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挖掘有效路径探究

2022-03-18 06:51王英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华中职内容

■王英华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琼海 571400)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中专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不是专门的课程,而是“把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机地整合到相关课程内容的教学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1]。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育教学主渠道,对学生实施正面影响,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构建正确价值取向,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语文作为公共必修的基础课,在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课程思政为中职语文实现育人功能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和遵循。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都明确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增强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抵制文化虚无主义错误观点,培育文化自信,不断完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一)促进文化传承的需要

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从此以后,文化自信成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需要一代代人去不断传承和发展。文化传承是一个寻根铸魂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中华儿女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创新发展动力、传承文明。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着力夯实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将汉字、民俗、制度、文学等多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关注、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文化自信成为推动学生个体发展的持续力量。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的。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人文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在促进文化传承与参与核心素养实现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整合课内外资源,运用符合不同阶段学生行为特征的教学方法,将育人元素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内生动力;要将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要素的融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增强综合素质;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及专业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建设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活跃课堂,促进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生成。

(三)丰富课程内容的需要

教学不仅应关注知识性,更应关注内容的丰富性。中职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是有限的,需要进行进一步拓展。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代的中职学生更具有时代特征,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受众,更愿意成为挖掘知识内容的参与者,即便学生知识水平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期望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在教学各环节的融入成为教师丰富课堂内容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古今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体会艺术美、增强文化认同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中专语文课程的路径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环节,重视知识的前后呼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切忌“生搬硬靠”“有头无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包含思想、教育、文学、文字等多方面内容,在融入中专语文课堂时,我们既要结合文本内容考虑融入哪些传统文化,又要考虑学生认知现状、考虑融入的深度。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将古诗词作为融入点,但这样的融入一定要是结合文本的内容,选择与文本内容主旨相关的古诗词,这样才能达到融合的效果,学生并非为了背古诗词而背,而是背了之后能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学了文本之后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魅力、古人的智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三个路径。

一是从作者角度。部分中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度有限,喜欢自主探究等形式的活跃性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作家、作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作家、作者的生平进行深度挖掘,不仅向学生展示他们的文学创作造诣,更要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经过一代代中华儿女积累并传承下来的,作为当代中国人也应当继续弘扬。例如,在讲解鲁迅先生作品时,学生对其代表作已有部分了解,教师根据学生不足进行补充,可通过视频、叙述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爱国精神。

二是从文章角度。文章主要内容是在中职语文课堂挖掘、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的桥梁。阅读和分析文章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师结合文章内容,深度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能够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加深学生对文化的认同。例如在讲解《人脑与电脑》等科技类说明文时,可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墨子的发明创造等内容融入到课前预习、导入环节,启发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认知。

三是从引入形式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入中职语文课程不仅要密切结合文本内容,也应同时关注引入形式,增强课程吸引力和实效性。除教师介绍、引入文本、诗词鉴赏等传统方式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及传统教学的优势,探索通过制作学习短视频、微课,引用智慧树、学习通、慕课等优质课程资源等形式将课程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递给学生,配套巩固练习,将知识内容可视化,充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与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考虑挖掘的深度又要考虑融合程度,在教学中可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设计优秀传统文化主脉络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以专题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并将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中职语文课程内容划分为15个专题;从教学组织形式看,语文专题教学是“按作品、作家、主题、学生的视角聚篇为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设计更开放、更贴近生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外显性学习任务,旨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思维建构的课堂组织形式”[4]。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专题课程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专题的内容要求及教学提示信息,结合专题设计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主脉络,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相得益彰,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清晰了解某一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脉络。

中专语文课程内容基础共由8个专题组成,其中第一个专题为“语感与语言习得”,新课标中指出“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培养良好的语感,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语言的表现力,提升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能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简明连贯、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交流”[4],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提高汉字、词语、句子等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是本专题的核心。汉字是语感与语言习得的基础,在本专题中融入传统文化要素时,教师可以将“汉字的文化功能”作为思政要素主脉络贯穿教学过程,通过对汉语、汉字的历史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汉字、表达交流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本专题内容的重视,激发学生开展言语实践,并能够不断探索语言运用的规律,强化语言感悟能力以及运用能力。

(二)与教学各环节密切融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认识过程,需要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而注意力是否集中则是这种认识过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选择与文本内容密切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各环节融合时,我们可以考虑融合以下内容。

1.感受优秀古诗文魅力。优秀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审美情趣、家国情怀等,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通过古代诗文中往哲先贤的言行,引导学生走进古代圣贤的精神世界,触发学生内在精神成长的渴求,让学生自觉地去追求个体的自我完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立足文本,选择优秀古诗文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体会古诗文魅力,感受先贤智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设定“每日分享”环节,要充分结合文本内容,选择恰当的古诗文,充分体现关联性,可选择课前通过“学习通”等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发布,在课程结束时能紧扣文本、学习内容,起到深化主题的良好效果,古诗文自身的魅力以及所反映的先贤智慧再次得到展现。例如,在进行《我很重要》课堂教学时,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自我及现实的内涵与关联,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在每日分享环节,可引入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在诗人乐观、豪迈洒脱的情怀中,激励学生凝聚正能量,用古人智慧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客观认识自我。又如在《一碗清汤荞麦面》讲解的过程中,引入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将中国传统的年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了解春节的起源、发展及传播,让学生在年俗文化对比的背景下更好地理解文章,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所具备的凝聚人心的独特魅力,强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与使命担当。

2.善用古典故事、神话传说。古典古诗、神话传说体现了古代人民思想的智慧,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文本内容,恰当引入经典故事,增强文本的生动性,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深刻感受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性。例如,在讲解《我的母亲》时导入环节引入“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学生深刻感知母亲在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3.关注民俗节日文化。民俗节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较为密切,学生关注度较高。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不同时间段出现的节日文化内容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努力做到守正创新。例如,可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到线上学习或课程导入环节,让学生感受不同节气的风俗习惯或诗词魅力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可将我国举办冬奥会开幕式的节气文化设置作为当代创新的典型案例。

(三)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

通过灵活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形式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不断创造、总结课内教学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教学、评价等活动中。结合本地、本校传统文化特色,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外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一是在课堂上,教师可灵活设置期中测评和日常评价形式,融合诵读、书写等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参与、感知中让学生体会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例如教师通过组织经典诵读比赛、书写比赛等作为期中考试形式,培养学生感悟传统文化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二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后探索,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走访或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索,实现传统文化的“落地生根”。例如,在讲授苏轼作品时,教师可以“苏轼与海南”为主题,选择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完成小组汇报,加深学生对作者理解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三是与学校相关部门、社团建立联动,开展全校性弘扬传统文化赛事。根据中专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等特点,组织开展全校性活动,例如与社团开展汉服展演、古诗词诵读比赛、传统美食制作比赛、汉字书写比赛等。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所具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当前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方面,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生搬硬靠、联系不紧密、吸引力不强以及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等问题。教师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丰富知识体系,立足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尝试创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汇编、国学经典诵读等文本,在形式与内容上促成课程目标的实现,有意识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途径与内容,丰富课堂评价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中的传播。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等研究,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将研究成果充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促使中职语文课程充分实现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中华中职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主要内容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