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的历史嬗变与前景展望

2022-03-18 10:44:53冯永刚武佳萌
关键词:公共性师生关系师生

冯永刚,武佳萌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济南 250014)

师生关系是最基础的教育教学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1)[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5页。教师是照亮学生人生道路的指路灯。(2)[苏]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5页。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师生关系的质量与学生未来社会能力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联,积极的师生关系与学生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呈现明显负相关。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良好处理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情感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3)张彦君:《论师生关系的心理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师生关系始终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议题。师生关系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嬗变与时代脉络,表现出鲜明的研究特点,获得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的发展历程和演进特点,可把握我国师生关系的发展走向,从而为深化师生关系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或参考。

一、我国师生关系的发展历程

师生关系并非单一的人际关系,而是一种具有多层次、综合师生二者知情意行等各方面的整合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平等关系。(4)余清臣:《与亲密性相映: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建构》,《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第10期。师生关系是涉及教育、心理、自然以及伦理等具有多重层次的社会关系体系,是一种动态互动的发展关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但各阶段的发展又有其内在的共同规律。(5)林天庆:《论时代的进步与师生关系的发展变化》,《教育评论》1992年第4期。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变革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的指引导向,社会公众对师生关系的关注愈发热烈,有关师生关系的研究方向与主题也随之发生转变。师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主体。对于师生双方而言,师生关系的变迁反映着师生个体主体性的觉醒和角色定位的日渐清晰,(6)和学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诠释》,《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年第4期。而教师与学生对自身主体地位和角色定位的清醒认识,更是协调处理双方关系、实现师生关系良性循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此,师生主体性发展与师生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以主体性师生关系发展历程为依据,对师生关系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从中窥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的发展脉络。

(一)讨论借鉴:师生关系的探索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致力于探索新的政治经济发展道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开始学习借鉴苏联的教育教学经验。受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强调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十分重视教师地位,重视教师在知识授受过程中的关键和主导作用。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突出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极力强调教师为知识教育服务、为学生的智育发展服务的至关重要性。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师生关系表现出明显的主客体二分的特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教育、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为主要目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依附关系。(7)教育学教研室:《关于人民教师问题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年第2期。

20世纪50年代末期,社会各方面事业和产业对人才的强烈渴求以及“大跃进”政策的影响,1958年我国教育界兴起了一场“教育大革命”,虽这场运动的重点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所采用的措施和手段也略显激进,但其影响范围却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教育界展开了相关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在师生关系方面,运动批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带有明显“苏联模式”的相关教育方式,对生产劳动与教育的关系、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的讨论和思考。在“教育大革命”的呼声中,重视学生的作用、教育过程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等观点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8)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04页。此后倡导教育要结合生产劳动、凸显学生地位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如宋兰舟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一文中指出,师生关系不应再保留旧的封建传统,应建立体现民主与平等的新型关系。(9)宋兰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1期。由于考虑到教师在学生成才、培养社会建设者与接班人过程中所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因此对教育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仍尤为看重,无论是在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能方面,还是在教师的情感态度层面,教师的表现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结果和成效。(10)朱菊芳:《师生关系与教学质量》,《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在此阶段,师生关系仍表现为教师主导学生的倾向,但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已有学者意识到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并非唯一,由纯粹的主客体属性关注到了学生作为另一主体的作用,(11)人民教育出版社:《社会主义社会的教师作用和师生关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第18—19页。尽管这类观点在当时并未得到关注和广泛认同。

十年文革期间,由于对教育方针的歪曲解读,这一时期教育完全围绕政治活动展开,在破坏我国教育事业建设的同时阻碍了我国师生关系的发展进程,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陷于停滞。

(二)正本溯源:师生关系的调整发展时期(1978年至1990年代初)

1978年改革开放后,教育界开启拨乱反正,教师地位逐渐恢复,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观点中出现关注学生主体、建立民主平等师生观的呼声,开始将师生关系作为独立领域进行学术研究。(12)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0页。1985年国家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自体制层面开展系统改革,教育领域同系列政策方针相契合,开启了正本清源的道路。传统的“尊师重道”观念回归到大众心中,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教师地位都得到恢复和改善,学术氛围得到净化和活跃,学者们通过更为开放的研究视角,对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展开讨论,力图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摆正师生位置,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衡,师生关系发展进程再次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回归到实践正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及现实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教育政策方面,师生间的复杂关系始终是教育过程中无法逃避的议题,任何一项教育法规的出台,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师生相关。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为处理师生关系提供了政策层面的规定或引导。其中,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并明确规定要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反映出这一阶段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凸显,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其地位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提升。

