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士岚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持续近三年的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也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国民经济,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只有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内涵丰富了,才能应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不断发生和变动,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提升。反之,一味追求国民经济外延式发展与速度提升,在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变动面前,往往会显得脆弱不堪,这就要求整个国民经济遵循新发展理念。自2016年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各级政府以及业内人士认识到“旅游业具有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生性特点”[1],因此,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并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传播文化、保护生态、推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民生产业。近年来提出的“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发展模式,是旅游行业逐步摆脱外延式发展模式,寻求内涵发展的重要表现,而且这种发展模式也必将成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全域旅游本身也面临着一个内涵逐渐丰富的过程。现有的旅游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归纳为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潜力三个方面[2]。这三个方面着眼于旅游业不同的时间维度与主体内涵。
旅游资源指向现实,是业已存在的,其主体内涵是旅游活动中的客体;旅游市场指向可深入开发的现实,是可期性的现实,其主体内涵包含着旅游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介体等三方面因素;旅游潜力指向未来,主体内涵更加偏重于介体因素,也就是旅游从业者本身的素质与服务。在以提升内涵为抓手的发展中,这三者都十分重要。而对于高职院校中的旅游相关专业来说,对旅游潜力的开发则是他们当仁不让的职责,也是其进一步发展并适应市场需要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对旅游从业者培养的主要手段是课程设置。伴随着我国旅游业几十年的发展,高职院校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日趋完善,与行业发展方式本身一致。目前,这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面临着内涵提升的问题,即不再寻求课程数量的增加,而追求课程内容的现实适应性,并结合行业发展现实对课程内容做出适时微调。因此,针对行业现实的选择,在此角度下的具体内涵、内容,成为课程设置内涵建设以及部分内容调整的重要依据。一个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相关,与全域旅游相适应的角度,在旅游相关专业的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旅游行业本身具有的各种特性使其既可以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又可以成为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辅助手段,并充当文化载体,塑造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旅游业一直是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关注并重点发展的行业。伴随着行业的发展,相关专业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近十几年以来,专业内涵更加清晰,课程设置与标准逐步成熟,培养目标与方式日趋完善。单以专业名称为例,旅游相关专业其专业内涵、专业层次、培养目标与方式日趋呈现出明确、合理、清晰的发展态势。比如,研究生层次主要以线路策划、市场评价、分析类人才为培养目标,学生以经济类、统计类学生为主体;本科类院校以行业及相关产业管理类人才为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以旅行社、餐饮业管理类为主;高职类院校更加具体、明确地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导游、计调、销售、接待、餐饮服务员。因此,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更加明确为导游专业或餐饮服务专业。与此相适应,在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上,导游专业及餐饮服务专业逐步摆脱了专业设立之初仿照本科院校设置课程与选择教材,成为压缩学制的旅游管理专业,减少章节或剔除特色选修课的本科教材的状态,逐渐发展成为目标明确、特点突出、方式恰当的高职专业。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导游专业为例,近十几年来,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呈现以下特点。