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2-03-19 23:18王雪琴
家长·中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系素养音乐

王雪琴

音乐课程在整个初中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的辅助地位,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教学体系下展开的音乐教学,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初中音乐教学展开改革势在必行。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技巧与知识储备,但是也处在对世界保持较高好奇心的阶段。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初中音乐课堂本身应该是具有美感和情趣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导致音乐课堂氛围枯燥,很难将正确的音乐审美与音乐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下,学生往往会出现课堂参与度较低、对音乐兴趣不高、音乐创造力较低等问题。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音乐教育体系,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将会把舞蹈、乐器等多种元素融入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使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将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美好,并培养自己的审美。本文首先对音乐教育体系的概念进行阐述,之后就初中音乐教学中使用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展开分析,最后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音乐教育体系的策略展开探讨。

一、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内涵

(一)音乐教育体系的概念及构成

音乐教育体系是指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动作、语言、演奏等多个部分的内容共同构成的一种独具综合性的教育体系。在音乐教育体系中,主要包含“节奏与旋律的练习”与“基本形体动作的学习”两个重要的部分。在这两个部分中,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节奏与旋律的练习中,最突出的部分就是“声势”教学,该教学方法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初中生来说,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在学习上的难度,帮助其获取学习成就感,从而更好地为今后的发展做铺垫。而基本形体的学习中,最核心的部分在于形体动作部分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以及多种素养,包括心理素质以及创造力等多方面,会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在音乐教育体系中,为了使音乐教学更有效,也引进、发明了诸多适合教学所使用的乐器。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使用,主要应用于音乐歌唱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且依托于“乐器”所展开的音乐教学强调了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有助于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些乐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发展特点,对学生的多个感官具有促进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也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较好的促进意义。

(二)音乐教育体系应用于音乐教学的背景

由于初中音乐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音乐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存在逻辑上的共通性,因此将音乐教育体系应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是科学合理的,这符合课标的要求,也符合学生内在的发展规律及成长的实际需求。在音乐教育体系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会唱、会演奏、会表演等技能的掌握,同时要求学生可以跟着音乐进行跳舞与创作。将音乐教育体系应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歌唱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拓展初中音乐教学新的教学模式。在该体系下展开的教学活动,更关注于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重视师生之间共同参与,这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并推动听觉、视觉等能力的发展,对加强课堂体验感、提升学生兴趣等都有较好的促进意义,同时展现了以生为本的当代教育理念。

二、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初中音乐课程处于边缘化地位,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音乐课,但是实际上可以展开有效音乐课的学校并不多。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逃脱过分重视分数的命运,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以提升整体音乐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违背了“以生为本”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效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教育体系中包含的多种元素都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舞蹈展开音乐教学,借助基礎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二)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初中阶段所展开的音乐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成绩,同时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创造力等,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兴趣。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音乐课堂丰富有活力,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可以了解到有关于配乐、节奏、舞蹈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提高自身音乐综合应用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学生经过学习,也可以掌握较好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及音乐技能,推动音乐素养形成与发展。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体系中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宽广,因此将音乐教育体系应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无疑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应用音乐教育体系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既锻炼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多项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音乐想象力,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音乐教育体系,能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引导学生将“音乐语言、舞蹈、律动”融合在课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积极地参与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在课堂中,学生可以跳舞、歌唱或者表演、演奏乐曲,将教材中的音乐进行重新演绎,也可以参与音乐剧排练,这些都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这一过程中,也展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这样的音乐教学是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特点的,也符合音乐教育体系的要求。

三、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联系生活,营造良好音乐氛围

音乐最早起源于人们对生活情绪的表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塑造良好教学氛围。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材内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将生活素材融入音乐教学中,展开音乐氛围的塑造,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本质。以《青春舞曲》的教学为例,为了使歌曲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并展示音乐情感的表达魅力,教师可以有机融入音乐教学理念,和学生交流学习生活中关于“青春”的故事,引导学生与自身相联系感悟歌词和曲调,鼓励学生体会其中情感,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歌曲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寻找同类型的歌曲及多媒体视频资源,让学生领悟意气风发的青少年应当具备的精神风貌。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二次创造,可以更改歌词,也可以更改曲谱,将歌曲融入自己的理解后再次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内涵。

