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四有原则”

2022-03-18 10:06张文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理论

张文树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导向,担负着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但在当下,思政课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网络教学形式”,“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2]。无疑,加强师生交流互动是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前提,而坚持思政课教学“四有原则”——有理、有趣、有感、有用为师生有效互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有理

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功能的实现正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实际上,理论性是高校思政课的基本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本质就是“说理”。所谓“有理”,就是针对问题情景教师积极给出有知识含量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性看法。

(一)增强思政课的理论味,努力做到以理服人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这也决定了思政课教学要增强理论味,努力做到以理服人。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既要注重搞好教学又要注重搞好研究,努力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感召学生。教师要时刻关注正在发展的国内外形势,直面大学生的困惑,既要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叙述,又要体现理论涵养来引导学生,而不是以野史轶闻吸引学生。新时代增强思政课的理论味,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积极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仰。

(二)注重问题导向式教学,积极回应学生关切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要将理论讲彻底,教师至少要做到两个转变。一是从主要讲清“是什么”转变为主要讲清“为什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采用问题导向、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问题导向式教学就是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互动性为原则,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价值引领的教学过程。二是从主要讲清一个个知识点转变为主要讲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并注重以“问题链”的形式将内在逻辑“陈述”出来。问题设置要注重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点和理论前沿有机结合并对教学问题进行层级化和精细化的设置。与此同时,采用的多样化的教学呈现形式适当注重“包装”的时尚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推进“守正创新”

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的统一关系,内容决定形式,但好的形式又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一方面,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方法,特别是推动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配方”更新颖、“工艺”更精湛、“包装”更时尚;另一方面要让教学更贴近学生专业学习、思想实际、社会现实,大力提升教师人格魅力、话语感染力、教学手段方法吸引力,从而有效克服“理论与现实脱节”“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同时,真理往往是比较中确立的,要“立”就必须“破”,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有讲清正确观点的能力,还要有分析批判错误观点的本领。当然,“破”和“立”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说高校思政课需要大胆创新,应该是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这也是创新的底线思维,教师绝不可为了创新而走向趋利媚俗、哗众取宠,甚至偏离政治原则和立场。

当前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深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使他们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引导大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其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理解其蕴含和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增进对其科学性系统性的把握,提高学习和运用的自觉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5]。

二、有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是教学最大的失败,教学决不能让意识形态很强的思政课成为一成不变的教条。由此,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必须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教学的“有趣”原则。所谓“有趣”,就是要能够根据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创设有意思的课堂情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进入思考的过程。

(一)营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建构开放的互动模式

互动不是形式上的互动,而是师生通过心理互通、思想碰撞引起学生的共鸣与联想,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互动的情景,善于从身边的趣事、趣话引入正题,注重巧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表达情感、缓和严肃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播中国价值的教育目的。善于创设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外教学环境)和互动教学的有效形式,即师与生互动、生与生互动、生与媒体互动的多向交流互动模式。

(二)触发学生的兴趣点,启迪学生深刻思考人生

传统教学中往往因为对应试的重视而忽略了人喜欢探究、探索的本性。实际上,教师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表达或观点,亮出一个有趣的新颖的事物,都会使学生的关注点跟着自己的思维走,也会激起学生的愉悦感,使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易于接纳新的知识和理论。因此,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的指导者、促进者和积极合作者,要注重将传统中“硬灌输”转变为潜移默化的“软灌输”,变单向传授为互动学习,巧妙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并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启发中,通过自己思索而获得结论。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有趣和有效是相互关联的,有趣是有效的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来驱动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一方面,教师都要尽己所能千方百计使自己的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深入挖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大学生正处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更加丰富的正面信息和更为清晰的理论体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而不是被网络上碎片、情绪化的言论所左右。为此,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避免知识的肤浅和晦涩,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要善于将思政课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推进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有感

高校思政课内蕴着丰富的人文情怀,教师只有使学生感悟生活意义并认真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才能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由理论认识到价值信仰进而到行为的转换。“有感”是增强思政课认同度和强化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所谓“有感”,就是教师要以亲情感化为出发点创设让学生沉浸于“感受心灵震撼,分享德行感动”的氛围。

