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岱宜
(大连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宣告正式形成。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多围绕历史溯源、文化凝聚、重塑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华文化共有符号和中华民族共有形象、政治整合等角度展开。
近年来,学界对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集中于专门式和分散式两种。专门式研究总体数量不多。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为出发点,赵刚、蒲俊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概念、价值、内容、培育路径进行研究,将其分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条路径进行探讨[1];胡平等人从心理空间的视角结合共同体意识与个体心理,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空间[2];青觉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理清意识铸牢与意识觉醒的关系、反映意识层次的大与小等逻辑关系[3];还有部分学者以民族院校为例分析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独特作用。总体思路是侧重强调从高校独特办学使命、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或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散式研究则主要体现为学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民认同、“五个认同”教育等具体教育环节,强调加强彼此融通与渗透。蒋朝莉、平凯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学生创造了新机会与环境,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4];王艳、刘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建议,实行深度学习与深度体验两种教育模式有机结合以提升教育效率的方法与效果[5]。但整体上,尚未形成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系统研究。该领域对于时政与对策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以某民族大学为考察点,重点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2018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6]。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深远。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新时代为增强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而面向全体国民进行普及和宣传的教育活动。本文着眼于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展开研究,从利益驱动、情感归宿与价值体现三个维度出发,构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逻辑,探索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马克思认为利益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根本原因。这里的利益是指客体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学术界将其解释为“人们活动目的、动机、过程、结果的一个发展过程”。[7]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具备成熟的教育机制和专业的教学水平,凝聚了师资队伍、课程设计等资源,有强大的传播知识及育人功能。近年来,高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教育改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区分教育受众,分类指导,找准教师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宣传先进典范,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运用各类文化形式,“润物细无声”地发挥教育功能;建立一些文化制度规范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在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重大纪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认同意识与归属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网络平台的功能,让互联网成为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同时,高校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出台经济助困、就业帮扶政策,解决了学生在经济方面存在的困难;开展寝室文化节、心理辅导等活动,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加大对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出台跨行业、跨学科、高层次的文化政策,积极开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一系列教育举措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增强了“五个认同”思想,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学生自觉行为,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正式提出“互嵌”一词,指出:“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8]在高校教育中,着力建立互嵌式的学习环境,增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二维互动联系、沟通。当前社会处于大流动大交融时期,学生跨区域就学现象逐渐增多。在流动过程中,人们脱离了原有共同体,建构了新共同体,会自然而然内生结社愿望,如若缺乏共性关怀,则会导致共同体脆弱,引发对新共同体的不适应性,使得原有共同体结构改变,学生归属感产生边缘化倾向,产生离心力,造成抱团扎堆等现象。因此,应着力构建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学生间相互依存程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注入“五个认同”思想,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推动互嵌式教育的发展,还应促进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关注学生情感、认知、认同等一系列心理变化,给学生温暖归属感和安全感,形成高校学生彼此接纳、相互认可、携手共进的学习与生活共同体,增强内聚力,使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有共同的集体意识,实现由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跨越。
黑格尔曾指出:“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共有价值属于哲学价值观范畴,凝聚共有价值观有其方法论原则,应与价值观内容相一致。”[9]价值的源泉在于情感,这里的价值指的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形成的共有价值,当利益诉求与情感归宿两方面都兼具,却存在并不能完全得出共识的情感性认知,即存在共有价值的现实困境之时,就需要高校加以引导,让价值诉求由分散转变为集中,进而产生共识。新时代赋予了高校新的使命与责任,高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育人优势,实现新时代价值担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祖国观。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敌对势力为了打压和遏制中国发展,以互联网为阵地掀起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错误思潮,扭曲和带偏人们的认识,对铸牢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消极影响,冲击大学生对国家、民族认同意识形态。因此,把握时代坐标,积极培育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培育和生成源自共同体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意识,进而为理解、接纳和认同更高层面的国家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助益。
个体作为社会性的存在,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都存在被群体接纳、认可的内生需求。因此,在学生学习、生活等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构建相互嵌入式的教育环境和场域,实现个体有机融入共同体、培育公共意识具有积极意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实现对国家、社会的认同不是一蹴而就的,认同是层层递进的动态演进过程。在高校场域中,应通过设置互帮互学的学习互嵌、展示特色的文化互嵌等形式,以情感、规范、目标为导向,切入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客观与实际考量,深入推动对共同体的理解、认可,避免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陷入成为纯粹的理论性问题、让学生的认知单纯局限于课上枯燥无味的说教与灌输的尴尬境遇。认知教育兼具双重属性,既有引导共有价值观的学理性——师生间实现平等对话,相互借鉴交流,又具有实践性——受教者将自己所学所感所思转化为内在的素质能力并在日常交往实践中规范体现。实现知行合一的理想状态,即把主体内在的“认知”外化为客观实在的“实践”,把培育个体“好公民”的实践人格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向度。因此,应大力推动高校组织师生深入民族地区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这实际上是对共有价值观的认知践行,通过沉浸式的体验,体悟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至亲情感。通过这些实践,师生不断进行自我价值观的塑造,实现知行合一,生成价值性的归宿。总之,应大力建构“互嵌式”的高校教育场域,在学习、生活场景的细微之处渗入价值观的引导。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内隐可观的价值生态效应,用共有价值观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对国家的认同。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体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促进个体与社会、国家建立和谐发展关系,具有综合性意义。
在高校教育教学环节中,开设“五观”教育、思政理论课等课程,按课程标准、教材要求进行教学内容讲授,推动通识教育、专业课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思政大课堂”等品牌课程,形成品牌效应,健全综合性、多层次育人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课堂,给学生提供一条系统性的学习路径。还可以开展民族风情展、民族特色寝室文化节等特定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与风俗,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交往,进而促进民族情感的生成,使得教育教学活动直观可感,也能提高教育主客体的参与度,在平等对话交流中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面对教育场域开放多元的新特征,除了加强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机制外,还需要社会组织、企业等内外合作协同,实现“校内教育显性因素”与“校外实践隐性因素”的有机结合。隐性教育主要通过隐含性、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实现,将教育的目光投射到社会实践,注重社会交往,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校内外协作,有效地完善育人体系。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学校所在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等有特色的基层单位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地参观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10],建立资源共享与工作联动机制。高校共同体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培养社会公民的过程,可以鼓励学生跨越校园的藩篱,融入社会,在社会服务中学习做一个有公共关怀意识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积极公民,在亲身实践中深刻认识和体会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世界的逻辑关联。从课堂教学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脉络,到参加校企合作等课外活动体验其实践张力,虚实相结合汇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合力,构筑立体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全方位推动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常态化开展。
自组织理论指出,在开放的系统内,只有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才能产生和维持有序结构,因此要树立内外兼顾的系统思维模式,推动开放式教育的发展。在课堂教学方面,通过个性化教学设计,使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更易于理解接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思考状态,从内心认识并接受中华民族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在师生关系方面,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师生之间知识互通有无,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同时完善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协同教学。在教育载体上,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将教学空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通过教学场域互动与多元性,使师生之间多向交流,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在参与中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