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娟,吴月红
(1.山西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作为一位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领袖,毛泽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医药就是中国共产党卫生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多次就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指示。他曾因卫生部对中医药的歧视、排斥和打击而震怒,甚至撤了两位卫生部副部长的职务。正是在毛泽东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推动下,中医药事业才逐步走出了近代以来的发展困境,为今天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苦斗争中,中医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事业的振兴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因此,认真总结毛泽东对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性贡献,对于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毛泽东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保障。中医药有着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中国人的原创性生命科学体系,是中华民族能够繁衍生息的重要原因。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却生生不息,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使用中医药。中医药对中国人防病治病和抗击天花、霍乱等重大瘟疫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欧洲,由于传染病防治开始较晚,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波及整个欧洲的重大传染病,如14世纪的黑死病断送了当时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毛泽东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作用。1954年,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国的医学,历史是最久的,有丰富的内容,当然也有糟粕。在医学上,我们是有条件创造自己的新医学的。中国人口能达到六亿,这里面中医就有一部分功劳嘛。”[1]258
2.毛泽东强调,中医药事关全国数亿人口的卫生工作。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卫生形势严峻,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肆虐,但卫生资源供给却严重不足。据统计,新中国刚成立的头几年,我国发病人数每年约1.4亿人,死亡率在3%以上[2],且“全国约有80%的病人未得到正规的医疗帮助”[3]。当时全国西医医生只有38 000人左右[4]2,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就医费用较高,这使得广大农民和一部分城市居民根本无法得到西医服务。与此同时,我国有30多万中医医生[4]2,主要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中医药在我国有着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且具有“简、便、验、廉”的特色,可以与西医形成互补,共同应对当时严峻的卫生形势。毛泽东指出:“对待中医的问题,实际上是关系四万万七千农民及一部分城市居民的疾病医疗问题。”[1]236“只有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中医,搞好中医工作,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5]
3.毛泽东指出,中医药事关民族文化自信心。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国人原本对自己的文化有着高度的自信。然而,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这段历史里,中国人一度对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工业文明击垮了中国持续了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来自西方的“科学”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在此情境下,西医成了科学的化身,而中医则处于被批判的境地。文化是民族国家的归宿。对中国而言,文化基因的独特性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深层支撑,是我们能够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世界卫生健康史上,中医药是唯一能够与西医药相并列的医药体系。中医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独特认知,蕴含着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原创性贡献。从一定意义上讲,否定了中医也就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1)有论者指出:“‘中医非科学’论的盛行,表明中医药赖以生存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丧失,其实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中医药具有中国原创思维,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否定了中医从一定意义上讲即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就此废止和消灭中医,中国人民将丧失一种就医选择,世界也将丧失一种文明样态。”参见李亚:《毛泽东对中医问题上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批判》,《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2期。。作为一位深谙中华文化真谛的无产阶级领袖,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医问题,是关系到几亿劳动人民防治疾病的问题,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一部分工作。”[1]258这是毛泽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对中医问题上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深刻批判,反映了他对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深入思考。
4.毛泽东肯定了中医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中医药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距今有3500余年的发展史,是迄今为止世界传统医学理论最完整、最系统、应用最广的杰出代表。”[6]中医药对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国家的医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中医就传入日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日本医学家将中医学“日本化”,产生了“汉方医学”。中医进入朝鲜半岛后,和当地文化、医学等相结合,形成了朝鲜民族的传统医学“东医学”。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由于大量华人的定居,中医药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中医还经丝绸之路进入西亚、中东地区,促进了沿途国家医学的进步发展。中国的人痘接种法在17—18世纪的欧洲得到广泛应用,是近代免疫的先驱。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卫生事业整体水平严重落后的情况下,毛泽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政治家的战略视野,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中医的世界性价值。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1]2051954年6月,毛泽东在同时任北京医院院长周泽昭谈话时指出:“要把中医提高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1]245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高度重视中医,大力提倡中西医合作,这对新中国中医政策的制定具有直接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更加重视中医并有力推动了中西医团结工作的开展。1950年8月,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7]会议确立“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和团结中西医”为新中国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应该说,“团结中西医”方针确立了处理中西医关系的基本原则,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当时卫生界的一些人特别是卫生部的有些领导对“团结中西医”方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把其仅仅视为应对当时严峻的防病治病任务的权宜之计,认为中西医合作仅是“人事”合作而非学术沟通。