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高职学生就业,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而从高职学生角度来说,就业与发展的实现要以满足行业及岗位的需求作为标准,这也是衡量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是否正确的标准。对于一个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实现就业包括两个步骤,即“考证+实操=上岗”。导游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首先要考虑到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问题,然后再充分考虑旅游业与具体的发展。满足学生的考证需求后,要认识到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其核心要素不断拓展,随着旅游行业不断升级,今后还会拓展出更新、更多的旅游发展要素[3]。这就是行业对导游专业课程设置提出的要求。此外,导游专业“课程设置应瞄准岗位,立足导游岗位能力要求,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从而不断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旅游行业。”[4]导游专业所面对的职业,如导游员、计调、销售等工作,面对的都是具体、琐细的内容,解决具体的问题就是工作中最具体的要求,也是其工作组成的基本要素。因此,学生必须通过课程的学习达成这一目标,即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应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要素进行基本学习。在此理念下,导游专业必然形成教学、考证、上岗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因此,导游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分为考证模块与上岗模块,相应的教学也呈现出考证科目、再突击培训复习、后结合问题实操、最后集中实习的课程设置模式。
职业能力就是从事某一行业,完成某一行业具体工作所具有的才能。在现实社会职业分工越发明确的背景下,这种才能不同于以往对某些基础性、创新性较强工作需经逻辑思维进行缜密分析的能力,它往往具有程式化、经验性的特点,简单概括就是要依据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进行。当然,这种行业标准以及岗位标准也是经过现实经验总结、科学归纳、理性分析得出的行之有效的结论。对于以就业为目标,满足社会对专业化人才需要的高职学生来说,围绕行业标准、岗位标准,结合具体问题,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加以训练,是现实而有效的。因此,在课程设置满足考证需求的模块教学后,上岗模块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就需要围绕行业标准、岗位标准,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
课程的选择按照行业、岗位的相应工作进行,不同的课程针对行业岗位相应工作的具体问题安排内容,教学内容以问题构成,教学实践中按照“问题+方法+实操+训练”的程序。所有步骤的设置都围绕职业能力进行,也可以说,以职业能力的提升来串联教学内容。此外,考证模块与上岗模块课程不是毫无关联、截然分开的。考证内容也是国家主管部门针对行业需要安排的文化类、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岗位理论内容,对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单纯为考证需要,实际上也完成了岗位工作的部分理论内容,使学生具有导游专业相关工作的理论基础。更何况考证本身还有导游词讲解的面试环节,这一环节是对学生部分实践能力的考核,为学生的实操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考证模块课程为上岗模块课程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制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岗模块课程是对考证模块课程的训练、检验、应用,两部分互相促进。这也是上岗模块课程能够实现以岗位能力提升为串联,强调结合具体问题教学实践的原因与基础。
贯彻就业导向理念,以职业能力为串联的课程设置,必然要求部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变。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与考证相关的导游讲解类课程,以及与导游专业职业目标相关类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概括地说就是先设置问题,教师再结合理论及经验介绍解决方法,学生在模拟环境下实操,最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点评,并做出总结。教师结合行业岗位要求,根据所学内容设置问题,围绕问题介绍应对策略、方法,由学生练习。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陶冶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分别采用以欣赏活动为主;在课堂上,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包括校园和实训基地;搜集导游服务案例,精心整理和策划引导学生对这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5]。当然,这些方法运用的前提条件是:高职院校配备相应的模拟仿真实训室,提供充分恰当的时机,联系足够的实训基地,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实训基地锻炼实践能力并获取相应的材料。事实上,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以上的条件是具备的。
