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威
自1982 年教育部首次颁布基础教育阶段日语学科《中学日语教学纲要》以来,结合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我国先后制定了多个日语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并以此为理论依据不断与时俱进,出版了与之配套的基础教育阶段日语教科书。
基础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历经了数个阶段,逐渐正规化、系统化、规模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基础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从无到有,20 世纪80 年代的教科书编排以语法为重点;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关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侧重对文化视野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进入21 世纪后,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日语课程的总目标都确定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能力[1]。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决定了不同阶段日语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方向和培养重点,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勇于探究、具备很强文化理解意识的日语人才。
时代发展时刻不停,语言教学势必与时俱进。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2017 年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日语核心素养的概念,成为日语学科关注的焦点,围绕核心素养的内容、意义等的研究迅速展开。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2020 年,新高一开始全面使用“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即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新教材。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进行了修订,在日语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理念。与2003 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相比,“新课标”更全面、具体地明确了日语教学的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掌握多元文化沟通等关键能力,拥有正确价值观念和优秀品格的学生[2]。日语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一)语言能力是培养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综合运用日语的能力。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程和一切资源,运用多种多样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同一语言材料中,可以兼顾听、说、读、写等多项练习。
(二)文化意识是对多元文化的感知、认识以及进一步理解,是语言运用的基础。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掌握语言知识的热情,培养他们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学习欲望。
(三)学习能力是获取知识与学习资源,管理与调控自身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学习和使用日语,通过各种方式逐步掌握指导学习行为的思维、思路。
(四)思维品质是指具有逻辑性、思辨性和创新性等思维特质的品质。思维品质的形成应架构于不断感知的基础上,即量的积累之上。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日语教育提出了更新、更全面的要求。新教材的使用,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挑战。而透过核心素养概念来看新教材的建构,不难发现,新教材的建构思路处处体现着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2020 年新高一开始使用的“普通高中日语教科书”是基于日语学科核心素养,设定的每课目标、编排的主题活动、说明设计的意图,阐述各活动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对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新教材共分五册:其中包括《普通高中教科书日语 必修》(以下简称《必修》)一至三册,共12课;《普通高中教科书日语 选择性必修》(以下简称《选择性必修》)一至二册,共16 课。《必修》三册适用于学考难度,《选择性必修》两册适用于高考难度。
从整体建构来看,课程内容的设置涉及生活、人文、社会、自然四个范畴。如体现基本礼仪道德的《おじぎ》、健康生活方面的《健康的な生活習慣》;强调培养节约和环保品质的《三つの節約》《ゴミ問題》《砂漠を緑に》;体现民族文化、国家精神的《鑑真精神の継承》;介绍中国特色文化的《餃子》《中国のアニメ》等。
从每课的具体设置来看,新教材处处体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
(一)“ワォーミングアップ(课前热身)”
该部分以图片为依托,通过设问让学生挖掘本课主题的相关背景知识,学生利用背景知识交流各自对主题的认识,体现表达与交流的实践活动途径,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点明本课主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提升学习能力。
(二)“ステップ1 (第一阶段)”
包括“听一听(聞きましょう)”和“读一读”(読みましょう)语篇。听一听部分以本课主旨内容为核心,在有效考查学生听力水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熟悉本课内容,是对本文主旨的初步探查。此部分语篇作为本课主题的初步介绍,培养学生学习语篇主旨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
(三)“ステップ2 (第二阶段)”
包含“读一读”(読みましょう)和“说一说”(話しましょう)两个部分。“读一读”部分的语篇是对本文主旨的深入探讨,挖掘深层次的知识和内涵。语篇学习以掌握新单词、新句型等基础知识为前提,每个语篇后都设计了主观或客观问题,考查学生是否读懂语篇,是否能准确把握语篇的主旨。“说一说”部分则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主,学生需结合语篇内容,按照要求总结并表达。
(四)“やってみよう(试一试)”
本部分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结合前两部分语篇内容,形式多样地完成指定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新版教材,无论是整体建构还是每课的具体设置,都渗透着日语学科“新课标”的理念。可以说,核心素养目标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新教材始终。日语学科核心素养与新教材的完美融合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成功尝试。
