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纬,崔捷明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作为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以及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劳动价值观的培育逐渐被提到了关乎党和国家教育发展事业大局的高度,“能否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劳动教育的成败”[2]。“劳动价值观是劳动者对劳动的根本看法,作为劳动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3],影响着广大劳动者的生活习惯与精神面貌,更会影响到其在自身劳动领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择业观念、工作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等。一个科学合理的劳动价值观能够引领广大劳动者群体用科学的价值观念武装头脑,指导生产工作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4]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是由“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个方面内涵所构成的一种科学的价值理念,其生成有着严密的逻辑进路。它的生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有关劳动的科学思想为理论逻辑,以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劳动思想文化为历史逻辑,以近现代以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实践逻辑,这三重逻辑为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坚实的逻辑支撑,能够指引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具有较好劳动精神风貌、正确劳动价值取向、较高劳动技能水平并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劳动者。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而物质资料生产又包括人类劳动、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5]可以说,劳动使得人类的基本生活得到最根本保障和延续,人类作为一种具有意识且具有意识能动作用的存在物,充分认识到了理想生活只能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来实现,即世界是由劳动来创造的。也正是通过劳动,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得以真正地发生改变,自在意义的自然世界成为了自为意义的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与劳动紧密相连,无论哪一种文明形态,都是被劳动所推动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财富与价值。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视阈下,劳动成为了财富的源泉,“各个商品的相对价值,是由耗费于、体现于、凝固于该商品中的相应的劳动数量或劳动量决定的”[6],这里着重强调了商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它所蕴含的相对劳动量,我们若承认了商品的价值,就需承认商品背后所凝结和耗费的劳动,虽然商品生产的劳动方式和形态发生了较大改变,但抽象劳动仍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而物质财富的创造会为精神财富的丰富提供基础,使得物质的创造与精神的满足统一成为了现实。最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劳动真正成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社会,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7]435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出现了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自身而属于他人的异化状况,劳动者仅仅靠劳动来谋生,但并不能享受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发展,成为了一种不属于其本质的活动,而只有在扬弃了剥削性质劳动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才能成为劳动者的一种愉悦与发展手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年代,受社会制度的影响已经出现了较为不合理的社会生产分工,劳动者的劳动出现了片面化和单一化的趋势,例如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的单方面发展,而只有在尊重和肯定各种劳动形式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才能真正按照社会需要和自身喜好去自由发展。
综上所述,劳动无论是作为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要素之一,还是创造了财富与价值,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蕴含着劳动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价值意蕴,为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科学内涵的生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中国所大力提倡的劳动价值理念,不单单有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更有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劳动精神品格的积淀,劳动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劳动观念早已孕育于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劳动史中。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统治者通过躬行来彰显劳动的崇高地位。据记载,伏羲每年二月初二都会率领部落长老与头领亲自耕种,以彰显对耕作的重视;周武王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进行耕田与劳动,以引领全国百姓开展农耕;在唐代同样有着皇帝率领官员在天气转暖之时到田地里进行象征性耕作以彰显对劳作重视的习俗;宋元两代则是设立“耕事节”“踏青节”等节日,对劳动耕作进行鼓励与宣传;明清时期,统治者对劳动的重视得到进一步加强,皇帝会亲自扶犁耕作,以彰显表率,更是制定了满足一定耕作成果的劳动者可获得奖励与免赋税的政策。古人对劳动的认同亦在一些经典著作中涉及,《尚书》中的“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古今药石》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大戴礼记》中的“慎之劳,则富”,无不彰显着辛勤劳作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由此可见,劳动在中国古代早已得到统治者以及民众的重视与推崇,人们早已深刻认识到了劳动地位的崇高,许多古代先贤也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劝勉人民辛勤劳动的至理名言,诸如“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勤劳乃逸乐之基”等。