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圭山水画的“留白”探析

2022-03-18 11:34席元勋何建波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溪山李唐留白

席元勋 何建波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安徽芜湖 241000)

夏圭的山水画师出于李唐,从夏圭的山水画作品中能够清晰地看出他的山水画风格与两宋时期李唐后期的山水画中风格极为相似。李唐后期的作品如《清溪鱼隐图》和《烟村归渡》等逐渐开始对画面的构图采用的局部表现,以及画面的留白,使得画面更有吸引力和神秘感。李唐后期画面构图简洁奔放,夏圭在李唐山水画的基础上将这种独特的取景方式进一步展现,从而使得他的山水画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夏圭把李唐后期开创的局部构图、画面留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喜欢在取景的时候只取场景一部分,再留出大片空白作虚化的处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他在取景构图、空间布局、笔墨技巧和画面留白的意境开拓方面做出了举世瞩目巨大贡献。《画法记年》载:“夏圭《溪桥茅店图》,谈色任务阁楼精细。”[1](P223)但是这类作品不是夏圭山水画的独特风格,同时也不能视为南宋山水画的主题风格。在取景方面,夏圭有“夏边式”之称,据《格古要录》记载:夏圭山水画取景、留白、皴法、布局与马远的山水画形式与内容基本相似,但是他的画风更加的简淡。[1](P253)他喜欢用秃笔,画阁楼庭院不喜用尺界,提笔即来,高耸突兀,神韵极佳,可见于夏圭画卷和边角之景的特点。夏圭这样的“局部之景”成为南宋画院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色和创新。因为南宋独特的政策倾向,大部分主要的画家都聚集在宫廷画院之中,使得画院山水画的风格代表了整个南宋时期山水画的风格与导向。因此,后世的画家与学者谈起南宋的山水画,总是不能绕开南宋画院而谈起。

一、《溪山清远图》中的留白

局部取景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新的高峰时期,宋代山水画与唐代山水画色彩丰富有所不同,宋代的山水画多以水墨设色、局部取景为主。《溪山清远图》为南宋时期画家夏圭的代表作品,此画是夏圭的长卷作品,由十部分组成,长889.1cm,宽46.5cm,目前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馆,画面的主要取景为钱塘江畔与西湖景色。从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夏圭青睐于局部取景的方式凸显画面的整体效果,正是因为这样的独特取景方式,使得他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正是他这种“半边式”构图方式成为了南宋画院的一个经典之作。而且这幅作品还采用了独具创新的远虚近实的布局方式,这也是夏圭山水画作品中的另一个独特之处,画面左边是山石中的若隐若现的山峦、参差不齐、高低起伏多变,远处的丛林喜用直线勾干,一气呵成,用笔尖簇叶;山体的皴法,将大斧劈皴与小斧劈皴相结合,以及长条、点子等;山石以大斧劈皴法刚劲有力、简淡概括,一遍成形,明暗过渡非常自然。这种奇特的布局方法和独特的主观表现,将作品展现得活灵活现、耐人寻味,刚劲简练的线条,通过画面的大量留白、虚实变化和若隐若现达到一种幽远的意境。他在《溪山清远图》的画面布局中,以局部表现体现整体手法,把局部的取景作为主体描绘,用渲染的手法将远处的山体虚化,以朦胧的阴雨天、浓雾表现远处的景物,通过局部的近景勾起人们对远景的想象,使得画面更具有吸引力。留白使得这幅作品结构更加清晰,同时夏圭采用大面积留白,给画面的氛围、空间意境增添几分神秘的色彩,产生无限的遐想,给人一种空旷虚渺的空间,使得画面更加耐看,不显得那么繁琐、厚重。正是因为他这种独特的构图方式,使得这幅作品成为了“半边式”构图代表作品独有的经典案例。

