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李 斌
(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2.昆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1]。红色经典歌曲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优美的旋律和史诗般的歌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的历程。红色经典歌曲中蕴含着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挖掘和弘扬红色经典歌曲中的红色文化可以使中国人民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力量,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发前进。
红色经典歌曲主要是指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创作的,内容积极、思想健康,以爱国、革命、奋斗、团结等为主题,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歌曲[2]。这些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使人沉浸于歌曲创作和传唱的特定时代情境之中,感受到风云激荡、浴血奋战时代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不屈的精神、奋发的意气,从而激发出昂扬的斗志与民族豪情。从本质上看,红色经典歌曲是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经典歌曲是地方民间音乐和革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突出了特定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主题,具有鲜明的革命情感和时代特色;另一方面植根于中华大地,汲取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融入了地方民间音乐,体现出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和喜爱。因此,红色经典歌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属性和时代性,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地域性和民族特色等方面。
1.2.1 红色经典歌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时代性
红色经典歌曲产生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与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歌词内容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主题,呈现出特定的时代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经典歌曲反映了不同的革命主题。比如:《国民革命歌》体现了大革命时期进行北伐的斗争主题;《长征组歌》则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兵包围之下克服万难突出重围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体现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大刀进行曲》等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解放区的天》 《团结就是力量》等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则表现了解放区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欢欣鼓舞的心情。建国初期的歌曲《歌唱祖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生的共和国的热爱以及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作的《我的祖国》 《社会主义好》 《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表现的是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中国充满希望,对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充满信心。改革开放新时期创作的《春天的故事》 《东方之珠》 《走进新时代》 《复兴之路》等则展现了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1.2.2 红色经典歌曲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红色经典歌曲来源于革命、生产劳动和生活之中,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以质朴的语言讴歌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能够引起情感共鸣,激发人们追求共同理想和目标,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歌唱祖国》 《我们走在大路上》 《春天的故事》 《走向复兴》等歌曲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祖国实现繁荣富强的期望和追求;《解放区的天》 《社会主义好》 《民生》等歌曲包含了对自由、民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咱们工人有力量》 《我为祖国献石油》 《祖国不会忘记》 《我们都是追梦人》等歌曲则歌颂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于攀登、敬业奉献的奋斗精神。
1.2.3 红色经典歌曲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红色经典歌曲曲调优美,语言精炼,每当红色经典歌曲响起总会勾起人们对特定历史时期实践主题的记忆,是有着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使人得到艺术上的享受;具体叙事主题的综合艺术。许多红色经典歌曲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使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比如:《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曲;《游击队之歌》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等等。这些红色经典歌曲旋律优美、易于传唱,能使人将歌曲和电影中的画面、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联系在一起,达到声、影、情的融合,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1.2.4 红色经典歌曲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色
红色经典歌曲的创作源泉是民歌,因此,红色经典歌曲在旋律、语言风格上呈现出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在红色经典歌曲里找到自己熟识的音律或语调。例如,云南的红色经典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用的是佤族“江山木罗”民歌的曲调,旋律和歌词结构来源于佤族民歌《白鹇鸟》,歌词里“村村寨寨” “山山岭岭”是歌曲创作时云南边疆西盟佤山佤族人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则歌颂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佤族人民从原始社会走入社会主义社会,迎来了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场景。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东方红》 《南泥湾》,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红色经典歌曲《浏阳河》 《十送红军》,藏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翻身农奴把歌唱》等歌曲的旋律、歌词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体现了地方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解放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感和信念。
红色经典歌曲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唱出了时代的呼声,宣扬着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奋力抗争的伟大精神。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红色经典歌曲围绕不同的实践主题,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任务、时代特色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歌曲的传唱能够激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历程的集体记忆。
2.1.1 中国共产党建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俄文版的《国际歌》也传入并转译为中文。当时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就是通过《国际歌》了解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尽管语言不通,但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都可以通过这首歌的旋律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战友。所以,《国际歌》可以说是音乐版的《共产党宣言》,是红色经典歌曲的开篇之作,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重要的思想启蒙歌曲。
大革命时期,红色经典歌曲主要是以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内容为主题的工农革命歌曲。这些革命歌曲的作者大多数是直接参与革命斗争的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鲜有专业的音乐家参加,所以绝大部分歌曲都是以现成的曲调填词。比如:《国民革命歌》,就是根据法国儿歌《约翰弟弟》的曲调填词,“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词则体现了鲜明的革命主题。
