需求的对接,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现代学徒制最可靠的教学方式。

翌日清晨,拥着温暖潮润的清风,漫游在稻香蟹肥的水岸。很难想象稻与蟹的共舞是无法形容的心灵震撼!稻,灿烂如金,连成大片,“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美好的今天,是无数热爱生活的英雄豪情与壮志的共建。急切地想见到蟹,既为好奇,也为美味。稻深处,蟹自居,看不见稻海中的任何波澜,却想象着蟹的悠闲时光。终于捱到了夜幕降临,农家院的大叔决定带我们去稻田捉蟹。

2.1 课堂教学与项目实习联动,实现产教融合

因此,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养、技术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为目标,转换教学设置及实施逻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产教研融合。

造成慢性病患儿与父母之间消极关系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患儿父母比健康儿童的父母面临更多的育儿责任和压力,影响了其育儿能力,有些父母甚至会因为在应对孩子疾病时感到无能为力而退出对孩子的照护[24];二是慢性病患儿比健康儿童更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让父母感到难以应对,一些父母甚至会因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感到失望和愤怒[16];三是疾病本身的一些因素会影响亲子沟通,例如听力障碍、未修补的唇腭裂等疾病会损害患儿的语言能力,癌症等疾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这些因素会阻碍父母与患儿的沟通交流[16]。

分析表明:无论以哪种角度输入地震波,钢管塔的最大位移出现在地线挂点处.在以0°,30°方向输入地震波时,最大应力出现在塔头斜材的位置上;在以45°,60°,90°方向输入地震波时,最大应力出现在中横担上第1节间的主材上.

教学设计应突破学科体系的束缚,对接岗位标准和职业标准,结合企业元素,帮助学生完成典型工作所需知识目标的构建和积累,完成能力目标中的“你看我做”部分,掌握岗位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了解岗位工作所面临的各种困难,看“演示者”完成任务,在教室和校内实训空间实现“学中做”。

具体教学方法的设计可以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以企业的实际业务为背景设计教学项目,关键点和难点都在于项目案例的设计。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学生在企业工作的内容本身就是项目案例,教师只需记录过往学生工作过程,按照对标岗位的能力要求,优选最能体现典型工作过程的部分作为项目教学案例素材。教师在知识点讲解完毕后,展示记录项目岗位典型工作全过程的案例素材;并以此为主线,将岗位工作任务涉及的理论、重点和难点再次提炼、总结;然后,换一个相似背景,让学生模拟操作,即完成“项目驱动”教学。这种方法,可在课堂上对部分实践内容进行全真模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通过项目案例学习体验岗位角色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审计事项,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并指定审计组组长。审计组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那么,作为审计组的一组之长如何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担负起责任、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笔者认为,审计组长既是审计项目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审计组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是其他成员工作的引路人,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各方的重要位置,是审计组实施审计工作的核心。

从老沟林场回来了三年,他先往南京写了四十多封信,寻找欧阳橘红,一半多都退回来了,后来听人说,欧阳橘红不在南京,调北京了,信又往北京寄,还是寄一封退一封。那些退回来的信,都快半箱了。

2.2 不同年级学生联动“团队合作分层教学”,实现产学研融合

传统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强调产和教的融合,以期实现毕业生快速就业、无缝就业。一份针对某省会城市一所有着超过20年物业管理专业办学历史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的调查问卷显示,毕业生毕业后即进入物业服务行业的比率占到有效样本数的52%;毕业即转行的占有效样本数的48%;从历届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时间来看,60%的样本在毕业后2~5年,离开物业管理行业。过半毕业生受访者表示“开拓和创新能力不足、岗位晋升空间受限,是其离开物业管理行业的主要原因”。调研结果显示,按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物管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并不比来自其他专业的人员能力更强或更具优势,只是强调“产和教的融合”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初期确实能很快适应工作,但随后职业进阶能力不足,2~5年后向中高级职位晋升时会受到较大制约。长期在低层级岗位从业降低了就业质量,导致很多专业毕业生从物业管理行业流失。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云物大智移的发展,物业管理行业面临重大改革与转型,传统的盈利模式及组织形态也已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每一位行业从业者和教研人员,除完成本岗位工作外,还应该探索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始终保持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项目中,伸缩缝的焊接过程非常关键,要从U形钢筋加固开始,有效减少预埋筋和异型钢筋梁加固的不匹配问题,确保锚杆和梁端预埋件焊接拉力和伸缩型钢筋管理焊接整体压力的一致性,从而维护管理项目的基本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技术部门为了有效对后期牢固性和焊缝的饱满性进行约束,就要整合电焊固定效果,确保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技术结构。

因此,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实施,还应拓展培养强调实践化、实际化的研究能力,即以能力培养为抓手,既培养学生符合职业岗位基本要求的能力,也逐渐培养有助于其专业拓展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满足其职业进阶、职业转换和创业的需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实现产学研的融合。

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团队合作分层次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实施过程的产学研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和在实习岗位的大三学生都是学徒,导师团队中的成员是导师,负责引导与解决专业问题与困惑,陪伴学徒成长,培养学徒学习、工作及研究、创新能力。

具体而言,各年级学生结对子,搭配导师团队,共同组建学习小组,实现现代学徒制的融合培养,解决现实问题与挑战,满足各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碰到的情况和企业提出的问题,中间年级在校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找出解决方案:一方面,将优化方案向高年级学徒反馈,解决其工作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将典型工作过程相关问题整理为教学案例素材。这一过程中,低年级学生作为助手进行配合。

高年级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获得岗位成长和创新能力;中间年级学生通过资料查找、方案提出和推演过程,积累知识、获得经验,构建岗位职业能力,并积累素材,为高质量开展毕业设计打好基础;低年级学生在校从事资料整理、计算机操作、文案写作、视频拍摄等基础工作,积累通用、基础工作能力。3个年级学生的协作,既达到各自对应的学习目标,又解决实际问题,循序渐进构建岗位能力,并发展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3)与其他地区相比,汾渭平原SO2柱浓度变化幅度较小,2013—2016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京津冀地区、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自2011年来均表现出下降趋势。

对学生的评价也取决于所在小组任务完成的表现,不再单一通过考试或师傅印象来评判,避免了单一视角缺乏客观性和“一评定终身”静态考核的缺陷。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效率会大幅提升,知识积累、职业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循序渐进得以提升。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还能充分与学长、教师、行业内专家沟通交流,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3 结 语

物业管理是与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关联的一个重要的服务领域,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质量,取决于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代学徒制有助于提高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中的优越性,高职院校必须在实施中逐一落实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涵。

结合物业管理专业特点,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构建由合作企业不同层级导师,高校多专业、跨学科、跨职能导师,以及有着不同立场的社会团体成员导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实现教学团队建设校企社的融合;在教学实施中,通过课堂教学与项目实习联动、不同年级学生联动的“团队合作分层次教学”,实现教学方式的产教研融合;在操作层面上,解决“向谁学”和“怎么学”的问题,即解决现代学徒制核心内涵中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施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2个问题,构建并不断完善配套制度,优化突出现代学徒制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质量的物业管理专业人员,推动物业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学徒物业管理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魔术师的学徒
浅谈物业管理业务沟通的重要性
八易其稿为立法:新修《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背后的故事
V eraW an g
导师榜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