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森 王佳遇 王天东 邢新朋
(1.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南京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3.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4.江南大学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国防特色高校作为保障国防事业的重要智库,在理工科领域具有深度探索与前瞻引领的地位优势。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7所国防特色高校针对理工文法等学科的融合路径开展了深度探索,展现了高校在新时代、新使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质性贡献。在建党100周年的重要历史契机,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四个自信”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动力,这要求高校充分挖掘并提升人文精神教育的价值定位。有研究指出,人文精神是人类实践活动中展示出的观念、风俗、心理、行为方式等层面的思想反映。教学视域下,人文精神具有内隐性特征,并依托教育教学方法形象地展示人性的本质特征[1-2]。进一步,学者剖析了人文精神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强调高校应依托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将多元化的人文情怀融入课程设计过程,重塑高等教育总体目标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3-4]。
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将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全面纳入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建设体系。其中,“新文科”倡导将传统文科与其他学科进行知识融合与重构,结合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构建理工文法兼容的跨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实现理论知识拓展、思想政治强化、实践技能提升等多重培养目标。立足新文科的创新实践及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队伍的时代要求,人文精神应成为高校专业体系建设的新元素[5],通过加快人文精神树立、学科体系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间的深度融通,实现人才能力素质与国家需求的良性匹配[6-7]。
为实现人文精神对国防特色高校课程建设的切实引领,应明晰引领过程的关键着力点,突出人文精神在不同课程中的价值定位,强化推进政治意识和具有时代特征的议题。为此,本文以龚旗煌(2021)提出的“新文科建设框架”“四新维度”(目标、原则、方法、保障)作为理论指引[8]15-17,并以“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观”作为绩效评价依据,探索国防特色高校课程人文精神的实践路径,提升人文精神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
本文面向国防特色高校师生群体及就业市场的实地调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7所国防特色高校的本硕博学生群体开展问卷调研,包含20个选择题;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同时进行,面向7所国防特色高校教师群体开展深度访谈,包含20个开放性问题;第三阶段在前两个阶段完成之后进行,面向企业如何评价及建议国防特色高校课程人文精神的塑造进程,包含24个开放性问题。具体来说,第一阶段共发放808份问卷并以10天为限,共收集有效问卷549份,回收有效率为67.95%。第二阶段共邀请75位教学科研型教师参与访谈,部分教师表达了不便参与或难以提供有效信息的想法,最终收集54份有效结果。第三阶段邀请黑龙江省、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等24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参与访谈,包括主管人事的副总、人力部门总监、技术部门总监、行政部门总监等,最终收集20份有效结果。限于篇幅,以下将分析重要的调研结果。受访学生群体基本情况分布见表1。
表1 受访学生概况
面向学生群体的问卷聚焦于课程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收获感、推进过程的制约因素、兴趣着力点、现实意义、未来建设方向等维度。关于课程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超过70%的学生认为这种精神能够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并对未来发展产生实质性帮助,但仅有不足30%的学生真正对人文精神具有兴趣,且19.31%的学生坦言仅因为学分而接受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可见,虽然多数学生认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但对于接受过程仍体现出较明显的任务导向型特征。
关于课程人文精神的收获感,71.77%的学生认为这种精神对个人生活的指导意义尤为突出,其次分别为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领域。部分学生认为,由于国防特色高校的专业设置侧重于理工科,人文精神对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并不易于产生直接帮助。在人文精神收获的来源方面,66.48%的学生认为,课程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于传递正确的价值信仰,且显著完善了个人对于专业内涵的认知体系。
