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扎实学习语法知识是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的前提与基础。反之,通过学习语法知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升。为了降低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难度、增加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趣味性以及提升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实效性等,以及更好地发挥语法知识学生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教师可以指导、鼓励、引领学生在对比、归纳以及运用中学习语法知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作者简介:竺吕颖,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中心学校。
语法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点。唯有熟练掌握各种语法知识,学生才能着力提升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开阔自身的文化视野。下面笔者将围绕对比、归纳和运用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在对比中理解语法知识
形形色色的语法知识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异同之处。通过新旧对比、纵横对比以及情景对比等方式,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透彻。同时,以对比为契机,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难度也会明显降低,效度也会大幅提升。
(一)新旧对比,以旧引新
新旧语法知识,是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相对而言的一种概念。对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语法知识,将其称之为旧语法知识;对于学生将要学习的语法知识,则称其为新语法知识。通过新旧对比,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对旧语法知识的理解迁移到新语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新语法知识的实效性。
以教学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2“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疑问句”这些语法知识,教师首先可以引领学生复习“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变化规律。通过复习旧知,学生不仅可以重温“一般现在时的肯定陈述句结构”以及“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结构”,还可以为学生更为深入、精准地理解“一般现在时的特殊疑问句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引领学生通过对比新旧语法知识,以旧引新深度理解语法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真正选择一些与新的语法知识之间关联密切的旧语法知识,真正让旧语法知识成为学生学习新语法知识的铺垫。
(二)纵横对比,构建体系
语法知识之间的联系,是纵横交错、密不可分的。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引学生进行纵向对比,也要启迪学生进行横向对比。通过纵横对比,学生就会在脑海深处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语法知识體系。在组织学生纵横对比各种语法知识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对比、自主发现、自主构建等。
例如,在学习“现在完成时态”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重温“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两种现在时的意义以及各种句型的变化等。紧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几个运用“现在完成时态”表述的句子。之后,让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纵向对比三种“现在时态”。通过纵向对比,学生对于三种“现在时态”所表示的意义、各种句式的结构等理解得会更加透彻、更加准确。在纵向对比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要求各小组通过横向对比,深入学习“现在完成时态”。如各小组可以横向对比“现在完成时态”肯定陈述句、否定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等各种句式的不同结构等。
实践证明,通过纵横对比,各种语法知识的结构体系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就会变得愈发清晰、更加完整。清晰、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更透、更细地理解相关语法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更为扎实、更为牢固地掌握相关语法知识等。
(三)情景对比,加深理解
情景是语言的依托,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语言交际情景不同,运用的语法知识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让学生脱离情景理解语法知识,那么,他们对于语法知识的理解也就会比较肤浅。同时,语法知识对学生而言,也就会比较抽象。鉴于此,为了让学生深层次、形象化地理解语法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各种不同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对比情景,加深对相关语法知识的理解。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 “I'm watching TV”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分别创设一些正在进行、发生的动作情景和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情景。如正在打篮球的Mike,正在跳绳的Jenny,正在游泳的John,经常去游泳的Lily,经常跳绳的Lucy以及经常打篮球的Mr.Hu等。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这些情景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并尝试用“现在进行时态”或“一般现在时态”表述这些情景等。
显而易见,通过对比教师创设的各种情景,学生对于“一般现在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所表示的意义理解更加透彻了,不仅如此,学生运用这两种时态表情达意的能力也会大幅提升。
二、在归纳中巩固语法知识
在准确理解语法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应该鼓励、指导学生提炼、归纳语法知识。通过有条理地归纳语法知识,原本凌乱、琐碎的语法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就会变得愈发清晰。与此同时,以归纳为契机,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巩固语法知识等。
(一)归纳变换规律
在英语的各种时态中,各种动词通常会发生一些变化。时态不同,动词的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在同一种时态中,动词的变化规律也会有所差异。为了让学生准确识变、学会变化,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聚焦某一种时态中动词的各种变化,抽丝剥茧从中总结一些变化规律。当学生熟练掌握了某种时态中动词的各种变化规律之后,他们在运用该语法知识交际的过程中,就很少出现动词变化错误的现象。
例如,在学习“现在进行时态”时,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呈现一些动词的“ing形式”,或现在分词如“making, getting, living, taking, swimming, going, running, fishing, shopping, skipping, eating, drinking, etc”。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动词“ing形式”的不同变化规律,并尝试梳理、归纳其中的规律。通过归纳,学生就会发现,动词“ing形式”的变换规律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直接加ing;第二种,将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双写,再加ing;第三种,若单词末尾有不发音的字母e,则现将该不发音的字母e去掉,然后再加ing等。