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在古田会议以后得到加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德皇威廉练兵曲》的曲调直接填词,表达了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原则。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创作的《长征组歌》,记录了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爬雪山过草地,为革命理想历尽艰险、不屈不挠最终取得胜利的革命精神。
抗日战争期间,红色经典歌曲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性高潮,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及其作品,大都反映了“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主题思想。如《义勇军进行曲》中“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黄河大合唱》中“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些歌曲表达出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敌时的一种坚强不屈、誓死卫国的英雄气概。
表现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如《团结就是力量》 《解放区的天》等,更多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中华民族即将迎来光明前景的昂扬明朗、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8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战烽火中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万众一心、团结御侮的新的长城。因此,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国歌的决议案,虽然后来经历了一些波折,最后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建国初期的歌曲《歌唱祖国》,歌词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表达了人民历尽磨难终于迎来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激动心情和对于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的向往,被誉为第二国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抗美援朝创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表达了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和平的决心和斗志。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和保卫国家、保卫和平的英雄主义气概。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歌曲《社会主义好》颂扬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繁荣景象,表现了全国人民“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满腔热情和“社会主义一定胜利,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来到”的坚定信心。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唱出了中国共产党追求理想、把社会主义建设好的坚强信念,体现了全体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建设社会主义大路上阔步前行的豪迈气概。196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收集、创作了36首革命歌曲,是一部集文学、历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经典作品,成为了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
2.1.3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时代。一首《春天的故事》如“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如“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如“春风吹绿了东方神州”,如“春雨滋润了华夏故园”,展现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崇敬之情。1997年创作的歌曲《走进新时代》,歌词中“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讲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歌颂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的中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篇章。
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以民族复兴、中国梦为主题的歌曲较多。歌曲《百年梦想》里反复出现“中国梦” “新征程” “中国智慧” “两个一百年” “撸起袖子甩开臂膀”等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关键词,生动表达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开拓创新,以昂扬的斗志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歌曲《走向复兴》以民族复兴为主题,“我们要把亲爱的祖国,变得更加美丽富强,前进,前进,向前进,肩负民族的希望,走向复兴,创造辉煌”,体现了站在百年新起点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从党的十八大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红色经典歌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史;并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庆祝建国15周年等,对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主题进行梳理,创作出更加丰富的经典歌曲作品,以红色经典歌曲为主要表现形式呈现历史,结合舞蹈、歌剧或影视剧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更加完整、细腻、更富表现力的方式呈现出来。红色经典歌曲传达着时代的声音,激活了百年奋斗的集体记忆,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构建起特有的精神谱系,伴随百年党史历程的红色经典歌曲作为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传颂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建党精神。
2.2.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在《国际歌》的歌词中,表达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即广大受压迫的劳动人民,要想获得自由,必须要联合起来打破旧的社会制度的枷锁,实现“英特纳雄耐尔”。在新民主主革命时期,瞿秋白、向警予等共产党人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长征组歌》中《过雪山草地》里唱道:“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歌,脑海中总会不由得浮现出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为着革命理想的实现忍饥挨饿、不畏生死、历尽风霜的场景,总能被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激励人们传承和弘扬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红色经典歌曲中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正是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历经艰辛,在挫折中奋起,在绝境中开辟新路径。
2.2.2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历史。歌曲《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是根据毛泽东在1945年写的《关于重庆谈判》中的一段话改编而成,“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是歌曲中的一段歌词,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种形象比喻,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政治属性。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像“种子”一样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汇聚起强大的力量完成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历史任务,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战中一大批驻村书记、驻村干部奔走在田间地头,到贫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像“种子”一样扎根乡土,助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今,仍然有一大批党员干部坚守乡村,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本色不变的红色经典歌曲还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说句心里话》 《为了谁》 《江山》等,都包含着中国共产党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体现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价值追求,通过歌曲的吟唱坚定着人民跟党走的信念,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2.2.3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的历程。