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03-18 03:06:41闵馨文
关键词:教育者主体政治

闵馨文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全球经济与信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多样化的媒介载体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学生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反思与改革迫在眉睫。而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发现接受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概念的界定

1.1 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广义的新媒体指的是基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卫星等渠道,向电脑、手机等终端传播信息的媒体形态。这一定义既包括了狭义的新媒体,即以电脑和以移动通信为终端的数字化新媒体,也包括了传统媒体运用新媒体技术,与新媒体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形式。由于新媒体技术仍处于新兴阶段,未来也将继续快速发展,因此,目前学界对其概念仍未形成定论。但总的来说,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1.1 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是从传播者到受众的单向传播,受众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潜在的信息传播者,尤其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信息接收者可以迅速且便捷地把接收到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媒介转发出去,同时还可以附上自己的评论,让自己成为新的传播者。因此,可以说新媒体时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受众,受众已经转化为信息传播的多元参与者。

1.1.2 信息发布的即时性

不同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需要经过印刷、录制等步骤之后,才能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现在人们可以借助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形式,在信息产生的第一时间就能同步接收,也可以做到即时传播、即时交流。因此,可以说新媒体有着交互性与即时性并存的特点,它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推向了一种极致,将全世界缩小为“地球村”。

1.1.3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传统媒体传播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但新媒体尤其是数字化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够将多种表现形式整合在一起,如手机中的电子书、语音电台和直播软件等,实现了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的融合,使信息可读可听可观,表现形式更多样。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在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邱柏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在教育的控制下和环境的影响下,接受主体能动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选择和摄取的活动。[1]

目前,学界普遍认同张耀灿、郑永廷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提出的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能反映接受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接受活动,接受主体在自身需要和环境影响的双重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完整而连续地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的活动过程。[2]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不能仅仅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接受”两个词的简单叠加,而需要将其视为一个完整连续的动态过程,既包括前期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认知、吸收与内化,也包括后期接受主体的实践、整合与外化。可以说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认知到行为最终养成习惯的过程,并且接受个体还能从行为习惯中形成思想观念,从实践中进行反思,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是高校大学生。由于高校大学生思想仍未成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因此高校需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影响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因素,使他们做到知行合一,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理论基础

2.1 大众传播学的受众理论

研究早期,传播学者过分迷信与夸大了传播工具的作用,认为受众作为接收者不过是一个个没有思想和抵抗力的“靶子”,在传播过程中处于完全消极与被动的地位。传播学者甚至认为大众媒介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从一个人的头脑里几乎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另一个人的头脑里,从而达到洗脑与控制大众的目的。[3]然而后来经过实证研究,人们提出了个人差异论,即受众是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主体,他们对媒介的传播内容不是盲目听从的,而是会根据个人的差异,如知识水平、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等因素作出不同的选择和判断。

总的来说,大众传播学的受众理论是以受众为核心,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就是学生。因此,通过汲取受众理论的思想,我们可以进行理论迁移,把传播过程的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对应起来,从而明确接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2 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学美学领域,代表人物是姚斯与伊瑟尔。姚斯深刻阐述了接受理论的研究核心,即肯定接受者的主体地位。[4]他借鉴了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命题,提出读者在理解一部作品时,要将自己本身的“视界”所带来的预先估计与期盼,与作品的文本及作者已有的历史“视界”融合到一起。基于这种思想,他构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架构,他认为想要真正理解文本,文学作品就必须与读者有机结合,即实现文学文本与“期待视野”的有机结合。[5]

而伊瑟尔更注重读者参与。他认为读者对作品的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文学作品价值的来源。[6]他认为,未经阅读的文学作品只能称作“第一文本”,只有经过了读者阅读,加入了读者主观的理解、润色与加工改造,渗透着读者的思想与感情的文本,才能被称为“第二文本”。他还据此提出了“召唤结构”的概念,认为作品也应为接受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即适当留出“空白”,更好地调动接受者阅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的来说,接受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必要借鉴,其理论中读者与作品的关系可以对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学生与教育内容的关系。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以接受者为中心,将他们自身的个性、素质水平以及接受程度的高低等因素纳入制定与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和接受水平的过程中。同时高校需要在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3 马克思主义接受观

接受作为大众社会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其也多有论述。事实上,由于接受过程是一种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因此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指出,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7]马克思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了实践的观点和原则,他把客观的人看作实践的主体,明确提出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8]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接受观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

总之,教育活动离不开接受,而接受主体是具有思考能力的主体。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纷繁复杂,伴随着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话语权,坚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就需要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接受中介对大学生传输知识、文化及意识形态等信息。同时,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需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性的理解与吸收,最终外化为实践行动。

3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因素

3.1 内在因素:接受主体的自身需要

本文研究的接受主体是高校大学生,即受教育者,而内在因素就是接受主体的自身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种。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在新媒体背景下,他们的需要已经脱离了底层的物质需要,上升为了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级的精神需要,而这也就是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动力。

接受主体的自身需要作为接受主体的内在驱动因素,从伦理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分为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即接受主体的认知观念、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以及行为表现,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深深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高校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具有与其他社会群体成员不同的特性,具体表现为认知观念不够完善、情绪敏感且变化较大、意志品质不够坚定和行为表现不够成熟等。总之,高校大学生心理刚刚进入成熟期,在新媒体环境下,会对多样化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难以维持,自主性和自觉性也会降低。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更喜欢去学习符合自己兴趣和个人需要的知识,也更喜欢去接受那些与自己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价值观念等相符的信息。

