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网络热词的跨文化传播

2022-03-23 22:29潘钰珅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外来语跨文化传播

摘 要:青年一代(20-29 岁)是网络社交的重要群体,是网络语言的生力军,外来网络热词在这个群体中的传播流变成为富有时代特色的典型现象。“emo”,因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成为 2021 年的外来语网络热词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从学术角度证实网络外来语的新颖性、简单性、连贯性、实用性、易感性的跨文化模因传播特性、传播规律。

关键词:“emo”;外来语;网络热词;跨文化传播

作者简介:潘钰珅(2002.06-),女,汉族,上海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英语。

网络平台中,青年群体(20-29 岁人群)占据越来越大的话语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年版)》发布,青年群体占网民总数的 19.9%,位列第三。青少年群体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看法与感兴趣的外来文化结合起来,催生了一系列网络流行词和句式,诸如“C 位”“凡尔赛”“佛系”等。这些外来热词,成为青年群体中独特的话语产物,形成一种典型现象。2021年,“emo”一词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走红,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络热词,成为外来网络热词的典型。

“emo”一词在 2021 年 3 月受到关注,到 2021 年 9 月,依舊热度不减。2020 年 9 月 16 日-2021 年 9 月 16 日,“emo”百度搜索指数整体日均值达到 11287 点,位列网络热词之首,成为网络热词的“新贵”。远远高于 2020 年的“青年文摘”十大网络热词之一“网抑云”的1723 点。足见“emo”的热度之高、传播之广,是网络文化的一个典型现象。

“emo”源自何方?是何意义?“emo”作为外来语,如何适应成为中国的网络热词?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讨论。因此有必要对“emo”的来源,语义,流行规律,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探讨。

一、“emo”之源

2021 年突然走红的“emo”,与其说是网络热词“新贵”,更准确地应该算是“老词新热”。

“emo”,全称“emotional  hardcore”,原意即“情绪硬核”,最初是一种诞生于上世界 80年代的后朋克(post punk)音乐风格。表演者们通常衣着夸张,肢体动作丰富,通过歌词表达激烈的情感。随后,“emo”逐渐发展为一种风格与亚文化现象,成为消极情绪的代名词。千禧年后,“emo”文化传入日本、中国,并风靡一时,影响着当时的年轻人。我们所熟知的“杀马特”,就是“emo”的本土化产物。此后一段时间,国内外的“emo”风陷入沉寂。然而,“emo”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非正式网络词汇,仍然不时出现于国外的小说,博客等文篇中。例如:

The Chief rolled his eyes once more, eyeing up the emo boy who looked like he was about to burst with frustration. (2019,FIC)

二、“emo”之用

以语言学为基础,通过读音、语义、语用特点三个角度分析“emo”,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 “emo”的语言特性,也为进一步评估其传播力作准备。

(一)“emo”的读音

根据韦氏字典,“emo”的读音为\ 'ē-(')mō\。然而,进入中国后,由于“emo”主要依托网络对话、评论、表情包等静态图文,并不需要发音朗读,许多青少年并没有意识到“emo” 的读音问题。有人认为“emo”读\'ē-(')mō\,有人认为读\'ēmō\。由此可见,外来语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媒介的限制,可能存在读音缺失、非标准化的问题。

(二)“emo”的语义

“emo”的含义:

指代一种消极情绪,如忧郁、悲伤、后悔、委屈等。此含义是“emo”在中国互联网平台最常见的释义。与许多网络用词一样,“emo”的语义具有高度概括倾向性。任何消极情绪,例如,悲伤、后悔、委屈等都可以由“emo”来表达, 避免了日常网络会话中不必要的描述。在对话的情境下,这既给对话双方留下空间,又使对话更高效。

“emo”的语用特点:

