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珊瑚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中心幼儿园,福建 晋江 362256)
一般来说,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指由幼儿教师统一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具有集中性、统一性。区域游戏活动则是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兴趣爱好,让其自主选择合适的活动区域而开展的多样性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不可预测的特点。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幼儿参与活动的自由性,导致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游戏活动常常形成“你中有你、我中有你”的局面。所以,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整合规律。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在目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担负着系统传授知识并引领幼儿不断学习和发展的任务。丰富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既可以完成幼儿园的幼儿教学任务,又可以为幼儿全面活泼生动地成长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呈现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展的教学活动,是按照预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组织开展的,具有计划性、正规性。例如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要完成引导幼儿初步建立数的概念内容时,教师要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幼儿用基本的数学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完成这项教学任务,教师要提前备课、准备游戏用的道具等,并要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这些教学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正规性。同时,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正规性还表现在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尊重上。比如,对于幼儿园的小班小朋友,对于抽象的数字概念是模糊抽象的,他们没有清晰的关于数的概念的认知。为此,教师要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从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角度出发,多采用富有趣味特点的、具有情景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建立关于整合“1 和许多”的概念、认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对“5 以内数”的掌握。这部分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依据幼儿认知水平发展需要建立的,具有互动性、正规性。
幼儿教育是要幼儿在个性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培养幼儿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规则意识。为此,教师要主动加强并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习惯。所以,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时,为了完成事先准备好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是活动完成的引导者。比如,让幼儿学会结合生活用品完成数数的集体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注意力时间不长的特点,在幼儿开始数物品的时候要及时引导。当课堂出现集体跟着一个幼儿数数的场面,或者幼儿出现数错数了、数乱数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引导,引开其他幼儿的注意点,让这个幼儿完整数数,或者告诉其他幼儿保持课堂秩序。这样,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了幼儿遵守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规则,从而让幼儿养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依次发言的好习惯。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面向班级全体幼儿进行的活动,具有整齐划一的教学特点,教师组织教学的集体性特别突出。在这个集体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是按照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计划配合完成的,幼儿回答问题处于被动地位。比如,教师在教学《乒乓球站起来了》一课内容时,由于教师事先只是准备了盘子、杯子、纸板等材料,所以让幼儿回答让乒乓球能够站起来的方法,使幼儿只能根据教师提供的统一材料回答,这样会导致幼儿自主探究的活动氛围略有欠缺。再比如,进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垃圾的分类》时,课前教师可以布置让幼儿在活动前从家里准备好饮料罐、食品包装盒、食品包装袋、矿泉水瓶等废旧物品带到学校中。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幼儿正确认识并充分了解各种垃圾的特点,找到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志。但这时,有的幼儿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教师强调的寻找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标志上,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花花绿绿的包装盒袋上,或者开始动手摆弄别的幼儿手中的废旧物品,课堂纪律出现不好掌控的局面,这就是集体教学活动对教师掌控能力的挑战。要保障活动的集体性,就要统一管理幼儿的活动,让幼儿按照计划内的教学任务配合完成认知学习,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是按照幼儿兴趣组织开展的,具有非正规性。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由于兴趣相同,自发在某个活动区域进行游戏活动。幼儿自发组织玩伴,自发制定游戏规则,自发控制游戏时间,这是一种个性化极强的教育组织形式,表现出的特点为:
区域游戏活动本着区域原则出发,在不同的区域设置教具、学具,便于从不同侧面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由于幼儿各自爱好、特长不同,他们对活动内容的选择也具有差异性,表现在区域游戏活动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幼儿在参加“多姿多彩的鱼”这个主题活动的时候,有一些小朋友喜欢美工区的制作,会积极参与并有不同的行为开展方式。但是有些幼儿不喜欢这种粘贴活动,他们会跑到教区来回摆弄材料,幼儿活动呈现出丰富多样性。同时,教师投放的材料又具有多样性,比如让幼儿探究物体的测量办法,由于教师在每个区域投放的材料不同,幼儿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区域游戏活动的多样性特点,不仅是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而且促进幼儿游戏多元化。
培育幼儿的自主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主要在幼儿园内时期完成。所以,通过幼儿园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区域活动营造了一种开放而且具有自由、自主特点的教育活动情境,教师充分为幼儿活动搭建一个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平台,让幼儿慢慢相信自己是一个能支配自己的人,从而让幼儿的活动变得目的明确、导向突出。在具体的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按照让幼儿自主选择的原则,让幼儿参加区域游戏活动,从教师确定游戏主题开始到幼儿选择游戏玩具、选择游戏伙伴、选择语言动作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独立自主性。再比如练习数数的游戏活动中,幼儿会根据教师的投放选择自己喜好的材料,运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数数。当然,也会有的幼儿没有集中精神参与数数,而是玩起其他游戏。这种区域游戏活动的自主开放性,释放了幼儿的天性,锻炼了幼儿的组织能力,但也需要教师适当把握,不能完全转变为幼儿随心所欲的区域性游戏活动,导致活动现场产生无法控制的负面影响。
