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延磊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业务往来不断增多,为避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合同相关的漏洞,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强度。本文就企业合同管理中的财税风险与防范进行探究,简单对财税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风险,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管控,防止发生财税风险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情况,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经济业务活动的开展会产生税收,而经济业务的有关数据会体现在交易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很多企业为控制税收成本,都会在合同中采取一定措施,利用科学可行的税收筹划来控制成本投入,减轻原本沉重的资金压力,期望实现以最小支出获得最高效益的目标。为有效管控合同管理中所涉及的各种税务问题,企业需要对合同业务条款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各项业务相关联的税负问题等。企业在面对税务风险问题时,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环境下,增值税由三挡合并为两档,这对于企业的纳税也带来了巨大影响,按照这一政策的核心来看,包含金融、服务、建设等领域的一般纳税人也可以在营改增的政策环境下实现进项税的抵扣。以建筑企业为例,由于项目建设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项目的建设周期及完工时间各不相同,很多情况下上一个项目还没有完全竣工,而新的项目却已经批准实施,这对于企业来说,两个项目中需要承担的税收风险也存在差异,项目在内容、征收方式、征收额度、发票类型等和税收相关的内容都要分别承担。面对企业面临的各种税务问题,需要对合同中可能形成的税务风险进行预见,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实施防控。在合同签订之前,需要多次核对可能涉及税务风险的细节部分,从根本上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概率,这便是“合同控税”。企业需要在合同签订前,选聘专业的财税人员完成项目评估工作,了解双方交易业务中的各处细节,掌握各项运作程序与关键风险点。财税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税务领域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与政策敏感性,在准确把握最新税务政策的条件下,严格遵守税法等法律法规,以企业当下的发展情况作为依据,对合同内容的合法性进行评估,确保合同可以在法律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实施,发挥法律效力。企业利用合同管理来控制税务风险提升经济效益,这也是合同控税的根本目的。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签订且对各自权利义务有明确规定的协议,虽然不属于法律条款,但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企业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受到经济法与刑法等相关法律的约束,一旦出现合同管理失误的情况,将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好的合同管理可以为企业获得利润,但合同管理不好会带来经济纠纷,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石。相关人员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避免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实现对企业财务发展状况的有效保护。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会有大量经济合作现象,但在签订合同时可能出现一定的税收问题,进而加大财税风险。如合同中签订的相关条款、交易过程中的发票管理、实际经营收入情况和税款缴纳等问题均与财税风险存在直接关系。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若忽视其中可能存在的税务问题,或对相关纳税义务不清,将会使合同中税务风险不断提升,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合同管理对企业各项生产及经营具有重大影响,为了维持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构建合同管理体制,提高合同管理力度。
企业在决定投资和设立相关合同时存在一定的财务涉税风险,一方面,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未将相关的货物与销售进行统一缴纳税款,违反相关的税务规定,使整体合同中存在税务风险。一般情况下,企业投资过程中要求将设备的物资视作资产,共同缴纳增值税。但企业在税务申报的过程中,未能进行共同申报,导致整体纳税额度降低。最终进行资产评估时,需要对该类设备进行累计折旧并且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相应额度,需要按照标准进行缴纳。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忽视该问题,将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使用不动产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合同涉税风险情况,投资者通过不动产进行投资,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明确双方的利益分配情况,才能选择是否接受营业税的相关优惠政策。同时,由于土地增值税中存在一定的优惠政策,只有在投资双方均属于非房地产公司时,才能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因此需要对合同进行审核,降低财税风险影响。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其产品的价格与企业的相关价格政策应保持一致,若存在特殊的情况,需要对价格进行调整时,需要得到授权后才能更改,以免对相关的财税缴纳额度产生影响。如一般情况下,在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时,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价格的调整范围在2%~5%之间,在超出范围时,需要进行合同签订,并且需要明确其中的约定要点,以免出现变动,增加企业的税收风险。在设置折扣的过程中,按照最终的销售额度进行增值税的计算和收取,但在实际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不符合税收管理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故意钻法律漏洞以减少税务缴纳额度,该行为中存在较大的税收风险,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不同发票的种类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增值税核算存在较大的影响。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部分企业或个人对发票的了解较少,并且对税率变化等相关政策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税务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条款。管理人员若未能及时有效的检查合同内容,贸然进行合同签订,将会使企业面临被动的情况,进而不利于加强对财税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由于专用的增值税发票与普通发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发票管理过程中,税率保持动态变化,在制定合同条款时,若未对约定中是否含税不明确的规定,将会使企业之间出现矛盾情况,从而增大财税风险,影响企业根本效益。