劳动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观念在古代早已初具雏形,中华传统劳动观念为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提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基因。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对中华传统劳动观念的扬弃具体体现在:第一,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摒弃了旧社会制度下狭隘的劳动价值观念,即统治者视民众的劳动为封建政权固国安邦之基业,民众仅仅视劳动为谋生的手段,保留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和民众 “劳动崇高”价值观念的合理内核。第二,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劳动品格,在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汲取了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劳动价值观念取向,并结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具有时代特点的劳动实践,去除糟粕、革故鼎新,实现了劳动价值观内涵的创造性继承与发展,为更具时代性和科学性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内涵生成提供了历史逻辑。
早在20世纪初,中国的新知识分子就已经初步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以及劳工的神圣,蔡元培是“第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呐喊出‘我们要自己认识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的口号的先驱”[8],而另一位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先驱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以及《新青年》刊物中,“进一步将‘劳工神圣’口号推向新高潮”[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秉持着“劳工神圣”的价值观念积极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工厂企业范围内积极表彰和奖励超额完成生产工作的集体和个人,极大地推动了中央苏区人民劳动观念的新构建与新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根据地的劳动模范精神品格的表彰与宣传,使得“劳动最光荣”的劳动价值观在群众中得以传播与认可,极大地增进了人民群众为革命贡献力量的生产劳动热情,为巩固工农政权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表彰了为革命战争和生产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这些先进劳动模范人物所具备的高尚劳动精神品格,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劳动价值遵循,使人民群众意识到为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贡献力量是光荣且伟大的,凸显了党和国家对劳动的认可与尊崇,构建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劳动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观念的洪流中,劳动价值观在继承了以往劳动价值观念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即重视科技与知识的力量,崇尚在肯干与苦干的基础上进行巧干,肯定了脑力劳动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激励了技能型、知识型、管理型等多元化的劳动者接续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奉献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在劳动方式方法发生极大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政治旨趣的新发展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下,劳动价值观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中有关劳动的科学思想为理论根基,以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优秀劳动文化精髓为历史底蕴,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深刻阐明了劳动以及劳动者的崇高地位和价值,概括出了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9]为主要内涵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指南,激励广大劳动者为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做出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就是这种新的劳动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成为广大劳动模范、社会主义劳动者、工匠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在生产劳动领域的价值取向的具体彰显与现实体认。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以中华民族优良劳动传统为文化底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团结带领最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许多具有历史特点的伟大劳动实践,劳动价值观的内涵得以在不同时期的劳动实践中得到接续发展和丰富,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内涵凝练与丰富离不开具有历史特点的伟大劳动实践,而伟大的劳动实践也为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内涵的生成提供了最为深厚的实践基础。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以“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个方面为主要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领域的特殊性表达和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是中华民族优良劳动美德的彰显,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劳动者的价值导向需要。“劳动最光荣”在劳动价值观的四个方面中居于总领地位,“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是其内涵的具体展开和特殊性表达。
劳动最光荣之所以在劳动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内涵中排在首位,是基于其相较于劳动价值观其他三个方面,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劳动地位的崇高、劳动者的伟大、劳动之美的总体概括和凝练表达。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从根本上肯定了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劳动和劳动者的崇高历史地位和杰出贡献,礼赞了劳动者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丰富的物质成就和美丽的精神成果,是对以往剥削社会劳动价值观念的一次深刻批判与颠覆,也是无产阶级劳动价值观念的一次构建。
