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东 张梦云
有很多老师教过几年学之后,总想逃离这个职业。我想说如果你没有很强硬的后台离开这里,你应该认真教学;如果你还没有充足的准备好离开这里,请你认真教学;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没有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不妨从认真教学做起;如果你仅仅把教师当成一个谋生的工作,你不妨认真教学,往高处走,去高处感受一些那里的风景。
一、从修炼课开始
我以为,当老师,头等大事,就是课。大多数成为名师的人,都是因为课上的好。这个课可以简单理解为课堂教学,但又不能完全理解为课堂教学。可以理解为优质课,打造出来的,磨出来的课,又不能完全理解为这样的表演课。为什么这么说呢?课,是一个老师站稳讲台的根基。这一点是所有老师的共识,因为我们每个人敢称为“老师”,也就意味着要站在讲台上。只有把每节课当成优质课去上,等你遇到了优质课评比才能更加心情坦荡。
关于课,我们要始终认为课比天大。对课要有敬畏之心,不能两个胳膊顶着一个头就去上课。说一个这样的现象,现在有很多老师下载个课件,有时也顾不上自己过一遍,直接拿着就去上课了,敢问有多少老师这样做过呢?我也听过这样的课。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学生不负责任,对自己也不负责任。我认为最基本的备课应该是利用好教参。如果去上课了,教参自己都没有读几遍,这节课老师都没有理解了精髓,那还怎么能教学生理解了精髓?
想上一节好课,最关键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备课。
讲课是“面子工程”,备课才是“根基工程”。备课是“养兵”,上课是“用兵”——贲友林。我非常喜欢贲友林老师的课堂观,我特别喜欢贲友林老师成长起来的方式,每每看到他的经历都给我一种震撼。他的备课经历,很朴实无华,刚开始和大多数老师一样,抄抄教案,只不过我们平常的老师一直都是抄抄教案。贲老师不同的是,后来自己独立写教案,看到这节课,你得自己先思考,你想,你以后成为一个名师以后,你在几千人的会场上讲课,你上的课别人都用过的“套路”,恐怕不行。所以课,还是得有老师自己的想法。后来贲老师又记录课堂,及时反思。叶澜教授说过一句话:一名老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想,贲老师把自己的课进行及时反思,也是备课的一部分。最后,贲老师是给自己的课录音录像,然后整理实录与思考。你想,这样的老师,怎会不成为名师?
二、专业阅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有时候,我就在想哪个职业应该是最应该读书的职业?是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馆长?是科学家?想来想去我始终想到的就是老师。老师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应该读书的人,不读书怎么教书?会读书才能教好书。
阅读是一種责任。朱永新曾经说过:一流教师应该是一流的读书人,只有一流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大家可以想想想想我们身边优秀的人,优秀的老师,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的人。你再想想,有没有一个特别爱读书,最后没有成功的人?或者说没有所成就的人?我想几乎可以否认。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的有位历史老师,上了一节特别优秀的课,在场的人没有不为他的课感到欢呼。于是就有人问她这么精彩的一节课,备课用了多长时间,她说:教学设计用了十五分钟,但是要说备这节课,用了前半生。
阅读是一种救赎。吴非在《致青年教师》中说过这样一段文字:“在学校工作中,最可怕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一个愚蠢的教师在辛勤的工作”,还有一段极其讽刺的话,“他不聪明,本是他个人的不幸,而他通过辛勤的工作,把100多个原本可以变得聪明的学生变得和他一样愚蠢时,教育的不幸就出现了,因为他越是辛勤的工作, 他的学生越是摆脱不了他。”
现实工作中,确实就是这样的。我们总是抱怨很忙,哪有时间读书。甚至我们有时候会这样想“我忙的脚都离不开地,读书,简直就是一种奢侈。”
关于读书没有时间的说辞。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想,你不读书就不忙了吗?反正都是忙,为何不尝试阅读呢?再有就是,时间从哪里来?我们还总是对学生讲,时间就像海绵里面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确实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那个勤奋小人总是被懒惰小人打败。
现在我们要想阅读必须还要有自控能力。面对着现在的信息爆炸的世界,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翻开一本书,打算静心阅读一会儿,还没有看几分钟,手机上有新的微信来了,点开回复,顺便打开微信朋友圈翻看,这儿点个赞,那儿留个言,一圈翻看下来,书一页没看成,半天时间却不见了。其实想改变也很简单“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走路时走路。读书、备课、批改时,把手机放的远一点。”如果你要是认为你的注意力很强,不妨做一个这样的实验,拿一本艰涩的经典教育论著。如果你能读进去,保持十分钟不瞌睡,半小时雷打不动,那你一定是一个注意力特别集中的人。
三、热爱写作,通往职业幸福之路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也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作为刚踏入工作的新教师来说,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在学习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反思,促进成长。
我以为,这里面的反思如何反思,以什么样的形式反思。写作是一种特别适合的方式,这就是一开始我们说到的贲友林老师的成功之道吧。反思什么?是我们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觉得什么都可以写,就像朱永新成功保险中说的: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对于我们老师,我觉得可以写教学札记,写课后反思,写教育教学随笔,写论文,写案例,写与学生发生的所有的事。
最初的写,都是在练笔。写什么并不重要。无论班级内发生的琐屑小事,还是生活中的点滴感触,只要内心有触动,皆可成为练笔素材。任何一项技能都需要一定量的练习,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苏霍姆林斯基:为了使学生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用去思考阅读过程而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那就必须使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花在朗读上的时间不少于200小时。我想老师也是一样的,有人统计过,一个普通人的文字表达能力,若想达到发表水平,一般要写在100万字以上。其实我们前期的所有写作,都是在练手,都是在练童子功。
不要怕写不好。写作需要华美,但更需要朴素和本真,教学写作,就要去文学化。这样说来我们的写作其实可以很简单。就是运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简单的话语写出原生态的教育现象。评价一篇文章的优劣标准,不是看辞藻是否华丽,语言是否优秀;而是看内容是否鲜活,立意是否明确,见解是否独特。总而言之,支撑一篇文章的绝不是文采,而是思想。
309850058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