在学术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考究与定位。继20世纪50年代教育大讨论之后,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再次兴起了有关教育中师生关系问题的社会讨论,对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地位、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诠释。学者王策三曾指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配合,学生的“学”是检验教师“教”的结果,教育方针和教学效果最终通过学生的“学”得到反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活动中缺一不可,缺少了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将失去意义。(13)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6期。除此之外,冯向东在《再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中提出,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并非存在唯一主体,师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活动主体,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并非意味着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14)冯向东:《再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兼答刘浩学同志》,《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由此可见,较之以往,此时期对师生关系的思索有了更为公正的视角和更加开放的态度。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对师生关系的探讨开始关注平等、自由、民主等因素,改变了传统观念所赞同的主客二分观点,关注到教师与学生主体间的平等。改革开放后,系列教育法规与政策的颁布,恢复了教育秩序,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摈弃了主客二分的主体性观点,为师生关系的调整注入了新生活力,将我国师生关系引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动态融合:师生关系的内在发展时期(19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自进入1990年代后,在社会对民主、自由的讨论过程中,对师生关系研究不断深化,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得到了重新的反思和诠释。1993年10月,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一法规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的相关权利和义务都有了明确的法律支撑和保障,也意味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群体社会地位的显著提高。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和社会各界主体的教育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在法律层面明确保障了教育活动的合法有序开展,保护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与利益不受侵犯。(15)高嵩:《高师院校在教育实习中的作用变迁及发展趋势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在20世纪90年代的转型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及政策的完善,推动师生关系及其研究在不断地规范过程中发生着内在转变。

20世纪90年代是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转变时期,这一阶段许多学者开始注重师生关系中的动态结构,研究师生之间的有机互动过程。90年代初,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领域的功利主义、商品化风气逐渐波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受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明显的物化倾向。加之社会教育政策的日益完善以及师生逐渐明晰的权责划分,二者在完成基本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表现出了更多的利益交换关系,情感产生疏离,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师生关系表现出了功利化色彩。在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总结社会现实的基础上,直至90年代末,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发展发生了内在融合,师生关系逐渐由单纯强调外在的契约与利益约束,逐渐向关注内在契合与平等对话的方向发展,初步呈现出向内在主体间性转变的特点。在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方面,大多学者摒弃了传统观念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而学生居于客体地位的师生观,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关注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呈现出由外在向内在融合的表现。(16)肖兴政:《师生主客体关系新论》,《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1期。聚焦于现实,虽然师生之间又反映出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但对平等、自由与民主的追求仍不可阻挡,越来越成为这一时期师生关系发展的新倾向。“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正式职能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8页。与各历史阶段相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必然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如火如荼的90年代,师生关系的发展在初期具有明显的外在主体间性倾向,但在研究与实践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在转变,体现出主体间性由外向内发展的整体趋势。

(四)走向共生:师生关系的新型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

在世界性教育变革和教育新理念的指引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师生关系的发展与教育改革进程与时俱进,伴随着教育活动个性化、民主化、多元化的发展,研究者紧扣时代脉搏,进一步斟酌师生关系的本质,思考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探索师生关系的非对称性,对师生关系的研讨呈现出共在、共生的交互趋势。(18)李阳杰:《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师生交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教师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