从《溪山清远图》的第一卷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山峦之间弥漫着一股淡烟,在山峦之间流动,画家以清淡的墨水表现云烟的动向,凸显了远处的山岭之间幽静和视角的旷野。山林之间一条条缓缓缠绵的溪流涌过,一个便于行走的竹桥铺于溪流的两边,竹桥显得不是那么的宽,桥的主体是由三根竹子拼在一起而成,尽管作者在桥上特意勾画了护栏,但还是显得桥体弱不禁风,有种摇摆的势头。这与人文画的布局有所不同,人文画多以庭院喝茶商户、戏婴为主,他这幅画更多的是描画两岸风景之下的山村烟火气息。在画村落的石块时,他运用了更加简单的浓墨渲染,笔法也更加随意,使得石头看起来不显得那么的生硬,更加具有体积感和承重力,运笔水量的适度也使画面更加的柔和,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视觉体验。通过描绘山峦、村落、溪流、桥梁和云烟,凸显钱塘江畔的山溪之谜、烟火气之兴。大面积的云烟环绕的山峦与天空形成布局突显无限视野的留白空间,远景虚无缥缈、若有若无,近景简洁清晰。他的这种山水画构图,截取了诸多山峦的一角,取景虽少,但画面的效果与空间氛围十分突出,这种“边角式”的取景方式,显现出主体对象和画面的空间气氛,使得主体效果更加的强烈。

二、夏圭山水画的“留白”与独特的构图

中国绘画史上,南宋的山水画画家以李、马、夏、刘最为出名,他们也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与李唐后期的山水画相比,马、夏的画风更加刚劲有力,清淡简括。中国绘画主体风格演变,都是经过无数的学者与画家的虚心学习与成果归纳总结而来的。后代评论家如何谈及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他们形成了一个时代的风格,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董其昌在“画分南北宗”就谈及“北宗”“马夏辈”[1](P278)。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中谈道:刘、李、马、夏俱负盛名”[2](P153),可见夏圭在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之深远。倘若承认李唐是南宋山水画“取景式”构图的开荒人、奠基者,那么夏圭则把南宋山水画的截景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新的构图空间。

夏圭作为南宋山水画的大家,他放弃了北宋及李唐前期构图形式,开始对李唐后期的截景式绘画产生了兴趣,并且把这种布局推到顶峰,在他的创新下,画面的空间更加的简淡,留白营造的意境更加轻松、神秘。以北宋画家王诜《渔村小雪图二》为例,可以看到北宋山水画多以全景式构图为主,用笔细腻,画中有近景、中景、远景,以高耸的山峰作为远景,地平线到山体的距离形成了画面的深度,山体有一种气势宏伟的北方山峦之势,挺拔高耸、气势逼人。而从夏圭《溪山清远图》第一卷可以一目了然,夏圭只是截取诸多山峦的一角,并且运用了简单的留白画面,给观者营造独特的遐想空间,使得画面更具有氛围。他的构图方式采取了一种大面积留白、营造空间意境,画面的半边式构图,惨淡的构图方式,使得他的山水画有了质的飞跃,标新立异的布局是对北宋山水画的革新,这也是他在山水画艺术价值方面的重要开拓。夏圭山水画营造少即是多、小即是大的空间布局,有一种留白的旷野感,他的山水画留白,更加注重近景的描写与修饰,颠覆了北宋时期的以高远、深远为主的空间感,形成一种若有若无、虚实相兼的独特意境。

夏圭山水画的最大特点是“留白”。在夏圭《溪山清远图》《山水图》《江头泊舟图》《烟村归渡》等作品中,画面的构图中运用大面积的留白,其留白在空间的布局、虚实、远近和大小都是经过画家长期的大胆尝试与探究而形成的。[3](P26)这种“留白”给观赏者一种轻松、寂静、幽远氛围和空间感。夏圭山水画的留白除了受到李唐的影响外,还是当时儒学思想体现,当时的画家倾向于将个人的情感熔铸其中以达到神似的思想境界。在夏圭的山水画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他的笔墨现象和独特的留白,使得主题物体格外抢眼,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及空间布局的美妙,更好地释放观者的遐想,画面中的起伏、虚实、留白将峰、亭、树、宿展现得活灵活现,表达出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意韵。

