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平民教育对河北乡村振兴的作用
——以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践为例

2022-03-18 00:44王加福马一川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晏阳初平民农民

王 冲, 王加福,马一川

(1.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2;2.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北京 100872)

一、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破解农村发展弊病,提升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定县作为民国时期华北平原的重要代表性地区,具有近代河北省乃至近代中国内陆地区的典型特征,社会问题上亦十分典型,即“愚、穷、弱、私”。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晏阳初的定县实验作为民国时期河北农村地区的样板式成功案例,在今天其有关乡村建设的思想与实践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1]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的利益,即对“三农问题”的关切。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深入民众,从实际出发,了解社会真实现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肩负起了知识群体的历史使命,为后人做了重要示范。[2]王建民认为,晏阳初将文化自觉看作乡村建设乃至国强民富的推动力,肯定了农民自身意识主动性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根据费孝通的观点,“文化自觉是对某地区的人全面把握其文化特色,强化文化升级转变过程的自主性,产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文化、新时代的自主地位”。[3]通过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意识,打破传统保守的思想,解决乡村地区愚穷私弱问题,改善农村落后的社会状态。近代河北地区时局动荡,政策在农村地区执行力度不够,农村问题复杂严重,加之河北地貌类型齐全,地理位置特殊,是晏阳初乡村建设的理想实验场,开创了许多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乡村改造措施,影响深远。新时代背景下晏阳初乡村建设运动也为当今河北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经验教训和思考空间。他采用了多种方法推动河北地区的乡村建设,其中定县乡村平民教育最有特色,影响甚广,开创性地用教育发展社会力量,提高农民的自觉性和行动力。改变保守固化的思想,积极对外沟通,努力做到“真”脱贫,对当今“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民国时期河北地区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条件阻碍了农业发展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全省地形复杂,地貌多样,“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北枕燕山,南接鲁豫,中环京津。海河、滦河水系流贯全境”,[4]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土地肥沃、光热充足、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5]但这种地理条件也导致河北省自然灾害频发。

1.水文因素的制约。河北省境内各河流量较小,且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河流流量季节性变化大。如永定河、滹沱河等较大河流有时甚至会断流,对灌溉极为不利,而当夏秋洪水来临时,河床又因为水量过多而决堤,淹没农田,造成农田的毁坏,影响农业生产发展。面对河北省频繁的水旱灾害,河北地区的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往往束手无策,灾害及次生灾害往往给广大农民造成巨大损失。

2.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冬春季节降水量小,蒸发量较大,溶解于水中的盐分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华北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有明显的“脱盐”“返盐”现象,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大,给农业发展带来诸多限制性因素。

3.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河北地区北邻内蒙古高原,距离我国北方沙漠带直线距离较近,且1/3的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少。同时,近代以来河北省普遍存在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现象,植被破坏严重,沙漠侵袭严重。

4.多山地高原地形。河北省西部和北部地区分布大面积山地和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土壤贫瘠,传统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难以生长。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此外,由于山区地形,灌溉不便,且河北省整体降水量较少,因此容易遭受旱灾危害,甚至多数地方都是“望天收”。同时,由于地形因素,西部山区交通不便,缺乏与外部的沟通,来自外界的先进技术传入较少,导致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面对不利的自然环境条件,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组织对农民进行科学化的生产指导,使得农业发展滞后。

(二)人口文化素养不高

近代河北也存在农民识字率不高的问题。以1927年为例,我国1927年总人口约为4.3亿,识字人口大约占5%,其他95%的人口为目不识丁者。民国时期,农村人口数占到了全国人口总数的80%,河北省的文盲率也与上述数据大致持平。此外,广大农民缺乏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进而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缺乏基本的文化和经济常识,农民普遍处在破产的边缘。近代国内外纺织工业的发展导致国内外市场对棉花的需求激增,河北的植棉业快速发展,但却大大侵夺了粮食作物的种植空间,出现严重的“棉占麦田”现象。[6]

(三)社会发展滞后

民国时期,河北农村地区社会发展滞后首先体现在乡村治理的混乱。中国乡村的自治状态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悠久的绅治状态,这种楷模化的内驱力本质上是一种人治状态。[7]广大农村地区治理过分依赖以“三老”、乡绅等为代表的群体“人治”。民国时期,农村地区治理大多采取乡约制度,民众将传统儒学价值观和“新生活运动”提倡的“礼义廉耻”的价值观等与实际生活联系,形成民间规约,但往往徒有其表。[8]河北地区亦不例外,农村治理混乱,村风恶劣、私斗盛行、民俗落后,同时还存在严重的吏治腐败问题,政府领导贪污腐败、任人唯亲、滥用职权。其次,农村经济凋敝,贫困问题严重。民国初期内忧外患,外有帝国主义政治和军事上的侵略以及经济上的掠夺,内有国内连年战乱,军阀混战,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两次直奉战争和一次直皖战争都发生在河北,对河北地区的环境和人力资源都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河北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广大农民在生存线以下挣扎。[9]

