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用真爱和创新来唤醒“学困生”

2022-03-19 22:44马应胜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关键词:真爱创设问题情境创新教学

马应胜

摘要: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学困生,他们上课不按时到、课堂不专心听、作业不及时交。对这些学生,不能轻易否定,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要深入挖掘这些学困生形成原因和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内需动力,促使他们养成“我想学”“我爱学”的自主学习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学困生”  真爱  创新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小组合作学习 

在一次教育工作会上,有人在列举学困生种种不良习惯之后说:“对上课睡觉不听课、作业不肯交、躲在厕所里不按时到堂听课的‘三类学困生’,要下大力气整治,清除他们身上这些恶习,营造乐学善学好氛围。”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索。诚然,所谓“三类学困生”有错,但我们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思考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问责学生。采用强制手段, 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些“学困生”能否打心底接受?这种“效果”又能长久吗?

一、我为“三类学困生”说两句

首先谈谈上课睡觉不听课的“学困生”。众所周知,课堂上学生睡觉不是个例,难道责任全在学生身上吗?有的课堂全班学生神情专注、情绪高涨;而有的课堂学生要么沉沉入睡,要么如坐针毡。由此可见,教师教学状态也是重要原因。有的教师课堂上语气乏力,表情呆板,几无互动,更无情感交流,气氛沉闷。面对这样的课堂,面对这样的“催眠”方式,所谓的“学困生”怎能不睡?不睡的学生又有几个在 听课?

其次是作业不按时交的“学困生”。当下初中生作业负担较为繁重。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规定“一教一辅”,书面家庭作业不得超过90分钟,初中学生睡眠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等。但据我所知,有些学校孩子深陷题山卷海,晚上经常要做到11点,仍未做完。究其原因,有部分孩子可能因做事拖拉或对知识一知半解等自身因素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但其主因还是家庭作业分量偏重、难度偏大所致。老师要积极主动寻找学生“困”的根源、“懒”的动机,因势利导,区别对待,做到既要给他们减轻“学困”之负,更要为他们付出“脱困”之举,不能赠其“学困生”之名了之。

再来看看躲在厕所里不按时到堂听课的第三类“学困生”。确有些学生下课赖在厕所里说笑玩耍,尽管上课的音乐已在催促,他们还是依依不舍,总是迟到两三分钟到堂。针对这一情况,我也很纳闷,但未引起重视。后来在一次上网课时了解到: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想待在气味难闻的厕所里,但是班里有些老师总喜欢拖堂,学生美其名曰“拖帝”。好不容易挨到下课了,难得放松几分钟,但下节课的老师已站到教室门前,手拿着课本,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学困生”们只好躲到厕所里说说笑笑,使疲惫而又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还有,在厕所里玩可以无拘无束,因为下课时老师很少上厕所……可怜的孩子们仅仅几分钟的自由活动课间又被部分老师“蚕食”了,他们只好拖延两三分钟来放松愉悦,却被冠之以“学困生”,实为不妥。

二、教育需要真爱,用心来呼唤“学困生”

今天有些学校似乎成了一部冰冷的、没有生命的分数和升学率的加工厂。教育呼唤真爱,呼唤真情,面对所谓的“学困生”,我们要做理性的分析,不能一味责怪孩子的不是,来掩盖、转嫁教育的缺失。要深度剖析,从高效课堂入手,从个性化教学入手,从“五育并举”入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青春第一步。切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三、教学需要创新,用“新”来唤醒“学困生”

面对所谓“学困生”,不能一讲了之,加以弃之,要刀刃向内,刮骨疗伤,创新教学方法,唤醒他们。

1.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改要求积极倡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开放型教学、变革学习方式的主要路径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这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中最主要、最宝贵的因素,能使学生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力,使感知更具体、认知更丰富、记忆更牢固、思维更活跃。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设灵活多样而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内需动力,以积极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去思考、去辩论。

例如教学《丝绸之路》一课,我采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有关视频来导入本课教学。当时开幕式震撼的场景,强烈冲击学生的感官,极为吸引学生的眼球。我不时抛出问题:同学们,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它又是怎样的一条路?它难道仅仅就是一条路吗?三个问题提炼全文,让学生用兴趣承载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接下来学生分组交流,分组辩论,畅所欲言,答案在辩论中逐现真容。同样的问题,使用不同情境,效果必然不同。如果单刀直入:丝绸之路形成背景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显然对学生来说既抽象而又乏味,谈不上所谓的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构建有效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教师此时是合作者而不是“裁判者”,要参与到不同的小组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師对小组课堂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给予关注,积极营造适合小组合作的环境,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合理、更有效,使课堂教学焕发真正生命活力。而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1)课前合作式。指根据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方式。一般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的成员分别承担,通过汇总,再小组交流、辩论来达到学习目的。

(2)课堂探究式。指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在课堂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小组学习方式。在探究过程中,小组内成员分工不分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组与组、生与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辩驳,在碰撞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这就是我们苦苦寻觅的教育本真。

(3)注意合作时机。课堂导入时,利用情境设疑,渲染氛围;同类问题进行对比时,可小组辩论;文中的重难点,可按小组分解任务,合作讨论;知识的归纳、课文的总结,让小组互相竞争完成;知识的迁移,需要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一般都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相同的水平上开展合作学习。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立足学情,深耕教材,创新教法,使“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探究互动中树立他们的自信,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这才是实现“脱困”的至真之路。

所谓“学困生”,其实没有多大错,如果我们一味地认为孩子“错了”,那实质是自己错了;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强迫孩子改正“过错”,那是在用一种错误的方式来追求另一种错误的结果。

呼唤以真爱和创新来唤醒“学困生”!

责任编辑:黄大灿

3441500589288

猜你喜欢
真爱创设问题情境创新教学
树人之路,静待花开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从《沉睡魔咒》看迪士尼的苏醒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