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2022-03-19 23:18王燕
家长·中 2022年1期
关键词:素养文章能力

王燕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当前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学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设置与学生能力发展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尤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全新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的深入改革一直在进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尤为重视,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找到如何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学生在小学学习语文的阶段,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处于一个尚未开发的阶段,学习热情和需求较高,但是缺少一定的习惯养成体系,并且对于个人的学习缺少一个明确的认知,所以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有正确的认知和广泛的识字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行有目的性的教学,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课程要求来完成教学,而且没有目的的教学工作也很难开展。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开展教学,然后事先标记学生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教学准备,这样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能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教材。

一、针对低年级学生,阅读内容要简单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文字的魅力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情感真情流露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创造能力。在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模式也正在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就有明确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在刚开始系统地学习时,应该选择一些白话文,这样的文章简单易懂,当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识字量,选择是否带有拼音标注的文章,进而加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的语文阅读学习需要从最简单的开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学要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师应该耐心地教导,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其核心素质。对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来说,培养学习热情很重要,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选择,学生有饱满的热情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进行语文学习。在这样的热情高涨氛围活跃的课堂中,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促使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解决学生的发音问题,为学生介绍课文中罕见的词语,然后阅读整个课文以理解课文的简单意义,这个过程的阅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识字,而不是理解文章内容,这个时候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明确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难点。学生读一遍课文后,教师需要询问学生:“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学生要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找到教学的重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很容易地理解文章,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和汉字识字率。

二、针对中年级学生,阅读内容要丰富有内涵

与低年级学生相比,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年级教材提升了一定难度,符合学生成长特点。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有基本的了解,明确了解学生的能力。根据实际学情,选择合适中年级学生的延伸阅读素材。中年级学生初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出一个例子让学生从其他人身上引出推理,这是具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了解课程里的指导课题,熟练掌握教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问题应从简单到难,让学生能有一个适应的阶段。例如,在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学习关于《故乡》的文章,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学生读了一遍后,会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的理解。通过回答教师的第一个问题来整理文章的内容。第二个问题是,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想法和感情呢?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独自进行提问。学生试图通过文章内容的说明理解作者的心情,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个问题是,作者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感情是什么?这个属于整个阅读的升华点,也是一个重要的评判点,这个问题的理解能力,能反映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设计。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将深入理解和挖掘文章。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三、针对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学模式要丰富

高年级学生经过长期的积累学习,这也使他们能更快地理解文章内容。目前,教师需要从理解、思维、美学方面出发,进而转移教学和表达的焦点。这个焦点的转移,对学生来说是质的飞跃。从问题解决能力的简单学习到App的线上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能独立地完成阅读学习,这个转换过程对学生来说可能很困难,因此,教师应该逐步调整这个过程,而不是迅速做出改变,以便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步伐。教师必须制定最适合学生培养的战略。如果学生缺乏语言学习能力,那么就不能更全面学习知识。这种研究没有实用意义,对学生的将来也没有实用意义。读书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将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使用,因此,学生需要接受阅读和表达的训练。实践迁移才是阅读能力的最好体现,没有实践性,阅读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在六年级的教学过程中,课文本身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没有办法完全掌握和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这也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自由地学习阅读。可基于文本,让学生写段落或为文章添加结尾。通过这些接触方法,学生可以应用他们在读书中学到的知识。学生写完文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教师也可以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多方位开展

(一)注重词句的训练

当小学生第一次接触长篇文章时,会出现无从适应的状况。换言之,小学生很难知道文章的组成部分,教师需要以针对性的方法训练学生。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首先,在上课前事先准备分割句子,让学生填写句子前后的各部分内容,使之成为完整的文章。在这种训练中,學生加深了对文章要素的理解,突破以往的学习困难。同时,教师应该分析和仔细检查文章和文章中的词语,引导学生体验词语的精彩使用,让学生产生阅读写作的快乐。教师通过改变学生扁平、朴实的语言,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阅读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言的不同表达效果。

(二)提升阅读技巧

阅读可以分为两类:识字和理解文章。语文阅读的过程需要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特定背景,进而找到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整理作者阅读文章想要表达的想法和情感。一方面,在阅读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独自阅读,仔细分析文章的各段落,按关键字仔细审查主要句子,学习作者不同的叙述和表达技能。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模仿优美的文章,帮助他们提高语文文学素养和个人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另一方面,阅读给学生带来的知识和深度是教师无法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只有学生实践才能获得的,这种学习的快乐也是無法传授的,所以阅读的乐趣是体验中获得的。例如,在六年级学习《蚱蜢村》中,教师在准备课程时应该牢牢把握教学的焦点,帮助学生以读写和记笔记的形式理解文章。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整个文章,通过“了解蚱蜢村在哪里”的想法开始训练,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和探索文章中描述悠闲舒适情感的精彩片段。通过“思考+阅读”的教学法,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提高。

(三)拓展课外阅读

近年来,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教学部分,并在逐步完善其中的相关内容。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要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贯彻落实语言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中国文化的不同形式,包括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这些不同的形式又包含了不同的内容,例如,爱国主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是学习语言的广泛素材。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忽略了其中的阅读教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写作能力上,语言教学往往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很多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阅读教学。好的阅读教学应该在潜移默化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日常学习中提升阅读能力。如果学生想拥有丰富的知识,仅依赖教科书的知识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吸收课外的知识内容,丰富个人的文化底蕴。小学生的行动力受到经验缺乏和认知的局限,所以可通过读书来开阔视野。学生多读书,知识的储量会积累和丰富,特别是学生读经典作品和文章时,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优秀的表现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被学生内部化。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很简单的,在课堂中的目标是学生能学习到一些阅读方法,让他们拥有自我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可以适当地开展课外阅读课,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请教师为自己解读一些难点,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建立小组制度,让他们进行内部探讨,最后写出总结,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阅读每个小组的阅读总结后,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引导他们自我思考,自我判断,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在课程建设中,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开展捐赠活动,鼓励学生捐赠自己喜欢的照片和课文,以及一些探索性的课外读物。具体来说,首先可以告诉学生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然后告诉学生在书里喜欢什么样的角色和理由。最后,通过结合实际的人生经验,他们可以和学生分享读过书本的感受。最后,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评价来选择教学模式。教师不仅可以进行不同的阅读活动,还可以将课外阅读带入教室,以不同主题的阅读形式学习。例如,在对赛龙舟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课外古诗词“元日”,通过PPT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扩展阅读研究。了解端午节和元旦的传统文化后,教师可以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和中国传统节日的浓郁氛围。在这种形式的主题阅读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你对传统节日了解多少?你喜欢的节日是什么?为什么呢?”在交流和共享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而且对这种话题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开展亲子共读,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孩子生活的环境是天然的教育场所,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能自然而然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让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进行交流表达,由家长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笔者认为这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寓言故事,可以进行情景演绎,让孩子在玩耍中体会文章中表达出的哲理。让孩子把看到的讲出来,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孩子既能获得乐趣,也和家长建立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随着我国对传统语言教学的重视,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研究学情,注意词组的学习和训练,此外,一些成语在学生的学习和中文阅读中占很大比例,也是将来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在小学培养中文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的栽培与中文阅读能力相结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育计划。教学计划内容应该新颖,简单的教材更适合中年级学生使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跟上教师的进度。因为中年级学生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一些相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表现力,并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能真正回答学生的问题。同时,我们应该有专业的知识,以及耐心的教学,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帮助他们真正改善语文学习的习惯。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宋行军)

1451500783329

猜你喜欢
素养文章能力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