另一方面,夏圭还关注留白在画面的空间布局。在构图形式上,夏圭将“留白”充分地分配,不断地调整、重置、用墨,观察主体物与周围的关系,尽最大可能让画面的空间布局得到最佳状态,将天、地、云、雾、山、溪、石、木、村和畜构思更加清晰。《溪山清远图》最后一卷,高峻的山林之间有一处依稀可见亭子,与周围的物体相比并不显得那么另类,以一种巧妙的布局让亭舍与周围的景观适度融合,山体之间的留白让画面的空间层次更加分明,山林之中的庭院也有一种宁静的画面感,给人一种空灵幽静的意境。远处巍峨挺拔的山脉在云雾之间若隐若现,似乎游走在云烟之间,夏圭以这种少即是多、小即是大对远处的山加以表现,将大面积的留白量于其中,给人一种神秘的想象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刺激感,延伸了画家对作品的审美需求,使观者获得共鸣。

三、留白艺术的运用

首先,绘画的创作与大众审美意识相和谐。画家的作品是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观者的审美价值的相对统一,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既要在前人绘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又要不断延续前人优秀的艺术理论与创作方法。从《溪山清远图》上可以看出,山水画对于“留白”的运用,也突显在其画面的空间布局与审美感认知上,留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山水画的艺术价值,体现了山水画的独特意境和绘画风格。夏圭的山水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当时所处的状态而发生巨大变化的,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环境基本稳定,整个社会阶层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有了极大的需要,加之宋画院的推进,画家们开始注重绘画给观者带来的视觉冲击,画家们开始追求绘画的简淡,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山水画家们开始将这种边角式的取景方式带入作品中,使得这种深远的意境与观者的审美价值相统一。

其次,更加注重留白的表现形式。留白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前人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表现,夏圭将这种留白的形式加以延伸,使其在山水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取景、布局、留白和渲染上。比如说,夏圭的作品取景构图更加简单,空间的布局也更加随意,画面大面积留白,用色也更加自由奔放,虚实变化也更加自然。画面呈现出一种幽远的氛围,逐步实现了从北宋的全景式向边角式的取景方式的完美过渡,打破北宋时期山水画的束缚。山水画的留白形式也更加丰富,《溪山清远图》《江头泊舟图》中留白的表现形式更加自由,作者对画面的布局显而易见,更多采取的是一种局部的取景,然后将画面的空白处与局部深度融合,将画面的渲染、运墨、运笔与留白融合在一起,让空间看起来更加自然,似乎是一种有规律的衔接,用画面少部分的实景来衬托留白过渡的虚景,给人一种视觉的刺激,幽静深长的意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与憧憬。这种留白的运用既提高了画作的艺术价值,又给画家们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夏圭通过山水画留白技术的大胆尝试,使得他的山水画作品更具有韵律。

结语

夏圭的“半边式”取景构图,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意境,这种空间的布局成为南宋画院画家对山水画新的认知,将画家的主观感受与景物的深度融合,达到一种诗情画意的艺术气息,这种“留白”表达诗意的手法成为南宋画家们的共性,画家们由北宋严谨细腻的画风转向简淡自由的画风。这种简淡化的空间布局,让画面看起来不像北宋山水画画面那样拘谨,清晰地表达出画家对山水画新的认识与情感的流露。可以这样讲,留白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发展的必然经之路,留白所表现的艺术价值是无限的,留白成就了南宋的画家,留白将山水画与诗情画意相互融合,即使在当代山水画中,留白艺术表达形式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够让我们对山水画有更深刻的了解。

猜你喜欢
溪山李唐留白
《溪山春韵图》
《溪山清远》
李唐&萧照:徒儿,放下屠刀吧!
庭院中的童年
溪山春融图
爱心义诊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王翔国画作品选
文韬武略冠李唐——唐朝著名军事家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