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提升动力机制探析

2022-03-18 10:06廖启云陈雯雯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高校教师责任

廖启云,陈雯雯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这是高校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等社会使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高校教师既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如何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意识,推动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事关重大。

一、高校教师社会责任含义界定

社会责任这一概念起源于企业研究理论。1953年,Bowen首次提出,商业人士对社会的义务在于执行的政策、制定的决策、采取的行动要和整个社会的目标和价值相一致[2]。1984年,Drucker提出,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企业应为满足社会或个人的某种需要而存在,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应对社会承担相应责任[3]。因此,社会责任这一概念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研究被广泛关注,并逐渐被运用于其他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4]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教师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根据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地位,其社会责任体现为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等所应承担的本职工作,以及作为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是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比一般群众更渊博的知识、更专业的眼光以及更深刻的思考等素养所决定的。

本文认为,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是指高校教师作为行为主体,基于一定的物质精神利益和职业道德认知,以社会客观价值为评价标准,履行社会赋予其立德树人、学术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等责任。这是一种以教师道德责任为主体,以教师法律责任和教师职业责任为准绳的行为规范。

二、高校教师社会责任基本内容

马克思指出: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5]高校教师承担并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是其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义务,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6]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实施者。“立德”具有双重含义,既包括高校教师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道德品行,又包括教师自身的道德示范;树人,就是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高校教师要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立德与树人相统一,按照教育规范和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做好教育培养工作。立德树人也是言传身教的过程,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情操、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等都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增强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社会需要真正有思想的教师,做到以德为先、严谨治学,真正承担起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

(二)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专业发展核心

在柏林大学首任校长费希特看来,学者的真正使命在于用学问的方式关注社会、服务社会,费希特心目中的学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传承者,更是新知识的创造者[7]。高校教师既要开展教学工作,又必须从事学术研究,从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变为知识的研究者、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一体化。”[8]高校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创新发展的高地,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持,高校教师则是开展学术研究的主导力量。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其目的和任务是追求真理、判别与审视人类既有知识以及探索发现未知领域,在研究过程中促进其专业知识不断增长、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职业责任感不断提高。因此,高校教师本人的职业发展、积极进行学术研究成为其重要职责,也是他们作为高校主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三)文化传承是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

高校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人文精神的布道者和社会风貌的改良者,承担着文化加工与知识选择的职业责任,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足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气概,充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成果,把优秀的文化内容作为社会文明进行传承。高校教师还须担负促进民族文化高度认同的社会责任,站在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最前沿,要自觉担当起维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的重任,做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的桥梁和纽带,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创造新文化。高校教师要主动做文化自信的引领者、文化自觉的示范者、文化责任的践行者,促进中华文化的民族认同。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体,以有利于我们发展进步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为用,创造发展具有真理价值和与时俱进的新文化,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根本保证。

(四)服务社会是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现实需求

教师是社会道德的示范者、社会风尚的代言人和社会思想的风向标。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是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主要方式。首先,人才培养是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核心内容。为了培养社会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高校教师应当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整体利益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青年学生的精神追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高新技术对社会发展和大众生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制高点”,高校教师着力将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创新型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社会经济增长、社会结构优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最后,知识性服务为社会大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对关键信息较为敏感,研究和洞察能力强,能够对不同载体上的各类信息进行较为迅速地甄别、收集和整理,并能根据社会和大众的信息需求开展相关研究,丰富并完善相应知识体系。

三、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提升动力机制

通过完善利益激励机制、加强教育保障机制、强化专业发展机制以及增强社会参与机制等来提升高校教师社会责任,能够有效增强其为教育事业奉献和奋斗的动机与持久性,充分激发高校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更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也有助于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高校建设水平与治学环境质量。

(一)完善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利益激励机制

利益激励机制是指高校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服务社会的要求,通过各种制度和机制,激励教师产生积极的前进动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的责任意识,外化为言行举止的作用方式。

第一,身体健康是高校教师承担社会责任的先决条件。“高校教师总体生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且呈逐年加重趋势;多重职业负荷也对他们生理疾病检出率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9]高校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静坐少动的工作方式使得他们之中亚健康人数逐年增多,身体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高校应投入资金完善体育设施,推广多样化的运动项目,满足不同教师群体的运动需求,使他们练就更加强健的体魄。此外,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健康体检制度,让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他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第二,物质激励是高校教师承担社会责任的直接动力。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0]高校教师的物质基础利益需要应得到满足,这是他们能够坚持工作的基本前提。在高校教师完成自身工作与使命的基础上,高校也要及时了解教师的学习、生活需求,充分尊重与保障其个人意愿及合法权益,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氛围。例如,对教师的工作实绩实行绩效奖励;在工资报酬和住房保障等方面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重视其岗位编制、养老等人身保障;考虑他们职位晋升和荣誉方面的需求,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职业抱负;等等。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的物质利益激励,夯实其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建构基础,他们才能自觉自愿地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精神鼓励是高校教师承担社会责任的心理推动力。高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把教育事业与教师的自由、尊严和幸福等因素相联系,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高校应当及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制度和人文关怀层面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努力为教师创设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通过积极开展教师心理健康专题研究活动、邀请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鼓励教师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加强他们的职业满足感,使其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继续前进。

