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2022-03-18 00:14:11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立荣
成才 2022年7期
关键词:本科课程金融学线下

■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立荣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并推出“双万计划”。该意见的提出为高校建设高质量本科课程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本科课程建设的总基调。优质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高质量的本科课程不仅可以夯实大学生的知识基础,更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专业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优质的本科生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同时,助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为培养具有大局观、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时代是信息共享的时代,是数字化教学工具日益丰富的时代。课程的授课方式在信息化时代得以多样化,对知识有渴望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目前已有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平台等多个线上平台提供优质线上课程。以中国大学慕课为例,该平台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就超过1300门。线上优质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为应对疫情冲击,全球众多高校开始实施“居家学习”“线上学习”。我国教育部也下发了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并提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鼓励高校采取多样化的线上教学模式保证授课质量。在此背景下,各大平台已经建设完成的优质线上课程为大学生开展线上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推进了高校对线上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资源的重视。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将可以更好地应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

2 《公司金融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设计

2019年年末,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东北师范大学有1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金融学位列其中。《公司金融学》作为金融学专业主干课,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西南财经大学的《公司金融学》课程被评定为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结合多年在《公司金融学》课程中的教学经验,本文认为,可以利用西南财经大学的《公司金融学》线上课程,展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合理利用线上资源,实现课程设置的进一步优化,提升课堂质量。具体地,对于线上课程中包含的一般性知识点,以线上学习方式为主,结合线上讨论、线上测试等方式检验教学效果;对于课程的重点、难点,应该主要以线下学习的方式完成,具体模式包括翻转课堂、课堂讨论。另外,可以结合数字化教学工具,辅助提升教学效果;成绩评定方面,则应该重视过程化、个性化考核,合理设计线上、线下成绩比例。

2.1 线上学习模式解决一般性知识点

西南财经大学《公司金融学》线上课程共包含八讲内容,第一讲为课程介绍;第二讲和第三讲针对投资决策展开分析,这部分的知识点属于一般性知识点,可以以线上学习为主,结合翻转课堂的方式重点突破独立项目、互斥项目评估中内部收益率法与净现值法的配合使用;第四讲涉及现金流估计原则与贴现率的估计,其中,现金流估计原则建议以线上学习为主,贴现率的估计则应配合线下关于资产定价相关理论的讲授。

线上第五讲和第六讲均为融资决策理论,这里需要注意线上授课中对MM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MM定理的内涵、证明过程,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推导定理结论,学会质疑并求证。线上第六讲非常清晰地阐述了MM定理在运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第六讲建议以线上学习为主,结合线上讨论的方式,如设置讨论问题“如果理解股权偏好现象”,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第七讲投融资决策综合应用,属于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建议以翻转课堂的方式,多渠道检验课堂质量。第八讲分配决策为公司金融学相对独立的章节,在讲授了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以后,最后关注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这一讲可以线上学习加线下案例教学的方式,完成对股利分配政策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2.2 翻转课堂模式针对重点难点

西南财经大学的《公司金融学》线上课程,特点是逻辑清晰、深入浅出,但由于该课程的定位是面向“对金融学有兴趣的人士及参加CPA和CFA等考试的学员”,因此,在部分知识点的讲解方面深度不足,且涉及的知识点覆盖面有限,无法满足金融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对该课程的学习需求。鉴于此,《公司金融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在充分利用国家级精品课的基础上,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提高学习效率。

《公司金融学》课程的重点包括投资决策评价方法、资本成本、资本结构和杠杆企业(杠杆项目)价值评估。课程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投融资决策综合应用,在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可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应不同的折现率,而“合适的折现率”与资本结构有关。例如,固定债务水平和负债价值比固定的不同假设,将影响税盾估值的折现率。西南财经大学推出的《公司金融学》线上课程,对税盾估值的讲解主要基于固定的负债价值比。在这一假设条件下,税盾收益的风险等同于项目现金流的风险,可以用项目的无杠杆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但如果基于固定债务水平的假设,税盾收益的风险等同于债务融资的风险,可以用债务融资成本作为折现率。这一具体知识点的讲解应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可以自由选择“固定债务水平”和“负债价值比固定”作为假设条件,自行寻找合适的案例,采取分组汇报的方式展开教学,以此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准确性。另外,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例如,应用雨课堂弹幕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成绩评定注重过程化、个性化、累加式考核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是改革成绩评定方式。线下教学的成绩评定方式往往包含课堂出席、课上发言、期中测验、期末考试等环节。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成绩评定的多层次性,原则应该注重过程化、个性化、累加式考核。

考核的目的是检验课程教学目标完成度,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前,应首先明确公司金融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标教学目标,完整设计课程内容与线上、线下学时分布,在此基础上,将考核标准透明化。具体地过程化考核除了课堂出席、课上发言与期中测验,还应该考虑学生线上学习视频的完成情况、线上讨论的发言情况等,应该实时给出线上环节的成绩,增加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议过程性考核的成绩占比不低于30%;另外,个性化考核可以针对翻转课堂中表现积极的学生采取积分制的方式,将积分按照一定规则转换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转课堂;累加式考核则体现于整个课程的全周期,在确定线上学习成绩、线下学习成绩相对占比的基础上,实时、动态考核,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高质量完成学习目标。

猜你喜欢
本科课程金融学线下
学院四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22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 05:16:46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38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56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55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消费导刊(2017年18期)2017-01-28 10:10:50