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愚公移山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史的生动注解

2022-03-18 07:29尚方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业史愚公四史

尚方超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党史教研部,河南 郑州 475000)

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创业历程中,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孕育形成了丰富的红色精神,形成了体系完整、内涵深刻、贯穿百年的精神谱系。目前,对精神谱系的研究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从纵向和横向的不同视角去综合分析、比较研究这些精神可以发现,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精神。它是寓言故事、传统文化、领袖论述、民族精神、党史演进等的长期互动和高度融合,尤其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创业史紧密结合、密切联系、伴随始终、相辅相成。文献记载的寓言故事,成为几千年后不断传承的红色精神,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创业,靠的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可以说,如今的愚公移山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彩诠释,成为了中华大地实现巨变的内在动力,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史的生动注解!

一、一部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的愚公移山史

五千年,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文明星光闪耀;一百年,近代中国因应变局,民族复兴波澜壮阔。剖析党史,需要回到历史现场;总结党史,需要坚持实事求是。

(一)近代中国历史传承规定时代课题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1]25。列强不断侵略、封建统治无能,最终将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2]。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奔走努力,“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1]25。然而现实却给这些人当头一棒!所有的努力都胎死腹中。甚至像辛亥革命这样极具深远意义的革命,也因为资产阶级的先天病——革命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不彻底性——而无法获得最终成功。面对北洋混战、军阀割据,干戈扰攘、民生凋敝,辛亥革命先驱却只能感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3]。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积重难返的大时代背景中诞生的政党。这也就决定了它自诞生开始就背负了一些无法绕开和回避的大山,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还有后来出现的官僚资本主义等等。除了大山,还有小山,还有一个又一个山头。这些山,是苦难、是阻碍,更是考验、是磨炼。因此,带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挖山不止的创业史。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挖山不止

自从树立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了“统一中国,造成新中国”[4]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就从来没有被大山吓倒,反而迎难而上,虽处处碰壁,却愈战愈勇,愈战愈强。面对工人运动失败的惨痛事实,深入反思,总结经验,与国民党开展国共合作,推进大革命;面对大革命失败,31万多人付出生命代价,几万名党员或被害或失踪,依然紧急把舵,力挽狂澜,找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新路;面对左倾错误致使反“围剿”失利,湘江哀嚎,五岭埋骨,遵义会议果断纠错,独立自主决定中国前途命运;面对日本铁蹄侵略,一边砥柱中流积极抗日,一边与国民党腐朽势力作坚决斗争,通过延安整风,使得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共产党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团结得像钢铁一样,奠定政党发展的百年大计;面对国民党罔顾和平、挑起内战的阴谋,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必胜的革命决心,摧枯拉朽、以少胜多地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二十八年浴血奋战,二十八年挖山不止,中国共产党就像“愚公”一样,一旦有了初心使命,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一旦认准了困难所在,就再也没有动摇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发愤图强,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代代传承,久久为功,立志解决我们先人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挨打”“挨饿”“挨骂”的问题。抗美援朝,立国之战,打出了军威国威,打出了平等对话,打出了大国意志;“两弹一星”,大漠惊雷,摆脱了核讹诈核威胁,最终奠定了真正的大国地位;现代化军事体系的构建和现代化国防武器的研制,使得近代以来中国人挨打的历史彻底解决。兴修水利,改天换地,万里黄河,岁岁安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中国共产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坚持一个都不能少,最终解决挨饿的问题。如今,中国以前所未有的体量和规模实现了大国崛起,“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5],在解决世界共性问题,例如环境污染、粮食安全、疫情防控、世界和平、现代化发展等方面越来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赞扬和学习,中国人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面貌焕然一新,逐渐解决挨骂的问题。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中国共产党深挖横亘在发展崛起之路上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高度重视关系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不达民族复兴之目的,决不偃旗息鼓。

(三)在百年创业史中愚公移山精神蝶变为红色精神

通过回顾党的百年创业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愚公移山史。用愚公移山去形容和概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深刻诠释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秘诀、制胜砝码和长寿基因。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七大这样一个时隔17年、承前启后、如此重要的大会上,才会热情洋溢地用愚公移山来总结和升华党的历史,并以此来勉励全党继续奋斗。至此,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实现了质的改变,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代名词。此后,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愚公移山精神进行了传承和弘扬,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愚公移山精神高度重视,多次阐释,多次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和重要讲话中,面对不同的社会问题和目标,常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勉励全党,用愚公移山精神鼓舞全国人民不怕困难,接续奋斗,直至最后的成功。正如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主任陈晋研究员所指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几次讲话中提倡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他在讲话中谈到的踏石留印、水滴石穿、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善作善成等等,实际上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呼吁发扬光大愚公移山精神。可以说,愚公移山精神是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6]因此,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史的生动注解。

