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丽野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传承文明和陶冶情操方面的功效不可小觑,特别是在少年儿童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教材改革中就有明显的体现。因此,古诗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适切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探寻适合学生的、符合教学规律的古诗文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
教材修订后,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中收录了近120 首古诗词,在教学方面占有的比重上升。不同课型教法不同,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最大收益,是教师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总结并提炼了多种具有普适性的适合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读文对古诗词文本理解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现代文体教学,还是古诗词教学中,读都是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低学段的孩子,认知水平是有限的,通过教师或者多媒体形式的范读,让学生在示范性吟诵过程中,随着教师在明晰古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的疾徐变化、腔调的婉转曲折,让无声的文字入情入境地回荡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有形的意境,一个个文字所描绘的事物、景象便会很自然地呈现在吟诵者及听者的眼前,带人走入诗境之中,去情通古人,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文字的意蕴。继而,教师在授课时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规律,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领读、引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分读、拍手读、开火车游戏诵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语言之美。
古诗词的重要积累形式是背诵,内化于心,才能外显于行,所以在反复诵读中也能熟读成诵,达到积累古诗的目的,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如一年级上册的在《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对韵歌》,是一篇朗朗上口的小韵文。学生还没有学习拼音,所以教师要采用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节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感受小韵文的音韵美、节奏美,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如《江南》,语言形式浅白,节奏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的欢乐心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借助书中的插图去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情趣,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人是独立的个体,出生的环境以及成长的轨迹造就了不同性情的文人墨客。文章和作者不是割裂存在的,而是浑然一体的。他们以文为笔,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志向情怀、生活志趣、际遇体验等都寄托在笔端,挥毫泼墨之间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也可以说,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的人生写意。李白的飘逸浪漫、杜甫的沉郁顿挫、李商隐的凄艳浑融……风格迥异,各家百态,让古诗词各美其美,百花齐放。由于古诗词作品创作历史久远,诗人生活境遇和学生的认知相距甚远,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媒体等手段,缩短时间的距离,跨越时空的障碍,通过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揭开古诗词神秘的面纱,拨开阻碍认知的迷雾,走近作者,去了解作者的生平际遇,这样有助于学生感受文人的情感世界,感悟文人的情感基点和表达意图,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前文已经提到,古诗文如一面镜子,不仅让我们看到千百年前的世间百象,更是文人情感的折射。自身的境遇,如怀才不遇、家国情怀等,往往在文章中得以体现。由于文人风格的不同和受当时现实生活的约束,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亦有不同。有的会直抒胸臆,有的则另有深意。比如,王昌龄在《出塞》中提到的飞将军李广,虽然今人对于“龙城飞将”是指卫青还是指李广还存在争议,但是通过了解古诗当时的写作背景,就可以知道诗人生活的时间正是盛唐时期,此时与外地的征战捷报频传,由此带来的民族自信心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多有体现。但是,战争是残酷的,频繁征战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民不聊生,百姓不堪重负。《出塞》正是作者渴盼朝廷能任用良将贤才的体现,透露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渴望和平的伟大诗人的广阔胸襟。再比如《元日》,诗中描写新年喜庆、欢乐和辞旧迎新的动人景象,充满了节日氛围。除此之外,通过对作者的了解,结合当时的背景可以知道,作者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政治家,他的诗中不仅描写了节日的盛景,更是抒发自己执政变法,强国富民,立志让国家旧貌换新颜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精神。古诗词之美,亦美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余音袅袅。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结合背景,有助于掀开古诗词神秘的面纱,领略古诗词的意蕴之美。