劳动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劳动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手段,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0]194劳动不仅仅是人类最为基本的物质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更是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涌现、道德水平的提高、思想认识的进步,劳动及其过程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赋予了人类以新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审美观念,“劳动创造了财富和豪华,它(无产阶级)的劳动是我们全部‘文化’的基石。”[11]劳动这时已经被赋予了更为光荣的伦理道德意义。例如,“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彰显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及人际关系的要求,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为了社会、他人、自己而劳动,只有社会分工之别,而无高低与贵贱之分,不同形式的劳动与职业都是光荣的,“无论哪种职业都是光荣的。并不是说复杂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创造性劳动就比重复性简单体力劳动更为重要。”[12]
“劳动最光荣”之所以是新社会的劳动价值观相较于旧社会劳动价值观的一次颠覆性改变,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是密不可分的。在奴隶社会中,奴隶背负着最为沉重的负担,进行着被奴隶主阶级认为是最为卑贱的劳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被统治阶级进行生产劳动,但深层次的动机是为了维护其统治秩序的稳定和封建政权的长治久安,劳动人民从未逃离被当作可利用和压榨工具的命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实际上是一种剥削形式取代了另一种剥削形式,工人被迫将自己作为商品将劳动力出卖给资产阶级,劳动者的劳动与劳动成果都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资本家,这就使得劳动对于劳动者而言是一种异化的、痛苦的、不属于其本质的活动。劳动者在这一过程中是被剥削与压迫的,造成了劳动在一种极为屈辱与压抑的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生产关系性质,导致了劳动并非一种光荣的、被需要的活动,而是一种奴役的要求或被迫谋生的手段。
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一种社会形态如社会主义社会一般,劳动者成为了国家真正的主人,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与担当去为国家、社会、自身光荣地劳动,这种劳动是幸福的、自愿的、愉悦的。是否进行劳动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评价的一个重要准绳,即“劳动光荣,不劳而获为耻”。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不再视劳动为无奈与负担,而是一种光荣的行为,劳动成为了社会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手段。“劳动光荣的思想,是对劳动者尊严及价值的高度肯定、赞扬和推崇。”[13]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得到了认可,劳动已然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与途径,每个劳动者都能在运用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中获得和占用劳动成果,体会真正的人生价值,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劳动光荣在各项价值中处于头等重要的地位。劳动光荣引领一切其他价值观念。”[14]
劳动最崇高的价值观侧重于强调劳动地位的崇高,以赋予人民群众新的劳动观点。劳动地位的崇高,可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维度进行理解和把握。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维系人以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如果没有劳动,人和人类社会都将不复存在。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运用与体现,使得人类劳动从根本上区分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正是基于人类共同的社会性劳动,人类社会获得了满足生活与发展的一切必要的物质资料,物质资料的满足也极大地促进了精神资料的生产,使人们得以从事政治、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活动,多样的精神财富得以涌现。劳动作为人以及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推动了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从落后走向进步,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通过自身实然有力地论证了劳动崇高的应然。
其次,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不同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都被视为是一种卑贱的、下等的活动,歧视劳动成为奴隶主阶级、封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剥削阶级所共同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垂死的奴隶制却留下了它那有毒的刺,即鄙视自由民的生产劳动”[15],“从事于生产劳动既然是贫困与屈服的标志,它同在社会上取得崇高地位这一点就冰炭不相容了”[16]。在旧社会的价值观念中,劳动是低下的,是与崇高毫无关联甚至截然相反的。而肯定劳动的地位和价值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道德规范,尊崇劳动、礼赞劳动者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本质要求。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提到,“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17]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评价已由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以财产和权利为评价依据发生变更,更加注重劳动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的推动作用,劳动崇高在道德层面也得到了认可与尊崇。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原则是劳动,崇尚劳动也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18]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劳动的崇高地位得到了根本的制度性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即确认了劳动是人民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同时也鼓励人民积极地履行劳动义务,以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党和国家始终致力于提升劳动者的地位,尊重和鼓励一切劳动创造和劳动成果,劳动崇高的价值观念得以真正实然地确立。