二、愚公移山精神在历史和实践中展现出的精神特质

如前文所述,愚公移山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史的生动注解。那么,愚公移山精神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史的生动注解?为什么会成为激发济源人民、河南人民、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为什么可以跨越时空而历久弥新,愈发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都离不开其独具特色的精神特质!可以说,愚公移山精神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史的一条红色主线,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红色精神中,都蕴含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品质。

目前,学术界关于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表述,已经有一些提炼,有的采用1945年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有的采用河南省委省政府历届主要领导同志的阐释,有的采用济源市委市政府的一些论述,还有的采用一些专家学者的表述,等等。表述不同,但其中体现的精神特质却是异曲同工的。那么,愚公移山精神究竟有什么独特的精神品质呢?换句话说,是什么特质,支撑着它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而开枝散叶呢?总而言之,集中表现在以下“六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六个方面只是愚公移山精神的一些典型特质,或精神要素,并非内涵表述。

(一)敢想——想变想通向往美好

这个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太行、王屋二山”,虽“方七百里,高万仞”,看似不可撼动,但确确实实让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怎么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敢去想求变。不敢想就不可能出现什么改变!伟大建党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首先就是因为先驱们敢想敢尝试。同样,“年且九十”的愚公并没有像别人一样被思想束缚,而是经常思考主动求变。求变是为了和外界互联互通,建立更好的联系,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这样一种敢想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愚公移山精神的指引下,更是百年识变,百年求变,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始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心存高远。敢想是愚公移山精神的首要特质。

(二)敢干——真干多干实干苦干

想要出现变化,单纯靠想象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的是敢干。愚公有了想法后,立即“聚室而谋”,付诸行动,“叩石垦壤”,“寒暑易节”。这种干,是真干,说干就干,立马去做;是多干,积少成多,注重付出;是实干,踏踏实实,不打折扣;是苦干,不辞辛苦,不畏风雨。“智叟不智站着看,愚公不愚埋头干”[7]。中国共产党历来深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也是靠一点一点、一天一天、一步一步干出来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容不得任何敷衍。只有埋头实干、躬身苦干,才会创造出美好生活。

(三)敢先——敢为人先带头奉献

万事开头难,要想开好头开新局就需要有先行者。建党事业顺利推进,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取得这么大成就,首先就离不开当时的先行者敢为人先。愚公也是这样一个敢为人先带头奉献的先行者。九十岁左右的老人,躬身带头做表率,躬身带头去奉献,成为了挖山事业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正因为他带头,全家人才会“杂然相许”,面对质疑也要维护他,甚至“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也会“跳往助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原因固然是众多的。但无数共产党人以身作则,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先行先试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人性角度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时代优秀共产党人,超越基于动物兽性基础上的“唯我”、超越基于人的人性基础上的“先我”、超越基于党员的党性基础上的“后我”,开始追求一种“无我”的境界。这种“无我”,就是大胸怀、大梦想、大格局,是不计个人得失的敢为人先,是鞠躬尽瘁的带头奉献。我们要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敢为人先,先行一步,开拓进取,带头奉献。

(四)敢斗——战天斗地迎难而上

在变化中敢为人先,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共产党的创业路是这样,愚公的移山路也是这样。有别人的质疑,有他人的嘲笑,有现实的困难,有恶劣的环境……这个时候,就要和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要战天斗地,迎难而上。比方说,愚公就和错误的思想作坚决的斗争,解决了“其妻献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给众人带来的思想困惑和意志消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过去是“苦难辉煌的过去”[9],他也曾多次强调我们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2]他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有一条就是“英勇斗争”。百年党史,百年斗争,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才会蹄疾步稳,行稳致远。新的征程上,更需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五)敢信——坚定信念绝不动摇