(二)加强高校与社会相协同的双层教育保障机制

教育保障机制是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为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人员设备、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条件,将外在的保障力量变为高校教师内在驱动力的机制。

第一,奠定高校层面的教育保障基础。高校应当关注并满足教师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上的需求,加强相关政策支持,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常可以使用创新教师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来规范和调整教师的行为,在制度的具体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以“大多数”教师的利益为依据,而不能以少数人的利益标准来要求大多数人,这样的政策才是切实可行的。比如,在学术研究考核方面,可以设置符合教师自身特点的相关项目,侧重理论教学质量与学术研究成果的考核,对有关学术研究可以采取适当宽松的政策,并且给予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在评选优秀教师的过程中,改变以往偏重骨干教师的做法,促进民主而科学的优秀教师评价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使每一位教师能够尽展所长,为其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第二,营造社会层面的教育保障氛围。政府应当积极具体地了解高校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出台相关政策,满足高校教师的合理诉求,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此外,完善与高校教师的沟通机制,扩大高校教师的利益诉求渠道。在机制运行过程中,广泛听取高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重视差异化的需求偏好,搜集并整理他们的利益诉求,定期进行讨论,对一些共同问题可以通过信访、通话和网络等方式实现高校和教师双方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然后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并对其进行监督,直至问题解决。

(三)强化教学科研革新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统一的专业发展机制

专业发展机制指高校教师不仅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具备所教领域的专业能力,在长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学和科研等专业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机制。

第一, 教学基本功与学术研究能力是保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教学基本功指高校教师完成教学工作、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目标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研究、人才的培养和问题的探索。”[11]“只有发现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创新性,有目的地针对问题进行研究,对现有的观点、看法和结论进行反思和扬弃,方能不断推陈出新,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将学术理性运用到社会公共生活、公共事件中去,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12]在高校教师到岗任课之前,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培训与指导,帮助其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与研究能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集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于一体的优秀人才,因此教师要善于把课程中的具体知识点抽象成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其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与教学相比,科研更具创造性、更加复杂,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科研活动在不断促进高校教师学术探索的同时,也有助于其将科研方法、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转向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教促研,以研促教,二者相辅相成,实现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共赢。

第二,紧跟学科前沿,与时俱进是强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高校教师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教学科研工作要体现时代性、遵循规律性、具有创造性。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深厚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以及强大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就要引进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注重高学历,还需实践经验丰富和科研能力突出。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代表了特定领域的学术前沿,只有在学术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下进行人才培养,才能促进高校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和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此外,还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基本理论时拓展一些前沿性知识,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并用比较法分析前沿性知识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适时提出需要学生深刻思考和联系实践的问题,布置与课程相关的前沿性作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察探访等实践活动提升自己。这一过程既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也可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未来求学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强化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专业教师的知识理论素质,又具备为社会服务的实践技能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对相关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培训,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双师型”具体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空谈误国,‘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求大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13]高校教师不仅要保证理论学习方面的深度,还应当增加实践频率。例如,增加外出研讨与参观的次数,开阔眼界,在与他人的交流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学术交流与意见交换可以促进创新思维,让教师在学习交流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此外,还应鼓励教师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其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

(四)增强以激发教师潜能、引导社会舆论与监督相协调的社会参与机制

社会参与机制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高校内部各要素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通过它们之间的双向互动促进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要求,强调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进一步协调他们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挖掘教师内心潜能是增强社会参与机制的重要前提。社会参与机制的有效运行应立足高校教师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实践等层面,需要对其参与因素进行有效探索,从而加强高校教师社会参与过程的有效性。社会发展进步与高校教师社会责任提升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社会参与机制是否有效体现为其内在价值可以为高校教师实现社会价值及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产生相应的引导作用。高校教师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共层面与增强其奋斗动力的个人层面之间的平衡点和动力点就是挖掘高校教师个人的内心潜能,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要让他们满意自身的成本和收益、生活得更有尊严,从而产生更大的动力参与社会公共事业,为实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全力以赴。

第二,社会舆论是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的关键环节。我国自古以来便尊师重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社会要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他们肩负着教育培育祖国下一代人的使命,提高其社会地位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成为教师。应当呼吁全社会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理解教师,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的优良风气,才能使高校教师在享受全社会带来的尊敬与钦佩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整体利益观念,坚持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奉献精神。

第三,社会监督是增强社会参与机制的必要举措。首先,在高校建立全面监督管理体系,借助多种监督途径,在校报、期刊、广播以及互联网等多种媒介上增加互动板块,以科学规范的原则强化高校监督机制,增强制度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其次,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高校教师也要明确自身职责,自觉接受监督。最后,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及信息获取渠道,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借助全媒体吸引更多社会组织的关注。同时提高平台的互动功能,努力搭建高校与社会公开透明的沟通互动桥梁,及时反馈社会各界的评价与建议,完善高校管理的社会监督形式,让社会参与机制在信息公开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高校教师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人包括家长、学生和权威专家等,社会各界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政府、学校、社会、大学生以及公众之间的对话与协商,各个方面的相互融合可以使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同时有足够的职业满足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高校教师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提升这一职业的吸引力,从而使其更加心甘情愿、全身心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之中。高校教师在受到公众信任和尊敬的同时,个人定位也应更加清晰,努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可与支持,不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高校教师责任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