三、晏阳初“定县实验”对农村的改造

面对河北省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灾害多发、交通不便的情况以及人口识字率低、农民人数众多、战争破坏严重的社会现状,晏阳初从对农村的改造入手,以定县为试验田,主要采取对农村推行平民教育的手段,开展对农民的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公民教育、卫生教育。1929 年,“定县试验”在河北定县展开,其突出成就可以分为农业品种改良、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农业知识普及、农村环境改造四个方面。

(一)教育内容

晏阳初的乡村建设思想主要是 “四大教育”,即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和文艺教育,这四大教育直接对应的是中国乡村的 “穷” “弱” “私” “愚”。从普及乡村民众教育着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即“以教带养”。[10]关于四大教育,学界前人论述颇丰。笔者侧重论述四大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

1.生计教育。首先是推广优良品种。棉花是定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因此,在全县推广优良棉花种子并育种,可以为华北棉区培育出优良品种,使棉花的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如晏阳初团队在定县大量推广繁殖“脱字棉”和“斯字棉”等优质棉种,且育成“114 号中棉”和“平教棉”,其中“平教棉”的种子是从定县本地美棉棉田选得,棉花产量大幅提升。此外,他从农民中培养了掌握新技术的骨干,让他们去做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农牧业方面,晏阳初及其团队研究高产的优良品种,将当地的鸡、猪与外国良种进行杂交,改良了定县的畜禽品种。通过平民教育的开展,促使当地农民使用新产品进行农业生产。

晏阳初在定县广泛开展的生计教育还包括积极改进生产工具,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提升了定县整体的生产力水平,进而推动了定县农业经济的发展。比如在农药的配水比例上,技术人员掌握好“药”与“水”的比例,再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告知农民,以药瓶瓶盖为单位进行配药,使老百姓很快就掌握了喷洒农药的技术。[11]为解决农民用人力辘轳浇水难的问题,晏阳初团队的农业工程专家刘拓从改进农村现有的辘轳着手, 使其由单斗变双斗,并能自动汲水,大大提高了效率。此后,他造出用马、驴或骡子驱动的轮盘漏斗水车,相比机械泵更加具有实用性。类似的改进还有新式播种机、犁、耙、花生筛等。

此外,生计教育还包含对农村自然环境的改造。晏阳初在定县引进小白杨树,使定县成为保定地区最早、最快建成白杨防护林带的县,大大改善了自然环境,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治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作用。

2.卫生教育。晏阳初通过开展广泛的卫生教育,减少因饮用水污染而传播的疾病。他指导农民改良水井,修建井盖与围圈,保证饮水清洁,适时消毒灭菌;改良厕所;训练公立师范学生与平民学校学生进行免疫接种,较好地预防了疾病,致使定县较早消灭了天花,增强了农民体质,大大改善了定县的卫生环境,在为定县的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保障了劳动力的健康水平,因而也可以说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公民教育。晏阳初的公民教育主要目的是治“私”,增强团结力,弘扬民德。他认为农民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做人,做“整个的人”;就是要使农民成为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和公德心的人。[12]晏阳初的公民教育思想包括民族精神研究、农村自治研究、公民教育材料研究、公民活动指导研究和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等,以训练广大人民的团结力,启发民族觉悟。因此,在推行文化教育、科技教育的同时,也注重采用各种形式宣传国民精神,改造农民思想,淳化乡风,广大农民拥有了良好的精神面貌,进而在农村地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4.文艺教育。晏阳初主张以文艺教育治“愚”,即以文学艺术的形式熏陶和引导农民。利用各种民间文艺、图画、无线电广播和平民读物等形式普及科学小常识,宣传时事新闻,寓教于乐,通俗易懂。农忙之余,农民能在欣赏文艺表演的同时受到科技文化知识的熏陶,进而改善整个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13]

(二)师资队伍

晏阳初的团队有大量高级知识分子,这批饱含救国情怀的优秀知识分子在传播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洋博士”群体。在“定县实验”最鼎盛的时期,定县聚集了近500位知识分子,其中有60余位是学有专长的归国博士、大学教授等,当时的媒体称之为“博士下乡”。此外,定县实验区每年在职人员约为120人,除晏阳初本人外,还有创办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并担任校长的郑锦,担任过国立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的陈筑山,留美的瞿菊农、冯锐、李景汉,留法的孙伏园和留日的张天放,留德的黎季纯等,他们离开城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举家迁入偏僻艰苦的定县农村。[14]