在目前媒体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学生每天需要接受的外界知识数量大、内容多、种类杂,因此,学生们不得不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筛选。同时,由于每个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知识水平、性格偏好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他们更容易进入“信息茧房”,从而进一步加固自身的认知结构。换言之,高校大学生在接受外界信息时,并不是简单机械式地复制粘贴,而是会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接受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之后才进行吸收,并形成习惯,这就是内化于心的过程。[9]

另外,大学生在需要的驱动下,会根据他们的认知体系,产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而行为则由他们认知、情感和意志进行调节,这就是外化于行的过程。

可以说,内化与外化,就类似知与行的问题,即“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对“行”有指导与约束作用;而“行”是“知”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结果,可以促进“知”的提高和升华,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10]

3.2 外在因素:接受主体的外部环境

3.2.1 接受客体

接受客体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政课的理论知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等。接受客体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包括红船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内容。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经过教育者的诠释,已融合在高校课堂教学中。

3.2.2 教育者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地位是引导者,教育者的能力水平、教育风格道德素质等都关系着教育活动接受效果的好坏以及教育目标的达成。如果说以前教育者特指教师,那么现在教育者的范围更加广泛了,泛指所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随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以及三全育人理念的积极影响,教育者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者不能仅仅依靠权威,居高临下地教育、管理学生,而是需要以身作则、以德服众,做到以情育人、以德育人。教育者还应该通过接受中介的合理运用和接受环境的积极营造把教育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实现显、隐性教育的双重结合,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3.2.3 接受中介

接受中介即教育者在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所使用的媒介,具有信息传递功能,负责承载和搬运接受客体,主要可分为有形接受中介和无形接受中介两类。有形接受中介包括教室、多媒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平台等,而无形接受中介包括文化氛围和情绪情感等。不同类型的接受中介与之对应的是不同的教育方法,有形接受中介承载着显性教育,无形接受中介则渗透着隐性教育。而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电子设备、移动通讯等高科技手段的传播方式不断普及,因此接受中介也更丰富多样,信息传播的范围与效率不断提升,教育者也可以轻松地运用接受中介,把接受客体、教育者和接受环境结合到一起,从而为接受主体带来更好的接受体验。

3.2.4 接受环境

接受环境即作为接受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所处的外部客观环境,可以分为宏观接受环境、微观接受环境和虚拟接受环境三种。

宏观接受环境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心理的整体环境;微观接受环境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处的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家庭环境等,以及这些不同环境中涉及到的同学、同辈群体等社会关系;而虚拟接受环境则是由于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虚拟平台上所形成的教育接受环境,具有虚拟性、互动性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虚拟接受环境缩小了空间的距离,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运行与发展带来了创新与机遇,但其环境本身的营造与维护仍是严峻的挑战。事实上,以网络为媒介形成的网络文化鱼龙混杂、难辨真假,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校学生有着相当明显的消极影响,容易产生认知观念模糊、社会责任感淡化、行为意志弱化等不良倾向,也容易导致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因此接受环境尤其是虚拟接受环境的营造,需要加强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形成多方合力,从而保证良好的接受效果。

总之,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作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发挥的内在根据,决定着接受主体的未来发展趋势。而包括接受客体、教育者、接受中介和接受环境的外在因素是决定着接受效果的重要外部条件。两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实现内外部的对立统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终目的。[11]

4 提升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路径

4.1 重点关注接受主体的内在影响因素

4.1.1 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与诉求

接受理论认为“需要”在受众接受中起重要作用,决定着接受主体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尤其是性格多样化、叛逆化、敏感化的特点,从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与诉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但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易受到多元思潮的影响,盲目跟风从众,所以高校对学生的需求也需要进行合理性的甄别,同时还须注意引导大学生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与自身的需要相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认同与接受。

4.1.2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理论回溯,可以发现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受众的“期待视野”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中,学生并非无知的接受者,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接受主体,所以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互动式、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2 优化接受主体的外在影响因素

4.2.1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教育者须以课本内容为指向,但在具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上,可以由教育者进行一定的创新优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更多学生关心或感兴趣的内容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例如,可以借助社会热点事件或媒体平台的舆论观点等,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散思维的空间,让教育内容更生活化、更接地气,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4.2.2 创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高校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运用雨课堂、慕课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活动。还可以举办讲演赛、辩论赛,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烈士馆等红色场馆,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考察,直观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达给接受主体。同时,高校也可以举办红歌会、分享会等交流活动,通过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寓教于乐,以情感人,间接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给接受主体。

4.2.3 创新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费尔巴哈曾指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拥用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校园风尚与精神风貌。例如,可以通过班委会、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可以运用新媒体平台,拓展校园文化宣传的渠道,开展各类评奖评优活动等,进一步带动整个校园大环境的优化。

5 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的传递与接收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变得触手可及。但信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海量信息也扰乱了人们的思想。尤其对青年学生而言,作为接受主体,他们的思想观念不仅受到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还极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因此,通过阐析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内涵与缘起,积极完善接受理念,探索接受路径,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猜你喜欢
教育者主体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 11:57:46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 08: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