总之,从课程设置理念、核心能力培养、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进行实践探索,导游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一定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与其他高职院校导游专业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共识,可以说代表了专业发展的方向,适应了专业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课程设置的确定,不代表不存在相应的问题,特别是导游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改革与努力也同时伴生着相应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一定的方向就伴随着一定的问题。不过,问题并不是原则与宏观的,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做进一步尝试,并发现新的角度,通过对内容的微调,弥补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足。
导游专业的教学实践在突出自身特点的同时伴随着以下问题。
充分认识到全域旅游之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对全域旅游的内涵缺乏准确、深刻的认识,将全域旅游的理解停留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行业简单相加的层面。全域旅游是“各行业积极融入,各部门共同管理,居民游客共同享有,充分挖掘目的地的吸引物,创造全过程与全时空的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游客与居民全方位的体验需求。”[6]也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资源整合共享、产业融合和现代治理,以此打破产业、行业壁垒和摒弃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它不是将“旅游+”理解为利用好的旅游环境吸引企业与投资,然后通过带动其他行业,发展其他产业,使旅游业彻底沦为其他行业的背景板,更不是以前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翻版。全域旅游实现的功能很多,但旅游的主体地位却不容改变。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导游专业课程强调地方性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地方经济发展融入区域的客观现实与发展路径。在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中,旅游从业者都认识到地方性的重要性,提出了导游课程应“服务区域经济,课程内容突出本土化。”[7]并且,在近几年的导游资格证考试中,地方导游知识部分内容受到了更大的关注。人才培养服从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也要认识到,地方经济的地方性并不局限于高职院校所在地,应考虑到学生就业意向。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经济的发展要依托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应融入区域经济圈中。比如京津冀经济圈,包括三个省市的许多区域;珠三角经济圈包括港澳及粤等地多个城市;长三角经济圈包括苏浙沪等省市的不少于五个城市。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辽宁省许多城市的发展都以融入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为手段。因此,全域旅游中的区域空间不仅是地方,而且是区域;那么,课程设置中强调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就应通过服务于区域经济来实现。同样的原因,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对地方文化的熟练掌握,也不能限于高职院校所在地的文化,应该着眼城市的经济布局来考虑。同时,也应顾及学生的发展要求。
在认识到导游活动中特色导游服务的重要性的同时,又陷入将特色建立在专业性基础上的误区,忽略了学生自身条件与导游服务的其他特性。导游专业学生以在导游活动中提供有特色的综合服务能力为核心竞争力[8]。也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一个导游员既要能提供有别于其他区域的导游服务,又要能提供综合的导游服务。特色与综合是一对矛盾体:特色往往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综合要求的是全面,但导游服务中的特色是综合基础上的特色,综合必须是体现出特色的综合。在导游专业课程设置上,应通过课程内容的调整处理好二者关系,找准突破口,选择适当角度兼顾二者,一方面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要顾及到导游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处理旅游活动中的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导游专业课程设置中,认识到全媒体的作用,却缺少对全媒体潜力的挖掘以及自媒体的应用实践。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产业都注意到媒体的作用,特别是网络自媒体的作用。一些网络媒体不仅起到宣传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更成为营销、盈利的重要手段。比如重庆洪崖洞景区,景区本身不收取门票,但通过入门扫取二维码进行关注,将景区长久而广泛地传播出去,并通过不断更新公众号内容,挖掘了市场潜力,而且,在营销过程中,公众号本身也获取了极大利益。类似的情况还有杭州西湖景区等。最近三年的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许多导游通过云导游活动,甚至运营公众号的方式,同样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这种全媒体运营方式在不断为疫情后的旅游业蓄积市场潜力。这种摆脱了门票经济的运作行为本身就是对全域旅游内涵的深入挖掘,值得借鉴。包括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导游专业在内的多数高职导游专业也都发现了这一重要手段,从而强调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现代计算机传播技术类课程。
