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艳蕾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企业现金流管理直接关系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存货管理与现金流管理联系密切,倘若存货管理不到位,将会引导企业严重的现金流问题,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应对举措,从而不断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
存货主要包括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准备出售的产品、正在生产的在产品、生产运营需要的原材料等。存货管理则是指企业对存货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总称,包括规划、订购、存放、应用、监管、评价等。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尝试研究具体举措,进一步健全存货管理有关制度。
企业购置并持有一定数量存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企业生产、销售的目标;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成本。从原料市场大量采购,成本是相对较低的,但少量采购的成本却较高。倘若企业拥有较多的存货,就会挤占企业的运营资金,造成额外的成本支出,比如存货仓储成本等。所以,存货管理的目标整体概述为:权衡存货的收益与成本,在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条件下,企业需要强化存货管理,保证存货购置数量或存放数量。
(1)采购计划不合理。采购是存货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环。采购量直接影响着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采购规划,但是没有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大多时候,企业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制定详细的采购规划,由相关的部门审核后,再由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统一进行购置。然而在具体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经常忽视采购环节,一般依照过去的经验来作出决策,造成采购原材料不满足实际需要。
(2)采购过程不合理。企业在存货采购的过程中,对供应商缺乏细致选择、对采购产品质量没有认真评估等,使得采购原材料质量不过关并且抬高了采购成本。
(3)存货验收不合理。存货入库之前,验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有助于保证存货质量达标。但是,管理工作人员对存货验收重视程度不高,有时仅采取抽样验收的方式,验收把关不严,造成验收不合格的存货入库。特别是一些性质特殊的存货,没有进行详细的质检,容易造成意外的亏损。并且,存在存货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造成存货验收不合理。
(1)分类不恰当。企业的存货单位数值不高,而规格与数量众多。企业对存货进行存放管理,分类不恰当、不科学,尚未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2)保管不规范。一般而言,生产车间每天用不完从存储领来的存货。用不完的存货随便存储在车间之中,往往会造成遗失、破坏等情况,导致不必要的经济亏损。有存放期限的存货常常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导致长时间存放而过期。
(3)领用不恰当。有些企业对存货的领取和使用不够规范,缺少对应的领用机制,并且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的生产车间在领取存货时,对需要使用的数量不清晰;发料工作人员在进行传送存货时,不会对存货单开展仔细地检查审核,也不会对材料的收发证明进行审查;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能没有完全得以实现,没有严格落实相关的领用程序,相关的手续或材料缺失;一旦相关工作人员出现岗位变化,没有实现有效的交接,换岗人员得不到及时盘点,就会出现存货与记录数据不一致的现象。
(1)往往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观念陈旧、模式传统的影响,有一些企业的存货管理缺乏全过程的监督,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造成生产、存储等过程缺乏衔接性,既不利于存货科学的管理,又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有一些企业在分配工作人员岗位时,没有结合工作实际状况,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缺乏,不能从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以及纠正问题,甚至可能产生一些问题。
(3)有一些企业的存货管理仍然热衷于过去的人工记录方式,没有推行信息化系统管理,不能快速有效记录存货管理数据信息,企业存货信息出现失真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管理层有效地决策,造成规划失误,给企业造成严重的亏损。
有些企业不太重视存货管理,也没有引进管理人才。因此,这些企业的存货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存货管理能力,上岗后没有进行全面的教育学习,仅仅知道些皮毛及简单的注意事项。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很大,不仅会使得存货管理造成阻碍,还可能出现信息失真、记录缺失等问题。
存货风险主要是在存货的管理中,因各种影响因素的驱动,造成企业存在亏损的概率很大。在存货管理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存货可能挤占大量的人、财、物,从而提高存货成本。如果存货大量囤积,就会造成企业的运营资金紧缺。并且,存货存放期限较长,则会出现过期、损坏等状况,这就使得存货自身价值降低。但倘若存货量非常少,就会使得企业资源紧缺,阻碍企业自身生产,导致企业亏损。数据显示,有一些企业并没有健全完善存货风险管理机制,缺少风险管理知识与能力。虽然有些企业具有相关的存货风险管理机制,但是缺乏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企业在存货管理中因风险管理重视程度较低、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造成企业无法及时应对面临的各类风险。
企业的存货管理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撑。即使有些企业已经具有存货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但是缺乏数据共享和体系化建设,造成相关的流程部门各自为战,无法有效衔接,信息传递不够流畅,导致信息不完整或不一致。倘若依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存货管理系统,可能造成企业成本升高,造成企业资金紧缺,存货管理的方式较为滞后。
(1)合理制定采购规划。采购物资、原材料等存货,由企业采购有关的部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细化采购清单,制定更为实用、科学的采购规划,由有关的管理层审批,最后落实采购计划。