意象是意和象的结合体,是借助于象达意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和智慧,是承载作者情感的载体,是古诗词的意蕴符号。抓住这些意象,由点及面,由表及里,铺设开来,层层剖析,给学生搭以理解力上由易到难的扶手,建构深层次上理解文本的阶梯,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中跨越时空、山川的另一番世界。如梅花这一意象,当冬天的霜刀雪剑让万物失色,百花凋零之际,梅花却傲然于风雪之间,无惧严寒,绝世而傲立,因此,梅花被列为“岁寒三友之一”。古代文人墨客亦喜梅花不惧严寒,犹散芬芳之品,借以隐喻不畏权势、情操高洁的品格。比如,元代王冕的《墨梅》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赞美墨梅的高尚品格,即不求人们夸赞,只愿给人间留下美好的品德,但其实作者是通过墨梅这一意象,表达自己不向权贵低头、不谄媚不逢迎,坚守自我底线的高尚情操。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一件事物上,这便是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就是解开作品深层意蕴的金钥匙,所以,在理解古诗词的时候,抓住文本中的特定意象,结合作者的生平简历和当时的写作背景,就有利于学生对古诗文深层内涵的正确理解。
古诗词作品浩如烟海,有无数的瑰宝值得我们去探寻。学无止境,正如古诗词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蕴,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不应是一堂课即结束,而是一个开端,是通过一首古诗词作为一扇窗去打开古诗词领域这个世界的开始。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在课后建构有目标性的外延延伸,让学生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研究,成为一种探索式学习欲望的激发点。比如,对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走近诗人,进而去感受他的诗文风格,研读诗人的其他作品,去拓展古诗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如宋代诗人陆游,生于两宋之间,战争的频繁,家国的破碎,让这位才华横溢,一生忧国忧民的诗人,在自己的诗文之中,抒发了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当学生学习其中一首古诗,就可以由此推及开来,引导学生去关注了解诗人同体古诗的意蕴和情感。再如,根据写作内容的不同,后人将古诗分为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送别诗等诸多类别,学生在学习一类古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同类别古诗。比如,学习了王昌龄的边塞诗《出塞》,理解了边塞诗歌的风格形式和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其他边塞诗歌,比较异同,感受其风格特点,继而形成古诗文方面群文阅读。由此,古诗文教学由一首诗的内涵伸展到外延的多首古诗,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会得到质的提升。
教学方法,贵在得当。部编版课文的选编收录具有科学性、梯度性、螺旋性等特点,旨在分层次有梯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所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的教学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务必要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在全学段的教学方法上要有差异性体现,即要有主次比例上的调整。
比如,在阶段性目标中,因为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较弱,教材选取的古诗词内容比较浅近,易于儿童理解,儿童性、故事性、生活性较强。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诵读古诗词去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要针对低年段学生的特点,降低认知的难度,针对识字量小、学生离作品时代背景有距离感的现实因素,增加反复诵读这一教学方法的比重,通过多种形式丰富的读文,清除阻碍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字词类障碍因素,渐进式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兴趣体验,以趣促学,进而逐步理解文本,并熟读成诵,达到古诗词积累的目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第二学段(三、四年级)时,要求学生能在诵读的基础之上,展开想象,理解诗歌大意。此学段学生感知能力增强,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引领学生在诵读体验情感的基础上,学习目标有所提升,即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借助书上的注释、插图、工具书等方式,适当增加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和写作背景的教学策略比重,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了解诗歌的大体意思。
在第三学段(五、六年级)时,要求学生能够大体把握诗意,并试着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知诗人的情感体验,在优秀诗篇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意象理解诗歌,重点运用搜集资料和结合背景两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深层次地体会诗歌的意蕴,体会诗人在作品中寄予的情感,培养语文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此外,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在课外群文学习方面也可向深度、广度延伸,借以增强学生的古诗文底蕴,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基于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水平,鉴于不同的年段不同的学习目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不可拘泥于一种形式,要有主次设计和比例侧重,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国古典诗词无论是文学性、艺术性还是人文性都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骄傲的,作为教育的载体,小学基础教育中更应该注重古诗词的传承。在认知效能最有效(6~13 岁)的时候,引导儿童学习古诗词,感受古诗词之美,对儿童的审美认知、文化素养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适恰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正因为如此,运用恰当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在小学古词诗教学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