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叶 张丽莉
(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艺术创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只有不断地融入新鲜的血液(如新技术、新观念),从而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才能使文化建设越来越丰富多彩。
在数字化的时代,艺术与技术完美融合,艺术作品的数字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中国古画的呈现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从传统的静态形式扩展到具有趣味性的动态形式,动态的效果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真实的生活感及美的感染力,能使受众在具有趣味的动态形式中主动地获取信息内容。《九歌图》的数字化创作有利于屈原文化的传播,更多的人能够理解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传统文化理念下的“文化自信”。
《楚辞》是由屈原创作的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带有浓郁的楚地精神文化色彩,在辞藻和精神表达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是南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文学发展史上影响很大。《九歌》是《楚辞》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也是历代图绘最多的作品。《九歌图》由《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11个画面组成完整篇章的绘本,在中国绘画史上别具一格。
最早以绘画形式表现《九歌》的画家是北宋的李公麟。自此以后,画坛上各具特色的《九歌图》相继涌现。何继恒在《中国古代屈原及其作品图像研究》一文中认为现存及著录的《九歌图》有76种,其中宋代20种,元代17种,明代20种,清代19种[1]。从历代《九歌图》的作品形式来看,不难看出或多或少与李公麟作品有些相似之处。在一些细节处理上,画家的表现手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张渥吉博本《九歌图》在人物的神态和丰富的线条上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独创性[2]。将诗歌中复杂的情感和细腻的艺术形象进行直观的转化,用这种可视化的艺术形式展示给观众,进一步促进了文本的传播。
最早涉及这一课题的著作是郑振铎先生的《楚辞图》,对历代著名绘画作品做了整理,其中包括宋代李公麟的《九歌图》、元代张渥《九歌图》、明代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明代陈洪绶《九歌图》、明代萧云从《离骚图》等。清代门应兆《钦定补绘萧云从离骚全图》合成一本,并附有《楚辞图解题》,为每张图的内容、来历、大小、有关作家等做了阐述,对《楚辞》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在同一时期及之后的时间里,姜亮夫、饶宗颐、阿英、崔富章等人展开研究,与郑先生的著作相互补充、互相阐发[3]。从知网上查阅相关文献综述来看,搜索主题为“楚辞”的期刊论文有5 134篇,学位论文有1 010篇;以“九歌图”为主题的期刊论文有51篇,学位论文有17篇。由数据资料(图1)可以看出,以“九歌图”为主题的专著在逐年增长但还不够深入,存在研究的空间。从内容上看,研究《九歌图》图像构图、绘画技巧占据主要部分,故事成因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并且《九歌图》的绘画创作直接受到《楚辞》的影响。
图1 《九歌图》发表年度趋势图
现存的《九歌图》表现形式主要有:以李公麟《九歌图》和张渥《九歌图》为代表的左书右图、图文结合的巨幅手卷形式;以赵孟頫的《九歌书画册》为代表的书画册页形式;以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为代表的单幅轴画形式;以陈洪绶的《九歌图》为代表的版画形式等。在网络上查阅的视频资料主要是历代画家所作的《九歌图》的播放展示且数量较少。由此可以看出现存《九歌图》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二维实物的形式,在短视频、动画等方面比较欠缺。因此,为促进屈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九歌图》表现形式的创新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2.2.1 对《九歌图》的认识缺乏深度《九歌图》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导致现阶段人们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且传播形式主要是实物的单向传播,观者只能通过一些画面的内容去理解,这样一来,难以用正确的价值观来赏析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缺乏更深层面的阐释说明。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逐渐丰富和多样化,在多样化的交流互动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呈现一定的碎片化、表层化现象。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对《九歌图》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导致与数字化的融合契合度不高,使传播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人们接触《九歌图》的机会较少,加上《九歌》文本较难理解,观众不能产生了解的欲望,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很难去深入剖析其文化内涵。
2.2.2 传播模式单一缺乏互动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成为了迫切的需要,一些数字化的创新呈现了扎堆的现象,往往导致内容创新不足。《九歌图》现有的传播方式与观众的互动性较少,难以触动观众的情感。
在网络平台上,通过观察分析屈原《九歌》的相关视频资料,发现没有专门的视频号,且视频种类比较杂,多数作品直接讲解名人画家的绘画作品和屈原的《九歌》,形式单一,讲解较为片面,并未对《九歌》的故事缘由、历史背景等做出详细的解释说明,且点赞、收藏、转发等互动的人群较少;小部分与音乐、舞蹈相融合的视频点赞量有所提升,但整体观众的关注度不高。这种单向的线性传播缺乏影响力,因此如何扩大传播面、实现与观众的交流互动,还值得进一步思考。
2.2.3 数字化技术不够完善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传播的模式也出现变革。虚拟现实技术日趋成熟,可以使传统文化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更直观地将文化的精髓展示出来。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步骤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数字化技术人才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比如《清明上河图》的数字化保护,需要经过图像采集、三维建模、交互体验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这就要求数字化技术人才要有过硬的技术手段,从中国目前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来看,在虚拟现实技术方面还不够完善,专业人才缺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还是值得期待的。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受到大多数从业人士的极大认可。在数字技术成熟的当下,传统的古画在数字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比如“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是文化遗产和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的成功案例,使人们获得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让人耳目一新[4],而学界对于古代名画《九歌图》的研究仍停留在二维的空间。
《九歌图》的数字化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文化保护具有永久性、易传播的特点。将《九歌图》与现代人易于接受的方式结合起来,为《九歌图》注入新鲜的血液,打造活态化的传统文化,从而解决《九歌图》难以传播的问题。