关于课程人文精神推进过程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和学生应试思维。关于教学方法,56.47%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缺乏新意且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主要体现在传统教学方式较古板及人文精神融入方式较僵化;44.99%的学生则认为当前教师传授人文精神的方法流于形式。关于应试思维,45.17%的学生认为在应试教育为主的环境下,人文精神无法直接解决理工科专业现实问题,也难以帮助提升考试成绩,甚至与固有的应试思想相冲突。此外,41.17%的学生表示,课程教材几乎完全以专业知识为纲,在严密的教学框架中难以体现人文精神,使得教师在融入人文精神过程中缺乏参考依据。最后,45.36%的学生认为,国防特色高校对人文精神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在新文科引领下,此类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关于课程人文精神的兴趣着力点,68.85%的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兴趣,认为弘扬传统文化是展现文化自信的关键途径,应成为人文精神塑造过程中的重要构成要素。68.49%的学生聚焦于时事热点,并依托热点问题培育自身实践能力。此外,分别有57.56%和55.92%的学生对全球化问题和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浓厚兴趣,且认为应将国际化视野下的文化自信及历史事件的情节性与趣味性作为人文精神建设的新突破口。另有70.13%的学生认为,国防特色高校应推进人文精神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关于课程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超过80%的学生认为这种精神可以陶冶情操,对个人发展及培育爱国情怀极为有益,这与国防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进一步,59.74%的学生认为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且56.10%的学生认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辅相成,有助于国防特色高校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总体来看,学生普遍认为课程人文精神具有积极且可持续的现实意义。
关于课程人文精神的未来建设方向,76.69%的学生认为应加快推进这种精神塑造的保障机制。72.50%的学生建议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对当下热点问题的解析,避免出现填鸭式与任务式教学的痕迹。40.07%的学生建议改革课程评定方式,强化社会实践环节,例如将课程内容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相结合,进而为人文精神融入日常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在教学方式上,58.65%的学生建议教师优化语言表达方式,注重理论教学内容的生动表达,以带动人文精神顺势融入。在教学内容上,51.73%的学生建议教师突破原有教材体系,并在时间允许情况下深入解读人文思想内涵。可见,面向人文精神的教学改革对于现有教学体系、教材内容设计及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向学生不同特征的交叉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及本科生对课程人文精神更加持有任务导向型观点,更倾向于将接受这种精神视为一项任务。相比之下,女生及研究生更期望人文精神通过多元化方式展示其内涵。可见,不同性别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人文精神所持有的个性化观点存在明显差异,且随着学习时间深入,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感知能力及感知效应变得更敏感。当课程缺乏人文精神元素的融入时,学生会感到不适应。这种现象背后蕴含的现实需求为:当学生步入研究生阶段后,不论从思想、心智还是对就业市场的理解相比于本科阶段更加深刻。对于理工科研究生来说,人文元素的融入将极大程度拓展研究视野并陶冶情操,助推研究效率提升。针对课程人文精神各维度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相关分析
表2显示,课程人文精神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向关联,但制约因素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较小。一方面,这说明从学生认知层面来看,对于课程人文精神的各维度已基本形成整体认知,且能够较全面判断各维度的发展状态及其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对课程人文精神更多持有任务导向型观点,但对这种精神内涵的传承及发扬持有较高期望。由此判断,学生应成为课程人文精神塑造过程中的主导者,契合学生需求将很大程度帮助国防特色高校理清不同专业课程人文精神塑造的共性思路,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对人文精神传授能力的重要性。
面向教师群体的深度访谈聚焦于课程人文精神的推进方法、推进过程遇到的困境、对于学校支持抱有的预期等方面。几乎所有教师都表示,新时代人文精神对国防特色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义更加突显,尤其表现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对于新文科理念,多数理工科教师表示了解程度有限且并不十分清楚该内涵如何融入理工科课程。关于推进过程的困境,受访教师归纳了以下方面:①如何提升自身对于人文精神的把握能力?②如何将人文精神融入理工科教学体系?③如何持续将人文精神融入课程内容?④如何提升人文精神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引导?针对上述困境,受访教师建议学校营造新文科建设氛围,基于扎实的理论创新推进人文精神融入,并依托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应用人文精神。
