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2022-03-18 12:34:12温庆国张征凯李鹏举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讲授经验微课

温庆国,张征凯,李鹏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

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走过了逾二十个年头。在此期间,出现了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比如通过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电子书包、电子白板而推广的教育博客、网络教研、微博学习、专题学习网站、数字故事、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翻转课堂等[1]。上述信息化教学方法有些在特定条件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有些方法则是昙花一现,随着人们关注度的降低而慢慢消失。

近几年,微课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理念活跃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并在形形色色的竞赛推动下不断升温[2]。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微课制作、微课比赛活动是一个推动教学信息化的新途径,特别是对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微课繁荣发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比如对微课认识不足,导致在实践上方向不明、导向不清、标准混乱等。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认识微课,让微课健康持续发展。

1 微课的溯源及其特征

微课是“微课程”(micro-lecture)被引入我国后的一种本土化称谓。它源自戴维·彭罗斯[3]于2008年提出的“一分钟微视频”概念,强调将教学内容和目标紧密结合,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式的学习体验”。早在微课程概念出现之前,微型视频的实践已经悄然兴起。如2006年萨尔曼·可汗推出可汗学院,他录制的微型视频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风行一时,并风靡世界。

国内的微课概念是胡铁生[4]教师于2010年提出的,当时胡铁生教师是佛山市教育局负责教学资源评比的工作人员,他发现教师们拍摄的课堂教学实录参赛作品,在专家评审时根本无法一一看完。很多专家只看了视频开始的一小部分就不再继续看下去了,他觉得非常可惜。于是,产生了让教师围绕一个小知识点制作微视频来参加评比的设想。正是从这一实际需求出发的设想,促成了微课概念的诞生。

如今,对于微课的精确定义仍莫衷一是,胡铁生[5]指出现存对微课的定义有数十种,他认为比较准确的定义应该如下表述:微课是根据实践教学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其实,对微课进行精确定义对于学术研究来说也许是必要的,而对于一线的教学工作者来说,不必拘泥于微课是否有统一认同的定义。因为与大多数新生事物一样,微课从一诞生起就是实践走在理论研究前面。由于微课的核心要素就是微视频,只要是用于教与学的微视频就可以被认为是微课,微课几乎可以与微视频画等号,微课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体现在“微视频”这三个字上。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作为文化记载与传承的工具——信息载体,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记载,这也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方便、最复杂、最通用、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但是口头语言记载无法实现完备的信息存储和与远距离传递; 第二个阶段就是文字的发明,文字解决了语言记载的不足,也就是信息的存储与传递问题,人类的信息活动领域得到了扩充;如今信息载体发展到第三阶段,即电信号信息载体,面对现代人对信息多样化的要求,以及信息量的剧增、交流范围的扩大,电信号成为新技术革命形势下的主要信息载体。而视频信息则是电信号信息载体中最直观、最易于被人接受的信息传播手段。

可见,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微课在课堂教育与慕课(MOOC)等大型非正式在线教育的狭缝间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虽然其中有国家扶持的因素[6],但是,微课的这种短小精悍的特点,正好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的需要,若微课能在教育过程中准确定位,其发展与应用前景将非常乐观;否则,微课会像其他基于数字技术的、带有过渡性质的在线教育改革热潮一样,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衰退与大众关注度的降低,慢慢淡出人们视野。

2 高等教育中微课的定位

2.1 微课是高等教育中课堂讲授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微课源自中小学教育理念,由于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基本在10min 左右,所以,微课的时间基本都控制在5-10min 之间。它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某个习题、某个学习环节或重难点,不用引课,直接说明,并不是完整的课堂,更不是课堂的浓缩[7]。在微课方兴未艾时,就有学者主张要用微课来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这是对教育信息化理念的一种片面理解,传统授课方式在短时间内尚无法被替代,微课仅仅是现阶段课堂讲授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

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的课堂教育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为主,它需要有一个可排除外界干扰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教师围绕着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通过课堂交流、作业与考试的方式向教师反馈学习效果。也许有人会举出课堂讲授的种种弊端,但从普适性来讲,相信任何一种已知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都难以替代讲授式教学模式,这是被千百年来教学实践所证明的一种最有效、 最经济的教育方式,显然迄今为止还未寻找到更好的办法。那么,对于高等教育中的课堂讲授教育方式,它有如下不可替代的优点。