2.出身农民的教师群体。晏阳初的教育堪称“土洋结合”,他提倡建设“乡村建设育才院”,为乡村建设培养人才。在“乡村建设育才院”中,“农民教员”占有相当的比例。此外,晏阳初还提出了六大目标,即劳动者的体力、专家的知能、教育者的态度、科学家的头脑、创造者的气魄、宗教家的精神。其中,晏阳初尤为强调要培养劳动者的体力,他提倡劳动教育,在劳动中进行教育,进而推进农业知识在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少年中的传播。因此,广大“农民教员”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教学手段

1.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早在1920年,晏阳初回国后就发起了全国性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晏阳初对农民的知识教育,首先依靠的媒介是农民基础文化知识教材《平民千字课本》,对平民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农民的文化素质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农业知识的传播打下基础。对于农业而言,如果从业者缺乏基本的农业知识,其发展也会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乏发展的持续推动力。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晏阳初在平民教育运动中推行大规模农业知识普及。通过建立优种小麦试验场,吸收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饲养技术,不断创造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使平民教育范围不断扩大,吸收更多农民积极参加。[15]

2.在劳动实践中学习。晏阳初非常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提倡知识分子应该走进群众,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晏阳初指出:“教者与学者,都要在实际生活上去实地历练才成。”[16]晏阳初主张从“庙堂”到“田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号召知识分子与村民生活近距离接触,共同劳动,共同生活,让知识分子亲自下乡开展工作,解决农村问题。晏阳初认识到,要提高农民的素质,须使“农民科学化”,要使农民科学化,就须使“科学简单化”。为使“科学简单化”,他提出“我们‘欲化农民’, 我们须先‘农民化’”。[17]因此,晏阳初与其团队深入农村生活,甚至与农民共同生活,举家搬迁至农村,全身心投入对农村的平民教育运动中。比如,晏阳初及其团队教农村青年选择良种,驱除病虫,不是在教室内的讲演,而是在田地里的实际工作,在与农民一起劳动中传播新知。在晏阳初指导下,其团队里的“洋博士”们用在灯笼上写字的办法培养农民识字的兴趣。此外,青年农民完成平民学校学程之后,即可加入具有文化和社会目标的“毕业同学会”或校友会,鼓励会员自发捐出供各村农民阅读的各种书籍读物等建立“流动图书馆”,并组织各种俱乐部,在丰富农民生活的同时,增进了广大农民对农业基础知识的了解。

(四)教学组织

1.训练班和生计巡回学校。晏阳初及其团队在定县举办“四大教育”训练班,用教育手段提升整个农村的文化素质。与此同时,建立定县保健院和实验卫生保健制度;在定县成立合作社联合总会,由本地人士自主自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农村发展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晏阳初在定县广泛开展生计教育,还开办生计巡回学校,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表证农家”方式积极传播先进的农业技术,对一般农民进行最低限度的知识传授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形成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深入普及民间的一项制度。

2.初级、高级平民学校和村学。初级平民学校的教学内容以识字教育为主,采用导生传习制,借助教材《农民千字课》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教学。学习时间通常为3-4个月。高级平民学校和初级平民学校毕业生中愿意继续深造的农民,将会被培养为执行乡建计划的带头人和知识技能的推广者。村学则将乡村的青少年以及成人中因贫困、缺乏师资等各种原因未受教育者,按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等标准分别进行课堂教学和各年龄组活动。此外,村学中还设置了托儿部,目的是解决平民学校青少年照顾幼小弟妹的困难,使青年、成人、儿童等各年龄段村民均受教育,进而推广“乡村建设的思想与技能”。

四、平民教育运动对河北农村的改造效果

(一)对农业生产的改造效果

1.农副产品产量增加。在晏阳初的推动下,开设了“作物选种”课程,1931年,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在20多亩田里挑选没有虫病、高产、抗风灾、成熟早的无芒麦穗留种,之后逐年进行筛选,最终收获高矮一致、颜色一律的优质小麦。按照同样的原理在定县农村开展了谷物、果木、牲畜等杂交育种。“晏阳初通过农业上的育种改良,让棉花增产56%,小麦增产20%,高粱增产30%,一般家庭的年收入差不多翻了一番”。[18]在畜牧业发展上,农场专门有畜牧组,种猪、种鸡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如晏阳初引进的生长快、瘦肉型的“波支猪”充分体现了优势,与本地猪杂交出现了闻名全国的“定县猪”,“在不增加饲料的情况下重量增加了 30%”。此外,农场还放养了意大利蜂,从保定引进了奶羊等,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9]

