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凡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可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部分,相对而言,“综合与实践”领域的相关内容在课题研究和日常教学中都属于较冷门的项目,老师们在组织相关教学时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选择性地规避。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已经逐渐为大众认可,走进了常规课堂。本文即在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探索融合微课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 微课 小学数学 综合与实践 应用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
2011年,国家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从官方组织的电教类评比、培训到地方学校、民间机构自发组织的网课,教育信息化发展如火如荼,已经从具体技术层面发展到教学思想层面,冲击着人们对于传统教育模式的认识和固守,使得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等一系列理念衍生出来并逐渐深入人心。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更需掌握学习技术、应用技术,以此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开展现状
总的来说,“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在日常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是逐渐提高的,但具体到学科领域却仍不容乐观,此处有两个例证:1.以“综合与实践”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虽然在逐步上升,但具体到小学数学领域的“综合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却遇冷。2.在各类电教评比活动中,相比于“分数”“小数”等经典课例,“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课例鲜有人问津。论其原因,有老师总结如下:教学定位不清、实践活动缺位、教学时间不足。这类课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力改变现状,笔者认为,融合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三)微课符合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就微课本身而言,其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1.时效性强,有利于集中解决知识难点并解放学习负担;2.可以兼顾到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等多方面的学习,达到重复性学习知识的目的;3.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实现家校的交互性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之中,能把曾经抽象的课堂知识转变成具象的实践,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应用知识,补充传统课堂重知识、轻技能的不足,而微课即是这些新技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二、《球的反弹高度》教学案例分析
通常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内部又细分为不同的微项目,引导学生逐步接触到问题的核心并解决。接下来,笔者就以《球的反弹高度》一课为例,简要叙述融合微课进行教学的具体设计。
(一)提出问题,确定重点
本节课,我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首先设计了相关的学习任务单,在课前发布了本节课的“达成目标”和“学习方法建议”,让学生心中有数。其次,提前准备好活动场地和足够数量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皮尺等器材,并对平时的四人小组进行微调,方便活动展开。
(二)发布任务,探究学习
有了课前准备,在开课后即可直接发布实验提示,统一思想要求,正式展开实验。
首先,根据问题,提出猜想。
我先抛出两个问题:“(1)同一高度下,不同的球的反弹高度相同吗?哪种球反弹得高一些?(2)同一个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它的反弹高度一样吗?如果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据此提出猜想,并带着问题展开研究。
其次,结合示意图和教学小视频讲解实验的基本方法。
我充分利用教室中除讲台以外的三面墙壁,腾挪出足够的空间,并由学生协助提前录制好演示视频。实验之前,提醒学生注意下落高度的定位和反弹高度的测量,小组合作时,合理分工,团结协作。
再次,展开实验,记录数据。
明确了实验方法后,学生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并及时记录数据,教师则在各组间巡视,指导纠错。(下表为学生所填的任务单)
本次探究活动,我让学生以80厘米、100厘米、120厘米、150厘米等高度作为球的下落高度,以方便计算。实验过程中,演示视频也通过大屏幕进行滚动播出,让学生随时可以回顾实验的基本流程,避免出错。
最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在组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交流之后,教师可邀请代表发言,通过比较球下落高度和反弹高度的分数比,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同一种球的“弹性”相同,不同种球的“弹性”不同。
(三)总结回顾,课后拓展
完成实验之后,还需做如下总结:首先,引导学生整体回顾整个教学流程;其次,启发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是什么导致不同球的弹性不同;最后,发布本节课的相关微课信息,方便尚未完全掌握的同学,复习 巩固 。
三、微课教学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合理的微课设计理念
微课作为舶来品,近年来在国内发展飞速,虽然其经典定义尚不能准确界定,但一些普遍的设计理念和基本的设计原则已逐渐被人们所认同。通过查阅资料和亲身实践,笔者认为树立以下两点设计理念非常重要。
一是,教学中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不动摇。微课的使用,无论是在导入新课、示范实验还是交互式练习中,都需注意不能让机器倒灌课堂,尤其是不能替代学生思考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脱离了学生学习实践,任何技术方法都站不住脚。
二是,注重微课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在教学中引入微课,不能停留在录视频的环节,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明确各个教学环节中微课所起到的作用,科学选择,因地制宜地安排。
(二)掌握微课课例设计的基本方法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其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技术也与传统课堂不同。
微课的制作方式一般包括用手机、DV自拍录制,录频软件录制,以及在专业短视频网站制作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多种方式相互融合从而提升微课质量,比如在用CamtasiaStudio录屏的课件中插入录制的实验视频,在优芽、来画等短视频网站制作母版,并将VideoScribe、Focusky等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增添趣味性。
同时,微课制作时需注意几个细节,微课不同于录像课,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同时要做到声音清楚,画质清晰,教学视频中要有設问、有停顿、有反思,最后辅以必要的学习单或者进阶练习题;应用于课堂实践的微课,要辅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提升理解,在知识的拓展上,除了对知识点的讲解,还需提供更多搜索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种形式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不容易教,更不易测试、评价。笔者认为,可通过班级优化大师、教师助手、打卡小程序等软件建立评估系统,教师可以对课堂和供远程学习使用的微视频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发布到网络平台上,方便学生和家长掌握学习动态。如能长期坚持,建立档案机制,不仅有助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质量。
笔者认为,将微课融合于“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数学知识学习、完善数学思考、及时发现问题,还有助于教师拓展教学思路、简化教学环节,更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不过,这条探究之路仍很漫长,还需更多同人与笔者一起努力,共同探索。
责任编辑:黄大灿
33445005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