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定“点”改进策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22-03-18 03:44李印臣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困生规范教育

李印臣

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大力推进“中小学五项管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教育大变革背景下,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反思与实践,我们对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进行创新与重拾,有针对性地实施定“点”改进策略,旨在通过改进工作的“点”,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面”。

一、定时间点,实施规范教与学时间策略

(一)禁止教师随意停课,保证上课四十分钟

我们加强对教师的上课管理,是为了充分保证上课时间。过去学校对此管理不够规范。比如,在没有特殊情况时领导随意叫停某位老师的课,要求其去做其他工作;再比如,有的领导突然想起某项工作,拿起手机就给正在上课的教师拨过去,这样势必打断教师的正常授课和学生的正常学习。这些随意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我们要求学校领导以身作则,除非极特殊情况,否则不能打扰正在上课的教师,并且要加强巡课,保证教师把四十分钟都用在教学上。

(二)避免家长随意干扰,保证专注每一秒

家长有事联系老师是正常的,但以往有些家长不管是否是上课时间,随意给老师打电话或者入校找老师。本来我们的老师正在专注讲课,学生正在专心听课,结果被电话声或敲门声打断了。还有个别家长到了上课时间还不走,不停地问询孩子表现等情况。这都干扰了教师的正常上课。上课时间不能成为接待时间,所以我们要求班主任要把学校的作息时间告知家长,并且强调没有特殊事情不要在上课期间打电话或者入校,可在课间时和老师进行联系。这样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平稳有序。

(三)规范学生在校时间,保证学习六小时

在没有推行中小学“五项管理”之前,我们虽然做到了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不超六小时,但对学生的入校时间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而且对学生在校时间利用的管理也不规范。按教育部对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的要求,依据《德惠市农村小学作息时间表》,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规范了学生在校时间,并对各个时段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学生在校六小时学习和活动的质量。

1.规范入校离校时间。我校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须乘坐校车上下学。因各线路校车须运行两个班次且间隔时间在40 分钟以上,考虑到农村学生家庭距离学校较远且居住分散这种现实,在保障学生充足睡眠的前提下,我们要求第一班次校车在每天7:10 后才允许载学生入校;而家长自行接送的学生要在7:50 后方可入校。要求学生按作息时间离校,做到不推迟、不逗留。

2.规范午间休息时间。以往午休时段学生活动由班主任自行安排,比如有的让学生自由活动,有的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这些做法是不规范的,午间应该把休息时间还给学生。以夏秋季作息时间为例,我们对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进行规范管理,明确规定午休的前25 分钟时间用来在班用餐,中间的45 分钟用来在班休息,后20 分钟用来室外活动。学校坚决禁止教师利用午休时间进行讲课和辅导。

3.规范学生活动时间。一是要求教师必须按时下课不拖延,做到“学生下课即出教室”,保证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时间。二是保证体育课、艺术课开齐开足不被挤占,规范学生参加体艺技能学习时间。三是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每日学生体育锻炼活动时间。例如,为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一小时,我们在第二节课间开展30 分钟全校集体性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当日没有体育课的班级由班主任组织在下午课后进行半小时的体育锻炼。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规定课后服务的第二节课为全校学生统一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时间。

二、定减负点,实施科学协调减负策略

(一)给学生减负

过量的课业负担势必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双减’ 政策要求全面压缩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1]

1.从“作业管理”入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通过召开“作业管理”专题会议,统一教师思想,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加强“作业管理”的意义,明确各年段各学科作业的要求。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作业管理”的意义与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情况向家长做了重点说明,以期得到家长的理解。实行作业审批与公示制度,教务处对教师执行“作业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逐步完善作业管理细则,规范作业的量与质。

2.规范考试管理,严控考试次数,坚决取消月考、期中考,不当众公布学生成绩,不对学生进行排名。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辅导。

(二)给教师减负

在做好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做好给教师减负。学生的过重负担主要来自课业,而教师的负担主要来自“做材料”。国家虽然禁止一些社会活动进校园,以减少对正常教育教学的冲击,但实际上来自各级教育督导检查的材料也不少。抛开教学、教研的常规材料不说,安全教育、德育等方面的材料可以说是周周有,这对农村小学任教语文、数学两科的班主任来说负担非常重。在校除了上课、辅导之外的其他时间就是在“做材料”。上级检查时仍然要求许多工作要留痕,需要提供包括各种记录、照片、微信截图等在内的材料来佐证。这已经严重影响到班主任在校的正常备课、批改等工作。上级督导检查给学校评分是要看材料的,我们不能不做。但我们尽量从材料上给教师减负,能减多少是多少,减一点儿也是好的。我们要求各分管领导在给教师布置工作时,对于如何“做材料”,首先要有自己的判断:即便要求每班都做,但可以变通。比如可不可以一个年组做一份,可不可以由每周一记改为每半月记一次。每个年组几位老师之间做材料要合作大于分工。这样能为教师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到教学上。