2.农民收入的增加。“实行严密的农村合作组织也是晏阳初开展生计教育的重要措施。1923年,华洋义账会在南京建立农村合作社,合作运动由此席卷全国。1932年,在晏阳初指导下成立高头村消费合作社,扩大信用兼营购买业务,推进全县的合作运动。除此外还相继开展了运销、购买等各种合作社的功用,改变了以往定县农村单一的经济生产模式”。[20]另外,晏阳初在定县不断改进生计教育制度,致力于教材的编撰,先后刊行《农民生计训练》《农民生计训练教学书》等书籍材料并开设了植物生产、农村工艺、农业工程等课程,大大提升了定县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改善了农村贫穷落后的社会现状,为定县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对农村环境的改造效果

1.农村自然环境的改造成效明显。晏阳初根据定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乡村卫生教育,致力于对农民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医药卫生制度的创建,改善人们传统落后的医疗观念和公共卫生环境。通过卫生教育,大大改善了定县的自然环境,降低了疾病发生率,为定县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医药卫生制度创建方面,1932年开始进行县级卫生保健制度的创建实验。在村、区、县三个行政单位中分别设立了保健员、保健所和保健院,三者相互联系、承上启下,构成了卫生保健制度的主体,推动卫生教育工作在农村的开展,其功效日渐显著。定县乡村卫生教育整体提高了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使落后传统的医疗观念得到改善,为定县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此外,生计教育也曾通过种植白杨树防护林,为定县农民创造了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为定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农村社会环境的改造成效巨大,最瞩目的成就是扫盲成效。由于农村社会环境以及平民教育受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晏阳初等人大胆创新,通过采集编纂秧歌,开展音乐、戏剧、绘画等艺术教育,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充实农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使其逐步吸收现代科学知识,适应现代生活。用教育发展社会力量,培养农民的自觉性和农村自治能力。晏阳初研究实施了适合农民学习的识字方法,创办平民学校和平民读物,教授农民农业、水利、工业、资源等基本知识,提高农民的判断力和行动力。这些措施使定县的文盲率从83%降为39%,识字率从17%增为61%。广大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进而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最后,农村整个地区社会水平的进步,使得农村地区对广大农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力”而非“推力”,广大农民在农村得以安居乐业。

3.村民思想观念的进步。1927-1934年,晏阳初等人在定县开展扫盲运动。扫盲运动是其平民教育运动的重要内容,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以文学、艺术教育为工具。晏阳初主张平民教育是要培养有知识、有生产力、有公共心的“整个的人”。造就“整个的人”需要有三种教育。首先是文字教育以开民智。在这方面他主张民众要意识到读书识字是人类共有的权利,无论什么人都应享受,因此要推翻读书是士人之事的旧观念。其次在生计教育方面,他主张民众应人人具备生产的技能,造就能自立的国民,这大大推进了农民自立精神的广泛树立。最后在公民教育上,晏阳初认为国家应培养热诚奉公的公民,晏阳初及其团队不断加强对村民思想的改造。除此之外,晏阳初等人还做了许多其他方面的相关工作,如着力改善村民的精神面貌,革除陋俗、学习新道德等,这一系列措施都使得农民的思想观念获得巨大进步,农村人文环境进而也得以改善。[21]

五、结语

民国时期以晏阳初的“定县实验”为代表的平民教育运动,通过扫盲运动使得农民识字率大幅度提升,公民教育使公民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培养了公共心与团结力,塑造了强大的国民精神,从而营造了淳朴的乡风,农民科技素养得到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进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推动了试验区农村的社会进步,使得农村地区对广大农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力”。因此,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建设运动通过平民教育等成人教育方式,大大提升了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水平,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巨大的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社会的成功改造无疑对整个中国社会具有巨大作用。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不高、高素质人才少等问题,进而农民离村率也较高。同时,由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落实推进存在不平衡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还存在治理混乱的问题,农村社会改造水平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定县实验的历史经验来看,成人教育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可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广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尤其是平民教育,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一方面要通过继续教育的手段强化对农民的技术教育,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继续教育的手段对农民开展科学理论知识的教育,提升广大农民的基本科学文化素质。通过以上努力,加快农村社会的改造,为农村创造新的供给,发展农村经济“新业态”。通过成人教育这一形式,培养农村地区的“吸力”,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晏阳初平民农民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平民品格
华工教育了教育者
晏阳初为办教育卖张学良赠车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研究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