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
——以《骆驼祥子》阅读教学为例

2022-03-18 03:54丁立芳杨玲平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祥子骆驼祥子整本书

丁立芳,杨玲平

(1.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0;2.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0)

朱光潜曾说:“书是读不尽的,就算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整本书阅读”中的“书”指的是各种经典,是历经了时代的考验、是为历史首肯的成果,它是与作者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有独特的灵魂与气质的著作,这种书值得任何人潜心研读。尤其是在价值观形成初期的的中学生,名著的滋养十分重要。

但是当下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不容乐观,阅读存在碎片化、机械化、应试化的问题。学生主动阅读动力不足,教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重视不够,过于注重对识记性内容的操练,布置选择、填空、判断等思维层次较低的名著作业,在兴趣、思辨、探究等深层次方面的学习任务研究不够。整本书阅读迫切需要改变上述教与学方面的现状,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如何驱动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保有兴趣,对整本书的核心要义、思想内涵有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笔者认为,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对推进整本书阅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驱动性问题

夏雪梅认为,驱动性问题就是将比较抽象的、深奥的本质问题,转化为特定年龄段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前设计好驱动问题,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分析、研究与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技能,使其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驱动性问题能够营造一种由求知欲驱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计划和开展探究、记录和理解数据收集证据和辨论观点、构建和共享学习成果。

在整本书教学中,由于字数篇幅都比单篇阅读大很多,如何激发学生保持长时间的阅读兴趣、深入思考文本内容、汲取精神营养,设计好驱动性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设计驱动性问题要注意把握哪些特性呢?

二、整本书教学中驱动性问题的特性

(一)意义性

教师在设计驱动性问题时,要注意所设问题有实际意义,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名著的内容、人物的理解、文本的思想、阅读的方法等有更深入的了解或理解,能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辨析,产生迁移应用和创造的意义。

(二)兴趣性

驱动性问题最大的特性是驱动学生去主动阅读和思考,这必然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和探究的兴趣。美国学校的教学指导教练安德鲁·米勒表示,当教师将问题呈现给学生时,至少要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这听起来很酷”,这才能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性。因此,驱动性问题的设计首先要着眼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解决驱动性问题获得学科知识并提高核心素养。

(三)阶段性

整本书阅读在设计驱动性问题时,要关注阅读的不同时段,在不同时段里所设计的驱动性问题指向也应该有所侧重。比如在读前指导中,驱动性问题应该侧重激趣、计划类,而在读后的指导中,驱动性问题要注意探究性和整合性。总之,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设置驱动性问题时要考虑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

(四)开放性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阅读个体,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在驱动性问题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和思辨性,允许学生发散思维,个性化理解。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学生思考、展示,从而创造更多的可能。

(五)整合性

整本书阅读的内容之广、思想之丰不同于单篇阅读,如何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有整体的思考?在设计驱动性问题时,就要注意从整合性方面去考虑。一个具有整合性的驱动性问题,可以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将整本书的知识脉络、思想内涵等融合到一个问题里,使学生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

三、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

《骆驼祥子》共有10 万7 千多字,但就单字数量来说只有2 千多字,常用的单字数有600多个。小说初读通俗易懂,统编教材里推荐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作为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主题深刻、鲜明而突出,但是想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真切体会、归纳总结,却并不容易。因此,设置合理的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带领学生真正深入文本,领悟其深刻内涵、品味其艺术特色,学生在不同的阅读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一)读前指导——驱动性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引导性

整本书阅读与单篇课文阅读的差异之一在于“整”,要想深刻理解主题,必须先要理清整本书的内容,帮助学生走进完整的情节、把握整体的人物形象,才能获得更为全面、深刻的思考。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有整体意识和激趣意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做好整本书阅读的计划。据此,可在读前指导中做如下驱动性问题设计。

1.猜想类:

(1)看图猜想哪个是本文主人公祥子。

(2)根据创作背景,猜想祥子的命运走向。

(3)根据部分描写,推测虎妞、祥子、小福子等人的性格特点。

2.规划类:

