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迅速兴起,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化带动了国际贸易、区域经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扩大了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面对市场需求与专业学生供给的落差,本文通过对学校、企业、学生各方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从以下四个方面,即校企共建“双线互动,岗位进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学业考核体系,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探索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養改革路径。力求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改善传统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提升电子商务教师队伍整体职业素养,加强市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联系,推动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需求导向;产教融合;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本文索引:胡玲.<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05):-156.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3(a)--03
2021年3月,广州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设》,指出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创办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由此可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发展方向。自国内职业教育引入德国“双元制”以来,诸多学者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展开研究,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理论、政策、措施等方面展开,而忽略了产教融合中重要的群体学生在教学模式改革下的实际需求与收获。因此,本文尝试创新从需求导向理论出发,从“学生角度”引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出一套“双线互动,岗位进阶”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发展需求。
1 需求导向理论
需求导向理论(need leading theory)是指企业依据市场需求,有意识地对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养,以调整员工的知识结构和提升各种技能水平来满足市场需求,使其成为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人才作为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受人力资源供需关系的影响,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极大影响了电商行业的人才供给,因此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理论是指学校根据社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路径,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实用性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大的利益。
2 “需求导向”下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现阶段的产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人才是关键。从需求导向理论的角度分析,行业想要找到合适的人才,就需要准确把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学校、企业、学生各方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标准、策略等,以实现育人目标。
通过对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企业及南通市部分从事电子商务业务企业的走访调研发现,企业更偏爱以下三类人才:第一,技术操作型人才。电商企业的业务大多依托于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的电商操作技能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能够独立完成图片、文案和视频的拍摄、剪辑、制作,而且肩负着业务更新迭代,企业创新发展的重任。第二,管理服务型人才。电子商务业务离不开与人的沟通与管理,无论是产品运营、平台运营还是商家运营等都离不开既懂得网络营销,又掌握互联网客户关系管理技巧的人才。第三,复合型人才。电商企业迫切需要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多重技能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商业务技能要求不断拓宽,具有广告设计、网页设计、播音主持、活动策划、经营管理等专业技术的人才倍受企业青睐。随着电商企业人员流失、员工培训管理等成本逐年上升,企业迫切希望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符合市场要求,迅速适应工作,给企业创造效益。
作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体,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直接影响到市场电商人才供给质量。一直以来职业院校不仅传授核心专业知识与技能,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更是在日常教学中贯穿职业素养教育,最终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得到最大提升。职业院校教育往往是从基础出发,演绎原理,训练技能,对电商行业发展变化把握不够准确,对技术变化的洞察力相对滞后,学校不仅需要掌握最新的行业技术来跟上时代的发展,更需要企业带来真实的业务,使学生的培养更具有实践性,缩短学生职业适应期。
学生是企业与学校联系的桥梁,是产教融合发展的纽带与归宿。学生的需求往往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忽略的问题。在对南通中等专业学校以及周边6个同类院校的在校生与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除了比较关心毕业后是否能找到具有竞争力薪酬的工作,更关注毕业后能否就业。学生还关注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企业工作,以及自己的能力能否支撑将来的职业晋升。满足学生对职业的需求,是探索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电子商务核心技能的培养,将企业真实业务引入课堂,而且要关注学生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需求,注重学生“全过程”的职业能力培养。
“需求导向”下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为缓解市场上电子商务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状,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既要考虑电商企业真正的人力资源需求,也要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律,更要满足学生毕业就业与发展的需求。探索满足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势在必行。
3 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改革
通过前期的企业调研与学生调查发现,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不断改革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措施,深入探索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
3.1 校企共建“双线互动,岗位进阶”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跨境电商、短视频营销、直播带货等多种新型电子商务形式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南通中等专业学校率先在区域中尝试由校企共建符合学校、企业和学生各方需求的“双线互动,岗位进阶”人才培养模式。“双线互动,岗位进阶”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从电子商务岗位实际出发,设计“设计线”与“管理线”两条岗位线,教学实施围绕两条岗位线推进,从而实现学生在不同岗位间的能力进阶,旨在培养系统性掌握电子商务全流程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图1)。