信,是信念。信念是做好任何事情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愚公移山的事业之所以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就离不开愚公和他的事业追随者坚定信念毫不动摇的可贵品质。诚然,愚公的信念来自“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客观事实,来自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无私理想,来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宝贵精神。这就是他虽然看不到这一天的到来也要坚决去做、毫不动摇的信念之源。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坚定信念更是红色基因,是宝贵经验,是成功秘诀。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来自对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追求,来自对百年创业取得的重大成就的自信,来自对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把握。夏明翰、方志敏等无数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之所以义无反顾投身革命,虽身死而绝不改志,就是来自于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

(六)敢传——注重传承久久为功

传,是传承。事实证明,伟大的梦想要化为现实,往往不是一个人、一代人就能够完成的。锲而不舍的努力,需要事业的传承和接续。这一点,愚公十分清楚。这也是他明知近90岁高龄还要去做的原因。起好步开好局,把精神和意志传承给了子孙,事业就后继有人了。“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最终会在量变达到足够多的基础上实现质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风雨而风华正茂,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结果。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更是需要这样一种愚公移山精神。

三、在新时代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重大时刻,在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轰轰烈烈开展之际,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从愚公移山精神中,我们可以学出理想、学出信念、学出斗争、学出担当、学出传承。如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要立足新时代,因应新课题,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精神的引领力量。要找好抓手,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让愚公移山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更具分量,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更为耀眼。

(一)在学习宣传“四史”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全党刚刚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在此基础上,中央又对“四史”宣传教育进行了正式部署。可以说,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首次提出“四史”之后,“四史”便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全党全社会历史学习和宣传的主题。如今,学习党史,学习“四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四史”重要论述并开展好“四史”宣传教育的重大要求,是当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要求,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重大要求,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大要求。一句话,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多重重要意义的叠加。在学习党史、“四史”的浓厚氛围中,应抓住机会,顺势而为,组织专门力量,加强课题研究和理论宣传,深入挖掘党史、“四史”中的“愚公移山”要素,把愚公移山精神的学习和弘扬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搜集、系统梳理和编辑出版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政要贤达、知名文化学者、社会大众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原汁原味的论述、体会、感想等,推出系列权威的研究成果和响当当的精品课,让愚公移山精神熠熠生辉。

(二)在推动生动实践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孕育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早已超脱了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的范畴,成为推动实践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济源,在河南,就有不少的生动的“移山实践”,例如济源轰轰烈烈的引沁济蟒工程,可以说是再造红旗天渠;例如十年修一路的水洪池,战天斗地,舍生忘死,绝壁开路;例如小浪底大坝、河口村水库、蟒河口水库等,重整河山,海晏河清,等等。如今的河南济源,到处都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标志和写照,到处都是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立起了愚公移山雕塑,建起了愚公学校,修起了愚公大道,命名了愚公渠,建强了愚公村,形成了“愚公移山,敢为人先”的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并且通过一系列官方渠道将每年的6月11日设立为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愚公移山,山水济源”的城市宣传口号唱响全国,愚公移山精神干部学院为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源源不断地输送红色基因,等等。正是因为坚持了愚公移山精神,济源才会有如此大的独具特色的发展成就,河南才会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中国共产党才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如此伟大的历史贡献。这些生动的移山实践,在以后的宣传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倾斜,系统规划,全面发力。在此基础上,正如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指出的,要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友人讲好愚公移山故事,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0]。只有这样,才能讲好愚公移山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三)在打造红色品牌中弘扬愚公移山精神

诚然,经过济源市委市政府和济源人民的不懈努力,经过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持续奋斗,经过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认可,愚公移山精神这个特色的红色品牌的建设,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河南已被公认,在全国影响很大。“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演绎,愚公移山精神早就内化于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之中。”[11]但是,不可否认,现在依然面临着一些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拓展的地方。比如,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表述尚需进一步的权威界定、对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和愚公移山精神这个红色精神的简单混淆还需进一步宣传引导、对愚公移山中所倡导价值观的异样解读还需要进一步正本清源、对愚公移山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发行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的品牌建设和维护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舆论引导,搭建多维平台,形成广泛认同。

四、结语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志向,立足不断变化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持续、广泛、深入地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我们相信,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愚公移山精神一定会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愈加亮眼,会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愈发重要。愚公移山精神,一定会成为济源、成为河南、成为全国的一抹独具特色的中国红。

猜你喜欢
创业史愚公四史
现代愚公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我们需要带有泥土的生活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李书福 自书40年创业史 致敬改革开放
谁更应当“愚公”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