《英雄赞歌》中“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壮举,讴歌了战斗英雄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正是这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实现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5]的战略思想,扭转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利局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峻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了抗击疫情,广大的医护工作者、科研专家、人民军警以及各类服务群体,第一时间参与到防疫战争中,由此也产生了很多战疫歌曲:《天使的身影》 《最美的逆行》 《相信祖国》等等。其中歌曲《天使的身影》中“我看不见你温柔的面孔,却看得见你勇敢的行动;我虽叫不出你的名和姓,却知道你神圣的使命……那被雾水打湿的护镜,是生命的赞歌抗击的象征”,生动展现了在疫情中逆行的白衣天使,为践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不怕牺牲,与病毒英勇斗争,捍卫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忘我精神[6]。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各行各业的逆行者们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抗疫奇迹。歌颂不同历史时期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的歌曲还有很多,如《大刀进行曲》 《游击队之歌》 《战斗进行曲》 《血染的风采》 《祖国不会忘记》等等。这些歌曲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继续发扬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书写新的篇章。
2.2.4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中国共产党历经无数的艰险和磨难,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压垮,没有被任何敌人所打倒,靠的就是对党忠诚。歌剧《江姐》中的主题曲《红梅赞》中“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以梅花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品格,比拟江姐的人物原型中共地下党员江竹筠面对敌人的毒刑拷打,始终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革命气节。正是有千千万万像江姐一样的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诺言,才能完成中国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所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至今人们在传唱或听到这首歌时总能想起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更需要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曲诠释了雷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雷锋精神具有丰富的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歌曲的传唱本身也是弘扬雷锋精神的一种重要形式。
红色经典歌曲以歌曲载体的形式记录和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通过代代传唱,赓续红色文化,把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融入中华民族红色基因之中。
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能够传唱至今的红色歌曲都称得上经典之作,不论是演唱还是聆听,都能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与能量。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人们需要这样的歌曲鼓舞斗志;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人们也需要这样的歌曲振奋人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红色经典歌曲的传扬能够发挥红色文化特有的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和凝聚功能,本身也在表达和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特有的艺术价值能够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提供重要参考,还能成为地方红色文化的音乐名片,助力地方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红色经典歌曲之所以谓之“红色”,因为其具有无产阶级的政治属性[7]。红色经典歌曲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体现了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主题和理论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功能。进入新时代,各方面利益和诉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在继续。红色经典歌曲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文化产物,通过其简单易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将党的理论和主张渗透、浸润到人民群众中,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和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万众一心、不懈奋斗。
红色经典歌曲以爱党爱国、革命、奋斗、团结等为主题,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时代精神的缩影,表达和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红色经典歌曲中蕴含着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憧憬,歌颂着伟大祖国的文明、进步,能够使人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社会层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很多红色经典歌曲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展现出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热情和信念,有利于整合社会意识,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公民层面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红色经典歌曲中包含着为理想和事业勇于斗争、不怕牺牲、大公无私、团结奋进的精神,有利于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红色经典歌曲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其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红色经典歌曲的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有歌颂祖国、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英雄人物、歌颂领袖、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歌颂保家卫国、歌颂家乡、歌颂美好生活等等,集叙事性和抒情性于一体。歌曲的旋律随着主题或激昂奋进或平和抒情。曲风既吸收中华传统音乐和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也借鉴西方音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简洁朴实的歌词诉说着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历史和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与美好期待,能够让人们在历史与现实的切换中感受到一种向上、向前的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红色经典歌曲与歌剧、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能够创作出更多的红色艺术精品。红色经典歌曲可以为新时代文艺创作在内容题材、形式手段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赓续红色文化意义重大。
红色经典歌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可以让人因为一首歌记住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段往事。而这种记忆可以成为打造地方红色旅游的音乐名片,成为重要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比如跟地名有关的歌曲:《南泥湾》 《浏阳河》 《人说山西好风光》 《洪湖水浪打浪》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歌曲:《新疆好》 《翻身农奴把歌唱》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等。这些歌曲广为流传,在传唱过程中不仅传播了革命历史和奋斗精神,也使人们对这些地方产生了兴趣,令人向往。因此,挖掘和发扬地方红色经典歌曲,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人们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可以推动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红色经典歌曲作为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激活了百年党史的集体记忆、宣扬着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红色经典歌曲的创作、传播本身也在塑造着中国精神,并在各个时期起到思想宣传、舆论引导、凝心聚力、振奋士气的作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仍需要从红色经典歌曲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通过传颂红色经典歌曲铭记历史,懂得百年奋斗的艰辛,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成就。我们要充分挖掘红色经典歌曲的当代价值,弘扬中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接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