创造性一直是幼儿全面成长的重要源泉,创造性游戏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幼儿园采用区域游戏活动的形式,通过构建不同的区域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角色区域、表演区域、操作区域等区域游戏活动中获得创造性的培养。当然,由于幼儿认知发展的程度不一样,因此,区域教学活动采用的游戏活动也不尽相同。有的区域游戏活动教学强调培养幼儿探究知识的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区域游戏活动时,提供多种智力类操作材料让幼儿选择,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意识起到积极作用。在区域教学活动开始之后,有的幼儿喜欢选择复杂的智力类操作材料,有的幼儿喜欢凑在一起,看图编故事,或者玩拼图游戏。也有的区域游戏教学活动以培养幼儿的角色扮演为主,进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种角色扮演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扮演自己想象的角色,想象他们的一言一行,再创造性地表演具体情境中人物的表象。在一个幼儿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其他的幼儿也能通过观察,模仿,得到角色饰演的启示,在自己上场表演的时候发挥出原来没有的动作、肢体语言等,突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极强的自主创造性。这些具体实践活动、情境化体验,能够让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不断获得知识的探索、能力的创造,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意识,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初步发展。
现代社会生活条件的优越,让现今的幼儿表现出聪明智慧、思维敏捷的特点,但是在幼儿阶段也让他们表现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好插话的个性。教师就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制定最科学严谨的教学目标,以期获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此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个性化成长。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幼儿园集体教学目标,用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体系,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同时促进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游戏活动教学目标的最佳整合。在整合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把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教学目标与区域游戏活动的主题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避免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随意性,又将集体教学的单一性目标具体化。具体整合规律是先制定整合的总目标,再制定分层目标。比如,将集体教学中有关探究体验的目标整合到区域目标游戏活动中,保证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自主获得与集体教学相关的、完整的经验,体现区域游戏活动为集体教学服务的功能。在总体目标融合之下,再根据幼儿经验特点,照顾幼儿个体差异,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整合上避免区域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同时实现幼儿教育整体利益最大化。
区域教学活动内容具有自发性、开放性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发生变化,教师更多承担的是幼儿教学活动的旁观者、引导者、鼓励者角色。在具体区域游戏教学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同时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需要,恰当地设计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年龄特点幼儿的学习需要。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集体教学之前,可以先把与集体教学有关的主题材料放到活动区域,让幼儿事先熟悉材料,获得操作感知,同时教师也应掌握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便于准备相关教学内容。比如,让幼儿学习物体的测量之前,先把尺子、木棒等材料投放到幼儿活动区域,让幼儿积累经验,在集体教学时候,幼儿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集体教学完成效果,对需要拓展延伸的教学内容放到区域活动让幼儿继续完成。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幼儿活动特点,在区域活动中加入集体教学的内容,然后教师要认真观察,及时总结和发现问题。教师通过采用准备预习、迁移下放教学内容,把区域教学和集体教学结合起来,能解决因班级人数多而教师照顾不过来的实际问题,也让幼儿充分体验教学内容的快乐,获得知识体验。
无论是幼儿园集体教学还是区域游戏活动都包括集体、分组、自由、主题等活动形式。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教学形式,把二者有机整合到一起。比如采用分组活动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把幼儿活动区看作是分组教学的活动单位,让其在相关的区域活动,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由于年龄差异,幼儿小班、中班、大班的教学形式也不尽相同。比如,百货商店的教学形式只适合大班幼儿,在各自活动区域教师放置好材料,分组开展活动,然后教师集中讲解活动规则,对于激发大班幼儿内在学习动机,让大班的幼儿获得技能训练非常重要。在小班教学形式的采用上,教师主要以自由形式为主。自由活动的特点是突出幼儿的自发性,让其在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中认知事物,掌握学习能力。教师采用这种形式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区域活动的灵活性,及时调整区域的设置及区域材料的投放数量,符合教学目的的落实。比如玩变色游戏的时候,幼儿在区域活动范围内,根据手中材料自由涂抹,感受颜色的变化。然后教师组织集体教学时,让幼儿把刚才自己涂抹的规律进行分享。这是一种先自由再集中的形式,教师在激发幼儿创造性的同时总结规律,培养其逻辑思维的意识,为幼儿未来的学习提供基本条件。
游戏教学是幼儿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游戏活动都离不开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教师富有创意地开展好教学游戏活动将会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对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游戏内容进行大胆创新,细致分化,具体到区域游戏设计的每个环节之中。这样可让整合的游戏教学真正体现“快乐教育”,让幼儿在“快乐教育”的参与中体会到“乐学”的真谛,变被动的“要幼儿学”为主动的“幼儿要学”。这样,这整合后的游戏教学过程中,幼儿身心得到充分放松,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得到未来成长需要的文化知识,学到一定的生活、社会生存的劳动技能等,并能培养幼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情感,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教学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幼儿园集体教学与区域游戏活动是统一的整体,作为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能人为完全地割裂开来,要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择。教师要以开放的教学理念积极设置活动区域,遵循幼儿兴趣培养、创造思维规律,积极投放相关材料,将集体教学目标与区域活动任务融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让幼儿在开放的大环境中获得学习技能的体验,给未来的幸福成长提供快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