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君
《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及其他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教育能够让学生怀有公共服务意识、公共利益考量的职业理念,掌握公共政策、公共行为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的基础理论,具有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效益提升的基本研究能力,从而为促进社会公共治理水平、完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培养专门化的人才。结合国内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国内主要医学院校相继于2000 年后在本科教育层次开办公共管理类专业,并设置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方向。与国内开办相同专业的高校相比,医学院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方面应当以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为依托,形成了“医文结合”的整体培养模式[1],重点打造“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和方向[2]。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保障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部分医学知识,掌握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具有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运作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与专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综合素质高且实践能力强,在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医疗部门、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3]。
1.2.1 总体培养要求
1.2.1.1 思想品德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树立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的崇高精神。自觉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方面具有良好的操守。热爱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国家与社会事业,具备为社会保障事业的未来发展拼搏和奋斗的精神。
1.2.1.2 职业素质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融合部分医学专业知识[4],养成良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尊师重道;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掌握业务工作需要的基本专业技能,具有健全的职业人格,具有立足本职、奉献集体的职业责任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钻研进取的职业发展意识。
1.2.1.3 身心素质
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养,掌握养成良好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基本能力。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体育与军事训练的国家规定标准。在心理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端正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具备明辨是非和自我把控的能力,能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具备良好的社会与环境适应能力。
1.2.2 专业培养要求
1.2.2.1 专业知识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社会保障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专业培养特色,学生还应具备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的医学基本知识。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专业实践的基本技能。与此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掌握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5];了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理论与现实应用层面的发展变化,了解国内外理论与政策的发展动态,特别是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针、政策[6];具备医疗保险与保险学的相关知识。
1.2.2.2 专业能力要求
学生应具备从事业务工作和理论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学习与知识创造能力以及自学和终身学习能力;拥有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领域范畴组织、管理等公共行为方面的决策、执行、协调、分析、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拥有较高的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够有效地应对工作与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与信息处理问题;具有在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政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机构和医院医保中心从事实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全日制,基本年限为4 年。最多可提前1 年毕业,修业最长年限为6 年,毕业后按照国家要求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取得毕业资格的最低学分要求为176.5 学分。要求学生修满必修课共44 门,总计124.5 学分;完成专业选修课若干门,至少修满7 学分,此外,还要求学生最低需要选修10 学分的跨专业选修课程;除理论课程外,集中性实践的教学环节总计35 学分,包括毕业实习26学分、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6 学分、创新实践活动1 学分、军事训练2 学分。
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量“医文结合”的培养特色,共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和拓展选修课程六大模块。见表1、2。
表1 课程设置
锦州医科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目标是: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发挥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办学的传统优势,充分利用我校医学教育资源,计划在未来5~10 年时间,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成为省内特色、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为辽宁省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落实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过程中,采取“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指导方针,以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路径,逐步形成“医文结合,服务地方”的专业培养模式。
重新调整课程体系,加强人文与医学课程的融合,在一定幅度上缩减部分基础理论课程学时,增加执业需求课程。开设了中文写作、社会医学、保险营销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入学即实行专业导师制。从入学教育开始,通过参观劳动保障经办管理和商业性保险等机构、参加基层劳动保障实践等活动,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与职业认知能力,满足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学生的职业品格、职业思维、职业能力培养较早地融合到专业教育的主环节中[7],并将其纳入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范畴内。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引领作用:依托大学生发展中心的4 个素质教育平台和1 个新媒体服务平台开展好社团活动。
在专业课程中调整学时结构,增加实践教学时间,保证总体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25%。实践课(实验课与见习课)普遍采取情境融入式、案例讨论式和问题导向型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与研究能力[8]。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更新实验内容,增开创新性、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9]。
表2 集中性实践教学
实践课主要依托省级虚拟仿真实践中心的建设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采取情境模拟的教学手段,不断满足专业化的教学实践要求。专业每年都举行一次专业实践技能大赛,以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科学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设两门创新创业的通识课程,增开两门专业的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在网络课程平台开设20余门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思想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0];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各级各类双创项目和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完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条件[11],权力打造以实践教学中心为主体的省级虚拟仿真实践中心建设,并免费向学生全面开放。
教学模式的发展与改革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思路的不断创新为导向的教学理念[12]。理论课程的授课方式注重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思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严格限制班级规模(不超过30 名),依据课程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情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知识研究能力以及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具备基本的学科素养[13]。依托“雨课堂”“智慧树”等云平台的建设基础,不断加强线上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建设,在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中全方面推进混合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教”与“学”在线上与线下平台的交互[14]。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把控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与结果的重要依托。首先,系统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要坚持过程性与目标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创新改革的目的在教学与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责任落实状况,教育教学建设基于人才培育要求的改进与创新力度,基于学情、校情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专业特色培养与课程教学融合的目标设计、方法创新、管理落实、过程监督的总体状况等等。其次,系统化的评价体系要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方法的相互兼顾,包括既要收集、筛选、分析人才培养主环节方面所涉及的主要资料与元素,以量化的研究方法来比较、推断富有成效的创新路径,还要注重对典型案例、优势方法的“过程追踪”,以系统思维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的信度与效度。最后,是要把握控制性与发展性的评价思路,包括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建立纠偏机制,查找人才培养在“医”与“文”学科融合发展中所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把握专业建设的时代性。
专业与北京康柏瑞健康管理机构、北京耀华康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太平人寿、平安保险辽宁何氏眼科和爱尔眼科等21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一方面,构建学校与相关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培养学生的“双元制”教学机制,聘请相关职业领域的资深专家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另一方面,稳定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向,不断开拓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就业市场[15]。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奠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特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