但是,由于计算机教学人员对全域旅游缺乏深刻的认识,或对全域旅游有深刻认识的业内人士对自媒体操作技术未能完全自如掌握,此类课程停留在一般办公软件操作、网上票务工作、餐饮预订、交通工具预订层面,未能充分挖掘全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对全域旅游的巨大潜力。可见,深入研究、挖掘全媒体在全域旅游的作用,仍是导游专业此类课程调整的重要内容。
在文化与旅游充分结合的前提下,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中体现出文化创意在全域旅游中的作用,突出了文化创意的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中却过分强调了产品,而忽视了创意。文化之于旅游,是灵魂之于躯体、内涵之于载体。全域旅游和全域文化只有相互融合、相互滋养,才能在不断融合中叠加放大效应[9]。“全域文化+全域旅游”这一商业模式的赢利模式在于文化的附加值或溢价成为旅游产业链重要的驱动力[9]。在针对一定区域文化深入研究、整理的基础上,一个深入人心的文化创意的影响在全域旅游中甚至超越文化内涵本身。全域旅游之于文化就在于以浓缩而深入人心的形式,将区域特色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播出去。所以,文化创意的意义重大。但文化创意之难在于创意,而非创意产品。一个好的创意既可以具有时间的长久性,又具有空间的广泛可识性。因此,此类课程在于启发学生结合区域文化特色生发好的创意,并将这种创意能力运用于广阔空间,而不是制作出产品,产品的制作可以交给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实教学实践中,一个学生能够以一件产品结束课程,但主要花费的是制作时间,这恰恰是本末倒置的。
综上所述,高职导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依然面临着培养特色与现实应用的矛盾。但应该看到,这种矛盾属于非理念、非主导思想上的矛盾。在一个全新的角度上,不断调整二者之间的矛盾,真正兼顾特色与应用,仍是高职导游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导游专业课程建设中采取新的角度,在业已形成的体系内进行适当内容调整就要针对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现实,在全域旅游内涵下进行。那么,这种调整的切入点也要在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现实与全域旅游的关联中进行。因此,这一角度或切入点应具有由区域内各种行业共同管理与利用,居民游客共同参与、享有,能够充分深入挖掘、呈现区域经济、文化现实,并具有全时空发挥作用的特征。不仅如此,它还应具有部分解决目前导游专业课程设置中依然存在的问题的能力。而就目前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现实来看,区域的语言景观具有这几种特征。
“语言景观”概念由加拿大学者于1997年首次提出,但因其与区域经济、文化、人民生活密切关联,二十几年来,被语言、文化、旅游、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学者充分关注,并在城市管理、区域旅游、文化传播中广泛运用。所谓语言景观就是出现在社会公共空间内的路牌、街名、地名、广告牌、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标牌等各种语言标牌,由语言所共同构成的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可视性、物质性语言景象[10]。由于概念的提出者和最初的研究者所处时代的原因,语言景观这一内涵在现实条件下显得不够全面,应加入一些新的要素才更准确,并能真正发挥其功能。比如存在于公开的虚拟空间,以及包括自媒体在内的全媒体所承载的语言形式,也应该涵盖在内。在不同角度下,语言景观具有如下特点。
从功能方面来看,语言景观具有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11]。信息功能是指语言景观可以提供使用区域内的基本信息,“能反映的是语言的工具属性,帮助人们了解特定场景内的语言信息与使用状况;象征功能投射的则是与语言本体相关的语言政策、社会心理和文化价值等,包含了语言景观创建者、阅读者的主观意识和感知。”[10]在旅游活动中,语言景观的这两项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调节着全域旅游中主体、客体、介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着提示、行为调节、认知、互动的作用;同时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商品经济价值,既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形式,也构成了游客旅行的美好体验。