(一)强化“转识成智”的意识,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以学生思想觉悟水平提高来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强化“转识成智”意识,使学生在思维能力上得到提高,在德性修养上得到加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生思想觉悟水平的提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聆听、阅读、观察、实践和思考自觉地获取感性认识,进而实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真学真懂是基础,真信真行才是目的。教师要注重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通过生动、深入而具体的古今中外纵横比较,激发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真知真懂到真信真行,引领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坚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注重思政课的感悟教学就是要以亲情感化为出发点,坚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突出现实导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逐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相信学生,让学生在感悟学习中不断发现新知并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表达、协商、交流能力;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要充分开发利用社会生活大环境和学生生活小环境中的课程资源,注重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办法,注重过程性考核,注重对学生实践成果的评价,着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三)遵循“实践出真知”原则,注重学生内化认同外化践行之实际效果

正确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教师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即要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进而外化为行为,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和谐发展。

遵循“实践出真知”的原则,也就是要求教师精心策划和设计好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过程,在实践中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从而提升大学生实践课的获得感。一是要增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认同。注重突出爱岗敬业、团结创新、服从守时、沟通协助、吃苦耐劳等职业态度的教育与培养。二是要努力拓展校内实践教学形式。积极探索“嘉宾访谈”式、“虚拟体验”式、“微视”拍摄等新型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社团或参加读书活动、朋辈交流、文艺汇演等校内实践活动。三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接受实践教育,到社区、福利院等其他社会服务场所开展社会服务、开展专题调查,积极组织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践教学切实使学生真实地了解社会,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意义,感受中国的巨大进步,从而完成自己知识、理念和信仰的建构。

四、有用

所谓“有用”,就是教师所教授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具有“意义”。“有用”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一定是“有用”的。要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就要求教师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用”,并让学生在“用”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力量。

(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提高育人效果

总的来说,思政课教学既具有形而上的抽象性,又具有形而下的实用性。一方面,它作为一种“理念教育”,形塑着学生精神追求和价值信仰,起着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另一方面,它又作为一种“方法教育”,帮助学生解疑释惑,提高学生科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直接而实用的显性作用。思政课不仅要解知识之惑,更要解思想之惑,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政课的目的之一。为此,教师必须精选思政课教学的侧重点,注重授人以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明确学习思政课究竟“有什么用”,绝不把课堂当作结论的“批发市场”。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出发,既要理直气壮地讲清楚正确的观点,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又要敢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善于做出科学的分析和批判,引导学生对鱼龙混杂的思想观念进行辨析、净化,解决学生的思想之惑,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

(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努力做到因需施教

教学只有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才有可能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真正激发出来。大学思政课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力求“讲得生动、有趣、易懂”。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把大道理蕴于讲故事中。因此,教师应联系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思想实际努力探索专题化、案例式、实践性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专题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尊重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今大学生专业实际和思想实际,结合时政热点和理论前沿问题确定讲课主题,并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浅显易懂的教学语言传达给大学生。案例式教学,就是教师要把典型的鲜活的案例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或将学生引入到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的共同研讨和交互启迪,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就是教师要把思政课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比如,教师要让学生深入到社会大课堂开展课前社会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聚焦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论思考;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根据实践主题回到社会大课堂中,通过多种实践形式去验证自己的理论思考并升华思想。“两个课堂”的结合,将会极大地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筑牢“主渠道”“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一要让思政课教师与各专业课程教师有更多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思政课教师要挖掘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或素材中的思政元素,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的案例;各专业课程教师可以请思政课教师帮助,深挖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和价值元素,拓宽专业课“课程思政”思路。二要借助学科的可融合性多开展交叉学科课题研究,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要通过制度体制建设,使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共同优化思政育人效果。

五、结语

我们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应遵循“四有原则”即有理、有趣、有感、有用,四者是相辅相成、依次递进的关系。第一,“四有”一个也不能少。如果没有“有理”,讲课就缺少理论的深度,课就没有“味”;如果思政课只讲道理而缺乏“有趣”,课堂就易枯燥乏味;如果欠缺 “有感”,就达不到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如果达不到“有用”,学生就不可能有听课的动力和激情。第二,“四有”原则的顺序不应颠倒。“理”是思想如何掌握群众的问题,是思政课的首要原则。但如果只停留在“理”上,不注重有趣、有感、有用,不讲究“配方”“工艺”“包装”,那么就吸引不了学生听课甚至导致学生厌烦听课。第三,“四有”原则实际上是依次递进的。“有理”是提前,是根本;“有趣”是开场,是序曲;“有感”是内化,是目的;“有用”是转化,是提升。笔者认为坚持“四有原则”久久为功,方能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