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学分实施现状及分析

2022-03-18 09:12郑立利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文科科研活动学分

■郑立利

(仰恩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2019年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在当下“新文科”背景下,要求突破传统文科思维,开展交叉融合跨学科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什么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潘懋元的研究结果,应用型本科有四个共同特点:第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第三,以教学为主,同时开展应用性的研究;第四,面向地方,以服务地方为主。仰恩大学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纵观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学校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2015年立足本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期缺位的实际,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而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正是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引领和动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创新创业学分转换,正是落实和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课程的有效措施。

创新创业学分是由现代学分制发展而来,具体指的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通过参加相应课程、各类实践项目、学科竞赛、文体活动、国(境)外研修等,或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成果(发明创造、学术论文等),经认定后获得的学分。

一、仰恩大学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办法说明

学校于2015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及本校实际,制定了《仰恩大学创新创业及素质能力拓展学分积累与转换试行办法》(简称办法),围绕学分认定原则、范围、条件、程序及学分积累与转换等五个方面说明。同年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也随之调整,要求2016级及之后的学生必须修满10个创新创业学分才能达到毕业条件。为明确学分认定标准,针对具体学分特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创新创业及素质能力学分核定标准,可用于申请创新创业学分的项目有竞赛获奖、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发明创造、职业资格与技能鉴定、创业活动、实践活动、水平测试及其他院系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申报的补充项目。(1)竞赛获奖:在各类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范围依据《仰恩大学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各类大学生文体竞赛活动中获得奖项;(2)科研活动:主持或参与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教师主持的各类科研、教研、教改项目,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其他情形;(3)科研成果:在国家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学术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正式出版著作,在各类媒体上发表新闻报道或图片等;(4)发明创造:获得发明专利、项目开发、成果推广等;(5)职业资格与技能鉴定:通过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考核与认定的各类职业资格,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技能鉴定证书、从业或执业资格证书;(6)创业活动:自主创业,注册创办公司;(7)实践活动:参加学校或院系组织的实践活动等;(8)水平测试:通过国家级或省级相关行业部门组织的各种行业水平测试;(9)其他项目:经认定的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生能力提升的项目和活动。如跨境电商培训、四、六级强化培训、创业培训、公务员培训、普通话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国际礼仪培训等。创新创业学分原则上每学期认定一次。由学生在教务系统的创新创业学分界面进行相应项目的申请,学院负责审核工作。

二、近年来创新创业学分实施现状

自2016年实施创新创业学分至今已有12个学期,经统计共有50 493人次获得了89 074.19个创新创业学分,说明全校的学生几乎都参与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创业类活动或者学习了创新创业类。对12个学期创新创业学分各具体项目申请人次数的统计显示,其中竞赛获奖项目人次占比为7.45%,科研活动人次占比为1.36%,科研成果人次占比为0.3%,发明创造人次占比为0.09%,职业资格与技能鉴定人次占比为18.23%,创业活动人次占比为0.27%,实践活动人次占比为17.3%,水平测试人次占比为30.75%,其他项目人次占比为24.24%(其中利用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初级人才认证申请的人次占15.5%)。

(一)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获取呈现功利化趋势

根据办法规定,通过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考核与认定的各类职业资格,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技能鉴定证书、从业或执业资格证书与相关水平测试的证书可以作为申请创新创业学分的依据。从这12学期学生根据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水平测试及其他项目中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初级人才认证申请人次共64.48%的比重来看,学生“考证热”现象一直存在,正符合了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为了给自己的职业选择增加筹码,考取证书的情况。而获取的证书又可以用于申请创新创业学分,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这也给部分学生一个可乘之机,在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水平测试及其他项目中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初级人才认证三个项目中,考取难度最低的是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初级人才认证,据了解该项证书学习时间较短,随报随考,得到证书速度最快。反观学生考取证书的行为,对于鼓励学生今后创业是否有直接的帮助,这还需进一步探讨。从学生为获得创新创业学分而去考证可以反映出获取学分的功利心,这与现阶段“新文科”背景下终身学习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不符。

(二)竞赛获奖人数较少,部分竞赛项目水平较低

通过竞赛获奖项目人次占比为7.45%,该项获奖包括学科与技能竞赛与文体竞赛两个具体项目。其中,学科与技能竞赛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的划分方式,将学科和技能竞赛分为A、B、C三类,A、B类赛事指的是教育部举办的国家级竞赛项目,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省级选拔赛,省教育厅认定和批准的其他国家级或国际重大赛事,竞赛获奖难度较大,级别较高的赛事。据统计,2016—2022年A、B类项目数占比为39.17%,C类项目数占比为60.83%。相对来说,竞赛难度较低的项目占主要部分。此外,获得文体竞赛申请创新创业学分的具体项目中,大部分学生获得的竞赛级别为校级,省级以上的获奖相对较少。综合以上两点获奖情况,通过竞赛获奖的级别相对较低,且获奖人次较少。