从针对对象与发挥作用的场景来看,语言景观具有全民性与全时空性。所谓全民性,是指语言景观作用的发挥面向所有使用中国文字不限于区域内的中国公民。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语言景观往往采用汉语拼音及多语言设置,这就使其所针对的对象范围与数量进一步扩大。而且,因使用某些特色民族文字,吸引专门人群加入,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所谓全时空性,是指语言景观设立于所有的公共空间及对外公开的全媒体中,并随时间推移及反映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形式载体。可以说在一切公共的物理空间中与虚拟空间中无时不在,因此,它的作用也遍及人类各种场合。
从构建主体来看,语言景观具有反映权力、主流、趋向文化的话语地位。通常情况下,按照语言景观设立者的性质,可将语言景观分为官方语言景观和非官方语言景观。因前者由政府设立具有官方性质,因此又叫做自上而下的语言景观;后者是私人或企业设立,用作商业或信息介绍,因此又叫做自下而上的语言景观[12]。但是,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性质,语言景观实际上都反映着官方主流意愿,代表着政府倡导或希望实现的区域特色文化,具有权力话语地位,同时代表着主流与趋势文化。那种反映着亚文化,出现于所谓自由地带的桥梁或涵洞中的涂鸦,在中国大陆并不多见,即便有,实际上也在反向反映着主流文化。在这种不僭越法律,不违背权力、主流、趋势意愿的前提下,语言景观的内容表现出说自己想说、自己愿说的特点。也就是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趋势的理想状态。从哲学层面分析,语言景观是一种全时空的存在,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时间与存在是彼此验证、相互依存的,所以时间具有本质特征;按照福柯的观点,空间是一种权力,是权力的空间化处理。因此,语言景观的全时空性决定了它的权力属性、制约他者属性。
从所涉及的研究角度来看,语言景观具有多内容、多学科、多维度的特点,但归结起来其以语言学与地理学为基础。语言景观概念一经提出,引起多方关注,近年来已逐渐成为跨学科的热门话题之一,其研究视野也延伸至符号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有的学者认为可以从语言景观与语言权势和地位、语言政策与具体实施之间的落差、标牌语言的形式特征、英语的国际传播和扩散、语言景观的历史维度等多维度对当前语言景观研究进行考察[11]。但是,无论怎样生发内容与维度,其研究基础,即语言学与地理学是不可改变的,这就决定了对语言景观要从语言学研究与地理学研究入手。这两门学科在语言景观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语言学充当语言景观的表现载体与形式,而地理学则表现着语言景观的内容。因为语言景观呈现的虽是文字与图案,但表现的却是人的实践、区域事件、地理场景,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历史到现实中区域的文化表现,亦即文化地理或人文地理的内容。但是,就目前研究来看,对语言景观的研究偏重于从语言学角度进行,而从地理学视角开展的研究比较匮乏[13]。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语言景观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征。无论从何种学科、维度对语言景观进行研究,采用的方法、视角、内容都可以通用在任何区域,只不过得出的结论和具体应对实践因地而异。这种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具有普遍性。然而事实上,几十年来对语言景观的研究一般采取选取典型区域的个案研究,其实践操作不具有普遍意义。
基于语言景观的上述特点,可以看到,语言景观具有区域内各行业共同管理、利用,居民游客共同参与、享有,能够通过充分深入挖掘,呈现出区域经济、文化现实及表达发展趋势的功能,并具有全时空发挥作用、普遍得以应用的特征。其与全域旅游要求十分契合,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语言学与地理学共同研究的对象,并以这两学科作为基础,可以淡化它的语言学的专业特点,而强化地理学的人文内容,由此起到突出地域特色,淡化非专业相关内容,充分利用全媒体等作用。因此,作为调整导游专业课程内容的切入点是恰当而胜任的。
语言景观与全域旅游的紧密契合使其能够成为深入、细致调整导游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切入点,这就是以对语言景观的角度、研究方式方法、设置的理念与内容等思维去思考、操作导游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将语言景观的研究融入导游专业的课程中。但正如语言景观是语言学与地理学共同关注对象一样,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淡化语言学的专业性,强化地理学的人文性。此外,这种融入并不是增设类似课程,而是部分强化语言景观与已有课程的相关内容,使已有课程作为语言景观思考方式的载体、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对相关课程内容的强化,针对于导游课程设置中伴随的相关问题实施,这样,这种调整的具体方式、方法也就相应明确起来,同时所针对的课程也相应明确起来。
针对有关全域旅游内涵缺乏深入认识的问题,结合语言景观由各种行业共同管理、利用,居民游客共同参与、享有,能够充分深入挖掘、呈现区域经济、文化现实的特征,充分发挥其认识与象征功能,使相关课程服务于全域旅游。语言景观以街牌、路标、宣传板、说明手册、大众媒体、微信公众号形式为载体,为各行业、个人使用,介绍并宣扬主体内涵、特色。这是对全域旅游最好的服务方式与融入手段。限于形式特征,它采用简短、凝练、有力的语言文字、图片表现。这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地理等社会内容也以如此方式呈现出来,内容庞杂、琐屑、丰富。但这一内容对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却是适当的,既全面、广博而又浅显地呈现区域特征,又可以通过必要的训练使这些内容凝练而深入人心地得以表现,更为重要的是一经学习可以运用于其他区域。