虽然有关教育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但教育实践中的现实师生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改善。针对21世纪以来日渐凸显的师生冲突、师生情感疏离、矛盾激化等现实问题,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趋向,在突出主体间性的同时,也逐渐关注教师和学生除了“自我”本身之外的他者性,强调“自我”和“他者”的携手共进,印有显著的公共性色彩。在经历过由主客二分到强调交互主体的民主型师生关系的转变后,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主体间性是对传统主客体分离的师生关系的重新审视和建构,师生间存在且应存在合理的主体间性,强调师生二者互为主体,并非意味着师生间教育关系的解构,而是突破了主客局限,在更全面的视角中关注师生自身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建构过程需要关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的相互交往、彼此理解、意义共识的关系,师生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这为师生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有关共生的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也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有研究者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包容和差异而实现的共同发展。(19)郝文武:《教育民主的主体间性本质和方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还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完整人格的健全个体,传统的师生交往是主体与客体的交互,客体处在被动地位,而在强调共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互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师生关系是在双方主动的精神互动中所产生的交互关系。(20)于学友:《主体间性:理解师生关系的新视角》,《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9期。在师生关系从主体间性到公共性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由主体间性到他者性的转变,公共性的实现必然是要经过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由主体间性再到他者性,最终实现公共性的过程。(21)冯建军:《从主体间性、他者性到公共性——兼论教育中的主体间关系》,《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推动师生关系向他者性及强调共生的公共性方向发展,是21世纪以来师生关系的集中体现。回顾有关师生关系的发展历程,师生关系表现出由主客二分到强调主体间性,再到重视他者的意义并向公共性转变的深化发展趋势。当前阶段,以追求共生为前提的公共性倾向成为我国师生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的演进特点

师生关系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时代印记。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在实践探讨,师生关系研究经历了由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的转变、由主体间性到他者性、走向共生的公共性的变迁逻辑。

(一)师生关系研究由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

自古以来即有的“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隐喻,虽然在字面上强调尊师重教,但在古代社会中,更多的是象征着教师身份的无限独尊,强调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听从和遵从。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学者在处理教师与学生二者关系的问题上仍延续传统的师生观念,无论是建国初期探索借鉴过程中凸显的“教师中心论”,还是其后标榜的“教师主导学生说”,整体反映出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甚或主导,认为教师对教育过程的绝对控制是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必要保障。此种认识,忽略了师生二者共有的主体性,模糊了教师与学生本身存在的平等和能动性关系,师生之间被视为一维的、单向的授受关系,强调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此种师生观的形成,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尚处探索阶段的复杂社会现实决定的,此阶段对教师的教育使命和责任担当的片面放大,以致师生地位划分明确,二者之间的主客二分结构看似难以调和。但在此过程中,不乏部分学者关注到了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地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诠释。在探索借鉴与反思的过程中,学者们通过历史眼光审视师生关系发展,愈发关注师生关系中教师因势利导的调控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22)顾明远:《再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1年第2期。至70年代末,我国师生关系的主体性发展已挣脱前期将师生主客体决然二分的固化看法,以辩证统一的历史观点批驳主客二分的片面性,意识到师生关系之间的主体性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的动态关系,在深层次把握师生关系的内在规律、逐渐审视师生二者主体性和主动性的认识中,我国师生关系越来越关注主体间的个体差异而并非主体地位的本质区别,师生关系呈现出主体间性的特点。

(二)师生关系研究由主体间性到他者性

主体间性即强调交互的主体性,否定主客体的决然对立,强调主体的意义。这一视角最初源自西方哲学中的现象学观点,相较于主体性而言,主体间性更关注“间性”这一交互关联状态,凸显人的价值。(23)李家军:《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23期。以师生关系中任何一方为中心,都是忽视主体间性而将主客体二分的做法。研究者对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探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强调外部约束的、外在的主体间性阶段;二是强调主体内发的、主动承认的内在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摆脱了主客体二分的二元观点,强调主体之间的相关性。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主体间性师生关系逐步得到教育界的认可,直至进入21世纪对“他者性”给予关注之前,主体间性始终是学者在处理师生主体关系上所持的主要态度。

其中,外在的主体间性主要强调在社会制度约束基础上所建立的主体之间的利益互惠关系,这种特点在20世纪90年代师生关系的发展中表现尤为突出。90年代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政治中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深刻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外在的主体间性表现为师生双方在日常的交往中强调二者间的互惠关系,将师生互动视作获得回报、满足自我利益的途径。这种回报不仅表现在酬劳等物质方面的充盈,还表现在师生双方基于自我利益维护的功利性目的的实现上,其进步之处在于通过社会契约的规范约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师生主体间的平等互利。(24)曹珺玮:《教师实践智慧:缘起、内涵与养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但久而久之,这种形式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充斥着功利性目的,影响教师形象、地位和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养成,仍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取向,难以克服利己主义的弊端。

