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潇 谭毅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政法系,广东 广州 510812)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教育,是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2021年7月,教育部思政厅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再次强调,高校要健全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院系一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以广东省为例,不少高校院(系)当前已设立二级心理辅导站,且功能也已日趋完善。但由于缺乏系统成熟的理论指导,多数高校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职能定位模糊、服务模式雷同、部门分工零散,从而导致形式与内涵上与常规院系部门或学生组织趋向同质,弱化了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功能与价值。
基于此,有研究者提出相应的方案与举措,但大都为理论设想,尚未进行实践验证。笔者认为,高校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作为院(系)一级心理工作的核心职能单位,应充分利用整体性治理思维进行管理实践。整体性治理是指行政主体以服务对象需求为管理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协调整合为机制,对管理层级、功能、公私部门关系及信息系统等碎片化问题进行有机协调与整合,不断从分散走向集中、从破碎走向整合,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性服务的行政管理图式[1]。本文将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悦心湾”二级心理辅导站(下称“悦心湾”)为例,以广东省几所取得成效的高校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调研为基础,以整体性管理思想为导向,积极探索并总结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与实践经验。
“悦心湾”二级心理辅导站始终坚持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自身建设,不断开展对外交流学习,整合校内外资源,取得了内外兼修、双管齐下的发展经验。
协同专业的辅导空间、组织架构与制度保障是二级心理辅导站的立足基石,也是破解部门零散化、服务同质化的有效措施。
在硬件设施上,“悦心湾”开辟了专门的办公与咨询场所,配备相应宣传画册、沙盘、宣泄工具、心理放松音乐按摩椅等设备,并针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各类物资并设计出各种文创产品。
在组织架构上,由系党委副书记担任站长,由1名专职心理辅导员担任副站长并主持日常工作。辅导站常设3个部门,分别为秘书部、团辅部和宣传部,由学生骨干组成各部门团队,副站长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理论培训与团建,提升整体的专业性。
在制度保障上,“悦心湾”二级心理辅导站自成立以来,不断完善制度规范与建设,编制了《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职责制度》《二级心理辅导站值班制度》《二级心理辅导站档案管理制度》《心理健康辅导保密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心理委员考核制度》,并制定《心理委员工作手册》等,以期为开展工作提供导向和指南[2]。
从全局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虽有独立性与特色性,但依旧是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一环。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指导方针,更好地发挥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作用,各级职能部门及团体需进行协调联动。在学校统一指导下,我系初步建立了四级网络体系。由专业心理教师构成的学校层面一级网络,称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由院(系)学生工作领导与专职心理辅导员构成的院(系)层面二级网络,称为“悦心湾”;由心理委员构成班委层面的三级网络;由学生宿舍长或信息员构成宿舍层面的四级心理网络。四级网络是在高校统筹领导下的纵向网络,充分链接各级资源。各级主体在工作内容与服务主体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对独立的工作网络,其工作覆盖面广,能够面向每一位在校的学生。
校际或院(系)际间的经验交流学习是“悦心湾”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悦心湾”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教师与外校或外院(系)交流经验,加强沟通,开拓视野,针对典型案例进行探讨,吸收彼此成果并应用于自身建设。在能力提升方面,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学习主流心理工作经验,提升自己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水平。
在两年的实践探索中,“悦心湾”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造“互联网+”机制下的新型二级心理辅导站,形成了具有院系特色的三种服务模式,即发展性服务模式、预防性服务模式和恢复性服务模式。发展性服务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旨在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能力。预防性服务模式主要针对处于特殊时期与特殊状态的学生,通过预防性措施进行评估与干预,避免学生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3]。恢复性服务模式是基于已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展开的,旨在帮助学生恢复正常心态,驱散其心理阴霾。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使大学生形成独立而完备的人格。“悦心湾”结合本院(系)特点,有针对性地根据心理周期特征开展形式新颖、内涵丰富、辐射面广的心理活动,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发挥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关键作用[4]。