针对忽略地方经济发展融入区域经济的客观现实与发展路径问题,结合语言景观的全时空性与普遍通用特征,充分发挥其影响面广、适用性强的作用。正如地方经济文化要融入区域发展借势而行那样,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不能只针对于地方,导游员要将自己的才能与服务对象相结合,将区域经济、文化、地理等内容全时空地展现出来。因此,将区域特色采用语言景观并将内容、方式相结合就显得极为必要且有效。导游员在职业活动中,无法像考取导游资格证一样,完全掌握区域全貌,就可以采用像语言景观所表现的内容与方式一样,将对象全貌表现出来。当然,也要看到,地方基础知识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将地方基础知识采用语言景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其他区域的表现方法显得很重要。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应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训练的内容,需深入地研究实践。
针对忽视学生自身条件与导游服务某些特征,过分强调某些专业的地位及特色的问题,结合语言景观采用简洁的语言文字、图案,通过针对性的形式表现社会生活全部内容的特征,充分发挥语言景观中文字、图案表意性强、形式美、诱发人们想象的作用,调节特色专业性与表现内容综合性的矛盾。高职学生普遍欠缺将各学科联系起来做深入研究,进而把握对象本质的能力,他们擅长感性的形象思维,并对已经研究、呈现出来的现实成果做文字、图案的想象。很显然,这种能力与语言景观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相契合。因此,采用对语言景观内容与形式的学习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符合学生实际,又实现了突出特色,而避免艰深专业知识掌握的目标。
针对缺少对全媒体潜力挖掘及在现实应用实践的问题,结合语言景观随时代发展不断充实内涵,既存在于物理时空中,又存在于虚拟时空中,并全效发挥作用的特征,充分发挥语言景观在全媒体中的作用。语言景观在传统意义上,就有借助行业宣传品、媒体宣传的方式,甚至某些语言景观中的展示牌、招牌、行业形象就是传统媒体宣传的片段展示,有些语言、图案的片段展示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比如“一切皆有可能”之于李宁品牌,“让我们做得更好”之于飞利浦品牌,以及各种知名品牌的LOGO都是如此。随着自媒体大量出现,各种微博、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等的影响与日俱增。语言景观与自媒体为代表的全媒体形式的结合,已经是任何品牌不可回避的问题,各行业都希望通过这种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形式将自己想说的话,结合自身特色凝练地表达出来,各级政府也在做将社会价值体系、经济理想、文化理念借此传达的尝试。因此,“语言景观+全媒体”已经成为全域旅游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这种组合在教学实践中并不难操作,基本是计算机与语言表达、文化创意的直接组合。
针对在文化创意中强调产品而忽视创意的问题,结合语言景观涉及的学科、专业、维度,但重内容而轻形式的特征,充分发挥语言、图案的符号与象征功能,调动其他行业共同参与。语言景观重内容轻形式不是说语言景观在反映信息、表达理念中忽视形式的表达,相反,语言景观的表现形式具有审美的、文化的、商业的多重价值,但在语言景观设置过程中,景观设置主体只需要提供文化创意内容,而将表达形式交给专业主体完成,这就是任何品牌的形象、宣传、招牌都不可能是品牌持有者独立完成的原因。但景观设置主体的基本理念、精神内涵、行为动机却展现无遗。因此,在导游专业课程内容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只需完成创意能力的锻炼即可,导游产品的生产并不是导游员的核心能力。
以上是从语言景观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式的认识中对导游专业课程进行的思考,具有原则性的特征。导游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具体可以如此操作:保持原有的基本课程设置,即不做课程数量的增减,保持原有课程设置理念、核心能力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课程依然分为考证模块与上岗模块,在与语言景观内容与方式相关课程中适当加入相关内容。导游专业的专业课程几乎都可以与语言景观内容与形式建立联系,但应强调导游业务、普通话训练、导游词讲解训练、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资源、办公自动化、写作、旅游营销等课程。在具体内容增加的过程中,遵循知识适当的非专业性、课时适当的非负担性、结合实际的非边缘性、效果有效的非形式性原则。最后,部分导游专业因追求实用、有效的理念,在专业课程中剔除审美类课程,比如旅游美学,这固然有其道理,但旅游美学这类课程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景观中的审美对象采用少量文字,甚至单个汉字概括对象审美特点的方式,在导游服务中是十分有效的,也对语言景观的表现大有裨益。因此,在以语言景观作为切入点,对导游专业课程内容的调整中,应至少有简单的审美培训内容。
总之,在语言景观角度下,对导游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内容的思考,主要针对专业课程设置中导游服务的特色专业性特征与导游服务的综合性特征产生的矛盾进行,通过吸取、借鉴语言景观设立与研究中彰显区域特色与全面内容的方式方法,使区域本有的以及重点发展的产业经济、文化内容、自然景观等全面、凝练、持久、深入地呈现出来。语言景观视角的选择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同时也具有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借鉴语言景观的视角及形式与内容,调整导游专业课程内容和方式,使导游专业对课程设置做出进一步调整,做内涵性研究,设计恰当的方式,值得深入探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