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探索

2022-03-18 07:05王玮琦
河北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工匠精神

王玮琦,王 骁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包括创新、专注、敬业等人文精神。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培养关系密切。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有较强的职业素养,而工匠精神就是职业素养的代表之一。本文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分析阐释,以期优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课程设置,全面提升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一、职业师范教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认识基础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为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师资的特殊师范教育,是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是培养“工匠的老师”的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不仅具有师范及道德属性,而且具有职业及技术属性。

2019 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指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应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全面推进“三全育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要体现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三性’融合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和工匠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精神导向明确的基础性通识课,其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学好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体会、分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使学生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悟文化,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掌握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职业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现状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国家也在通过多种形式提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依然无法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而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上,对于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匠精神的传承关注程度不高。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庞杂,而当前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大多与高等院校该课程教学内容相一致,缺乏专业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程设计中对于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内容未进行归纳整合,未把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放在重要位置,以致导致学生对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在工作中践行、传承新时代工匠精神,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助力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关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秉承爱岗敬业、尊师重道、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工作中应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的精神。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只有合理规划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才能够有效培育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升华,提高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进而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明确“学习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课程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教师应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帮助学生完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有效学习。

(一)精选“工匠精神”的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的重难点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涉及“工匠精神”的内容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教学资源,讲透“工匠精神”的历史逻辑,引导学生理清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传承关系,促使学生掌握“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专注精神。比如,成语削木为鐻、千锤百炼等讲的都是排除杂念,全身心投入工作,用忘我的精神去从事工作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才能做出精品;其二,不断钻研探索的精神。比如,庄子的《庖丁解牛》一文中所介绍的庖丁就是古代匠人的杰出代表。庖丁所追求的已经不是一般的技艺的熟练运用,而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归属。《道德经》中指出的“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强调的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其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发明创造的内容灿若繁星,不胜枚举。比如,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三国时期发明制造龙骨水车的马钧、详细记录了明代我国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情况的著作《天工开物》等,都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断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其四,坚持不懈、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执着精神。学生所学过的古诗文《卖油翁》《鲁班学艺》等,其主人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坚持不懈、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工匠精神”。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弘扬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工匠精神”包括创新、专注、敬业等人文精神,其中创新是核心要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延续传承“工匠精神”,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腾飞、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将“工匠精神”教学贯穿职业文化教育的始终

课堂教学是教育开展的主要渠道。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时,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创新教育途径和方法,增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教师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工匠精神”的内容整理汇总成一个独立章节,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翻转课堂、慕课、微课堂、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外,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网络直播授课成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直播课程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效率。

教师除了在专门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上向学生传授“工匠精神”之外,还可以在思政课、相关专业课、语文课及其他通识课的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主要观点及经典案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办学优势,在学生技能实习阶段融入“工匠精神”教学,使学生在实习岗位上获得工匠精神的锻炼,展现其自身的工匠精神风采。学校还可以在原有的实训教学基础上提升标准,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提升其自身职业自信心,对所学的“工匠精神”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实现自身内在精神的提升。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工匠精神”的把握,学校可围绕“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比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讲课组,针对“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展开专题讲座,通过同步直播的形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通过举办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经典作品诵读竞赛、学生成人礼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营造浓厚的文化教育氛围

职业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文本,唤醒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苦学深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涵养其性格品味,提升其人文素养,成就其美好人生。

除此之外,教师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心理认同,使学生在浓厚的“工匠精神”人文氛围中受到影响,不断前进。教师可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的走廊、宿舍楼的公告栏等重要的位置展示工匠大师的名言名句进行“工匠精神”的宣传。在校园网、校园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分享工匠艺术、大师力作等,通过周期化、常态化的宣传,展现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多元化内涵。通过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围绕其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学校整体育人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华夏儿女的骄傲,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积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新时期,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升华尤为重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科学家的前沿引领固然重要,能工巧匠的中流砥柱作用也需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帮助学生掌握欣赏美、享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力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传承与升华新时代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工匠精神
“美育视域下的音乐师范教育教学价值重构”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高素质师范生的培养理念摭探——以高职师范教育为例
工匠神形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