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十课《シルクロードの昔と現在》(“丝绸之路的古与今”)为例,具体分析核心素养在本课内容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强化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于学习丝绸之路的历史、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探究古今丝绸之路的影响和意义。此处可结合学生在历史和地理方面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和其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同时,结合时代背景,介绍“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发展现状,深化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内涵及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在介绍本课教学目标时,可由大到小、由面到点、由繁到简,利用相关文史资料直观介绍,挖掘本课主题的相关背景知识,也可以逐层设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的养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引导,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文化素养的教学应贯穿日语教学的始终,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习教材内容时,也应注意结合内容背景,拓展知识含量,强化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二)“ワォーミングアップ(课前热身)”
首先,教材在该部分给出了汉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建议将图片放大供全班共同看图学习,让学生围绕丝绸之路的路线,用日语简单谈谈丝绸之路的出发地、通过哪些地点、终点等。其次,从给出的瓷器、大蒜、活字印刷等八幅图片中选出通过丝绸之路输入或输出的物品。在此过程,强化地点名称和物品名称的说法,结合相关路线的表达方式,最好由学生自主介绍和说明。
本阶段,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有关丝绸之路的中日文视频和文字资料,让学生能多角度了解相关信息,难易适中。课前热身环节要积极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其多说多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平时的积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言感觉,养成坚持听音、朗读等语言运用习惯。坚持课堂上的日语语境教学,培养学生平时用日语对话的能力,利用各种活动创造条件提升日语水平,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三)“ステップ1 (第一阶段)”
“听一听”(聞きましょう)部分的短文,在了解丝绸之路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听力水平,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重点语法的理解,达到能完成下设问题的目的。“读一读”(読みましょう)语篇部分讲述日本留学生佐佐木在网上找到了几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日语纪录片的文字资料及图片并分享给同学们。此环节建立在学生学习单词和语法的基础上,如“陶磁器、羅針盤、中継地、栄える”等新单词,Sようだ等新语法,能熟练、准确地朗读课文并翻译成中文,总结出丝绸之路不仅是“草原之路”“绿洲之路”“陶瓷之路”,更是“和平之路”,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
此部分语篇作为本课主题的初步介绍,培养学生学习语篇主旨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日语的乐趣。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鼓励,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使学生感受掌握新知识的喜悦并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
(四)“ステップ2 (第二阶段)”
理解“一带一路”倡议。这阶段有“イニシアチブ、ステージ、ベルト、発祥”等新单词需要重点讲解、Vきる、Nまで、Nこそ等语法要详细讲练,逐一落实。学生通过听录音,大致了解“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区别和联系。丝绸之路是指自汉代以来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的传统上的丝绸之路。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同时,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加入单词听写和汉译日测试语法等基础内容考核项目,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练习。
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负责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四段课文每组负责一段,梳理各段大意,并最终集体讨论和分享“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和意义。达到理解“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总结部分对学生日语能力要求较高,每组经过讨论形成凝结集体智慧的总结报告,派代表发言即可。无论是单词、语法学习阶段,还是阅读文章、小组总结阶段、回答语篇问题环节,都是对学生文化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五)“やってみよう(试一试)”
根据学生的水平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合作整理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在相关地域、主要路线、交通手段、交易物品方面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总结它们的异同点,进行小组发表。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结合前两部分语篇内容,可更好地指导实践,锻炼学生们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有的放矢,采用实物、图片、动画等直观的方式和多种教学手段教授语言知识,在课上课下创建合理的语境,逐步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语言运用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我们介绍各种语言知识、学习各种语言内容,都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
(六)课后练习及作业
本课的课后练习既有考查本课基础单词和语法的选词填空、连句成话题,也有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看图造句”“小组仿例造句”题,还有寓教于乐的小组游戏“你来比划我来说”等内容,不仅利于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语言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达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
日语教材逐步更新丰富,紧跟时代潮流和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对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使日语学习更加全面立体、多位可感,为日语教学开辟出了一条新路。教师应按照新教材的构建思路,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宗旨,从而实现对学生日语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