在这种片面认识的影响下,“中医科学化”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歧视和限制中医的问题,中医事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毛泽东发现了卫生部门在执行党的中医政策上存在的问题后,对中医药事业更为关注,及时纠正了歧视中医的错误倾向,中医政策出现重大转变。毛泽东积极推动西医学习研究中医,坚持中西医并重,并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创造中国新医药学的伟大目标。从此,“团结中西医”的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近代以来中医发展的困境局面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中医研究工作,他于1954年6月作出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8]1954年10月,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党组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独立的中医研究院。1954年11月,中央指示卫生部筹建中医研究院。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卫生部在全国聘请了30多位著名中医专家,又选调了一批有经验的西医专家,着手组建中医研究院。1955年12月,中医研究院成立(1985年该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中医研究机构,毛泽东亲自接见了中医研究院的首任院长鲁之俊。对于中医研究院的成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相继发表社论进行宣传,有力推动了中央中医政策的贯彻实施。随后,绝大多数省份成立了省级中医研究机构。至此,新中国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中医药研究体系,中医药迎来了系统整理和研究的新阶段。中医研究院成立以来,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医疗、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仅举一例,1969年,该院承担了“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该团队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一种可以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屠呦呦因此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后继有人是中医药事业能够继往开来的基本前提。在民国政府时期,中医备受歧视,中医教育一直没有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之初,民办教育和师承教育是中医教育的主要形式。民办的中医讲习班大都在后来“中医科学化”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转变为中医进修学校,而当时的中医进修学校存在片面强调中医学习西医的倾向。民间自发的师承教育不够规范和系统,规模小,人才培养速度较慢。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医教育的滞后极大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为改变中医药教育事业的落后局面,毛泽东指示:“中医要进医科大学。”[1]259为落实毛泽东这一指示,1956年,卫生部会同高等教育部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建立四所中医学院。此后,江苏、黑龙江等地的中医学院相继成立,各地中医学院的成立奠定了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基本格局。1962年,有关部门曾打算将全国中医学院的数量由23所减至5所。时任中医司司长的吕炳奎情急之下给周恩来总理写信,他认为人才培养是中医事业的“命根子”,砍掉中医学院会严重影响中医事业的发展。在周恩来的亲自关心下,中医学院实际保留了21所,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中医教育纳入国家正规学历教育体系,意味着中医药人才培养实现了由师承教育为主转变为院校教育为主的重大变革,这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医药院校在继承中医药文化、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以及推进中医药临床和现代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9]。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力推中医进入国家卫生体制,卫生部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首先,设立中医管理机构。合理完善的管理体制是确保中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民国时期,由于中医未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工作体制,缺乏正常的诉求表达渠道,中医事业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与指导下,“团结中西医”成为国家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设立中医科;1953年5月,中医科改为中医处;1954年11月,卫生部中医司正式成立。全国各级卫生行政机构也都设立了中医管理部门。专门的中医药管理机构的成立,使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
其次,确保中医医疗机构正常开业、中医医生正常就业。良好的疗效是中医能够存在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中医医疗机构正常开业、中医医生正常就业是中医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毛泽东指出:“中医要进大医院。”[1]259在卫生部的大力推动下,中医进入了大医院、卫生院、卫生所等各级医疗机构。卫生部还取消了限制中医医生行医的规定,鼓励城乡中医医生自行开业行医。更重要的是,各级中医院相继成立。至1960年底,全国共有中医院330所[10]。至此,中医有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
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其疗效被广泛认同。自延安时期起,我们党就一直高度重视针灸工作,针灸的教学、研究、推广工作一直是党的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955年,毛泽东在约见知名针灸专家朱琏时指出:“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是科学的,将来世界各国都要用它。”[1]365毛泽东还指出:“针灸是中医里面的精华之精华,要好好地推广,研究,它将来的前途很广。”[1]364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服务于国家外交需要,中医专家特别是针灸专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外交流,对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1949年10月,中苏建交后,两国医学交流随之开展。1951年,《人民日报》刊登了有关研究和推行针灸疗法的专论,苏联医学界对此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苏联保健部部长认为:“针灸疗法的祖国是中国。……苏联医学界,也同样有责任学习针灸疗法,并帮助进行科学的研究。”[11]随后苏联派医师来华学习针灸,并在苏联国内成立研究机构,举办培训班,创办相关刊物。针灸在苏联各地广为传播,成为连接两国医学界的纽带。根据国家外交需要,中医专家特别是针灸专家还多次为外国政要治病,并随援外医疗队出国。针刺麻醉还见证了中美邦交的正常化,成为新中国中医史上的一段佳话。1972年,尼克松访华团见证了利用针刺麻醉完成的右肺上叶切除术,随行记者赖斯顿在《纽约时报》上报道了自己在北京接受针灸治疗的经过,针灸借势传到美国。再加上这一时期的援外医疗队将针刺麻醉等技术带到了世界各地,针灸疗法受到广泛认可,“针灸外交”的美誉逐渐形成。今天,针灸作为中医的一张名片,已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这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当年论断的正确性。
振兴中医药事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中医药绝不仅仅是法、术、器的范畴,而更属于道的层面”[12]。故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振兴。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疗效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提供了战略机遇。此时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不仅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道义担当,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佳历史契机[13]。抓住机遇,实现中医药事业的真正振兴,这将是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夙愿。相信这个夙愿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