首先,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以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自己的教学经验选择教科书、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授课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自由较大。其次,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理工科专业课的教学,课程的系统性较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联性也较多,教师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对于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很可能会牵扯出其他知识点,或学过的知识点对所讲授知识点有借鉴作用,这些在课堂授课时都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学生会学到比教材上更多的知识。最后,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教师思维活跃,授课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师生间通过这种互动产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反过来促进教学。

以上这些课堂教育的优点恰恰就是微课所缺少的。微课强调短小精悍,仅对本知识点进行讲解,对于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并不讲授,也无法形成教学效果反馈,授课时的师生互动更无从谈起。试想一下,教师课前把自己的讲课过程录下来做成微课,或者找到其他教师录好的微课,拿到课堂上播放。为了配合视频播放的连贯性,教师去念一些事先准备好的承上启下的话。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会喜欢吗?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如何体现?教师的榜样作用如何发挥?难道还有比“拿起书本就讲,放下书本就讨论”这种授课方式更方便、更直接的方法吗?

所以,现阶段课堂上还是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微课可发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特点,作为课堂外学生有目的性的预习或者复习的工具,其传递的信息量多于书本文字包含的信息量,对学习者理解知识点是有帮助的,它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2.2 微课是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的理想工具

教学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教材处理、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施所形成的规律性方法的总结。它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的长期教学实践活动的升华与结晶。教学经验在教育实践中产生,又伴随其实践不断生成,是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8]。由其定义可知教学经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它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其次,通过不断地对教学经验的反思能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教师间教学经验的交流能促进一个学校的健康发展。可见,教学经验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还是学校的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

现阶段,教师交流教学经验的途径无外乎有同事间交流教学经验,从互联网上获取教学经验,参加教师进修或者教师培训,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外出考察学习等。这些交流教学经验的方法大多数都需要有固定的场所,而且交流前与交流后都需要整理大量的文稿,有的交流会议则需要教师花费数天的时间去参加,这其中交流的效果先不讨论,可以想象组织与参加交流会议或者培训活动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是巨大的。是否可以利用微课这种凝聚了制作者教学精华的短小视频作为教师间教学经验交流、反思和研究的工具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微课的突出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其容量一般也就在几十兆左右,非常适合网络传播,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个人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完全没有任何场地要求。其次,微课仅针对一个主题或者一个知识点对其进行分析讲解,其包含的教学经验是经过制作者凝练过的精华,省略了大量形式上的说辞,其经验的传达简单而且直接,这也是受众最希望得到的信息。最后,微课的制作者可在微课展示的平台及时得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

可见,微课是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的理想工具,它有利于同行交流借鉴,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升学科组教研与校本研修水平,而且反过来对微课本身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作用。

3 微课的发展方向

基于在高等教育中对微课的定位——课堂讲授的有益补充与教学经验交流的理想工具,可知微课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突出特色,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滥。

微课的特色就是它的短小精悍,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最好5-10min 解决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在微课上的有效时间段,时间过长,学习效果就不好。微课要把握住自己的特色,只有立足于自己的特色才能有发展空间,而不至于被其他的在线教育所吞噬,甚至自我消亡。

微课为何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滥”?因为微课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要有标杆作用,不可粗放式管理,否则这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一旦微课平台被大量的不良资源充斥,这对学习者也会造成困扰,增加其查找优质资源的难度。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对微课资源建设的顶层建筑进行设计,集中区域内的优秀教师,建设一套质量高、体系全的标准化微课资源,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4 结语

在现今这个经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在慢慢改变着教育教学。但是其改变的方式并不是通过改变高等教育中课堂授课方式以及改变学校结构开始的,而是通过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的发展壮大,慢慢占领着学校教育的领地。一旦虚拟网络技术发展成熟,网络虚拟课堂与现实的实体课堂差别无二时,网络教育才算真正替代了课堂讲授教育方式。那么,在虚拟网络革命发生之前,诸如微课等网络教育必须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在教育活动中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在这个变化万千的时代与时俱进,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讲授经验微课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21年20期)2021-11-04 09:39:46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党课参考(2018年20期)2018-11-09 08:52:36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22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