面向用人单位的深度访谈聚焦于企业对人文精神的现实需求及对国防特色高校人文精神建设的建议,并获悉以下关键信息:①企业高度欣赏国防特色高校以严谨、求实、精进的作风培养高层次人才,且所招聘的人才普遍展现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高度契合企业追求的“价值信赖”与“聚焦未来”发展目标。②企业科技发展正在发生颠覆性变革,数字化与智能化理念正在全面且深刻地影响产业前景。对此,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维度也顺势呈现出多元化和立体化特征,并逐渐模糊“专业对口”的固化思维,强调人才自身能力属性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以及人才在工作中展现出的人文知识倾向。③为快速、高效、精准适应现代高技术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建议国防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以下能力:其一,熟悉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业务特点。通过把握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特征与内在关联,以拓展个人发展空间并提升跨专业就业能力。其二,强化不同专业技术岗位间的协调沟通能力。青年人才建立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有助于在人际关系建设、工作效率管理等方面实现显著进步。其三,提升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转化能力。与高校搭建的知识传授平台不同,企业中的青年人才应快速进入“干中学”角色,这要求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形成“无缝对接”。其四,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及正确的职业观。鉴于当前青年人才仍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与生活压力,且区域间人口流动呈现出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的新态势,青年一代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与敬畏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建议国防特色高校突出“老牌强校”的优良作风,完善青年人才人文教育体系,重视思想道德培育及正确职业观的树立。
调研结果表明:其一,人文精神塑造应树立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观”。相比于传统层面的课程结构,人文精神融入过程在内容建设、育人功能、知识传授方式等方面展现出广域特征。其二,人文精神的可持续性需要理论、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有力支撑。其三,高水平人文精神融入应体现出“大人文”观念,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层、方法层和绩效层视角探讨国防特色高校课程人文精神塑造的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新文科引领国防特色高校课程人文精神的塑造路径
龚旗煌(2021)立足于中国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了新文科建设框架的“四新维度”(目标、原则、方法、保障),强调建设目标以国家新使命为坚定引领,建设原则将自主创新融入文明传承,建设方法聚焦学科交叉中的思想开拓,建设保障以良好教育生态为依托[8]15-17。通过分析“四新维度”可以研判出,该框架的确立细化了新文科引领高等教育的方案视角,聚焦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并突出对新时代战略全局的把握与发展需求的回应。具体至国防特色高校课程人文精神建设,新文科建设框架提供了全面指导思路,即“理论层”的确立。主要表现为:其一,新文科理念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契合课程人文精神的根本目标。在此过程中,“四新维度”的确立为人文精神提供了发展目标到制度保障的全方位概念解读,助力课程人文精神体系设计的科学化与系统化。其二,有助于明确新文科引领课程人文精神塑造的关键着力点。鉴于国防特色高校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关联,新文科建设框架将助力更加广泛的理工科院系聚焦课程人文精神建设及传承。依托“四新维度”的全面指导,国防特色高校将明确课程人文精神高质量建设的着力点,实现精神内涵深度与广度的同步拓展。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持续探索通过“联动”方式优化课程建设,包括师生联动、跨学科师资联动、理论实践联动、多元化考核方式联动等。随着教学参与主体范围的扩展,学者提出了“能动者联动作为教学变革动力”的观点,建议潜在内外能动者均应发挥促进教学变革的作用[9]。据此并基于“四新维度”的引领,国防特色高校可尝试“课程推动、教师带动、人文精神拉动、行业需求驱动”的四轴联动课程人文精神建设模式,即“方法层”的确立。一方面,四轴联动模式可进一步诠释“四新维度”在课程人文精神建设中的立足点,保障建设过程契合新文科指导理念;另一方面,主客体相融合的能动性开发模式将激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并突出新文科的理论指导作用及人文精神对课程内涵所赋予的时代意义。对于国防特色高校,四轴联动模式的重点在于,将新文科理念全面融入具有国防事业特征的理工类课程,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协同推进。