三、定合作点,实施探索合作共进策略

(一)领导与班级合作

我们提出了校级、年级、中层领导与班级结成提升质量包保结对策略。包保结对的根本目的在于合作,与所合作班级共同思考提高质量的办法,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这个策略的提出目的在于:一是从行政角度凸显推进质量提升“人人”有责,营造提升质量“有我”的氛围,让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人都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人;二是从业务角度转换领导的角色,由监督者变为“平等中的合作者”“研究者”。

(二)教师与学生合作

所谓教师与学生合作,就是指班主任应该培养几名“小助手”来协助教师进行管理。班主任工作任务繁重,小助手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其“分忧”,为其“减负”。比如有的小助手可以协助老师进行检查和批改,然后归纳出存在的不足。有的小助手可以代替老师讲解,辅导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培养一名合格的小助手是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从低年级开始就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三)学生与学生合作

新课程理念一直倡导学生“小组合作”,但实际上目前所谓的“合作”实效性并不好。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不强,比拼劲儿不足。这需要我们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来加以调动。编排小组,以四至六人编一组为宜,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编排小组容易,但要做到组内团结不相互埋怨,组间竞争不相互嘲讽,是挺难的。这需要老师耐心地指导和调解。一旦小组内、小组间竞争起来,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四、定帮教点,实施推进培优辅差策略

(一)让学困生转优

帮扶学困生是辅导学生工作中的重点。无论是控辍保学工作的“一师帮一生”,还是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中对分层辅导、力促学困生转化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加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这都让我们不但不能过早放弃学困生,而且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逐渐由不及格进步至及格,甚至达到良好、优秀。

转化学困生需要长期坚持,更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建立了从领导到教师的培优补差工作机制,落实教师帮扶学困生转化工作。一是确定学困生帮扶对象,二是分析查找学困的原因,三是确定帮扶内容,四是实施帮扶措施。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这一现实,要求包保教师降低门槛,放宽要求,提高学困生的自信心。比如布置分层作业时,让学困生做常规作业,让他们能轻松地完成作业。批改作业时,他们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教务处不检查帮扶辅导记录,而是重点检查帮扶了哪些学生,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二)让学优生保优

如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高精尖人才一样,一个学科、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必须得有拔尖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优生。培养学优生并且让学优生保优与面向全体并不矛盾。我们大力提倡并支持各班级、各学科教师注重培养学优生。我们提倡通过小组合作来发挥学优生的聪明才智。之前提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各小组就由学优生来担任组长。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学会管理本小组,让小组成员都能团结一心,互相帮助,为小组争得荣誉;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让小组成员都能心悦诚服,互相尊重,为小组增光添彩;他们必须学会如何去引导本组同伴开展自学、对学和群学,让小组成员都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因此,利用小组培养出来的学优生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组织、管理、表达和协调能力大大提高。

(三)让特长生更优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特长,我们依托乡村少年宫成立了足球、篮球、排球、抖空竹、象棋、五子棋、合唱、电子琴等12 个体育、艺术兴趣社团和朗诵、速算、英语口语等6 个学科兴趣社团。通过开展社团活动来发展学生特长,让这些孩子越来越优秀。

五、定改革点,实施重拾教学传统策略

就课堂教学改革而言,我们提倡这样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我们提倡这样的课堂观:学习必须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必须发生在学生身上,学习必须按照学生的方式进行[2]。无论怎样改革创新,我们认为被忽视忽略多年的传统教学中一些好的做法还得重拾,还须传承。改革要从承接传统做起。

(一)教学形式上,要与生活相联

为了落实“夯实课内,延伸课外,细节优化,生活相联”的教学发展理念,我们提出了“复习旧知,铺垫新课;以己为例,贴近生活;逐层指导,水落石出;习得方法,动笔实践”这一教学模式。这种与生活相联的教学发展理念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二)学习方法上,要写课堂笔记

记笔记、背笔记、用笔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只是初中、高中学生需要记课堂笔记,小学生也应该做到。多年以来我们对记课堂笔记不够重视,孩子没有用上这种学习方法,更没有养成这种习惯。这是小学教育的缺失。所以,从三年级开始,语文、英语、科学、道法等学科逐步让学生学着记笔记。首先,从培养习惯入手:一科一本、工整记录、从简到难、由被动到主动。其次,教务处要做好学生笔记的评比工作,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手段上,要新老相结合

现在已进入信息化助力教学2.0 时代。PPT 课件的直观、便捷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但是它也替代了学生的想象和教师的书画示范。讲台上两块黑板用来干什么呢? 新授课时是用来板书、板画的。过去我们常说学生的字像老师,就是模仿来的。PPT 上都是印刷体而不是手写体,只能做到工整规范而无法成体。现场的板书、板画既让人看着美观又能给学生提供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音乐课上教师的弹琴教唱、美术课上教师的动笔教画、体育课上教师的投篮示范带给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求教师用好PPT 课件的同时也要兼顾用好黑板和其他实物教具,并且当作领导听课时进行课堂观察的一个重点。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质量,实施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才是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任重道远,需要学校管理者想千方设百计抓住教育教学的本质,为师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人有责,需要所有人在实践中抓住“关键点”,通过不断反思去突破“困难面”,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基,用实际行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猜你喜欢
学困生规范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题解教育『三问』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