发展性服务从每学年第一个月开始,具体活动设置情况如下:
9月主题“心相识”。开展团康活动:即新生团体心理健康活动。针对新生入学以来的心理特征开展各类互动有趣的团体活动,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缓解入学焦虑,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10月主题“心连心”。开展心委培训:针对新生班级的心理委员展开两次主题培训,宣讲岗位意义,规范职责要求,丰富理论知识,使其掌握工作方法,更好地充当“悦心湾”与学生之间的心理纽带。
11月主题“心收获”。举办悦心讲堂:邀请校内外心理工作者入校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类讲座。讲座贴合学生兴趣,以丰富心理知识,拓宽视野格局。该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
12月主题“心窗开”。开展趣味运动会:策划趣味活动,以“友谊”“健康”“协作”为项目标准,动员学生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凝聚学生感情,缓解学习压力,保持阳光心态。
1月主题“心关怀”。开展考试心理调适:进入期末考试周,学生心理存在一定的焦虑现象,“悦心湾”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心理调适类知识的宣传,缓解学生因焦虑而带来的心理不适,引导学生以平常心面对考试成败。
2月主题“心春暖”。组织电影沙龙:春节期间亦为学生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此时利用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推送优秀亲情类、文史类、奋斗类、思想类电影,附带影评,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与体悟情感,培育家国情怀,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月主题“心希望”。开展花田小憩活动:一年之计在于春,“悦心湾”为学生提供各类短生长周期类花卉种子,鼓励学生种花并记录花成长过程,分享栽培感悟,从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有利于缓解学生开学焦虑。开展心委培训:针对在校年级心理委员展开两次主题培训。一次讲解该学期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工作方法;一次带领全体心理委员体验团体活动,鼓励心理委员在各自班级积极开展活动。
4月主题“心妙想”。开展故事接龙:通过线上报名、随机分组、匿名传送、故事续写等流程,参赛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感悟对校园故事进行奇思妙想,与陌生同学进行隔空心理互动。最终遴选出的优秀故事在线上进行连载。开展悦心讲堂:方法与意义同11月一致。
5月主题“心自我”。开展“我爱我”心理主题月活动:5月25日当天举办线下展览,利用展板为学生讲解展示心理健康含义、意义与标准。现场也设置心理互动类活动,如时光信箱、趣味心理测试。未来,“悦心湾”还将与其他院系合作举办,结合各自特色开展多样化、周期长的系列活动,如心理剧、心理漫画、心理广告、漂流瓶、瑜伽、冥想等,充分挖掘节日价值。
6月主题“心祝福”。开展三行情诗征集活动:毕业季期间在全系范围内举办三行情诗大赛,动员同学为毕业生写下寄语,为毕业生留下更多母校祝福与记忆。开展年度心委评选工作:根据院系要求与心理工作特点制定本学年优秀心理委员评选标准与名额,面向全系各班心理委员进行评选。评选将推动心理委员认真落实心理工作,强化工作成效。优秀称号也将提升心理委员的荣誉感与归属感。
7月主题“心世界”。开展悦心创作:为引导学生在假期期间保持心理健康、强化心理感悟,“悦心湾”举办线上心理文艺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心理漫画、心理广告、心理散文、读后感等方面的创作,并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8月主题“心清爽”。开展心理知识竞赛:引导学生合理充分利用假期,以赛促学,丰富假期生活,提升理论水平。
除上述具有显著时效特征的发展性活动外,“悦心湾”还坚持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心理专栏,如“碎碎念”、心理知识。前者定位于以随笔或散文的形式赏析诗词文学、点评时事热点、分享精彩投稿等;后者则致力于打造心理知识科普平台,发布以学习生活、人际情感、学术前沿类为主的心理知识。
心理问题的预防要重于治疗,当心理问题产生后再进行干预,往往会使工作陷于被动。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认知水平与环境变化、社会支持之间的不匹配。认知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是保持相对稳定的,需要长期发展和提升才能达到新的水平。环境变化与社会支持是不稳定的,一旦消极发展则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预防心理问题的关键突破口。因此,预防性服务模式主要针对处于或即将处于特殊时期与特殊状态的学生,通过预防性措施进行评估与干预,避免学生心理问题进一步恶化。
大学生易产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时期主要包括假期前后、新生入学适应期、考试竞赛期、毕业择业期、家庭变故期、情感空窗期、重大新闻事件前后等。特殊状态主要包括特殊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网络成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后进生等。不同特殊时期与状态的学生所呈现出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因此预防措施也应“因类施教”。“悦心湾”的预防措施可分为三类:
2.2.1 个案辅导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所提供的心理测评结果,结合学生档案、教师与辅导员、心理委员的反馈,筛选出符合特殊状态标准的学生,由“悦心湾”心理辅导员进行线上或线下单独访谈,确定其真实状态后建立个案台账。对真正处于特殊状态的学生进行跟踪访谈,组织院系资源,对接学生家庭,引导其树立积极健康心态,避免走向消极处境。
“悦心湾”还同时在微信公众号上开通“心理量表”通道,为学生提供心理自测量表,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学习通道偏爱调查表(LCPC)》等。学生完成量表后,将获得自测评估结果以供参考。当发现自测结果存在风险后,“悦心湾”也将与该学生取得联系,并进行相应地心理疏导。