由此可见,通过鼓励、指导学生梳理、归纳变换规律,既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难度,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实效性。同时,在梳理、归纳语法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不断得到发展。
(二)归纳句式结构
句子的构成,既离不开词汇,也离不开结构。词汇就好比是句子的血肉,而結构则仿佛是句子的骨架。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句式,即句子的式样、形式,可以被视作是一种公式。当学生掌握了某种句式之后,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更加流利、准确。句式结构能够将抽象、复杂的语法知识具象化、简单化,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实效性。
以教学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这一单元为例。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现在完成时态”的一般疑问句进行口语交际,是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知识。为了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更为牢固地掌握以及更为灵活地运用该语法知识,教师可以让向学生展示一些“现在完成时态”的一般疑问句,并要求学生自主分析、归纳、总结其句式结构。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学生就会发现“现在完成时态”一般疑问句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了适度拓展,要求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现在完成时态”肯定陈述句、否定陈述句的句式结构等。
通过引领和指导学生归纳句式结构,学生的表达能力显著提升,在表达过程中,很少出现语法错误了。此外,在归纳句式结构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三)归纳异同之处
不同的语法知识之间,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通过让学生归纳不同语法知识之间的异同之处,能够让学生更为通透地理解、更为牢固地掌握以及更为灵活地运用相关语法知识。因此,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归纳异同之处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更为清晰、准确、通透、细致地理解“一般将来时态”所表示的意义以及其各种句式的基本结构等,教师可以鼓励、启迪学生归纳其与“一般现在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的异同之处。通过对比、归纳,学生就会发现在表示的意义方面,三种时态是截然不同的,分别表示过去、现在、将来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但是,在时态名称方面,三种时态却有相似之处,都是“一般时态”等。
可见,通过让学生归纳相关语法知识之间的异同之处,可以让他们更为准确地理解、更为灵活地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也会逐步发展。
三、在运用中内化语法知识
灵活、准确、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根本目的。通过运用,学生对于相关语法知识的理解也就会更加通透,学生就可以将各种语法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英语素养、能力等。
(一)在习题训练中运用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相关语法知识,教师通常会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题目。在分析、思考、完成这些练习题目的过程中,各种语法知识也就会逐渐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养、一种能力。
以教学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一单元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比、归纳关于“一般将来时态”的各种语法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填空题、改错题、句型转换题等。紧接着,通过让学生完成这些相关的语法练习题目,就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内化这些语法知识。
显然,为了更好地发挥练习题目在引领学生复习巩固、吸收内化语法知识方面的作用,教师应该在练习的难易程度、练习的题目形式等方面多花心思,潜心设计一些有梯度、有效度、难易适度的练习题目。
(二)在情景交际中运用
语言是交际的一种基本工具。工具性是语言的一种基本特征。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为了助力学生将语法知识内化为一种素养,教师应该围绕目标语言,创设相关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交际中尝试运用相关语法知识。通过在情景交际中运用相关语法知识,既可以提升情景交际的实效性,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部分内容时,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本单元的语法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语法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情景,创设一种语言交际情景。诸如,某一位同学的生日聚会情景、家人聚会的情景以及同学聚会的情景等。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一些词汇、句型等语言支架,并要求学生依托情景,依据语言支架,展开情景交际。
实践证明,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语言交际情景中,学生运用语法知识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因为学生已经对相关语法知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所以他们在情景交际中出错的现象明显减少,整个情景交际的过程也变得更加顺畅。
(三)在写作训练中运用
听说读写是学习英语的四个基本环节,同时,四者之间也是密不可分的。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某种语法知识后,教师除了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交际情景,鼓励学生口语交际之外,还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些写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相关语法知识。以写作为抓手,学生也可以逐渐将各种语法知识内化为一种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 “It's raining!”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引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学习本单元语法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写作。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备选题目,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词语、句型等方面的语言支架,如“It's snowing”“It's raining”等。
实践证明,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训练,学生可以进一步尝试利用所学语法知识。在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理解更加通透,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活跃,语用能力也会显著提升。
总之,尽管英语语法知识是抽象、琐碎的,但是在形形色色的语法知识之间,或多或少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通过组织学生在对比、归纳以及运用中学习语法知识,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薛万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4):15-16.
[2]任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探究[J].中华少年,2019(21):89.
[3]梁开屏.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下旬),2019(5):69.
[4]高光艳.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9(9):96.
[5]陈慧君.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生英语,2019(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