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产品销售,同样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及劳务工作。在不同销售和兼营行为混合过程中,需要对其实际的行为属性进行判断,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纳税额度。由于混合销售过程中,需要根据合同中的标识来进行细致的划分与核算,以避免出现税务核算不清的情况,减小对财税风险的影响。在出现兼营行为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经营情况,履行相应的税收政策,以避免对财务税收产生较大的风险影响。
在借款合同的风险管理中,需要对个人借款以及利息支出等相关内容进行审核与管理。在与个人账户产生借款行为时,需要签订相应的合同,使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方法时,需要进行利息支出,在税前将利息支出扣除后进行支付。若在利息支出过程中无法进行扣除,将会增加企业的税款,使企业涉税风险增大。此外在进行税收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利息支出的相关发票进行管理,是否开具发票直接影响利息支付能否顺利扣除,而在进行发票代开时,同样需要承受相应的城建税,该类税收不允许提前扣除。在租赁合同管理过程中,正常情况下需要承担租赁相关的税收费用,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加强对本企业税收情况的管理,主动到相关的税务部门进行发票代开。在代开发票过程中,由于其缴纳的税务费用不可以进行提前扣除,在最终结算时,需要根据成本进行税务费的计算与缴纳,最终使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增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进行合同涉税风险控制。
在合同签订管理的过程中,应提高对财税问题的重视程度。企业应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降低出现财务核算失误情况发生的概率。一般情况下,由企业的管理部门负责相应的税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人员应对国家税收相关政策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便根据不同的合同以及政策变动方向,制定专门的合同管理与审核措施。通过专门的税务相关内容培训,加强财务人员对税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与了解,提高税务管理效果,坚决抵制做假账,制作假凭证等不良的违法行为,以合理的方法帮助企业有效的规避财税风险。针对合同条款具体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尤其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与价格以及交易收付款方式等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核算分析,针对经营管理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产品价格是否含税以及是否存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避开财税相关风险影响,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应对合同价格进行明确的审核,合同管理人员应在条款中对价格及价格变化范围进行明确规定,针对不同的价格折扣情况,对相关的财税等级变化情况做出规定,避免后续出现财税相关的纠纷。在对折扣金额进行管理时,同样需要在合同中明确标出折扣范围和折扣实施方式,避免出现规定范围外的折扣方式,增大财税风险。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合同控税意识,对于非财务人员来说,提高合同控税意识有利于降低合同漏洞,提高合同管理效果;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增强控税意识具有较强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对合同中财税风险的识别效果,进一步保障企业的根本利益。
针对税率及发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税率变化的分析和预测,结合税率变化,对合同中的条款进行调整,或更换发票类型,以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避免由于不良操作增大企业的财税风险。在对发票进行管理时,应按照相关的发票管理办法进行操作,针对经营活动中的款项收取与支付,按照要求由付款方或收款方开具发票,减少发票代开情况,避免出现税费增加的不良情况,以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发票管理时,应按照相应的要求对发票时间和类型等进行合理保存,避免发票损坏。
在对借款与租赁相关内容进行税务管理时,降低合同中存在的税收风险。在进行合同签订时,应针对借款与租赁价格等相关的内容做好明确规定,明确税前的金额以及利息支付及租金产生的税费承担责任。避免后续合同签订双方出现矛盾或承租人代缴税费后出现重复缴纳的情况,以免损害企业的实际效益。
为提高对企业合同的审查效果,减少财税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企业应完善相关的合同审查管理制度,全面升级审查效率,保障企业权益不受威胁。首先,企业应在相关的税收管理规定与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特点,构建相应的审查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相关制度的重视,严禁出现违规审查等不良情况。其次制定相应的审查程序。按照审查制度的规定,制定标准化审查流程,并将相关的审查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管理人员上,审核人员需对相关的审核文件负责,避免合同中存在不利条款。最后,完善奖惩措施,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罚,由相关审核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我国税法实施条例对于销售发票开具及管理有明确规定,为此企业需要做好对销售发票的监管工作,具体方式如下:第一、我国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在开展任何商品销售行为时都需要向消费者开具发票,无论消费者是个人还是组织,因此,企业需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需要开具发票的环节,例如购买原材料、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明确开具发票所需内容,如发票类型、开具时间、金额、税率等。第二、企业需要在合同中明确一旦发票开具出现问题,产生的税务损失责任由谁承担,形成清晰明确的赔偿条款,真正做到防患于 未然。
企业需要通过加强与税务机关的合理沟通,及时了解最新的税务政策及税收管理规定,具体方式如下:第一、企业需要在签订重大合同前征求税务机关的意见,确保企业的合同税务规划能够预先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就税务政策与税务机关达成一致见解,以此来降低税务风险。第二、企业需要联合税务机关、税务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及时获取专业的合同签订税务管理意见,同时实现三方有效沟通,共同形成优化税务管理、提高税务管理效能的新格局。第三、企业需要保持与税务机关的密切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税收政策变化,掌握最新的税务管理变革趋势,在结合税务管理变化事项的基础上完善合同签订及管理条例。
合同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合同能够对签订双方的经济效益起到保障作用,出现违规情况时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重要依据。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由于合同中关于税务的相关内容中存在条款不清晰的情况,在最终解释时可能对相关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税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避免由于合同管理失误造成税务损失情况,影响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