2.2.2 团体预防
大学生心理特征存在年级与时间差异,为更好地实时掌握年级学生心理动态,“悦心湾”每月定期要求班级心理委员填写《心理晴雨表》。内容包括描述每月班级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对班级同学心理影响、记录心态起伏较大的同学信息等。将各班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临近特殊时期前,有计划地开展宣传预防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疫情爆发呈现散发性、零星性特征,学生在放假期间可能遭遇社区封闭等突发性公共事件。因此“悦心湾”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在假期前向学生科普居家心理调适方法,开通电话与网络心理咨询渠道,切实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突发性危机。
2.2.3 朋辈互助
朋辈互助是指同龄人利用自己的经验与方法来帮助同龄人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各种困难。充分发挥朋辈互助的优势与作用,是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悦心湾”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回声港”专栏,鼓励有各类困惑的学生进行投稿[5]。收到投稿后经匿名处理,向朋辈学生征求解决方法与经验,由此形成“隔空互动,匿名帮扶”的模式。针对特殊状态的学生,“悦心湾”在确保隐私的前提下,组织班干、心理委员或舍友对其进行关爱帮扶,形成多层次立体式帮扶主体架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无论是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是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都没有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资质,它们所提供的知识心理咨询和辅导,最后都需要转介到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专科医疗机构。因此,恢复性服务模式是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针对已确诊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能开展的非医学意义上的评估与促进恢复,旨在帮助学生恢复正常心态,驱散心理阴霾。
“悦心湾”对院(系)已确诊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统一归档,结合医疗机构诊断结果与建议制定评估与恢复计划,包括跟踪访谈、服药记录、班级关怀、家校联系、医校联系等。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学生,协助其办理走读手续,最大限度兼顾心理康复与学业进度。
综上所述,三大服务模式是在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形成的一套心理辅导体系,以破解心理服务“碎片化”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一切行动的逻辑原点,以回答如何协调与整合高校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管理的漏洞为关键,以最终实现心理资源与心理辅导的无缝隙供给为目的。作为一个整体,三大服务模式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但总体而言仍以发展预防为主、恢复转介为辅。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工作内容上,疫情的突发性极易造成学生生活学习困难,尤其对于特殊时期与特殊状态的学生更是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降低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是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重心。在工作方法上,由于疫情的防控需要,许多户外拓展活动或室内聚集活动或被取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战场也从线下转至线上,活动成效难以达标。如何在新的平台上找到新的发力点,利用大数据导向新服务,结合互联网打造新特色,这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着力点。
整体性治理的实质应是服务的整合。二级心理辅导站整合各方资源,对院(系)一级心理辅导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后,心理服务将转向中心化、专业化。但这仅是手段而非目的,不可简单理解为将各级部门进行整合,也应避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走向官僚化与形式化的误区。此外,从服务范围看,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主要服务范围是本院(系)学生,仅能在行政管理意义范围上进行开展工作。但学生日常活动的范围却是整个校园,这便容易形成心理工作的真空地带。因此,二级心理辅导站也应充分调动各级资源与空间,利用好图书馆、校道宣传栏、课室、走廊、食堂、宿舍等空间或设施,宣传心理知识,推广优秀经验,形成集群效应。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大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服务口径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范围,还应将校内所形成的工作成果与服务经验推广至社区与家庭。如何构建出“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周期的闭环模式,避免心理健康教育的间歇性与排异性;如何在其中树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品牌,是未来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丰富和发展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实践探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