劳动最伟大的价值观念侧重于阐释劳动者的伟大,以引领人民对劳动产生认同与热爱之情。马克思曾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达了劳动的志向应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最伟大的、最幸福的人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劳动的人[19]。劳动者伟大是劳动光荣的应有之意,是其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是基于一定人的思维感官所作出的认知、判断、理解和选择,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劳动价值观念,只有在尊重和崇尚劳动以及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伟大的价值观念才是真正具有现实性的,而非虚伪的。
劳动者伟大的价值观念有其深厚的现实和理论根基,可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方面,在现实性上,所有社会主义劳动者平等且自由的劳动机会与权利是被制度和法律所确认和鼓励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劳动不单单能够为社会、为他人提供资料与服务,同时也能够获得自身的发展,使得自身的物质和精神世界都得到满足。正是基于这种前提,劳动者对于自身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具有极强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造就了许多不断追求更高劳动技能水平和道德精神境界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得以在自身的岗位创造并践行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自身的劳动领域建功立业,其中的佼佼者成为了时代的标杆与楷模,得到了党和人民的称赞与敬重,他们心怀“劳动最伟大”的价值观念,于平凡之中成就伟大,以自身劳动实践的实然性印证着劳动者伟大的应然性。
另一方面,在理论性上,马克思主义始终致力于追求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全人类的解放,“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10]46。只有当束缚自由劳动的社会关系在历史的进程当中被不断地抛弃,劳动者的解放才能得以不断地实现,为此劳动者不但需要通过自身的现实劳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加以改造,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改造和提升自身,以承担起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而劳动的伟大责任与使命。“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10]655,当无产阶级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升,力量得到不断积蓄之后,必然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步成为埋葬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力量。“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7]226,而无产阶级的解放只有在解放了全人类后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光荣的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劳动者来实现,因而劳动者伟大。
劳动最美丽侧重于阐述劳动之美,指引劳动者对劳动之美产生深刻认知,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有着三个维度的内涵。
首先,劳动是人类所特有之美。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单纯地以自己的种的尺度来构造,而人能够按照任何的种的尺度来生产活动,“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0]163人类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区别,体现出了人能够将自身的个性与意志施加于改造的客观对象,是一种自由的感性体现。并且人能够在合乎规律与合乎目的的统一中改造客观世界,在自由创造的过程中享受属于人的类特性的劳动之美。
其次,社会制度为真正的劳动之美提供了保障。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10]158-159劳动者无法在异化劳动的环境下享受到美丽的劳动过程与劳动结果,劳动者将自身的感情与心血注入到成果之中,而自己却无法获得与享受,劳动对其而言只是一种维持其生存发展的活动。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一个阶级奴役另一个阶级并占有其劳动成果的现象得以消失,广大的劳动者能够充分发挥与展现自身的才能与创造性,自身的构思与想法不再被束缚,创新创造的力量得以真正地彰显与发挥,充分地享受到劳动过程与劳动成果带来的美好,在摆脱了异化劳动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真正成为了一种“美”。
最后,劳动者道德与精神同样彰显着劳动之美。“谁想成为具有完善品质的人,必须劳动出众,因为流汗是道德之源,而劳动是光荣之本。”[20]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劳动人民在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依靠勤劳双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劳动最美丽也真正成为了广大劳动者所创造并践行的主流价值观念。而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劳动模范则是劳动之美的人格化彰显,“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21],既有科学技术领域的杰出代表如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也有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如王进喜、马恒昌、孟泰,他们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各个领域发挥专长,创造出了杰出的劳动成果,为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奠定了精神根基,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念引领。劳动之美不但体现在最终的成果中,也体现于劳动者的道德和精神中。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不仅仅是劳动教育的目标,能够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能引领在岗工作的广大劳动者投身于生产劳动中,提升积极性。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事关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与价值取向,能够帮助劳动者从根本上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念,体会到劳动地位之崇高、劳动者之伟大、劳动自身之美丽。为将这种具有新历史特点的劳动价值观念的培育工作落到实处,需从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发展、优化劳动价值观培育氛围、完善劳动者的保障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做出切实努力。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促使人们树立科学且合理的劳动价值观,科学合理的劳动价值观的树立得益于良好的劳动教育,而劳动教育又是由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劳动教育所构成,不同阶段与层次的劳动教育理应各有所侧重并相互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连贯性教育。