(二)创新方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

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不同,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因此在学习中呈现害羞、内敛的性格特征。在音乐教学中,许多学生会由于胆怯而不敢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安排难以进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将音乐教育体系渗透其中,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感受音乐美感。比如《伏尔加船夫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设备展示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同时播放《伏尔加船夫曲》,学生用眼睛观察油画,用耳朵欣赏音乐,更容易进入课堂情境。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欣赏油画,更能体会到船夫的忍辱负重。视觉与听觉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音乐情感做出自己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的融合,提升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即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即兴表达。音乐最早的起源就是人们对情感的抒发,借助一定的旋律,抒发自己情绪中的喜怒哀乐,因此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使用音乐表达情绪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就初中音乐课堂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展开即兴表达活动,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

1.借助肢体表达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肢体对音乐情境进行阐述,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个音乐节奏,唤起学生的行动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教师可以使用民族音乐作为该部分教学的素材,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可以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教师可以播放蒙古族、维吾尔族在重大节日中载歌载舞的场景,这些场景中,人们的舞动是随着乐律而进行的。随着音乐节奏响起,学生可以随着节奏开展即兴舞蹈,使用肢体语言呈现舞蹈节奏,这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中的情绪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发展奠定基础。

2.展开音乐来源分析。一个完整的音乐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而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声音,鸟鸣、汽笛声、风吹树叶响、孩童的吵闹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所接触。教师可以将学生日常接触的声音处理成音乐作品,之后在课堂中播放,问学生可以从中听到什么声音。带着好奇心,学生对音乐中的声音展开分析与提取,可以加强感知音乐来源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尝试提取声音制作不同情绪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深化音乐教学。

3.引导学生自主创作。音乐是对情绪的表达,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中,也要给予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与时间。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独立作曲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文本情境展开音乐感知训练。比如,在《喀什的春天》教学中,歌词描绘了新疆风情,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歌词进行即兴表演,在情境互动中,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段文章,然后安排学生使用自己的音乐进行总结表达,并自己加上简单的旋律进行班级内表演,这不仅提升了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使学生自主展开音乐创造,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4.依托合作展开互补。在教学安排中,教师也可以依托合作互补开展即兴音乐交流活动,根据学生层次合理划分为多个小组,之后教师提供一句话或者一个情境,安排学生按照特定的情绪要求创造与设计,展开课堂即兴创造活动。教师给出一句话,如“今天太阳早早升起”,之后对每个小组设定一种情绪,难过、快乐、惊喜等,学生再根据教师要求完成小组创作,小组中成员发挥自身特長,共同完成最终的作品。学生在与同龄人的互相刺激与启发中,将感受到音乐的美丽,并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完善最终作品,可有效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

(四)实践探索,强化学生音乐体验

音乐教育体系本身更强调于受教育者对音乐的探索与体验,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音乐教育体系,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与音乐的互动中提高自身的乐感及音乐素养。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在完成基础的音乐知识教学后,可以通过节奏组合设计、结合声势律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体验。比如,在学习“四四拍”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流行歌曲,比如《弯弯的月亮》《故乡的云》等曲子,使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音乐节奏中表达出来的不同情感,从而进一步对节拍的相关知识展开深度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声势律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会,将声势表达融入音乐的律动中,通过声势动作的设计实现教学。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推动学生音乐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通过将肢体动作与情感融入节奏表达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课程体验。依据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将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声势表达与节奏组合的规律,从而在音乐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解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音乐教育体系,可以充分地对学生的多感官进行调动,并有效地将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行为能力相结合,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并不断发展自己的综合素养。音乐教育体系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极具趣味性、实践性与情景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教学,可以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中并从中获取积极的体验,对个体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在我国进一步对音乐教育体系的推广中,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左毓红)

1050500783366

猜你喜欢
体系素养音乐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音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音乐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