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民办高校一流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2022-03-22 00:30万长云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实际效果新商科创新途径

摘要:新商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课程创新的必然性,新商科内涵规定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新商科课程应聚焦重塑课堂活力、激发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持久理解认知知识技术,真正拥有通用的跨学科职业技能。相应的课程创新应信守“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理念,主张让每一个禀赋不同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拥有话语权和选择权,通过自我比较、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最终到达成功的顶峰。

关键词:新商科;一流课程;创新途径;实际效果

Abstract:The advent of new business subject give a must to education innovation, its connotations make a request for innovativeness about teaching philosophy,teaching paradigm and teaching method. New business subject will lay a stress on reshaping class vigour,stimulating study potential and promoting students to obtain permanent cognition on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Relevant innovations are driven by the notion: action is based on heart, motive power is based on ambition. The value proposition of first class innovation will be granting students a say and an option in class, letting those with different endowments reach success summit by comparing with themselves, by coordinating with other students and teachers, experiencing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

Key words: new business subject, first-class course, innovation path, effectiveness

现代新技术改变了商业模式和人们的消费方式,新商科教育必然要回应商业模式创新和社会商业环境变革。在此背景下,当前的一流课程建设也必然体现出融合现代新技术的创新,包括教学手段融合新技术和教学内容融合现代科技元素,旨在建设通用性强、跨学科的一流新商科课程。民办高校的一流课程建设同样具有以上趋势、特点,但限于民办高校的资源情况和教育目标,其新商科类的一流课程建设应遵循其自身需求和教育规律。

一、民辦高校商科学生表现的学习问题

总体来讲,当前在民办高校,商科学生虽然修习了专业课,但相关专业知识依然是空白或薄弱的,除短期社会实践外,社会生活和工作经验缺乏,对本专业涉及的工作领域和相关技能鲜有深入认知和理解。学习过程呈现“忙不起来”问题,学习效果呈现“学了就忘、所学无所用”的问题:

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和学习评价表现冷漠

具体体现在不重视课堂活动参与,甚至上课不带书本和笔,有时间手机优先,能不参与最好;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老师和同学给予的评价不在乎,缺乏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没有争先进取的求胜精神。

缺乏专业知识的系统框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过度关注最终考试结果,对于与考试无关的日常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主观上缺少系统学习知识的动力,此外在听取老师讲授内容时,往往单纯接收到知识点,没有线性的知识轨迹,对知识学习限于浅性记忆。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有直接关系。

对商科专业的职业领域认识不清,无法学到系统的职业技能

很多民办高校组织了新生始业教育,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开展了企业参观和专家讲座活动,但回到课堂学生依然无法将课堂和社会实践清晰正确地联系起来。课堂上的知识和训练各个环节独立,且与社会实践脱节,不能学以致用,

整个上课过程零机会参与

没有参与便没有深刻感受,没有参与便没有责任感和学习的紧迫感,学习也变成了应付差事,日益兴趣索然和旁观。课堂参与机会的缺失制约学习效果,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以项目导向系统设计商业类任务模块是一流课程建设的一个较好思路。

二、一流课程教学创新途径

针对民办高校存在的上述教学问题,民办高校在建设一流课程的教学创新过程中,应着力建设以下创新路径:

创新考核模式

通过云教学平台和其他现代科技手段构建学习任务、开展过程性考核,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一流课程教学模式,要使课堂教学成为团体活动的场景,又是每个学生自我管理的驱动轮。云教学平台及其他现代科技手段使实时考核、过程性考核具有可行性,学生主动关注自身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成为日常例行学习内容,这可促使学生基于最终学习绩效、自身项目进展和平时考核的考量,担当起管理责任,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职业能力素养。

(二)创新教学设计

预设最终成果目标,选用线性任务模块,解决知识、职业技能的系统性问题。一流课程应本着提升教学实效的教育思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反向设计,围绕最终学习目标设计问题对策要素,让学生在渐进式任务模块推进学习的过程中,时时比照最终目标,将目标和分阶段任务紧密联系,最终知识体系成型,目标方案成型,达到让学生系统化学习知识和真正习得职业技能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课堂实践方式

一流课程的学习任务模块应被被赋予核心职业能力,解决“名义实践”问题。基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一流课程应依托教学目标、现代科技和企业资源,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科技有机融入课程的任务模块并对应明确的核心职业能力,将新商科一流课程的核心技术要领,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的过程设计,形成任务独立、过程连贯和可行性强的实践内容体系。学生不再名义上参与校内的实践教学,而是受益于一流课程建设,掌握综合性跨学科的实用技能。