(2)规范采购程序。负责采购原材料的有关人员可能需要在详细规划的基础上,严格筛选供应企业,同时做好实时监控。需要事先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了解并整理汇总,货比三家,对同类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用符合市场水平的价格买到品质更高的原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签订相关契约,注重风险防范,确保供应企业及时保质保量发货。
(3)强调验收环节。采购的原材料从供应企业获取后,企业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根据采购的相关票据、契约、运货单等,对存货量进行审核、对存货质量进行校验。如果验收符合标准,需要填写验收合格单。最后经过验收,需要存货管理员办理交接,填充入库单,将全部存货入库。
(1)明确存货分类。存货的保管有很多种,因此,明确存货分类将有利于存货管理。面对存货种类特别杂而多,并且不同存货的量价差较高时,一般运用ABC分类进行管理。该方法主要是依据存货价值、重要性、资金比重等进行全方位的分类。
A类存货仅占全部的一成,价值占七成,属于量价差距大的存货,需要着重进行分类。需要定期检查使用状况、运输时长,详细登记存货的“收”“发”“存”信息;B类存货占全部的两成,价值占两成,这属于数量不太多、价值较高的存货,一般采用普通管理方法,原则上2-3个月进行检查;C类存货占总存货的七成,价值占一成,属于数量众多且价值低的存货,这种存货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利用半年的时间进行检查即可。
(2)强化存货管理。存货管理中,需要明确损坏、防火、防盗、防潮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健全完善追责问责机制。与此同时,创新系统、全面、合理的存货管理思路,不断升级库存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存放存货的仓库应该独立配置,非专业管理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另外,重视存货方面的梳理记录检查,针对一些过期存货或是可转让的,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才能进行处理。
(3)严格领用管理。对存货的领取要有详细的制度规范,并及时进行细化完善。为了更快熟悉未来存货的使用状况,这就需要较为细致地登记存货出库后的方向。对照企业的生产、销售思路,清楚存货的领用数量,经过管理层审核批准之后,相关人员才能办理出库相关的手续。如果存货的领用数量不符合规定,超出有关的标准,应当按照流程及时退还入库。
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讲,应当格外关注存货管理工作。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状况,持续健全存货管理机制与发展模式。存货管理效率与财务核算紧密联系,如果存货管理效率不高,会影响到核算的最终结果。对于企业管理层,尤其是存货管理负责人,增强存货管理观念,能够将存货管理纳入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综合规划存货管理相关工作。同时,企业应当健全完善存货管理机制,相关部门之间共同分享存货的相关信息数据,这将有利于全面详细地熟悉目前的存货状况,并按需补充存货。优化存货管理的程序,根据企业发展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每一个环节都要清楚权责关系,作出科学分配人员职责,确保职责落实到位。特别是涉及存货管理的工作人员,增强管理观念尤为重要,应强化存货检查与核算,动态了解存货信息。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招聘专业化的存货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存货管理人员,对于自身专业具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工作中将会积累丰富的经验,有较强的责任心。另外,要结合人员专业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制定学习方案,凭借详细的培训与学习,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注重财会知识的学习,加强业务培训频次,根据工作规范流程来开展业务。要注重信息系统操作的学习培训,提升技能水平,聘请专家开展知识辅导与座谈交流,让企业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为存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组织结构是防范存货风险的重要组织保障。站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角度,企业应当健全完善职责明确、产权界定清楚的组织机构,提升存货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提升企业的防范化解风险的水平。另外,要不遗余力地强化企业存货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健全完善一套可操作性强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在风险防范过程中不断细化完善防范措施。一是要确定安全库存数量。企业需要未雨绸缪,提前预备一些存货,以便于急需时使用,有利于有效解决缺货或供货中断等现象。企业应当站在全局角度研究生产过程中必备的原材料、采购原材料的时间等,科学制定存货的库存界限。如果存货超出库存数量范围,那么需要加快采购或生产。库存量与存货风险密切相关,因此要注重存货风险管理,存货库存量不足,也会造成风险增加。二是要做好存货集中管理。企业应当建设运输中心,做好存货的集中管理,不仅有利于均摊风险,还能确保存货的安全。运输中心应当负责与不同客户进行沟通,协调产品合理分配,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标。
(1)科学运用信息化技术。企业应当推进信息技术建设,特别是规模扩张的新兴产业,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有利于提升管理质效和水平。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记录、查询存货有关信息等,推进存货管理信息化建设。另外,信息数据共建共享,企业相关工作机构及时熟悉相关数据、跟进生产状况、科学调配资源。
(2)引进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存货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推行智能化存货管理。可以凭借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产业链与供应链管理,实现从采购、运输、存储、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不断提升工作效率。这不仅有利于了解与把握市场动向,还能够简化材料采购程序、节约成本、避免大量存货占用资金。
在企业自身发展运行中,存货管理至关重要,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发展,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存货管理相当复杂,涉及环节非常多,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与企业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目前,企业在存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规划不科学、验收不合理、人员管理素质低等问题,这就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有效防范化解存货管理风险,帮助企业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