内在的主体间性是向主体间更深层次结合的结果。相较于外在的主体间性而言,内在的主体间性更强调精神方面的充裕而非物质层面的满足。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师生间平等、对话等方面的相关教育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多,师生关系向内在主体间性转变愈发明显。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其本身就是交流和对话的过程,是精神共享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主体间更应关注的是精神的平等和开放,重视相互间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对话和回应,它弥补了片面关注主体利益的短板,注重各平等主体间内在的尊重、协调与契合。但因过分重视师生平等而忽视主体个性差异,强调主体间平等回报的倾向,又不自觉地使主体自身成了另一主体的“复制品”和影子,导致师生双方存在的差异被不同程度地遮蔽、掩盖或忽视。

师生互动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得对“自我”和“他者”的协调也引发了研究者的关注。师生双方既要体现作为教师或学生的独特性——“自我”的存在,同时也要承认交互的另一方——学生或教师的“他者”的存在,“他者性”由此进入师生关系的研究视野。他者性仍与主体间性相联系,但他者性理论更强调“他”“我”之间的差异或独特,因为自我的发展离不开对他者的理解和沟通,自我的价值需要由他者承认来实现。基于自我对他者的依赖,自我对他者的付出不需要得到他者必然的回报和反馈,自我主体对他者存在的是自愿的付出和不图索取的责任。(25)冯建军:《他者性:超越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由主体间性向他者性的转变是21世纪以来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师生双方在考虑“他者”的前提下,做出彼此相互关心和服务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出于为对方的发展考虑,出于将师生关系作为一种伦理关系的考虑。在当时,他者性对我国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与导向。

(三)师生关系研究走向共生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在性,是在承认他者存在的前提下,在肯定主体间差异和责任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共存、共在和共生。由于现代生活的公共程度逐渐加深,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公共社会实践,公共属性的凸显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有关我国师生关系公共性的探讨也日趋热烈。就共处于公共领域中的师生二者而言,作为共生个体立身于自由开放的公共环境之中,其公共性自然应遵循公共伦理原则,重视师生之间的公共伦理责任。现阶段师生关系的公共性体现在师生双方自觉接受各自的主体差异,在开放自由的氛围中相互尊重,互补共进,追求作为共生师生关系的充分沟通与相摄相容。

师生关系的共生属性表明,师生是主体间性的共同存在,双方缺一不可。作为教师,关爱学生是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孔子强调,“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通过教育活动进行劝勉和教诲并非出于钳制学生的目的,更不是为了获取物质上的利益,而是将教育活动视为一种伦理活动,出于师者的责任和仁爱开展教育。以这样的伦理精神为支撑,孔子为现代教师树立了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道德榜样形象。对现代教师而言,师者的价值仍然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要对学生做出必要回应,承认师生、生生间的必然差异,以包容态度理解和尊重当代学生的价值观念。“学生有选择的自由,但他们对自己和对学校也要承担某些责任,这两方面是并行不悖的。”(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63页。作为在教育活动中的共生个体,学生也应对教师承担自觉的责任,以共同实现师生之间和谐伦理关系的自然建构,促成师生之间道德、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完整性发展。(27)曹永国:《师生关系:从相处到相依——后现代性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7期。在共生的状态下,师生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携手并进。

三、师生关系研究的前景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师生关系的探讨不断革故鼎新,随着时代发展表现出不同的侧重和倾向。通过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的发展脉络和演进特点,进而把握我国师生关系的发展动向,展望我国师生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将师生关系的研究推向新的发展境界。