(四)创新学生管理方法

一流课程应采用商业项目管理一贯制解决人人参与问题,一流课程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商业项目管理一贯制。该形式以商业项目驱动和任务引领实现学生自我持续管理。该商业项目管理一贯制从反向设计的起点便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组织架构和责权界限,整个教学过程依此开展,学生分工明确,知识和技能逐步推进教学,实施课程教学的系统管理,学生任何环节的不尽责都将影响阶段任务和最终任务完成进度和质量,参与学习过程变成团队的需要,也时刻体现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职责所在,并以过程性考核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动力。以此达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改革目标。

三、一流课程教学创新应达到的实际效果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是一流课程创新设计的理念,新商科课程要学以致用,课程创新设计应体现知识技能的综合性,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教师与学生均要突破对教学的习惯性认知,突破教学固化思维模式,培养学生通用性职业能力和职业创新素质,做到让一流课程建设的教学效果真正落地。民办本科高校一流课程教学创新的实际效果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目标驱动、反向设计实现学生本位

一流课程围绕学生的最终成果目标进行反向设计,教师围绕该教学目标分解线性任务模块,保证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线性管理,学生对团队和自身绩效进行线性管理。该反向设计的线性实施方式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自己决定获取实现商业任务目标所需的课内外知识,自己设计商业活动内容和实施方案,自己控制学习效果和纠偏。

因此这种目标驱动的反向设计教学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进行学习任务的调研和选择,教师的作用是辅以建议、知识信息帮助、可行性分析的指导,助力每个人都能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拥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是项目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成为专业知识的启蒙者和学习任务的引导者。

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新商科一流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统一的,但任务模块的设置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现在商业项目设立、管理、控制方面,在选择商业领域和管理方法、进度跟踪、质量控制方面学生有足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一贯性的线性任务模块设置以及过程性考核驱使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通过线性任务模块的个性化学习管理,最终项目成果和任务方案彰显了不同禀赋的个体能力,给予了不同个体在课堂发挥才智和锻炼的机会。

思政教育融入一流课程的专业教育

所有大学课程都有素质教育的功能,一流课程更是育人和育才相结合的教育。思政元素有很多,新商科的一流课程应精心梳理和挖掘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一流课程的专业教育中,融于课程设计的任务模块中,让学生在操练项目和任务模块时同时体现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思政水平。一流课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体现出德育的功能,思政元素的融入要具体考虑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职业特点,确保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不脱节,做到一流课程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融合,确实产生育人效果。

(四)实现学生探究式地“做”

一流课程要围绕学生的最终成果目标分解线性任务模块,反向逆推完成最终目标需要的实践工作和职业技能素质,然后按照教学目标开发出线性任务模块形成“做”的课程内容体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最大可能地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究以获得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

依托完整和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系,一流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始终围绕理论授课+任务模块方式开展,通过真正落实“教”、“学”、“做”让课堂成为应用型人才动脑、动手、小试牛刀的实验室,以此精准对接行业和企业用人标准,产生企业用人成本降低的显性效应。

(五)与现代最新科技适度接轨

新商科学一流课程的最大共性就是商业属性,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市场背景下,商业领域的现代科技创新也随势而动。新商科一流课程务必要反应现代科技的当下应用动态,真正体现出新商科的“新”和一流课程的“一流”。一流课程要利用现代科技将教学内容融入现代科技进行创新设计,才能真正育才,实现一流课程投入建设的初衷。但是一门课程的职能有限,模糊不同课程的边界不是最理想和最务实的创新,商业项目驱动下的教学创新应适度引入现代新科技内容,适度创设新商业环境,以够用、实用的现代科技内容开展新商科一流课程教学,培养技术型、应用型和管理型的新商科人才。

事实证明新商科一流课程的创新有着可行的设计基础和技术基础,将新商科一流课程进行项目驱动、任务引领式创新,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线性学习任务场景,通过过程性考核激励是可以改变当前课程教学局面的。一流课程教学创新的初衷是真正转变教学理念,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全程互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全程自觉动起来,教学效果凸显出来,任何形式上的改变都应基于以上教育目标。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以學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教师作为总设计师和责任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项目成立、随时解决任务模块操作瓶颈、纠正业务偏差、掌控学生学习动态等,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本质还是教师全程伴随扶助。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建的,创新的前提是求真务实,一切以学生利益为重、以教学效果为重。

参考文献:

[1]张明海.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提升课程育人质量[N/OL].华声在线,2020.

[2]万长云. 层级式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9.

[3]张静,程艳霞. 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

[4]吕慎金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一流课程建设[J].《高教学刊》,2021.

1243501186386

猜你喜欢
实际效果新商科创新途径
现代商业流通视阈下新商科专业群重构
新商科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预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举措探讨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