传统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往往是站在学校角度,从学科知识与技能出发,从上至下设计专业知识、技能与素养培养体系,学生虽然掌握了各个知识点与技能点,但是缺乏对专业、岗位、行业的整体认知与实践。“双线互动,岗位进阶”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业需求出发,将企业真实的项目、岗位和考核嵌入课程体系,引入企业岗位晋升思路,制定阶段性岗位能力进阶目标,企业师父全程参与教学与考核,评估学生岗位业务能力,对标企业“技术岗”“管理岗”或综合性岗位,企业实现培养即培训,招聘即录用,大大节约人力成本,提高人才选聘效率。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需求,将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整合到“技术线”和“管理线”中的各个岗位中,学生在提高各阶段岗位能力的同时对行业岗位层级关系和技能联系有了充分的认知,从而明确职业方向,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学生实现学习即实习,毕业即就业,提高了就业率,拓宽了就业面。“双线互动,岗位进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校与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合作,校企专家团队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制定实习计划、落实考核标准等,架起企业与人才沟通的桥梁,实现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流程的衔接,共同推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雙线互动,岗位进阶”人才培养模式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需要学校和企业转变培养理念,调整合作策略,在不断沟通调整中寻找合适的育人路径。第一,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到第一学期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双线互动,岗位进阶”模式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初对电子商务行业岗位有初步的认知,了解两大岗位方向与各岗位发展路径,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引入校企合作企业项目,尽早树立职业岗位培养旗帜。第二,在专业培养中,可以培养学生主攻“双线互动”中的一条岗位线,做专业型人才,也可以协助学生在两条线间互动切换,培养学生的复合专业技能;“岗位进阶”是指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实际,制定的专业进阶岗位,学生完成岗位进阶,不仅能提升专业技能,还能体会岗位之间的关系,感受“晋升”的喜悦,锁定就业目标。
3.2 建设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
面对电商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迫切需要大量具有电商专业执行能力及一定项目实战经验的人才,因此加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将企业专家纳入岗位教学全过程,就成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电商企业参与实训基地的规划设计,实训基地可以在保留教学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接近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展开实训;另一方面,将电商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作为实训项目,不仅解决了教学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而且学生可以了解真实的市场环境,解决真实的业务问题,积累宝贵的岗位经验。对于电商企业而言,建设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传递企业文化、品牌价值,渗透企业岗位要求,定向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实训基地完成的真实企业订单任务,也可以缓解电商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在新型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中的实训,既可以对接行业掌握最新的业务技能,又可以积累实战经验,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3.3 建立“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学业考核体系
传统的学业考核主要集中于考核学生的专业文化知识,“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体系很难有效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这就需要建立“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学业考核体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展开学业考核,力求全面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校企分工协作展开专业技能考核,学校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核心技能,企业主要考核实际业务的操作技能与管理能力。市场需求是检验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标准,因此在职业素养考核中,企业主要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执行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学校则考核学生的政治思想、诚实守信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全面实施“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学业考核体系,能够进一步修正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真正实现产教融合育人目标,使毕业学生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才。
3.4 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深化产教融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落实专职教师的顶岗实践。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专业技能与市场变化更新较快,教师需及时掌握行业信息,学习行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电子商务企业的实践锻炼既更新了教师的专业储备,又提升了其“双师”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选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日常教学,制定灵活的课程体系,企业教师以实训周、实训课等形式展开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双师型”教学团队除了加强人才培养的双向沟通,专职教师还可以为电商企业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帮助,企业兼职教师也可以协助专职教师解决科研与技术上的困难,双方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共同为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保驾护航。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的兴起,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化带动了国际贸易、区域经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扩大了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改革顺应电商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学校、企业、学生各方需求,校企共建“双线互动,岗位进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学业考核体系,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多措并举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职业院校电子商专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童红斌.基于岗位生态链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51-54.
肖云梅.“双元”育人校企合作机制探索与实践:以湖南软件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0,9(22):275-276.
钱娜.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职业院校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6):31-35.
付萍.“双高”背景下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的探索:以跨类别电商专业群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7-22.
冉治霖.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下德国“双元制”教育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借鉴[J].高教学刊,2021(6):104-107.
271450052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