(1)指导学生制定整本书的阅读计划。

(2)根据内容,指导学生制定好精读章节的阅读计划。

3.引导类:

(1)我为祥子画肖像。

引导学生阅读时关注不同阶段的祥子,在外貌和精神上有什么不同,可创作一系列不同的肖像挂图,读后展示时做专题互动。

(2)制作祥子的命运波折思维导图。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祥子的命运变化,最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3)我想对你说。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人物对话。可以对书中任意人物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在读前指导课中,驱动性学习任务的设置就要以趣味性和引导性为主。《骆驼祥子》的阅读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根据学情特点,设置项目时要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目的是激趣,着眼在引导。

(二)读中指导——驱动性问题设计要有指导性、激励性

《骆驼祥子》作为经典名著,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学生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在阅读指导课中,可做如下驱动性问题的创设。

1.报告类:

(1)撰写中期读书报告。

(2)读书好方法分享。

2.分享类:

(1)我最喜欢/不喜欢/难过/高兴的故事情节。

(2)人物肖像展。

3.展望类:

(1)推测祥子的命运走向并说说依据。

(2)祥子在为理想奋斗中,经历了哪些波折,他还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设计意图】读中指导课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阶段验收和分享,设置学习任务时较多关注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注重学生的阅读分享,同时,对未来阅读要有一个规划和展望,激励学生继续读下去。

(三)读后指导——驱动性问题设计要有整合性、创新性

钱梦龙曾说:“……精心设计问题,或以大颗石头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驱动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就是这颗大的石头。在读后的阅读指导课上,驱动性学习任务设计时要注重整合性和创新性。如在《骆驼祥子》读后指导课中,可以设置以下驱动性问题。

1.图文类:

(1)画出小说开端和结尾中祥子的肖像图,并作解读。

(2)制作祥子命运起伏的思维导图,并标注引起变化的原因。

2.专题类:

(1)给祥子写小传。

(2)探寻悲剧原因。

3.创新类:

(1)找出祥子经历的关键事件,分析当时的祥子是否有别的选择。

(2)假如小福子不死,祥子能否过上幸福的生活。

(3)假如祥子有微博,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他会怎么拟写内容,并设想其他人物的跟贴回复。

【设计意图】读后指导课在设计驱动性问题时,要注重整本书阅读的整合性和探究性。刚刚出场的祥子和最后的祥子变化明显而惊人,这种变化通过画肖像图就能直观地传递出来。思维导图的形式,能把人物发展变化的脉络、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呈现出来;同时在进行思维导图设计时,需要学生梳理情节并寻找合适的形式让祥子的经历更加直观,重要的节点也更加明晰。图文类的学习任务,能够很好地驱动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梳理。专题类的学习任务则有助于驱动学生对名著内容做纵深思考。祥子的悲剧人生不是由开头就能看到结尾,是种种复杂因素决定的,他曾经一度实现了梦想,在梦想破灭之后,也几次三番地挣扎,最后绝望,最终走向颓废和堕落。祥子人生的道路危机重重,有很多机会、很多诱惑,也有很多岔路口,当面对选择时,种种因素使祥子做出了他当时认为最满意和最有可能的选择,当然,有的时候可能的情景让他无路可走,摆在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让学生帮祥子做出选择,结合文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思辨性和创造性。创新类的学习任务则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有趣味性,更能驱动学生对人物、文本做纵深思考。有位教育家说过,“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创新类项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其在面对挑战时,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总之,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设置好驱动性问题,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抓手可依、有方法可循、有目标可行。阅读的不同阶段,驱动性学习任务要有不同的侧重,从阅读方法、情感体验、文化自信等等不同的角度,设置合理、有趣、可行的驱动性问题,使整本书阅读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猜你喜欢
祥子骆驼祥子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因素
河北省卷《骆驼祥子》阅读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婚恋悲剧
老舍《骆驼祥子》中二强子人物形象叙事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