近年来,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调理论、思想、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对此,“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模式为人才全方位培养提供了效果评价依据。一方面,新文科理念以“新”作为行动指引,立足于开创扎根中国情境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方案[8]16,这符合人才培养“全过程观”倡导的知识、能力、素质辩证统一及“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的全面教育观[10]。对于国防特色高校,需要兼顾人才培养“硬实力”与“软实力”协同推进,特别是人文意识的正确树立和实践能力的扎实提高,即“绩效层”的确立。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观”指导下,国防特色高校课程人文精神建设的“绩效层”应体现新文科建设框架的关键构成要素,形成对专业知识、精神传承、社会实践等人文精神培养成效的系统评价。
通过构建课程人文精神的实现路径,将助力重构国防特色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定位。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实施了分类发展,要求各类高校明确其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这有效激发了人才培养动力。当前,国防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层面仍存在改进空间,特别是课程人文精神的深度与广度需进一步拓展。面向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及大国防建设要求,以新文科为指引塑造国防特色高校课程人文精神路径,将为强化青年人才爱国热情奠定思想引领,高质量实现国防特色高校立足于服务国防事业的根本目标。基于实地调研与新文科内涵,本文为国防特色高校培养高质量且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提供以下建议:
基于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校的实践经验,下一步需重点回答为何依托新文科、如何依托新文科、如何用好新文科等问题。根据面向师生及企业的调研结果,国防特色高校培养的青年人才存在不同岗位准入及沟通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文知识匮乏。对于事关实体经济与国防战略的重要行业来说,如何保持资本优势并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是一项长期挑战,这种动态化发展特征要求青年人才掌握复合型职业技能及快速学习能力,以适应多个岗位的发展需求。对此,本文建议:其一,国防特色高校应精准识别此类企业人才技能的需求组合及其演化规律,从人文精神主动融入及学科间交叉融合视角设计适合的知识体系出发,切实依托人才培养“全过程观”引领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同推进。其二,国防特色高校应聚焦整体发展目标设定,根据高技术行业人才素质需求预期,完善课程人文精神朔造的运行机制设计。将人才培养“全过程观”明确界定为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基础环节,并以个体“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与深度融通作为核心目标,据此建立相对稳定的课程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与培养制度,实现培养成效的稳步提升。其三,国防特色高校应聚焦于实践方式的细化与深化推进,具体包括:①依据用人单位人才素质实际需求打造跨学院联合授课模式,推动学生强化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及人文精神塑造。②组建具备人文精神专业素养与知识体系的教师团队,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知识与自身专业方向融合的深刻理解。③将课程人文精神建设内涵全面融入课程内容的精细塑造过程,推动学生对所学理论与实践前沿的突破性探索。④拓展适用于行业需求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以及如何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展开应用。
鉴于以国防工业企业为代表的用人单位事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其内部生产运作管理要求更高的政治站位与责任担当意识,这对国防特色高校切实推进人文精神常态化提出了较高要求。国防特色高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及突出的行业特色为深刻践行人文精神提供了发展土壤。面向用人单位对于青年人才道德情操及职业观建设的现实需求,本文建议国防特色高校推进人文精神常态化的探索,具体包括:其一,在“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观”基础上,强化构建“知识基础—人文意识—思政能力”三位一体的教育常态化思路,依托课程、网络、集体研讨等多重载体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元素传播功能,着力提升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等重要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助力其建设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树立积极的职业发展观。其二,通过融入具有时代特征的发展战略引领人文教育常态化。在此过程中,国防特色高校需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界定当前重大战略对人文精神的指引作用,特别是依托教育模式创新,与学科专业内的知识体系形成实质性联动效应,避免简单的说教灌输、泛泛而谈等现象。这也将促进教师探索紧缺型人才供给下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推进的新思路,促进课程建设的系统性与全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