(三)科研相关的活动和成果较少

科研活动与科研成果总占比为1.66%,其中学生主要的科研活动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参与学术讲座活动或书写学术报告,参与教师主持的各类科研、教研、教改项目,完成企事业服务项目的寥寥无几,而往往这些项目的要求更高,对锻炼学生的实践调研等各项能力有积极的帮助;科研成果中学生主要获得的成果有校内或校级媒体上、普通媒体上发表新闻报道或图片,其次是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学术会议交流论文,但数量也相对较少。

(四)真正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比例低

创办企业并获得营业执照按照文件规定可以申请11个创新创业学分,是创新创业学分申请标准中分值最重的一项,应该是最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了。但从创业活动占比0.27%的数据来看,比科研成果占比还低。而且,申请创新活动的人中,更多的是参与学校创业园项目的成员,真正创办企业并获得营业执照的创业人员也是屈指可数,另一方面,即使创办了企业,经过学校专业人员鉴定,企业的流水账单等也只有一个时期,并不是一直持续经营的状态,还有部分学生是用家族企业的营业执照,挂名法人代表,但实际的营业活动还是由家族成员承担,这些都是在认定学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真正参与创业的学生人数还是不容乐观。

(五)发明创造人数最少

发明创造占比仅为0.09%。在该项中,大部分申请的学生是选择实用新型专利进行学分认定,且主要来源于管理学院学生;其次是近两年人文学院学生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学分。而该项奖励分值最高的发明专利项目目前还是处于空白地段。由此可见,发明创造是本校创新活动中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项。发明创造活动参与的人数没有明显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创新能力培养有进步的空间,应该反思创新创业教育的规模和实际运用的效果。

三、创新创业学分工作提升探索路径

基于在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工作中发现的这五点问题,结合目前“新文科”建设背景,应给予学生全方位教育,培养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求,笔者深入研究现有的资料,参考兄弟院校做法,试从以下几条路径展开探讨。

(一)加强引导,转变学生凑学分的功利心态

学生之所以有凑学分的心态,主要是因为其对创新创业学分的意义不了解,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故不重视该项学分。引导学生提高对创新创业学分的认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第一,通过辅导员、班主任解读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修满10个创新创业学分是毕业条件之一;第二,负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需重视该门课程的作用,在教授学生如何做好职业规划外,教授还有常规职业外的选择,如自助创业,并提供优秀成果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第三,各学院应重新向学生介绍创新创业学分核定标准,提供多样化学分获取途径,不单单只是考证书,鼓励学生多参加高水平项目,再获得学分同时也可以检验学习的知识。

(二)加大级别高的竞赛项目的宣传力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应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鼓励跨学院、跨学科之间共建交叉融合的项目,这对培养多学科人才、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帮助。学校每年都会公布本年度各单位申报的学科与技能竞赛项目,一方面通知到各单位,做好参赛的计划,另一方面通知到学生个人,让学生了解哪些项目是高水平的A、B类竞赛,做好《仰恩大学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的解读工作,加大获得高级别竞赛奖励的相关宣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9—2021年,学校获A、B类学科与技能竞赛奖项平均一年一百余项,相较2015—2018年平均一年五十余项翻了一倍。因此应继续开展解读和宣传工作,激励学生参与,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三)创设良好的科研活动环境,消除学生顾虑

限制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因素有管理体制问题、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学生缺少时间精力参与科研。这也是本校存在的问题,为消除学生参与科研的顾虑,学校应从以下几点积极创设良好的科研活动环境:第一,提供弹性学制。根据学生参与的科研活动级别,适当放宽学习时限,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研究的时间;第二,提供较充足的科研活动经费,给予学生物质基础支持;第三,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针对有科研能力的学生配备一对一的师资力量辅导,全程指导学生研究。此外,参考“新文科”建设成绩较为突出的山东大学,针对拔尖学生的培养模式有书院制、导师制、小班化教学保障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这部分学生带来较为出彩的教学效果。

(四)增加创业实践类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兴趣

经过访谈学生关于参加创业类活动的意愿,谈起创业一词,部分学生会觉得距离太远,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事情。因此觉得创业相关的活动与自己关系不大,错过了参与的机会。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一方面应保持常规创业园入驻项目的扶持工作;另一方面更要增加创新创业类活动,如邀请企业导师参与创业类竞赛指导,动员师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创业类赛事,打磨学生项目策划书,锻炼学生路演能力,经过现场的对决,在实际的竞赛中提升学生创业水平。增加学生参加创业类活动的频率,这对提高学生兴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扩大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授课与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范围,普及科研类活动知识

申请选择实用新型专利学分认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管理学院,该学院从2015级学生开始设置三创精英班,以“三跨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优、创业精神的跨专业应用型人才,其中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包括创新与创业概论、创意思考与训练、创业管理、创意专案的模拟与实作、创意应用文案、创意行销企划、商品设计、创新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这类课程极大地帮助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校可进一步研究在全校范围推广该类课程的可能性,提高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普及率,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实践基地是进行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多渠道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如与企业共建、与政府单位合作,提高教学基地数量与质量,增加参与实践活动学生的受益面,这对创新活动氛围的营造有积极的意义。

仰恩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进展迅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校园文化,将创新创业落到实处。学校应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与时俱进,增加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多样性,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学分合理实施的途径,这对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猜你喜欢
新文科科研活动学分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学分美食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