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顺
(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1],为“土地生态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完善和技术方法实践提供了新的战略契机。“土地生态经济学”是面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土地生态经济学”课程内容涉及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内容,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实践,正确认识党的治国理政方针,明晰本专业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角色,激发学生的专业自信与科研热情[2]。
“土地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本课程从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多个角度重新审视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当今社会面临的土地生态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阐述土地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本课程可促进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明确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掌握绿色国内生产净值核算、生态足迹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价值评估、能值理论等理论与技术方法,了解我国绿色发展制度设计与应用实践,从而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形成分析与解决现实生态经济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多维综合决策的管理能力提供更广泛的通才知识和创新理念。
在明确了“土地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将党的十八大报告“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擘画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路线图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伟大实践与成就,融入到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典型案例的构建,系统呈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新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3,4],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土地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土地生态经济问题、探究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学科,旨在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本课程的教学共包括八章内容,涉及土地生态经济问题及产生的根源、土地生态经济学的来源及学科属性、土地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应用、生态足迹评估及应用、生态经济制度设计与应用实践等。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土地生态经济学”具有鲜明的“课程思政”优势:一是本课程涵盖了生态经济学最核心的内容和方法;二是课程教学内容能够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和时代特征,有力地凸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生态文明思想与世界生态治理话语体系[5,6];三是课程教学内容能够基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维度,蕴藏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和文化内涵,呈现出中国生态治理成功案例与样板。“土地生态经济学”课程教学充满着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具体领域。
与传统的土地经济系统相比,在生态文明语境下,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可以界定为:在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技术经济开发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可持续产出产品和服务,不致造成退化风险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在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与功能的内容讲授中,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河”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融入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表述与分析中,教会学生运用系统观点,将土地、生态、经济等各构成要素关联、兼顾起来,维护好祖国的山、水、林、田、湖、草、矿等自然资源要素格局[7,8]。
中国五千年的土地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对人地关系的定位。在五千年土地开发利用探索中,土地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体现着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智慧。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新时期生态文明理念中引用的中国古代典籍为切入点,展现中国土地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一脉相承,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历史自豪感,进而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奠定学生的文化自信之基。
新时期的生态产业体系,是严格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以尊重自然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为基础构建形成的全新产业体系。基于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能够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我国生态产业状况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从而实现顺应自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应以绿色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为技术手段,以生态产业及其融合分析为切入点,论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动态演化规律以及生态用地管理的创新特征。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土地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通过国家宏观上的调控与市场微观上的配置,实现土地资产功能,为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的成功范例。在“土地生态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应用的实践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绿水青山”通达“金山银山”路径模式,探讨“原生态”如何直面“大市场”、“美好生态”如何转化为“经济要素”以及“土地改革”如何激发“资源价值”。[9]结合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学生建立理论自信提供真实的现实依据,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激发其树立科技与管理创新意识。
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从政府官员、学者到社会公众,都逐渐意识到土地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资源要素,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根基。如何约束人类行为,转变土地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土地生态补偿和绿色核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土地生态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生态足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能值理论的讲解,重构土地生态经济价值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使其系统思考“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与实现路径[10,11]。
中国土地制度优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支撑与助推作用,目前已被国际社会所关注和认可,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体现。在“土地生态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攻坚脱贫为切入点,全面展现中国土地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保障人民群众自由、平等的土地财产权利中的优越性,从而使学生确立牢固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
在原有传统教学基础上,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形成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网络新课堂有机结合的思政育人教学新模式。一是基于目标导向,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或情景教学等授课方式。如以《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之“生态文明的安吉实践”,追溯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渊源。二是基于效果导向,充分利用硕士研究生专业素养与能力水平,在教学中广泛采用讨论式研究教学模式。针对课程思政内容,教师提供案例数据资源,组织学生分组探讨辨析,以收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效果。三是基于问题导向,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学习强国”“生态足迹”等专业网站,观看相关案例视频,查询最新数据成果,强化课堂中对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的分析与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学生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还能真切地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精髓。“土地生态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实施途径详见表1。
表1 “土地生态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一个强烈的感触:“90后”“00后”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亲眼目睹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发展历程,对于中国的现状与未来更有自信,对于中国道路与中国文化有天然的认同感。因此,当课程思政内容将他们身边的人、事、问题与变化作为切入点时,能够很快形成代入感,产生共鸣,实现教书过程和育人过程的协调统一。在教学案例的设计中,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生源地多样性的优势,从学生家乡的土地生态问题与治理案例入手,通过学生分享家乡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充分展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与成就,培养学生行循自然、知行合一的学习品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程教学获得最大限度的思政价值增量,为学生树立“四个自信”提供历史和现实依据,为培育形成学生的人文情怀、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工匠精神等提供教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