(一)拓宽研究视角,多维延伸师生关系的研究范畴

师生交往的意义渗透在教育活动的各个阶段,这反映出发生在公共领域的师生交往并非静态的、单维的存在,而是立足于现实复杂教育实践的社会交往关系。在教育学与其他学科融合渗透日趋深入的新时代背景中,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不能局限于教育学的单一视角,而应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和领域,主动与其他学科进行对话和交流,延伸师生关系研究的多维范畴。一方面,在目前的教育现实情境中,师生关系研究视角多维化的实现,可从各学科领域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一门或多门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将师生关系的积极建构真正置于社会需要中,力求从多维度拓展公共性师生关系的研究范畴。研究范畴的延伸还应着眼于教育活动涉及的各类教育主体和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拓宽思路,从多角度完善公共性师生关系的研究成果,为师生关系研究做出更为系统的、整体的诠释。另一方面,师生关系研究要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实践取向,力求在基于现实的基础上丰富师生关系多维视角,尤其是基于当前深入推进的智慧教育的研究视角,从智慧教育、智慧教师、智慧课堂、智慧学生等维度延展师生关系的研究范畴,不断拓宽新的师生关系研究领域,为师生关系发展提供贴近现实的、可靠的、全面的和有力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二)强化整合研究,积极推进多元互补的师生关系研究范式

当前,我国师生关系已显露出公共性的发展态势。强化多元的师生关系整合研究,有利于弥补对师生关系研究的偏颇解读,实现各类研究范式的多元互补。在公共性的研究领域中,为把握师生关系的共在、共生、共享的属性,应在延伸多维研究范畴的基础上加强整合意识,建立师生关系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实现研究范畴与范式的统一,建构更具规范性、科学性的师生关系研究体系。一方面,实现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在师生关系中的整合研究。在教育场域中,科学规范的制度文本、教育法规等为师生关系的维系与发展提供了制度性支持,但教育制度、法规的确立也无法脱离政策实施背后的价值信念、道德规范、习俗习惯、人文习性等非制度因素的影响。这些非制度因素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师生关系有关政策法规的逻辑理解和完善创新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尤为显著。然而,在侧重制度因素的功能性分析中,虽然早期的师生关系研究曾取得丰硕成果,但对未来师生关系建构过程中的相关道德观念、风俗禁忌、文化传统等非制度因素影响的挖掘仍存有欠缺和不足。因此,在未来的师生关系研究中,研究者需提高自身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整合能力,深入探究影响师生关系的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对师生关系发展内外条件进行全面剖析,实现对师生关系的多元化整合研究。另一方面,在解读师生关系深刻内涵的前提下,众多学者通过历史研究或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师生关系进行了理论思辨和深刻解读,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来师生关系研究应在此基础上积极结合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可视化的测量统计等手段,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多元化研究理论和方法,推进师生关系研究的融合与互补。

(三)培植与凝练特色,着力打造多样化的师生关系研究主题

伴随着公共性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丰富和多元化发展,公共性师生关系的研究主题也渐趋多样,在多维研究范畴和多元研究范式辩证统一前提下,其研究主题不应局限于师生关系的共性,而应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在教育理论贯通教育实践的进程中培植自身特色,打造多样化的师生关系研究主题。

一方面,师生关系研究要坚持特色培育与多样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未来的师生关系研究,既要探讨师生关系的共性,又不能忽视对不同场域内师生关系的现实状况及其质量保障的关注,要积极致力探讨不同教育情景下、适合自身发展的师生关系。(28)[美]约翰·I·古得莱得:《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苏智欣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0页。尤其是要立足自身优势,挖掘具有自身特色的、与众不同的研究主题,以个性化特征促进内涵发展,深入推进师生关系的改革和发展。由于每个师生关系研究主题都有独自的特点和偏好,这就使得师生关系研究主题各有所长、各具千秋。于师生关系的整体而言,各种蕴含鲜明特色的师生关系研究主题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使得师生关系研究主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为良性师生关系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价值参考与坚实支撑。另一方面,师生关系研究要打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升师生关系研究主题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在着眼于公共领域的基础上,师生关系研究需从教育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动因出发,既关注对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主题研究,也重视教育活动中涉及的师生交往模式、交往理论、发展规律等对师生关系的理论诉求,以及公共性师生关系发展过程中应创设的共生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经验和教训等对师生关系的实践表达,推动师生关系研究主题从一元走向多元。

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论是哪一时期的师生关系及其发展特点,在其所处的时代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留给后人的是对历史变迁的经验概括与规律总结。当前阶段,在讨论师生关系如何向更合理、更适切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朝向公共性的师生关系代表了师生关系的未来发展走向,为构建现代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价值指南。有关师生关系的探究仍方兴未艾,对师生关系的研究指向及其逻辑进路仍需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这也是师生关系研究的动力和活力所在。

猜你喜欢
公共性师生关系师生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6:32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