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各个阶段的劳动教育存在着对接不够合理、不够有序、不够平稳的问题。为此,首先要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性特点,有所侧重地设置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重点与目标。例如,小学应着重进行劳动兴趣的启蒙教学,初步培育学生对劳动最光荣、伟大、崇高、美丽的情感认知;初中应着重培育学生劳动品质的养成;普通高中应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与价值观念;中职要引导学生形成专门的劳动素养,塑造其对未来职业的荣誉感与认同感;高校则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未来的职业需求结合,积累必要的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经验与能力,形成运用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真正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劳动价值观。其次,要科学设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计划、标准、教材内容、评价等方面要注意渐进性的设计与谋划,从而达到螺旋上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效果;抓住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衔接的重点难点,实现全方位的贯通与衔接,既有劳动教育课程自身的贯通与衔接,也包含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贯通与衔接。最后,各级教育部门要发挥政府在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方面的政策供给与保障角色作用,形成政府部门与大中小学相互协调、统筹配合的高效联动机制;积极协调和处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体制机制矛盾问题,着重解决和破除大中小学各阶段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建立科学合理、体制健全、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测机制;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促进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统筹与均衡发展,从而使得不同学段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接班人。
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宣传方法和培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全体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是构建新时代劳动文化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身体力行向全社会传播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让勤奋做事、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2]首先,面对如今劳动价值观培育氛围不足的问题,要积极构建能够契合劳动价值观价值导向的劳动话语体系,促使劳动者对自我以及他人的劳动和成果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认知。当下社会大力提倡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就属于劳动话语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三个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劳动价值观的宣传与培育存在着关联性与互通性,三个精神的内涵蕴含着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而只有树立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劳动者才能积极主动地践行三个精神。同时要注意将宣传内容进行契合各领域劳动者生产生活的调整与创作,增强宣传内容的感染力与代入感。其次,要注重把控舆论宣传阵地建设。注重舆论宣传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要重视传统的宣传渠道建设,也要重视现代社交平台和新媒体等网络宣传渠道建设,注重将劳动价值观隐性地嵌入劳动者的日常生活,讲好劳动故事、传播劳动声音,让劳动者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劳动价值观的接收与吸纳,促使劳动者对劳动形成正确价值认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三个精神。最后,需整合多方力量,切实努力扭转部分民众对劳动价值认知的偏差局面。随着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部分错误思想观念也随之而来,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及时行乐等错误价值观侵蚀着人们的思想,网络媒体大肆报道明星、网红轻松获得天价薪资等错误的劳动价值取向,让部分民众丧失了劳动的热情和动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工会须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劳动模范,举办多样的劳动主题学习以及文体活动,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进劳动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力。
为激发劳动者践行劳动价值观的热情与积极性,保障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切实提高劳动者队伍素质,需要凝聚党和政府、社会、企业的合力,合作完成劳动价值观培育这项系统性的工作,提供切实的保障激励机制。首先,党和政府需要根据培育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的时代要求,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政府、社会、企业形成高效的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劳动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培训,根据劳动者的个人意愿与专长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其次,由政府牵头,带动工会、企业、社会机构、科研部门为劳动者的学习发展、社会保障、薪酬制度、劳动权益、工作环境、心理咨询等方面做出努力与支持,提升劳动者的物质生活保障和精神生活保障待遇,增强其劳动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最后,在国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鼓励创新创造的背景下,政府要更加注重对劳动者创造性劳动宏观层面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不断完善制约劳动者创新创造积极性发挥的体制机制;企业可定期举办劳动者专业技能培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设置管理创新、科技进步等奖项,鼓励劳动者比学赶超、勇于实践,在安全生产、技术攻关、成果运用、提质增效等方面创新思维、挖掘潜力、敢想肯干。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及时融入企业文化,引领广大职工认识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意义是重大的、行为是崇高的、职业是伟大的、成果是美丽的,矢志不渝地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