《九歌图》数字化传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屈原文化迅速传播,利用资源共享,扩大文化的影响范围。与此同时,不仅提高了《九歌》的知名度,而且让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能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第二,数字技术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推广屈原文化,促使大众在娱乐中接触文化、走进文化;在声音、动作、场景中去体会文化精神内涵,从而体现《九歌图》独特的艺术价值。第三,数字化转变后的艺术作品与传统艺术作品相比,在传播、复制、存储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用《九歌图》数字技术,使《九歌》文化更加形象具体,为文化的保护传播夯实了基础。第四,屈原文化是湖南岳阳的代表性地方文化,运用数字化形式加以推广,打造有关《九歌图》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当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提升经济效益,让更多的人走进岳阳并了解屈原文化,促使屈原文化成为岳阳市的有效名片。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是数字化传播的核心要求。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要在数字化保护过程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避免同质化、表层化。如果只注重表现形式的变化、对元素的盲目堆砌,忽视了其内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表现。所以在《九歌图》数字化形态的转变中,作品文化性的表达与呈现应结合文化学界专家的学术研究成果加以考量,发挥《九歌图》本身的独特性,达到既有视听觉的喧嚣又有文化的情感体现。《九歌图》艺术形式的转变不仅是对其自身价值的保护,而且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是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不同的受众群体对信息的需求不一样,应根据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进行分类,以受众群体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展示《九歌图》的魅力,从而获得受众的认可。一方面,针对中小学生,需做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把《九歌图》与语文、音乐、舞蹈等学科融入起来,开设传统文化普及课程,播放《九歌图》动画短片、手工课等,促进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提高审美能力。其次,要注重外部的培养和吸引,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自发地去接受和传播文化。另一方面,在公共场所可以利用文化园、博物馆以及一些线上平台,开展互动活动,获取观众的关注,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就能看到相关信息和交流互动。青年群体是互联网的主力军,线上平台的传播方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九歌图》与数字化的融合下,激发受众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深入挖掘文化精神,从而稳固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各种数字技术的结合能够增强《九歌图》对观赏者的体验感和渗透性,从视觉上激发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上的共同协作,使文化能够进入观赏者的内心深处,从而准确地传播文化。
首先,动画是能够跨越年龄和语言的一种传播媒介,能够使《九歌图》在本土传播的同时在国际上建立起易于理解和交流的沟通方式。动画具有生动、易懂、受众接受范围广的特点,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动画充当着重要传播媒介的角色。通过《九歌图》动画传播方式,更好地引导受众的思考,多方面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其次,积极打造交互性传播、利用VR技术的数字化博物馆。利用数字化的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九歌图》中每位人物的存在环境和故事情节,实现《九歌图》的动态共享方式,与受众更好地交流和互动。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技术重现《九歌图》的祭祀场景,让受众全方位地沉浸式感受,仿佛穿越到当时礼魂、国殇等场景中,从而突破传统实物的单向文化输出,更加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拓宽文化的传播面。同时,在《九歌图》的传播中,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多种技术手段和足够的人力物力才能为《九歌图》的数字化传播提供一定的保障。
最后,对《九歌图》进行精心的研究、打磨、加工,并以最完美的艺术数字方式去呈现它,必然能够吸引受众,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光彩。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5]。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网络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九歌图》的传播要在抓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借助数字技术,积极打造和完善微博、微信、微视频、移动客户端的传播方式。
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九歌图》自己的文化产业,并围绕这个文化产业制作微电影、短视频、开发APP、游戏等相关产业,增加文化的曝光度。目前《九歌图》在“三微一端”方面的传播还有待加强,可以设立《九歌》故事库、《九歌》文献,分门别类地录入其中,方便研究人员下一步的研究和用户的学习。通过“三微一端”这种传播新形式,能更好地打通《九歌图》传统的绘画形式与新兴传播形式之间的界限,借助自媒体的传播,增加《九歌图》文化传播的可视性和渗透性。
从目前来看,短视频直播已经逐步与其他行业融合(如电子商业)。网络直播已经成为“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数字经济新模式,实现了网络与经济的双发展。比如西安碑林博物馆在疫情期间首场淘宝直播,就达到了将近40万的播放量,58.81万点赞,从当初的直播“试水”逐步进入“常态化”,并延伸至博物馆的周边范围,购物车里面有字帖、字卡、漫画书等物品[6]。在《九歌》方面,要不断优化视频内容,让神话人物开口说话,举办每个人物的小剧场“讲述”自己的故事,逐步提高用户黏性,打造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做好前期工作,再逐步参与到直播中来。
在屈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群体,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撰写相关论文和参与实践项目,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鼓励多学科交叉合作。
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九歌图》数字化保护要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字化课程,解决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仅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储备了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已经形成共识,人们要抓住时代机遇,以敏锐的思维去洞悉时代赋予文化的新契机。推进《九歌图》传播形式的创新发展,挖掘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分析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把握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文化的数字化转型,是探索数字化传播策略的重要路径,对传统文化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数字技术的有效开发有助于屈原文化保护和传承体系的完善,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使其发挥了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未来各学科的跨界合作和技术融合可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