“emo”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与形容词。

例如: “节假日的 emo 是快乐的。”——微博

“大半夜和姐妹淋雨坐在马路边一起 emo。”——微博

“晚上少搭理 emo 人。”——微博

“emo”可以用来形容物品、事件、他人、自己。当“emo”用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时, 除了表达消极情绪,还有种自嘲,轻松的意味。

三、“emo”之“红”

“emo”作为外来语,成功实现了跨文化传播。上述对于“emo”的来源、读音、语义、与语用特点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解释“emo”为何流行。通过海利根的跨文化模型,我们能更好地评估与总结“emo”的跨文化传播规律。

本文中,“emo”即是模因。海利根指出,模因要成功地实现复制,需要经过如下四个阶段:同化(assimilation,个体吸收模因并成为其携带者)、保留(retention,模因得以留存在个体记忆中)、表达(expression,通过个体的语言、行为或他人可感知的方式来表达)以及传输(transmission,将表达传给其他个体)。而模因选择有四种标准:客观标准、主观标准、主体间标准和模因中心标准。同等条件下,在某个适应性标准上得分更高的模因比得分低的模因最终数量会更多。这四大标准体现在四个不同阶段的模因选择上:同化、保留、表达、传输。而“emo”的几大特性,正符合模因选择标准:

(一)独特新颖,易于同化

根据海利根模型,“同化”是模因传播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考验模因是否能被理解、接受。其中,区分度(distinctiveness)、新颖性(novelty)、简单性(simplicity)、连贯性(coherence)、权威性(authority)、形式规范(formality)、自圆其说(self-justification)是几大重要标准。而“emo”区分度高,内容新颖,结构简单,连贯性强,同化基因比较强大。

1.“emo”区分度高。在中文网络语境中,以字母形式出现的网络热词相对较少。而直接 通过英语单词演化而来的热词则更为少见。

2.“emo”内容新颖。“emo”以亚文化为背景,又凝练地反映出青年群体在新时代下的社会心理,让人耳目一新。

3.“emo”结构简单。“emo”属于首字母缩略语(acronym),由“emotional”的前三个字母组成,很容易融入中文语篇,简单短小便于记忆。

4.“emo”连贯性强。“emo”的来源“emotional”属于高考词汇,在青年群体中被广泛普及。同时, “emo”的亚文化背景,与青年群体的兴趣点相关。即使是不了解“emotional hardcore” 的年轻人,也乐于接受这种反映青年文化的网络新词。

(二)语用多样,实用易感

“保留”是模因传播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考验模因是否能被认可,被记忆。其中,恒定性(invariance)、实用性(utility)、可控性(controllability)、易感性(affectivity)、一致性(conformity)、自我强化(self-reinforcement)、不兼容度(intolerance)是几大重要标准。而“emo”恒定性强,实用性高,易感性强。

1.“emo”恒定性强。这反映在其强大的语用上。首先,“emo”既可以做不及物动词,也能做名词与形容词。再而,“emo”属于首字母缩略语(acronym),由“emotional”的前三个字母组成。简单短小便于记忆。同时,相比起“XSWL”“IMO”等不易拼读的纯缩写,“emo”可拼读,有助于刺激网友的听觉记忆与联想记忆。另外,短小的结构与新颖的形式为二次创作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使得“emo”能顺利内嵌入图像,形成表情包,由此“emo” 被进一步传播。这种多感官的刺激,对青年人影响尤其大。如图1 。

2.易感性强。而真正让“emo”深入人心的,是它的易感性(affectivity),也就是“唤起青年群体强烈情感的能力”。

(三)便于表达,方便传输

青年群体的语言有自己的传播特点。 他们求新求异,特立独行。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接受异质文化。他们交流节奏快,语言的信息密度(information density)高。 同时,青年群体的网络语言大多轻松且具有调笑意味。

“emo”很好地迎合了這些特征。“emo”来自朋克文化,有亚文化背景,容易引起青年人的共情。“emo”既可以融入表情包中,又朗朗上口,表意轻松。“emo”短小简单又便于理解,在青年人的快节奏交流中很容易传播开来。这些特征,很好地服务了青年群体的传播倾向,最终使得“emo”跨越外来网络语的传播瓶颈,在青年群体中广为传播。

(四)传播小议

当然,“emo”的传播也能反映外来语融入本土语境的一些阻碍。“emo”作为网络热词,具有与生俱来的传播性;然而,它也存在不够权威,不够规范的问题。但是,跨文化传播始终任重而道远。“emo”作为时下最热门、跨文化融合最成功的范例,具有典型的传播研究价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网络语言跨文化传播的根本魅力,在于让来自国外的新思想与新文化,以语言的形式,汇入本国的话语空间,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表达热情与思想活力,促进社会思想、文化各方面的正向发展。在这过程中,外来语需要具备恒定性,连贯性,易感性等传播特性,外来语也必将从语音、语义、语用等方面适应本国的话语环境。“emo”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四、“emo”之痕

从 2016 年的“葛优躺”2020 年的“网抑云”再到 2021 年初的“躺平”与后半年的“emo”,网络热词的流变反映出,青年群体对文化有一个从极端到中立,从激进到温和,从片面到系统的转变。这归功于主流媒体正向宣传、其他年龄群体积极引导、青年群体自身调节。而青年群体的网络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emo”带有自我调侃、自我纾解的意味,是青年群体直面情绪,表达情绪,玩味情绪的思想光辉。 “emo”打破了以往“报喜不报忧”的社会倾向,使得青年群体能在日常交流中,以凝练风趣的方式分享消极情绪,寻求共情共鸣,聊以慰藉。这不论是对改善青年心理,还是促进社会情绪传递,都大有裨益。

五、外来语之思

从早期使用英语解释电脑术语与专业名词到使用外来语传达情感与观点。外来语在网络世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emo”的演变,凸显了外来语网络流行的两大特点:潜伏性与文化性。

(一)潜伏性

潜伏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外来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中国本土所固有的。外来语本身不会引起对新的社会现象的讨论。 “emo”既没有颠覆它,也没有转而形成一个新的现象。另一个是外来语的流行周期是有潜伏性的。外来语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语言壁垒。除却风靡一时的抖音神曲,外来语要实现传播的同化、保留、表达、传输、需要在本土有一些文化基础。例如,“中文动词-ing”形式 之所以在短视频平台流行一时,最早是因为一首流行歌曲《恋爱 ing》。在流行歌曲中,中英混用的现象比较常见。久而久之,这种现象被迁移到了网络社交平台。

(二)文化性

文化性指外来语要在本土世界流行,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例如英语流行语中,有许多缩写流行语,例如“SMH”(“shake my head”),“IMO”(“in my opinion”)等,并不会在中国流行。少数有知名度的缩写,如“LOL”“OMG”,也没有引起现象级的讨论。

六、结语

外来语“emo”的流行既促进了网络语言与文化的发展,验证了跨文化模因特性,也反映出青少年人群面对压力的态度转换,但这些外来网络用语对语言的影响有利有弊,需要权衡利弊,有所选择,逐步规范。从“emo”总结出的外来语网络流行特点,留待进一步验证与关注。

参考文献:

[1]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3-28.

[2]杜曾慧,杨慧群.对网络语言中英语外来词的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67-70.

[3]胡疆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李铁锤.网络热词:一种亚文化传播的民意表达[J].当代传播,2015(3):85-87.

[5]杨绪明,陈晓.“怼”的来源、语义及方言词语网络流变规律[J].语言文字应用,2019(2):76-83.

[6]周翔,程晓璇.参与无界:互联网模因的适应性与跨文化传播[J].学术研究,2016(9):45-53.

猜你喜欢
外来语跨文化传播
外来语的存在对英语词汇产生的影响
有关日语中外来语的研究
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探讨
中国日语学习者外来语习得考察
关于日语中外来语的研究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